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六十八篇题注】「大卫的诗歌,交与伶长。」
这首胜利之诗,可能为了约柜从俄别以东家迁移到耶路撒冷的队列而写成(撒下六12-15),根据内容分成四个部分:诗中呼吁恶人从神面前逃跑(1-6节),歌颂神的胜利列队从埃及前往耶路撒冷(7-18节),以及神在拣选耶路撒冷时所行使的权力(19-31节),并呼吁列国赞美神(32-35节)。
一、求主兴起使恶人消灭义人欢喜(1-6)
二、赞美神眷顾其民(7-18)
三、称颂神实行大能(19-35)
一、求主兴起使恶人消灭义人欢喜(1-6)
诗人祈求神歼灭恶人,劝告义人颂扬神,描绘神的属性。神恨恶恶人,使义人得胜,使软弱者刚强。因神如此公义,圣徒才能安然依靠他。
【诗六十八1】「愿神兴起,使他的仇敌四散,叫那恨他的人,从他面前逃跑。」
「愿神兴起,使他的仇敌四散」:这是信心的祷告,求神『站立』准备争战(弗六13~14)。仇敌恨以色列人的人就是恨神的人,所以『从你面前逃跑』也就是从以色列人面前逃跑。起行时求神兴起驱逐仇敌,表征靠神争战。本诗开始的一系列话语,类似于在旷野中“约柜往前行的时候”(民10:35)摩西所说的话。在约柜安放在圣殿的时候,所罗门也说了类似的话(代下6:41;诗3:7注释)。「愿神兴起」:生动呼求神介入历史。谬误与不义猖獗的世界,人被腐朽、愚昧蒙蔽,难以相信神存在,更别说相信神在动工。但人借着基督的恩典,具备高深的属灵洞察力,完全确信最后胜利属于神。
【诗六十八2-3】2「他们被驱逐,如烟被风吹散;恶人见神之面而消灭,如蜡被火熔化。」3「惟有义人必然欢喜,在神面前高兴快乐。」
看见圣约柜在行进,就知道神正在兴起和行动。对他的仇敌来说,约柜代表灾难和分散;对义人来说,却代表极深的喜乐。祂的仇敌分散到四方,他们混乱地逃跑。他们脆弱无力,如烟被风吹散,如蜡被火熔化,蹒跚地步向死亡。但对于义人来说,那是伸冤和赏赐的时候,是喜乐,和在神面前高兴欢呼的时刻。
【诗六十八4】「你们当向神唱诗,歌颂他的名,为那坐车行过旷野的修平大路。他的名是耶和华,要在他面前欢乐。」
「为那坐车行过旷野的修平大路」:也可译为「当高举那驾云者」(英文NIV译本)。迦南人认为偶像巴力掌管风雨和天气,所以乌加列史诗文学经常将巴力称为「驾云者」。而诗人指出,真正赐雨水的是神,「祂的名是耶和华」,当「在祂面前欢乐」。
【诗六十八5-6】5「神在祂的圣所作孤儿的父,作寡妇的伸冤者。」6「神叫孤独的有家,使被囚的出来享福;惟有悖逆的住在干燥之地。」
「作孤儿的父,作寡妇的伸冤者」:诗人婉转表现神扶持弱者的性情。神拣选世上贫贱和愚拙的人,不是富有和有智慧的人(林前1:26~28)。福音就是向贫穷的人许下天上的祝福。 「使被囚的出来享福」:与上述含义相近,暗示神引领为奴的以色列出埃及,进入迦南。神是有怜悯、有公义的神,祂保护无助者、审判悖逆者(5~6节)。神拯救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为奴之地、拯救他们脱离黑暗权势,也是出于祂的怜悯和慈爱的本性,并非因为他们配得拯救。
二、赞美神眷顾其民(7-18)
本段是称颂神从出埃及到进入耶路撒冷圣所的得胜之旅。
【诗六十八7-8】7「神啊,你曾在你百姓前头出来,在旷野行走。细拉」8「那时,地见神的面而震动,天也落雨,西奈山见以色列神的面也震动。」
「你曾在你百姓前头出来,在旷野行走」:本句引出这首诗光荣的主题。长篇叙述神一路引领以色列人胜利地经过旷野到达迦南。历史的回顾延续到第18节。
