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祭(Harvest Festival)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豐年祭(Harvest Festival)/作曲:黃燕忠   改編:許雙亮

「豐年祭」是阿美族一年當中最重要、規模也最大的傳統祭典,是族人為了歡慶小米豐收、祭祀神靈祖先所舉行的祭典,並富有教育男子成年、傳承薪火的慎重意義;部份部落並藉著遞送檳榔、「牽手禮」等活動,撮合適婚男女。從前阿美族人的主食是小米,祭典的時機也配合小米的收成;如今則改以稻米的收割季節,台東地區約在七月份,花蓮地區則多在八月舉行。 

每個部落舉辦的豐年祭各有特色,短則一天,長則七天。歌舞活動是豐年祭重要的一環,豐年祭歌舞分為男性專屬、女性專屬及男女合舞,各運用在不同場合;其中年輕男子擔綱的「勇士舞」,是以大幅度肢體擺盪,表現出齊一的戰鬥性,非常具有震撼性。 

黃燕忠老師

黃燕忠老師

黃燕忠,1955出生於嘉義市,作曲家。學生時期因擁有好歌喉而參加合唱團,西洋音樂的薰陶,使其決定以音樂成為終生的抱負。1972年開始隨陳茂萱及許常惠學習,1973年獲嘉義縣音樂創作比賽第一名,省賽第三名,同年進入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化大學)音樂學系,有幸受教於包克多,使黃燕忠收穫豐富。1972年開始隨陳茂萱及許常惠教授學習。1977年畢業,發表《古典交響曲》。1979年赴國立維也納音樂大學就讀,在學期間曾獲奧地利教育部獎學金。1985年歸國後任教於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至今,期間多次受託創作《夢長江》等樂曲。2007年,作品CD《萬慧天 慧皇國》獲第18屆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輯」,2008年CD《音樂豐年祭》入圍第19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 

許雙亮老師

許雙亮老師

許雙亮是臺灣知名的指揮、作曲編曲家、及管樂文字作家。他於1987年獲巴黎師範音樂院長號演奏家文憑及室內樂高級文憑,皆以「評審一致通過並加恭賀」的成績畢業,是該校最高榮譽。 

曾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首席長號、演奏組主任、臺北銅管五重奏團員。2002年起擔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附設管樂團指揮,至今已指揮該團演出數十場,2006年應邀指揮該團在廣州及澳門舉行的「第14屆亞太管樂節」演出。2010年指揮「風之香頌法式管樂團」在大連、瀋陽及長春演出四場,獲得極高的評價。 

目前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兼任副教授。曾隨張邦彥教授學作曲,經常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作管弦樂編曲,有管樂團編曲數十首,是國內極受歡迎的管樂作曲家,作品曾多次被選為全國音樂比賽指定曲,也是各級樂團節目單中常見的曲目。2000年管樂合奏曲〈豐年祭〉大受歡迎,2007年應臺灣管樂團之邀,創作管樂合奏曲〈廟〉,2010年受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委託創作「慶祝建國百年」管樂合奏曲〈土地之戀〉。 他也是臺北愛樂電臺FM 99.7「管,它是什麼聲音」管樂節目主持人。2009年出版《管樂合奏的歷史》,2010年出版《近代管樂團的形成與發展》、《管樂界巡禮》管樂專書。

 

