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兩本不一樣的原子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一本書叫做《原子習慣》非常熱門,在圖書館的預約都大排長龍,我本來對這本書的書名沒有特別的興趣,但討論度實在太高了,於是也想找機會找來拜讀一下,可是利用圖書館因為太熱門借不到,又不想要購買這一本書,我只能利用圖書館網站找一些「盜版」的「原子習慣」來看看。

raw-image


首先看到的是《每天一改變,做到致富的原子習慣》這本書,作者是一位女性也是一位媽媽,暱稱小黛。書中講述了自己的故事,辛苦打拼苦盡甘來的勵志故事,鼓勵買房鼓勵投資,鼓勵正面思考。但說實在話,我越讀越覺得老生常談或者太過強調積極努力,踏出舒適圈不是一件完全適合每一個人的事情,更何況,書中說到月入三萬也可以買房,只強調個案買到了房子娶了妻子的結果,卻對繳房貸的過程輕描淡寫,著重在房價上漲翻倍賺的立論。


曾經有一位姊妹跟我討論過「不要輕易買房子」的論點。她告訴我,經果她計算,租一輩子的房子甚至比買一棟房子還要便宜。姊妹的論點和小戴的論點,姊妹比較能夠說服我,或許這也是我和小戴的差別,只是小戴的思考,對我而言許多都太大膽而且充滿風險或不實際或太抽象,我並沒有讀出真正可以改變自己行動的小習慣,只讀到許多概念和論點。


在第四章:〈學六個致富原子習慣,趁早畫好「有錢人藍圖」〉,一到六個原子習慣分別是:「正面能量好習慣」、「紀律,吸金好習慣」、「有錢人藍圖」、「駕馭錢的好習慣」、「犒賞自己,生意鼻」、「人脈,借力使力好習慣」等。


我讀到具體可行的建議只有「吸金好習慣」裡面的三個生活好習慣:1. 每天早起 2. 養成定期閱讀習慣 3. 每天找時間運動。


這些的確都是老生常談的好習慣,不過,如果這樣就可以吸金,那些每天早起在公園圖書館出沒的老人家,應該是最有錢的人了。


總之,我終於把這本書看完,卻覺得沒有太大的收穫。

raw-image


另一本書《斜槓族的13個原子習慣》更是一本讓我只願意快速翻閱而不想要仔細閱讀的書。我想,或許這本書只是為了搭上原子習慣的浪潮所以才用了這個詞彙吧?這根本是十三個不同的事業有成或財富自由的有錢人的個人故事集而已。


內容談的很多都是個人經歷和思維,幾乎沒有建議的具體好習慣。


而,就跟小黛一樣,我覺得這些人的成功模式都不是我可以參考複製的。因此,對我而言價值也不高啊!


