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開球迎財神#心理學

高爾夫開球迎財神#心理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raw-image


有打高爾夫的都聽過"一桿進洞保險"

打一桿進洞的機率本來就低得誇張:

  • 一般人:1/50,000
  • 業餘球手:1/12,000
  • 職業球手:1/3,000


可偏偏,還是有不少人選擇花錢買這個保險,就因為看到別人打一桿進洞請客請了 50 萬,心想:要是我哪天這麼倒楣呢?

這不就是本末倒置嗎?打高爾夫是一種享受,一桿進洞更是人生少有的榮耀,結果這些人卻怕發生開心的事情

這跟投資市場的行為一樣人性最討厭的不是風險,而是失落感

我常講的失落感就是最多人一定會犯的交易行為錯誤


你怕的不是風險,而是怕倒楣的自己

一桿進洞險不是唯一的奇葩保險,這類奇怪的風險管理思維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1. 荷蘭的綠帽保險

    只要配偶出軌,確認事實,就能獲得 500 歐元 賠償

    問題是:這筆錢能讓婚姻更幸福嗎?

    一段好的感情,本來應該是享受信任,而不是擔心另一半隨時讓你賺 500 歐元
  2. 美國的「外星人綁架保險」

    只要你能「認證」自己曾被外星人綁架,就能獲得 1,000 萬美元 賠償

    但前提是:你得每年支付 1 美元 連續 1,000 萬年

    如果你真的被外星人綁走了,這筆錢能幹嘛?

人性就是這樣,總愛花錢買"安心",但其實只是花錢安慰自己焦慮的情緒

而這種行為在投資市場,表現得更為極端


金融市場裡的"一桿進洞險"

投資市場中的散戶,也常常做著類似的事情,因為「前景理論」的影響,導致許多人過度害怕損失,進而做出大量「看起來像避險,但實際上是在瞎忙」的行為

  1. 2020 年後的散戶,都怕過年後崩盤

    2020 年的疫情,讓許多投資人在年後經歷市場大崩盤,一次重傷,從此每年過年前都怕得要命

    結果呢?有些人提前清倉,有些人買進大量保險性資產,最後市場根本沒崩,反而大漲。

    他們不是在「規避風險」,而是在"規避自己心中的恐懼"
  2. 散戶總以為對沖基金的避險策略很神

    但事實是:對沖基金的策略,散戶根本玩不動

    對沖基金有數百億的資金去分散風險,散戶的本金只有 200 萬,絞盡腦汁去做資產配置,卻發現不管怎麼搞,最後回頭看,自己還是沒賺多少
  3. 避險避到自己恐慌的散戶
    我最常聽到的案例,就是散戶因為害怕市場波動,結果避險避得比市場還恐慌。
    試圖精準預測每一次的市場崩盤,結果即使對了一兩次,也只是賺了零錢,但錯一次就吐更多回去給市場

其實就是人性對"損失"的痛苦,遠比"獲利"的快樂更強烈



多數人面對"高收益可能"與"低損失可能"時,幾乎都選擇規避風險。市場真正的高報酬,從來都不會出現在"最安全"的選擇裡

這就像過年買2000元刮刮樂:

"有機會刮到 100 萬或2000萬"

但現實是:刮 10 張可能虧掉 9 張,最後中個 1,000 元還覺得自己很幸運

這就是前景理論常見的人性表現




投資市場不是對抗風險,而是對抗人性的弱點

你以為自己在對抗市場波動,但其實你只是在對抗"自己害怕損失的焦慮"

所以,與其瞎忙做過度避險,不如專注於真正能提升報酬的策略

要記住:

  • 市場波動是常態,沒必要每次都買"一桿進洞險"
  • 別因為害怕某次大跌,就過度避險,最後只是錯失機會

與其害怕「一桿進洞」後要請客,不如先練好你的揮桿,讓自己真正打進洞再說吧


如同投資一樣,先學會可以複製成功的量化交易策略,再談如何避險龐大的資產


avatar-img
財經咖啡因的窩
179會員
1.5K內容數
投資心理學的核心地位 心理情緒交易占比70%:掌控交易勝率關鍵 市場波動常常引發人性的兩大情緒:貪婪與恐懼。這些情緒會驅使投資者做出非理性的決策,例如在市場高點追漲、在恐慌時拋售。 成功的投資者懂得對抗情緒,以理性和規劃來取代本能反應。 "市場上的成功,往往來自做不自然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財經咖啡因的窩 的其他內容
投資和賭博最大的共通點,就是人性都喜歡"亂猜" 1913年,
在一座島嶼上,有一群猴子,他們每天的生活就是摘香蕉、玩耍和互相比賽誰的香蕉最多。一天,一位旅行的商人來到島上,帶來了全新的概念,就像是金融市場一樣 商人對猴子們說:你們可以把香蕉投資給我,我會給你們一些虛擬的紙幣,這些紙幣可以隨著你們的投資而增值 未來,你們可以用更多的紙幣換回香蕉
延續昨天的道德經應用心靈自由 道德經還有一段名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有一個富人回鄉下,看到一個蹲在農田邊落魄的人是他小時候玩伴 就問他你想不想賺錢?? 朋友回:想阿但是沒機會 富人:那我這塊田你幫我先用牛幫我翻土,我秋天會拿好的種子回來給你播種 朋友回:好
在唐宋時期,因為宋、遼連年戰爭,銅資源大量短缺,為了鑄造武器,限制了傳統金銅佛像的製作,因此木雕觀音像逐漸成為主流。而石雕觀音像的發展則可以追溯到更早的魏晉隋唐時期,全盛時期與當時多處知名石窟的開鑿密切相關
投資和賭博最大的共通點,就是人性都喜歡"亂猜" 1913年,
在一座島嶼上,有一群猴子,他們每天的生活就是摘香蕉、玩耍和互相比賽誰的香蕉最多。一天,一位旅行的商人來到島上,帶來了全新的概念,就像是金融市場一樣 商人對猴子們說:你們可以把香蕉投資給我,我會給你們一些虛擬的紙幣,這些紙幣可以隨著你們的投資而增值 未來,你們可以用更多的紙幣換回香蕉
延續昨天的道德經應用心靈自由 道德經還有一段名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有一個富人回鄉下,看到一個蹲在農田邊落魄的人是他小時候玩伴 就問他你想不想賺錢?? 朋友回:想阿但是沒機會 富人:那我這塊田你幫我先用牛幫我翻土,我秋天會拿好的種子回來給你播種 朋友回:好
在唐宋時期,因為宋、遼連年戰爭,銅資源大量短缺,為了鑄造武器,限制了傳統金銅佛像的製作,因此木雕觀音像逐漸成為主流。而石雕觀音像的發展則可以追溯到更早的魏晉隋唐時期,全盛時期與當時多處知名石窟的開鑿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