※圖、文來自【卡穠Canon Art Company】的官網,影音來自【卡穠Canon Art Company】的YouTube頻道。

avatar-img
136會員
1.0K內容數
曾為【來去音樂網】、【YAMAHA管樂雜誌】、【中華管樂網風之聲管樂雜誌】的業餘音樂專欄作家。興趣是音樂和文學創作。請多指教! 這裡主要是存放一些小說、散文小品及心情日記,也有跟音樂、管樂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嚕!謝絕所有廣告性的留言與回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彼得的自由國度 的其他內容
Danse Celestiale(天界之舞)/ Robert Sheldon Danse Celestiale(天界之舞)是一首迷人的作品,是由 Tau Beta Sigma 委託Robert Sheldon於1989年為佛羅里達大學樂隊而寫。
《永恆的星條旗(The Stars and Stripes Forever)》,或翻譯成《星條旗永不落》、《星條旗頌》,是美國作曲家John Philip Sousa的代表作,美國著名愛國進行曲。
Sinfonia Nobilissima(高雅序曲)/Robert Jager 這首曲子是新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品。整首共分為三個部分,在簡單的序奏之後是戲劇性的快速切分音群。在經過一些如同賦格曲的高潮迭起後,比較多情緒的慢板隨之展開;中段有雙簧管的獨奏,並由木管奏出抒情的段落。
Asuka飛鳥/櫛田肤之扶(Tetsunosuke Kushida) 西元593年,日本聖德太子攝政,定都藤原京,即於今奈良縣的飛鳥地區,故史稱飛鳥時代,當時日本與中國展開頻繁的文化交流,並大量引進中國的典章制度,佛教亦於此時期由百濟傳入日本,一時文藝鼎盛。
Stone Creek Episode(石頭小溪)/Ed Huckeby 曲子主要描寫小溪由上游至下游所經歷的過程。開頭部分,描寫石頭溪的水由源頭汩汩流出,持續的快板進而帶出山林小溪的場景,接著,小號吹奏的明亮旋律直衝而出,象徵著下游溪水的傾瀉。
To a New Dawn/Philip Sparke 本曲是Philip Sparke於2000年世紀交替之際受美軍樂隊所寫成的作品,這部作品除了是為了紀念第三個一千年即將開始之外
Danse Celestiale(天界之舞)/ Robert Sheldon Danse Celestiale(天界之舞)是一首迷人的作品,是由 Tau Beta Sigma 委託Robert Sheldon於1989年為佛羅里達大學樂隊而寫。
《永恆的星條旗(The Stars and Stripes Forever)》,或翻譯成《星條旗永不落》、《星條旗頌》,是美國作曲家John Philip Sousa的代表作,美國著名愛國進行曲。
Sinfonia Nobilissima(高雅序曲)/Robert Jager 這首曲子是新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品。整首共分為三個部分,在簡單的序奏之後是戲劇性的快速切分音群。在經過一些如同賦格曲的高潮迭起後,比較多情緒的慢板隨之展開;中段有雙簧管的獨奏,並由木管奏出抒情的段落。
Asuka飛鳥/櫛田肤之扶(Tetsunosuke Kushida) 西元593年,日本聖德太子攝政,定都藤原京,即於今奈良縣的飛鳥地區,故史稱飛鳥時代,當時日本與中國展開頻繁的文化交流,並大量引進中國的典章制度,佛教亦於此時期由百濟傳入日本,一時文藝鼎盛。
Stone Creek Episode(石頭小溪)/Ed Huckeby 曲子主要描寫小溪由上游至下游所經歷的過程。開頭部分,描寫石頭溪的水由源頭汩汩流出,持續的快板進而帶出山林小溪的場景,接著,小號吹奏的明亮旋律直衝而出,象徵著下游溪水的傾瀉。
To a New Dawn/Philip Sparke 本曲是Philip Sparke於2000年世紀交替之際受美軍樂隊所寫成的作品,這部作品除了是為了紀念第三個一千年即將開始之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知道日本夏天有一個既神秘又熱鬧的節日嗎?那就是盂蘭盆節,一個充滿傳奇故事、歡樂舞蹈和家庭團聚的特別時刻。不論是在街頭燈火通明的盆踊舞會,還是家門口迎接先祖靈魂的火焰儀式,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氣息和溫暖的家庭氛圍。 也許現在的人都只知道在盂蘭盆節時會有很多地區施放大型煙火,但卻對這個
