【展覽名稱】印象・經典—印象派 150 週年
【展覽平台】ARTOGO
【展覽價格】$350
印象派起源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一個藝術運動,以未經修飾的筆觸、寬廣無邊的構圖為特色,著重於光影的改變、對時間的印象,並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作為描繪對象。此檔展覽以印象派為主軸,帶觀者走進梵谷、莫內、雷諾瓦的創作世界!深入瞭解 27 件經典畫作,聆聽大師們創作的幕後故事。
「繪畫需要一點神秘、一些模糊、一些幻想。」愛德加.竇加
比起線條明確、寫實的畫風,透過色彩與光影堆疊出瞬間意象的印象畫派總是讓人在畫作前駐足得更久,每次的仔細雕琢與品味,都能有不一樣的解讀與收穫。
一進到展間,梵谷一甩原本的抑鬱,站在向日葵中燦爛的笑著!
轉過頭來,印象派大師們正列隊歡迎觀展者們的到來。導覽「藝術家之聲」以第一人稱視角的方式,模擬包含莫內、雷諾瓦、卡耶伯特、盧梭與梵谷等人的口吻,親述自身背景、個性與價值觀,讓人更能站在藝術家們的角度與心境上思考作品所要傳達的意義。
莫內與卡蜜兒的愛戀、雷諾瓦的病情與豁達、卡耶伯特與莫內、雷諾瓦間的友情、梵谷與高更的相愛相恨等,這些背後隱藏的故事皆被娓娓道來。有趣的是,每個藝術家的配音根據世人對藝術家個性的理解有不同的詮釋,像是雷諾瓦的浪漫、卡耶伯特的低調與梵谷的抑鬱,透過聲音傳達了不同的情緒。偶爾還會聽到配音員用氣音說悄悄話呢~
但對藝術家們的詮釋畢竟只是我們的想像與刻板印象,真實的藝術家們究竟是什麼模樣呢?好想穿越時空去一探究竟並與其對談喔!這是當下的我產生的第一個想法。
再往前走,展覽摘錄了畫家語錄,藝術家們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接著便進入到本次展覽的重點區域,共展出了印象派的27件經典畫作。每幅畫作皆提供了男女聲交錯的聲音導覽、文字介紹與原畫照片,亦可打破空間限制,於觀展時放大近距離觀賞。
在這27件作品中,我對梵谷與高更相愛相殺的情感最為動容。
左邊的《麥田群鴉》為梵谷人生末期思索人生的一幅畫,高更則在梵谷死後到大溪地重新尋找人生,創作了右邊這幅《大溪地的兩個女人》。一左一右,一死一生,在這個區域兩幅畫的相互輝映下產生了強烈對比。
上圖一樣採用了一左一右的動線編排,左邊《亞爾的臥室》是梵谷為了好友高更所打造的臥室,房間中掛上了親自畫的象徵友情的向日葵。高更在1888年10月下旬起曾在這裡住了九個星期,同年的12月23日,兩人大吵一架後,梵谷割下了自己的左耳送給了本地妓院的一個女孩。在這個小巧看似鮮黃歡快的房間中,喜悅、憤怒與悲痛等各種情緒充斥其中。閱讀了底下兩人的故事後,感慨的情緒更加油然而生。
右邊《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一樣是高更以大溪地為背景所做的關於人生的創作,一幅畫由右到左道盡了人的生與死。
兩者雖道不同不相為謀,但作品卻一樣訴說了對人生的反思,某方面而言,他們或許是彼此的靈魂之友吧?不知道他們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是否早已和好如初?看到自己的畫作被擺在彼此隔壁又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