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行程是雪梨必排的幾個景點:雪梨歌劇院週邊,包含皇家植物園、環形碼頭、岩石區、達令港等。
輕軌下車步行,沒多久,透過樹梢隱隱可見歌劇院的屋頂!我興奮地說:「你看你看那邊!Opera House !」「什麼是Opera House?」「雪梨歌劇院啦!」過了路口,來到環形碼頭,雖然是奔著歌劇院來的,但是旁邊的豪華郵輪真的太搶戲啦!好大!
一路走拍到歌劇院旁,近看了一會兒,同行友人突然沒來由的一句:「不就像是高雄的衛武營嗎?」我汗顏:「人家是一個國家的地標,衛武營還說不上是高雄的地標,怎麼能拿兩個類比?」但是已經回不去了,衛武營和歌劇院的畫面已烙在我腦海裡,在逛植物園的路上,我不禁問:「衛武營和歌劇院哪個比較大?」「你看,真的很像吧!」
我忍不住做了以下比較表:
好啦,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標題註:
謝安在一個雪天和子侄們聊天,提問:「白雪紛紛何所似?」姪子謝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姪女謝靈韻道:「未若柳絮因風起。」後人以「詠絮之才」來稱讚有文才的女子。
典故來源:《世說新語》
再來分享幾個台灣和雪梨的差異:
- 這裡也有農曆新年的氣息,只是沒有台灣隨處紅色與年節音樂。澳洲郵局有出蛇年郵票、紀念幣,百貨公司也掛著蛇年的設計海報,廊廳天花板掛著一大隻可愛的氣球紅蛇,唐人街除夕一樣冷清,店家關門過節去啦!
- 在到歌劇院前,我們先到雪梨郵政總局買紀念郵票,今天是上班日,沒想到裡面人稀稀疏疏的,沒有像台灣郵局一樣門庭若市。
- 途中只看到兩家小七,燈光不像台灣一樣明亮,整間店有種老舊冷清的感覺。
- 夏天八點才日落,六七點在外面有種時間還很早的感覺。但許多店還是準時五點就關了。
- 行人過馬路的時間很短暫,綠燈後起步,每每才走1/3,行人號誌就開始紅燈閃爍催促,年輕人都要快走小跑通過了,不禁想說老人怎辦?在台灣隨處可見行動遲緩的老人慢吞吞過馬路,目前在雪梨好像還沒看到。
- 台灣的火車上可以飲食,網路查,澳洲火車雖然禁止飲食,但是大家都在吃。我們大清早帶著早餐,一開始有點擔心,在月台上咬幾口,但看到車內也有三個人在吃早餐,我們就入境隨俗啦!
- 網路上大家都寫用不到現金。的確,許多攤販寫著不收現金,連旅館洗衣機都是刷卡。
- 在台灣,如果你在路邊吃東西,可能會有一隻流浪狗坐在旁邊癡癡地望著你。在雪梨,站在旁邊啊啊大叫討食的是海鷗,或者白䴉或鴿子。(顧著保護食物,沒有拍到討食現場)
最後,無論是台灣還是澳洲雪梨,公車司機開車還是一樣兇猛,無論是在山路還是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