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訓練很順利,11月26日出發,共三天。時隔大半個月,我們先花了點時間複習駕船操作,然後開始36小時不停船訓練。
這次我提前準備了兩盒暈船藥,每8個小時吃半片,又積極喝水,幾乎沒怎麼暈船。不僅是我,大家狀態都很好,一路有說有笑。我們兜了香港一大圈,見了很多有趣的景象。
27號凌晨四點,一上甲板就見到對面燈火通明的大船,在黑漆漆的夜空中顯得又亮麗又繁華;海水也金光閃閃著,有點像海妖的誘惑。我睡眼惺忪,第一反應竟是不夜娛樂城!後來才知這是海上油站,就我少見多怪😂
六點東方漸白,這次我終於能好好欣賞海上日出了。月亮還沒下去,近處依然暗沉沉的,有些暗濤洶湧,可天邊已是一片橙紅。記得那日不算冷,雖然手套濕透了,但手指活動還很靈活。「壯美」——我腦海跳出了這個詞,在我迄今見過的景象中,只有大海可以用這個詞來形容。
吃了早餐回去睡覺,醒時正午,太陽很烈,我們正要經過維港。
我住在離島,天天從中環搭渡輪回家,偶爾也要坐天星小輪去尖沙咀。但第一次以這樣的角度看向兩岸,還是有些新奇感觸;更別提是自己掌舵了,一路橫穿港島和九龍,熟悉的地方浮現又閃過,仿佛看著自己來時的路:中環、尖沙咀、金鐘、灣仔、銅鑼灣、九龍灣、北角、觀塘⋯⋯每一處都留下過深刻的記憶,無論悲喜。什麼時候我對香港都那麼熟了,比對自己家鄉還熟。
穿過維港兩邊船多,要很集中,要控制思緒不亂飛。似乎開了近40分鐘吧,換下來時頭有些漲。不過我隱約有個感覺,心底的迷惘和猶疑正在消散。
朋友說像漁民大姐😂
那日稍晚我們便回了基地,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出航。
10個組員分成四組:供給、維修、媒體和後勤。我們組人最多,加上教練共五個人。任務也不輕:清點現有物資,按清單採購,處理新鮮食材,將所有物資按區域放入船艙。28號外出採購,29號補漏、清潔、裝船。中間出了個幾個小插曲。
第一個是有些西餐食材不易買。兩天逛遍了西貢大小超市、街市和商店,第三天還特意去了馬鞍山、沙田等地方,有個叫Falafel Mix的東西卻始終找不到(我們一開始甚至不知道這是什麼)。最後還是船長出動,親自買了原料做成Mix😂
第二個是食材處理出了問題。由於船上淡水有限,所有新鮮食材都有預先清潔、消毒、曬乾。消毒的辦法是過一遍滴露水,再過一遍清水。但我們沒經驗,也沒溝通好。原本10:1的滴露水變成了3:1,原本應該快速過水就拿起來,我們在水中又捏又搓😂結果當晚胡蘿蔔和紫薯就壞了😅 還好及時發現,我們趕在街市關門前買到了新的替換。30號早上再處理,這次就小心多啦,為求快乾,我們把果蔬放進了風房。
原計畫30號啟航,但各組準備未足,最後決定12月1號出發。這多出來的一天,讓人有些倦怠。30號下午,我和幾個隊員特意去了西貢天后廟,祈求順利出航、平安歸來。
在那多出來的一天裡,我意識到一件事:我總以為自己很I,能量基本來自獨處和文藝,殊不知和人的連結也是一大來源。是朋友的期待和「贊助」,是隊員的可靠和「親密」,有形或無形地支撐我完成了整個旅程。
不知怎的,我對準備行李拖延極了,直到最後兩週才著手收拾,大頭是衣服。為保暖防水,穿衣得像洋蔥般層層疊加,共4層4套。除開最外層的防水衣褲由OBHK提供,還得自行準備至少24件上下衣。那時剛做完斷捨離,我只買了全新的貼身保暖內衣,其餘的全靠朋友二手。閨蜜CX和F最先響應,翻箱倒櫃提供了四件衣褲。N說找到了一整套,結果去拿發現是全新的,還特意挑了我絕不會買的卡通衛衣,她說「你要接受別人對你不帶所求的好」,還讓我帶著她的愛出發。阿莫寄了兩件防風外套、兩三件內搭和手套。媽也寄了一套。K陪我看薄防水褲,竟直接買了送我。刺蝟則送了我圍脖和帽子。
意料外的連結卻是同行的隊員。第一次訓練後,我們便組織了聚會。因我跳pole,租了場教大家玩,隨後又去隊員家開派對。我很久沒體驗過這樣的集體生活了,又開心又有些許不慣。阿莫再三提醒我,要好好享受和大家的相處。行前在基地住的三晚,仿佛回到了大學宿舍,同吃同住,親密放鬆,還一起體驗了「做賊心虛」😂
對當時的我來說,阿莫是很重要的存在。臨出發前,我們幾乎夜夜通話,分享見聞和感受——主要是我說。那時不覺有什麼,直到航行結束後回顧,我才明白船長所說的「容易出現強烈的情感」,原來早就發生了,甚至早到選拔時就出現過一次。我以為我準備好了。那壓下的不安和焦躁放在哪兒呢?肯定有一部分在一次次傾訴中消散了吧~不知傾聽者怎樣想,但我感謝阿莫的陪伴。
我按教練的建議用Ikea袋裝行李,白色小袋是零食,外加個小背包放床頭
12月1號清晨五點集合,八點揚帆。我跟爸媽打了最後一通電話,說:「我走了。」(回來後被他們唸死😂說這個字意象不好,讓他們擔驚受怕大半個月。)隨後上交SIM卡。
那,我們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