约柜从西乃穿过旷野的行程(7-8节)。以色列人拔营离开西乃,以约柜为前锋,开始向着应许地进发的时候,那是一个百感交集的时刻。大自然本身似乎也参与在其中,使整个事件变得可敬可畏。地震动了,天也落雨,西乃山在晚间以色列神的面战抖。
【诗六十八9-10】9「神啊,你降下大雨。你产业以色列疲乏的时候,你使他坚固。」10「你的会众住在其中。神啊,你的恩惠是为困苦人预备的。」
「你降下大雨」(9节)可能指秋雨春雨,也可能指吗哪,因为神在旷野「降吗哪像雨给他们吃,将天上的粮食赐给他们」(七十八24)。「困苦人」:意味以色列在旷野承受的痛苦(10节)。 神「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五45),但诗人却说:「祢的恩惠是为困苦人预备的」(10节)。当人承认自己是需要恩典的「困苦人」时,才可能对神的「恩惠」存感恩的心。以色列人正在迦南,郊外的植物生长茂盛,农作物累累下垂,大地重新得着生机。以色列民很快就落地生根,得到耶和华丰富的供应。
【诗六十八11-12】11「主发命令,传好信息的妇女成了大群。」12「统兵的君王逃跑了,逃跑了;在家等候的妇女分受所夺的。」
「主发命令,传好信息的妇女成了大群」:以色列得胜的时候,妇女们大都以歌唱和舞蹈来庆祝(出一五20;撒上一八6,7),传达胜利的消息,赞美神。「所夺的」:战利品、掠夺物。
11-12节故事迅速转移到迦南地的征服。主发命令,叫他们向着敌人进发。祂的话语暗示胜利的保证。另一件事是,一大群妇女奔跑相告:“统兵的君王逃跑了, 逃跑了。”在两句跟底波拉之歌(士五)极相似的话里,我们看见妇女们正在分受从战争中所夺的。
【诗六十八13】「你们安卧在羊圈的时候,好像鸽子的翅膀镀白银,翎毛镀黄金一般。」
即使她们自己从来没有离开羊圈。她们穿戴上那些漂亮的衣服和珠宝的时候,就好象鸽子的翅膀镀上白银,当阳光在不同的角度照射的时候,她们就象翎毛镀了黄金一样发光。这乃描写妇女所穿上掳掠来的彩衣,金碧辉煌,闪闪生光,反映百姓凯旋之后的安舒。
【诗六十八14】「全能者在境内赶散列王的时候,势如飘雪在撒们。」
「势如飘雪在撒们」:位于撒玛利亚的山(士9:48),常年白雪覆盖。象征敌兵溃败而亡的景象,如同飘雪纷纷而下。对于敌人来说,那是一次灾难性的溃败。神赶散列王,情景就象飘雪在撒们一样。
【诗六十八15-16】15「巴珊山是神的山,巴珊山是多峰多岭的山。」16「你们多峰多岭的山哪,为何斜看神所愿居住的山?耶和华必住这山,直到永远。」
「巴珊山」:指戈兰高地,北面的黎巴嫩山脉有迦南地最高的黑门山。「神的山」(15节)可能比喻最宏伟的山或极其宏伟的山。巴珊山地为群山所环绕,有高耸入云的黑门山。“斜看”有嫉妒的意思。这些山虽高,但神却选了锡安山,诗人所指的就是这件事。因这城堡的攻取,显示耶路撒冷是被拣选的城,所以位于巴珊以北的黑门雪岭妒忌地看着锡安山。黑门山是多峰多岭、宏伟的高山,但神却忽视,拣选了锡安作为祂永久的居所。这就是「黑门山」妒忌地看着锡安山的原因。
【诗六十八17】「神的车辇累万盈千,主在其中,好像在西奈圣山一样。」
本节意思是主的战车万万千千……主与他们同在,西乃位于圣地。「车辇」:马车、战车。「车辇累万盈千」指无数天军。「主在其中,好像在西奈圣山一样」:乃是宣告神在哪里,「西奈圣山」就在那里,所以高大的「黑门山」不必嫉妒矮小的锡安山。大卫回想他从耶布斯人手夺取耶路撒冷的情景。这次得胜,并不是由于大卫聪明的战略,也不是由于他战士的勇猛。那是由于神无数的车辇攻击耶路撒冷。神在西乃开始前行的队伍,这时已经光荣地到达锡安。
【诗六十八18】「你已经升上高天掳掠仇敌;你在人间,就是在悖逆的人间受了供献,叫耶和华神可以与他们同住。」
