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面臨大量的知識和訊息。如何有效率地學習、快速掌握重點,並深入理解特定主題,成為現代學習者的一大挑戰。傳統的學習方式往往是線性地閱讀或聽講,容易迷失在細節中,無法建立對整體架構的認識。
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我逐漸摸索出一些使用心得。我是使用 Gemini 的 API 建立自己的應用程式,以方便管理 AI 生成的資料。畢竟問答式的介面很難編輯及取捨相關的材料,而系統性的理解是一種樹狀架構,因此問答介面產出的資料需要取捨後轉換成樹狀結構的資訊。若沒有一個好的流程介面,將花費大量的人力在複製、貼上這類索碎的操作上。而且,最終累積過長的文本,也很不利於閱讀及編輯。因此,需要有一個好的應用介面,將問答、結構化組織、及編輯等操作結合起來,才能輕松駕馭這些產出的鉅量資料。之後要將這些樹狀的章節統整,輸出成 EPUB 電子書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我把以下的方法稱之後「AI 架構學習法」,為解決本文開頭指出的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善用 AI 的資訊整合能力,先從宏觀的角度建立對主題的整體架構,再深入探究感興趣的細節。這種學習方式如同蓋房子,先有藍圖,再添磚瓦,不僅能更有效率地學習,更能深入理解知識背後的脈絡。
更棒的是,利用這個方法,最後你可以產生一部專為自己學習的書籍。若是它確實有價值,它其實是可以出版的。
假設你對「區塊鏈技術」很感興趣,想深入了解它。 你可以這樣使用「AI 架構學習法」:
你向 AI 提問:「什麼是區塊鏈技術?」
AI 可能的回覆: 「區塊鏈是一種分散式資料庫技術,它將資料儲存在區塊中,並將這些區塊以鏈狀方式連接起來...」
你的回饋將幫助 AI 調整它的回答方向,更精準地切合你的學習目標。
接著,你要求 AI 基於你的提問(和回饋調整後的方向),建立一個寫作大綱。 你可能會得到類似這樣的大綱:
瀏覽大綱後,你發現你對「區塊鏈的運作原理」中的「共識機制」特別感興趣。
你針對「共識機制」這個焦點,要求 AI 撰寫該部分更詳細的內容。 你可以這樣問:
「請針對區塊鏈的共識機制,詳細介紹 PoW 和 PoS 這兩種機制,並比較它們的優缺點。」
AI 將會針對你的提問,產出關於 PoW 和 PoS 機制的詳細解釋。
透過這個方法,你已經對區塊鏈技術有了初步的認識,並且深入了解了你感興趣的共識機制。 你可以持續使用這個方法,針對其他焦點(例如:智慧合約、區塊鏈的應用領域等)進行深入學習,最終將這些內容整合起來,形成對區塊鏈技術的全面理解。
如果你願意逐一的將每一條目逐一提問要求回答,你便得到一本書了。我自己開發的程式已可以幫我代勞,把那些未問的章節自動發問完成,得到一本完整的電子書。
「AI 架構學習法」利用 AI 的強大功能,幫助我們以系統化的方式學習。它讓我們能夠從宏觀的角度把握主題的整體框架,又能針對感興趣的細節深入探究。 更重要的是,透過使用者與 AI 的互動回饋,我們可以更精準的調整學習方向,確保學習內容符合個人需求。 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提升學習效率,更能培養系統思考的能力,是現代學習者值得嘗試的學習新策略。
現在我每天這樣的運用 AI,我都覺得我快要變成礦工了:入寶山挖礦。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