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訊安全的道路上,心理學與標準的結合
3Q資安管理顧問公司有句口號:「不是ISO 27001難,而是你沒找到它的心理學鑰匙。」這家公司專注於幫助企業輕鬆導入ISO 27001:2022,並透過心理學的觀點,讓資訊安全不再是冷冰冰的技術,而是一套與人性互動的藝術。
破譯附錄SL:結構化的心理路徑
ISO 27001:2022的核心是附錄SL。這個架構就像一棟大樓的設計藍圖,分為10個條款,從「範圍」到「改進」,清楚地定義了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的每一步。然而,3Q資安的講師強調,光有「條款」還不夠,我們還需要考慮人們的心理接受程度。畢竟,資訊安全的實施需要企業上下每個人的參與與認同。
心理學家的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指出,內在動機的三個核心元素:自主性(autonomy)、勝任感(competence)和連結感(relatedness),可以用來幫助企業員工更好地接受並實施ISO 27001。例如:
ISO 27001的心理落地策略
某次,3Q資安顧問為一家中型科技公司導入ISO 27001時,顧問團隊特地設計了一場「心理安全與資訊安全對話」工作坊。這場活動不談技術細節,而是圍繞「如何讓資訊安全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展開討論。最有趣的是,他們用「心理契約」(psychological contract)的概念,讓員工理解,他們在資訊安全中的角色與責任不僅是公司的要求,更是對自身安全的承諾。
實施流程中的心理關鍵點
在實施過程中,3Q資安建議每家公司應抓住以下心理關鍵點:
結語:標準與人心的融合
ISO 27001不僅是一個技術標準,更是一門心靈藝術。透過心理學的加持,企業可以在導入過程中減少阻力,提升效率,最終實現資訊安全與企業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