「升上高天」:指登锡安山的宝座。「掳掠仇敌」:即掳掠那掳掠者。「悖逆的人间」:指反抗神的人,他们要献上贡物,接受耶和华为他们的神。保罗引用本节于基督的升天;基督的复活与升天是神在锡安山(耶路撒冷)建立的国度的扩展和继续(本篇题解)。大卫回忆他的士兵怎样猛攻耶路撒冷的高地时,他不是看血肉之躯的人, 而是看见神登上高山,把耶路撒冷的人俘掳,并为那些从前叛逆祂的民夺取战利品, 祂就可以住在这些民中间,作他们的主和救主。
三、称颂神实行大能(19-35)
是称颂神的拯救和护理(19-23节)。是描述约柜在神百姓的称颂中进入耶路撒冷的圣所(24-27节)。 是宣告神必要管辖地上的列国(28-31节)。 是邀请列国一起歌颂神的荣耀,因为神的权柄、能力和国度必将临到全地。我们若接受祂为主,祂必「将力量权能赐给祂百姓」(32-35节)。
【诗六十八19】「天天背负我们重担的主,就是拯救我们的神,是应当称颂的。细拉」
如果仇敌得势,必做负重担的奴隶。神拯救我们的结果,是使人从这重担下释放出来。「天天」是不断的意思,神过去拯救,现在仍旧拯救。 神不但是「拯救我们的神」,也是「天天背负我们重担的主」,祂「必怀抱,也必拯救」(赛四十六3~4;六十三9),对我们的爱永不止息;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
【诗六十八20】「神是为我们施行诸般救恩的神;人能脱离死亡是在乎主耶和华。」
「人能脱离死亡」:不死在敌人手下,还可以不受人生最后或最大的敌人死亡的辖制(六5及十六4~11注)。诗人记念夺取锡安之事迹的时候,百姓必然觉醒要赞美神。这歌曲显示神既是拯救者,也是毁灭者。作为拯救者,祂“担负了我们的重担,为我们赢取胜利”(诺克斯译本)。祂是拯救我们的神,祂有能力把我们从死亡中拯救出来。
【诗六十八21】「但神要打破他仇敌的头,就是那常犯罪之人的发顶。」
发顶:指头顶,人体的致命部位;故意犯罪的人难免死刑;有人认为指押沙龙,一般来说,象征仇敌的骄傲态度。发顶也许是指不修剪头发的风俗,盼望能保住躯体的完整与力气。申三十二42作为毁灭者,祂粉碎祂的仇敌,祂粉碎那些以长发象征他们的违法和邪恶事业的背叛者。
【诗六十八22】「主说:“我要使众民从巴珊而归,使他们从深海而回,」
「众民」不论恶人躲到哪里,神都会找到他们,并予以惩罚(摩9:1-3)。注意这里的“众民”显然不是指神的子民,而是指21节所提到的罪人。是指在神胜利的大军面前逃散的敌人。「巴珊」是约但河东的高原地区。「深海」指地中海。无论是高山、深海,敌人无所遁形,全部俘掳回来。也就是说,仇敌不能逃出神的五指:就算逃到巴珊,或躲在深海,神仍要把他们抓回来。
【诗六十八23】「使你打碎仇敌,你的脚踹在血中,使你狗的舌头从其中得份。”」
本节可译作使你在仇敌的血中洗脚,使你的狗以舌头舐他们的血。「脚踹在血中」亦作“在血中洗脚”(五十八10注),表仇敌彻底的毁灭。以致以色列人能把脚踹在他们的血中,以色列人的狗也能舔他们的尸体。
【诗六十八24-26】24「神啊,你是我的神,我的王;人已经看见你行走,进入圣所。」25「歌唱的行在前,作乐的随在后,都在击鼓的童女中间。」26「从以色列源头而来的,当在各会中称颂主神。」
「人已经看见祢行走,进入圣所」:这是描述约柜被抬入圣所的情形(24节)。大卫夺取耶路撒冷不久,便安排把约柜移送到他所支搭的帐棚中(撒下六12-19)。这里继续描述行走的队伍。队伍向圣所前进的时候,“事实上,诗人是说:‘看啊,祂来了。’”诗班走在前面,乐队押后,在中间是击鼓的年轻妇女(25节)。留心听听歌词的内容:从以色列源头而来的,当在各会中称颂主神(26节)。「以色列源头」指耶和华神;真以色列人从此源头而来(26节)。全句意思是:“在大会中称颂神,祝颂永恒王,以色列的源头”(26节)。
