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5/02/0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教學策略與技巧:實用教學活動分享



各位老師、教育工作者,大家好!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教學策略與活動,這些策略來自一份教學資源,旨在幫助老師們提升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希望這些技巧能為各位帶來教學上的新靈感!

一、課堂活動多樣化

這份教學資源提供了多種不同的課堂活動,涵蓋了各種教學目標和學生群體,以下是一些精選的活動範例:

  • 奇妙事實(Fantastic Facts):這個活動可以結合其他教學策略,如快速寫作(Quick Write)、出門票(Ticket Out the Door)等。學生可以記錄自己學到的奇妙事實,並將這些事實彙編成報告、書面作業或小組討論的基礎 [1]。
  • 變體:鼓勵學生選擇一個奇妙事實,用繪畫、模型等方式來展示 [1]。
  • 名言(Quotes):透過網路搜尋「老師名言」可以找到許多與教學相關的名言。老師可以選擇一些有爭議性或觀點明確的名言,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分享名言後,可以利用排隊(Line Up)、角落(Corners)或寫日誌(Journal)等活動來延伸討論 [2]。
  • 變體:使用句子開頭(Sentence Starters)來幫助學生開始討論 [2]。
  • 三件事卡片(3 Things Cards):這個活動可以用於學年開始時,建立課堂常規和規則。老師可以發放寫有「善良」、「樂於助人」等詞語的卡片,讓學生思考這些詞語的含義 [3]。
  • 變體:學生可以在卡片上寫下三個想法,然後老師收集卡片。在課程結束時或複習時,將卡片發回給學生,讓他們添加三個新想法 [3]。
  • 我的重點(MIP):學生可以寫下他們學到的重點,並將其收集起來用於複習、課前準備或討論。在閱讀書籍時,可以讓學生將他們的重點寫在便利貼上,並貼在相關的頁面上 [4]。
  • 變體:結合「我的十大列表」(My Top 10 List)或「我學到的一條鏈子」(I Learned Chain)等活動 [4]。
  • 兩個真理和一個謊言(2 Truths and a Lie):可以結合其他活動,例如「拋球」(Ball Toss)或「內外圈」(Inside/Outside Circle)。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創建不同複雜度的陳述,並在卡片背面寫下資訊來源 [5]。

二、策略應用

這些教學活動不僅僅是單獨的技巧,更可以靈活應用在各種教學情境中。例如:

  • 結合不同活動:鼓勵老師將不同的活動結合使用,創造出更有趣和有效的學習體驗。例如,「奇妙事實」可以與「快速寫作」或「出門票」結合 [1]。
  • 調整活動難度: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和需求,調整活動的難度。例如,「兩個真理和一個謊言」可以讓不同能力的學生創建不同複雜度的陳述 [5]。
  • 利用多元媒介:鼓勵學生利用多元媒介來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例如,「奇妙事實」可以用繪畫、模型或短劇等形式來呈現 [1]。

三、其他策略

除了上述活動,這份資源還包含許多其他有用的策略,例如:

  • 學生移動策略:例如「拋球」、「角落」、「畫廊漫步」等 [6]。
  • 給予不情願學習者的額外策略:例如「大字警報」、「封閉拳頭」、「延長邀請」等 [6]。
  • 獨立工作策略:例如「內容範本」、「檢查表」、「心智圖」等 [7]。
  • 全體策略:例如「合唱反應」、「魚缸」、「我學到的一條鏈子」等 [7]。
  • 夥伴策略:例如「添加」、「卡片排序」、「信封問題」等 [7].
  • 開始課程的策略:例如「同意/不同意聲明」、「字母摘要」、「音頻/影片剪輯」等 [8].
  • 結束課程的策略:例如「缺席學生」、「圈、三角、方塊」、「日誌回應」等 [8].

四、總結

這份教學資源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策略和活動,鼓勵老師們在教學中不斷嘗試和創新。希望這些實用的技巧能幫助大家創造更有效、更有趣的學習環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小時候是黃毛小子,後來歸信了基督。 近年在崇基神學院讀書,也在中學任教,閱書無數,是時候透過文章整理一下了。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