Thumbnail
圖:「龍來吃好筍 — 花筍節」活動開場合照。 記者游美玲/綜合報導 「2024世界茉莉盛典 — 茉莉夏賞.豐韻季」及「龍來吃好筍 — 花筍節」的兩大地方盛事於13日(六)假花壇鄉農會盛大舉行,以茉莉花、竹筍農特產為主軸,整日活動豐富精彩。其中最壓軸的「茉莉聲聲夜光音樂會」邀請了本地及國內知名
我和青梅竹馬參加了小村莊的祭典。
Thumbnail
每逢開齋節,在一些東南亞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都將迎來一段熱鬧且歡樂的時光,這不僅代表著穆斯林一個月的節制來到了尾聲,更象徵著人們的團聚和分享。作為穆斯林的宗教慶典之一,猶如華人新年一樣開齋節也有著獨特且無法取代的文化意義,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各種社交聚會、家庭聚會和公眾活動都將接踵而至以
Thumbnail
每年的元宵前後都是家族內重大的活動,大人們的一年一會,孩子們的鬧元宵~
農曆一月十五日是元宵節,俗稱「小過年」,又稱上元節;也是傳統春節的最後一天。上元的暗暝是繼農曆年後的重頭戲,各地紛紛張羅起燈會、賞花燈、猜燈謎、放天燈、放蜂炮、炸寒單爺等等熱鬧的活動。當然家戶吃湯圓、吃元宵也是必有的儀式感。
Thumbnail
正月十五,是傳統新春定義的最後一天,也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會張燈結彩、吃元宵(湯圓)、賞花燈、猜燈謎,全台各地也會有盛大而華麗的燈會活動,熱鬧的程度完全不輸正月初一,這是為什麼元宵節也被稱為「小過年」。
Thumbnail
春節/農曆新年,是全球華人普天同慶的重要節日,前者為台灣所用,後者則為馬來西亞所用,一來可以與元旦新年作出區別,二來也符合當地「沒有春天」的氣候。
Thumbnail
2023年邁入尾聲,在每一年的結尾,彬森林往往會舉辦一場冬祭慶典,以好好回顧今年度過的日子,並展望明年。
Thumbnail
你知道日本夏天有一個既神秘又熱鬧的節日嗎?那就是盂蘭盆節,一個充滿傳奇故事、歡樂舞蹈和家庭團聚的特別時刻。不論是在街頭燈火通明的盆踊舞會,還是家門口迎接先祖靈魂的火焰儀式,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氣息和溫暖的家庭氛圍。 也許現在的人都只知道在盂蘭盆節時會有很多地區施放大型煙火,但卻對這個
Thumbnail
圖:「龍來吃好筍 — 花筍節」活動開場合照。 記者游美玲/綜合報導 「2024世界茉莉盛典 — 茉莉夏賞.豐韻季」及「龍來吃好筍 — 花筍節」的兩大地方盛事於13日(六)假花壇鄉農會盛大舉行,以茉莉花、竹筍農特產為主軸,整日活動豐富精彩。其中最壓軸的「茉莉聲聲夜光音樂會」邀請了本地及國內知名
我和青梅竹馬參加了小村莊的祭典。
Thumbnail
每逢開齋節,在一些東南亞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都將迎來一段熱鬧且歡樂的時光,這不僅代表著穆斯林一個月的節制來到了尾聲,更象徵著人們的團聚和分享。作為穆斯林的宗教慶典之一,猶如華人新年一樣開齋節也有著獨特且無法取代的文化意義,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各種社交聚會、家庭聚會和公眾活動都將接踵而至以
Thumbnail
每年的元宵前後都是家族內重大的活動,大人們的一年一會,孩子們的鬧元宵~
農曆一月十五日是元宵節,俗稱「小過年」,又稱上元節;也是傳統春節的最後一天。上元的暗暝是繼農曆年後的重頭戲,各地紛紛張羅起燈會、賞花燈、猜燈謎、放天燈、放蜂炮、炸寒單爺等等熱鬧的活動。當然家戶吃湯圓、吃元宵也是必有的儀式感。
Thumbnail
正月十五,是傳統新春定義的最後一天,也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會張燈結彩、吃元宵(湯圓)、賞花燈、猜燈謎,全台各地也會有盛大而華麗的燈會活動,熱鬧的程度完全不輸正月初一,這是為什麼元宵節也被稱為「小過年」。
Thumbnail
春節/農曆新年,是全球華人普天同慶的重要節日,前者為台灣所用,後者則為馬來西亞所用,一來可以與元旦新年作出區別,二來也符合當地「沒有春天」的氣候。
Thumbnail
2023年邁入尾聲,在每一年的結尾,彬森林往往會舉辦一場冬祭慶典,以好好回顧今年度過的日子,並展望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