【诗六十八27】「在那里有统管他们的小便雅悯,有犹大的首领和他们的群众,有西布伦的首领,有拿弗他利的首领。」
全以色列都参与其事。便雅悯和犹大在南方,锡安山位于便雅悯和犹大支派之间,西布伦和拿弗他利在北方,诗人举这四个支派代表南北十二支派,以概括全民族。便雅悯支派虽然小,但却先提,可能因为以色列的第一位王扫罗是属便雅悯支派。
【诗六十八28】「以色列的能力是神所赐的;神啊,求你坚固你为我们所成全的事!」
「以色列的能力是神所赐的」:信徒的得救和成圣,也完全是倚靠神,因为人肉体的力量在世界和撒但面前不堪一击。因此,「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加五25)。不要以为自己可以倚靠肉体为神做点什么,只能「求祢坚固祢为我们所成全的事」(28节)。
【诗六十八29】「因你耶路撒冷的殿,列王必带贡物献给你。」
外邦君王将贡物献给耶路撒冷的殿,预言王、示巴女王(王上10:1,2)、列王朝见所罗门王的事件。属灵意义上,预表基督的福音将传遍列邦万国。这祷告最后在千禧年得到应允,那时圣殿是耶路撒冷的荣耀,列王必带着黄金和乳香(赛60:6)来到大君王面前,献作贡物。
【诗六十八30】「求你叱喝芦苇中的野兽和群公牛,并列邦中的牛犊;把银块踹在脚下,神已经赶散好争战的列邦。」
「芦苇中的野兽」:指埃及法老(结二十九3)。「群公牛,并列邦中的牛犊」:亦译作“在牛犊中的公牛群”,是指拥护法老的大小王邦。诗人用埃及代表仇敌,不但因为埃及为传统敌人,也是诗歌写作时威胁以色列生存的大敌。他们求神把那些贪图别人进贡银子的敌国踹在脚下,把好战的列邦赶散。神必削弱列邦的势力,摧毁好战的列邦。
【诗六十八31】「埃及的公侯要出来朝见神,古实人要急忙举手祷告。」
「公侯」意思是「使节、贵族」。「古实」即今天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位于苏丹的北部,埃及有几个王朝由古实人统治。「举手祷告」原文是「伸出他的手」,意思可能是「举手祷告」或「献上礼物」。即使是强大的埃及与古实,将来也要在神面前臣服。
【诗六十八32-33】32「世上的列国啊,你们要向神歌唱。愿你们歌颂主,」33「歌颂那自古驾行在诸天以上的主。他发出声音,是极大的声音。」
「歌颂那自古驾行在诸天以上的主」:神从亘古就临在历史与宇宙之上、掌管一切(创1:11;申10:14;王上8:27)。「是极大的声音」: 委婉表达虽然神对罪长久保持沉默,但审判的日子一到,就必彰显他极其可畏的威严。这是邀请全地都来歌唱、颂赞神,祂是宇宙的主,赐力量权能给属祂的人。
【诗六十八34-35】34「你们要将能力归给神,他的威荣在以色列之上,他的能力是在穹苍。」35「神啊,你从圣所显为可畏。以色列的神是那将力量权能赐给他百姓的。神是应当称颂的。」
神的威严和大能特别显示在天空引人注目的自然现象中:雷鸣,闪电和暴风雨(34节)。「你从圣所显为可畏」神从祂的居所中施行大事,在人心中引起敬畏,有时是畏惧。「力量」:神的力量赐给祂的子民(诗29:11;赛40:29),使他们能应付所遇到的一切情况(太28:18-20)。想到这一点,我们会感到何等欢欣快乐(35节)。这又是邀请列国一起歌颂神的荣耀,因为神的权柄、能力和国度必将临到全地。我们若接受祂为主,祂必「将力量权能赐给祂百姓」(35节)。
上图:尼罗河岸边生长的芦荻,也就是蒲草。圣经用「芦苇中的野兽」(诗六十八30)、「卧在自己河中的大鱼」(结二十九3)来代表埃及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