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兩次約會見真章》真的可行嗎?

【書】《兩次約會見真章》真的可行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引言:為什麼選這本書?

當我在圖書館發現《兩次約會見真章:搞清楚他是鑽石還是礦石》這本書時,注意到它有基督教背景,並且由我熟悉的兩性婚姻專家牧師撰寫推薦序。此外,書本篇幅適中,讀起來不會有負擔,因此我立刻決定借閱,希望能從中學到一些實用的觀念。

這本書提供了一套系統化的方法,幫助女性在戀愛市場中識別真正值得投入的對象,避免浪費時間在不適合的人身上。最吸引我的是書中的「認識自己」章節,因為我一直希望能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擇偶條件與需求,因此更有動力一探究竟。

兩次約會法則

書中有一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兩次約會法則」。

作者認為,與某人約會兩次,已經足夠判斷對方是否值得進一步發展。如果這兩次約會中,對方未展現穩定的價值,或者無法引起你的進一步興趣,那麼繼續浪費時間便沒有意義。

起初,我對這個觀點感到有些功利,但仔細思考後,覺得如果以「找到適合的結婚對象」為目標,那麼將時間浪費在「可能發展為普通朋友」的對象身上,確實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我發現自己過去的行為模式與這一點有所違背——即使知道某些追求者並不符合我的擇偶條件,我仍然會與他們多次見面,因為我覺得就算不能成為戀人,至少可以當朋友,一起出遊。然而,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時間運用與感情態度。

個人心得與應用

這本書幫助我更有系統地檢視自己的擇偶條件。我依照書中的建議,列出了理想對象的十個特質,並確定自己最不能妥協的三個核心條件——性愛吸引力、忠誠與穩定經濟能力。這種方式讓我在面對新對象時更有方向,也能更理性地評估對方是否符合自己的標準。

近期,我還有一場聯誼活動的機會,或許可以運用這本書提供的技巧來試試看。同時,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當一個人不符合我的核心條件時,果斷放棄比拖延來得重要。以往,我可能會抱持「即使不能成為戀人,至少可以當朋友」的心態來經營關係,但我的聯誼經驗告訴我,這樣的做法其實並不必要。如果沒有來電,就應該學會適時放下。

結論:推薦對象與價值

我認為這本書特別適合以下幾類人:

  • 總是遇不到合適對象,或在戀愛中容易迷失的人。
  • 容易陷入不健康或無未來關係的人。
  • 想要更高效篩選適合自己的對象,避免浪費時間的人。

對我來說,這本書最具價值的部分是「幫助自己認識自己」。書中列出了二十個問題,建議讀者花一個晚上仔細書寫答案,進一步探索自己的價值觀與需求。我雖然沒有真的寫下來,但仍然在心中一一作答。其中有一道問題讓我特別困惑——「對你來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物是什麼?

我的第一個反應竟然是:「沒有。」這世界上似乎沒有任何事物對我而言是絕對重要的,一切皆可拋。但當我轉念一想,從現實層面來說,活下去最重要的應該是「金錢」。雖然金錢在「死亡」面前毫無意義,但既然我已經決定要努力活著,那麼金錢確實是目前最不可或缺的事物。

我還沒有遇見真正理想的對象,但這本書幫助我更清楚地解析自己,也減少了不必要的迷茫。我會繼續實踐書中的建議,一邊期待未來遇見合適的人,一邊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END

喜歡這類書評嗎?如果你希望我能寫更多、定期更新不同書籍的心得感想,可以透過以下的贊助QR Code來請我喝杯飲料支持我!也讓我了解自己文章的價值,謝謝你!

raw-image





avatar-img
Willa 維拉寫寫字
78會員
420內容數
維拉寫寫字。不解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illa 維拉寫寫字 的其他內容
本文分享閱讀心得,作者失望地發現市面上許多標榜「原子習慣」的書籍,內容空洞、缺乏實用價值,與暢銷書《原子習慣》的實際內容有極大落差,多為勵志故事集錦,缺乏可操作性習慣建議,讀後感缺乏收穫。
關於寫作用書繼《最高寫作法》之後,我預購了Jemmy Ko的新書《讓你一下筆就能變現》,今天晚上才入手。快速東跳西跳的翻閱之後,我只想要趕快抓緊時間寫點東西更新我的部落格。 書中強調質量產量並重,持續日更,還要有商業價值,但總之,強調「寫,就對了」。我寫了這麼多年部落格,還是看不到甚麼實質利益
我在夢裡面對著家人大吼:「我就算一輩子不能用電腦,也不會給你密碼!」對著家人大吼:「這種藥要吃一輩子好嗎?誰想要吃這種藥吃一輩子!」 在凌晨四點多,從睡夢中倐地張開眼睛。 坐在書桌前,抽出這一本《我是心理師,我得了憂鬱症》,找到我購買這本書的關鍵字句:「我需要吃一輩子的藥嗎?」作者的答案是:
本文分享閱讀心得,作者失望地發現市面上許多標榜「原子習慣」的書籍,內容空洞、缺乏實用價值,與暢銷書《原子習慣》的實際內容有極大落差,多為勵志故事集錦,缺乏可操作性習慣建議,讀後感缺乏收穫。
關於寫作用書繼《最高寫作法》之後,我預購了Jemmy Ko的新書《讓你一下筆就能變現》,今天晚上才入手。快速東跳西跳的翻閱之後,我只想要趕快抓緊時間寫點東西更新我的部落格。 書中強調質量產量並重,持續日更,還要有商業價值,但總之,強調「寫,就對了」。我寫了這麼多年部落格,還是看不到甚麼實質利益
我在夢裡面對著家人大吼:「我就算一輩子不能用電腦,也不會給你密碼!」對著家人大吼:「這種藥要吃一輩子好嗎?誰想要吃這種藥吃一輩子!」 在凌晨四點多,從睡夢中倐地張開眼睛。 坐在書桌前,抽出這一本《我是心理師,我得了憂鬱症》,找到我購買這本書的關鍵字句:「我需要吃一輩子的藥嗎?」作者的答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