看來,有機會還是找「原版」的《原子習慣》來看看吧!有機會的話。

-END-

avatar-img
78會員
417內容數
維拉寫寫字。不解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怪樂小童-avatar-img
1 天前
其實感覺買一本比較快比較方便,之後還可以自己有事沒事翻一翻,會發現以前沒注意到的細節
Willa 維拉寫寫字 的其他內容
引言:為什麼選這本書? 當我在圖書館發現《兩次約會見真章:搞清楚他是鑽石還是礦石》這本書時,注意到它有基督教背景,並且由我熟悉的兩性婚姻專家牧師撰寫推薦序。此外,書本篇幅適中,讀起來不會有負擔,因此我立刻決定借閱,希望能從中學到一些實用的觀念。 這本書提供了一套系統化的方法,幫助女性在戀愛市
關於寫作用書繼《最高寫作法》之後,我預購了Jemmy Ko的新書《讓你一下筆就能變現》,今天晚上才入手。快速東跳西跳的翻閱之後,我只想要趕快抓緊時間寫點東西更新我的部落格。 書中強調質量產量並重,持續日更,還要有商業價值,但總之,強調「寫,就對了」。我寫了這麼多年部落格,還是看不到甚麼實質利益
我在夢裡面對著家人大吼:「我就算一輩子不能用電腦,也不會給你密碼!」對著家人大吼:「這種藥要吃一輩子好嗎?誰想要吃這種藥吃一輩子!」 在凌晨四點多,從睡夢中倐地張開眼睛。 坐在書桌前,抽出這一本《我是心理師,我得了憂鬱症》,找到我購買這本書的關鍵字句:「我需要吃一輩子的藥嗎?」作者的答案是:
閱讀《你要好好的》後,反思自身缺乏對未來的篤定感與信任感,即使生活看似順遂,仍充滿隱約的擔憂。作者探討「神識初衷」與「註定」的概念,並質疑自身信仰,渴望擁有對未來美好的篤定信念。
這一篇絕對劇透,請注意小心閱讀。 已經一段時間沒早醒了。我在凌晨四點清醒,醒來想著昨晚閱讀暢銷作家黃山料寫的據說是他第一本小說《好好再見 不負遇見》,忍不住又爬起來再快速瀏覽一次。 好甜阿。整個撒糧滿滿。 好酸阿。整個有過程沒結果的友情與愛情。 兩個男主角,吳一生與王翔禮,是友情還是愛情很難
這是一本接近心理學的書,接近心理學,但是盡可能用淺白的手法描述出作者的觀點。 作者是對岸的一對專業夫妻。這本書是他們在網路上發布文章的集結。 其實我看到一半就想要快速把這本書翻完就好,不必細細咀嚼。 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書中提到關於購物和斷捨離,作者認為可以並行。這樣的觀點真的很促進社會
引言:為什麼選這本書? 當我在圖書館發現《兩次約會見真章:搞清楚他是鑽石還是礦石》這本書時,注意到它有基督教背景,並且由我熟悉的兩性婚姻專家牧師撰寫推薦序。此外,書本篇幅適中,讀起來不會有負擔,因此我立刻決定借閱,希望能從中學到一些實用的觀念。 這本書提供了一套系統化的方法,幫助女性在戀愛市
關於寫作用書繼《最高寫作法》之後,我預購了Jemmy Ko的新書《讓你一下筆就能變現》,今天晚上才入手。快速東跳西跳的翻閱之後,我只想要趕快抓緊時間寫點東西更新我的部落格。 書中強調質量產量並重,持續日更,還要有商業價值,但總之,強調「寫,就對了」。我寫了這麼多年部落格,還是看不到甚麼實質利益
我在夢裡面對著家人大吼:「我就算一輩子不能用電腦,也不會給你密碼!」對著家人大吼:「這種藥要吃一輩子好嗎?誰想要吃這種藥吃一輩子!」 在凌晨四點多,從睡夢中倐地張開眼睛。 坐在書桌前,抽出這一本《我是心理師,我得了憂鬱症》,找到我購買這本書的關鍵字句:「我需要吃一輩子的藥嗎?」作者的答案是:
閱讀《你要好好的》後,反思自身缺乏對未來的篤定感與信任感,即使生活看似順遂,仍充滿隱約的擔憂。作者探討「神識初衷」與「註定」的概念,並質疑自身信仰,渴望擁有對未來美好的篤定信念。
這一篇絕對劇透,請注意小心閱讀。 已經一段時間沒早醒了。我在凌晨四點清醒,醒來想著昨晚閱讀暢銷作家黃山料寫的據說是他第一本小說《好好再見 不負遇見》,忍不住又爬起來再快速瀏覽一次。 好甜阿。整個撒糧滿滿。 好酸阿。整個有過程沒結果的友情與愛情。 兩個男主角,吳一生與王翔禮,是友情還是愛情很難
這是一本接近心理學的書,接近心理學,但是盡可能用淺白的手法描述出作者的觀點。 作者是對岸的一對專業夫妻。這本書是他們在網路上發布文章的集結。 其實我看到一半就想要快速把這本書翻完就好,不必細細咀嚼。 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書中提到關於購物和斷捨離,作者認為可以並行。這樣的觀點真的很促進社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為什麼以及如何培養品味,從認識何謂普通到預測未來,從預測未來到提高行銷精準度。最後也評論了日本品牌失敗的原因。
Thumbnail
逛書店時不經意看到一本書,拿起來看卻發現看不下去,默默地把書放回去。這時候的你在想什麼呢?是覺得自己知識濃度不夠?還是覺得作者深度不夠? 我們或許都有吃高檔料理,但覺得不怎麼好吃的時候吧!價位高不等於保證好吃,因為口味是「因人而異」的。這正如書籍一樣,頻率不對,食之無味;口味不合,難以契合。書
Thumbnail
一開始,我都是看勵志書,因為勵志書通常讀起來輕鬆,比一些科學類的書籍更容易理解。那些科學書籍常常充滿專業用語和生活中不常見的用詞,讓人讀起來相當吃力。相較之下,勵志書的文字通俗易懂,所以在剛開始培養閱讀習慣的時候,我都是看勵志書。
Thumbnail
這篇要具體的推薦一些導讀型書籍,並提出相關理由,一樣是個人多年經驗,沒有什麼學理根據。以下是不同類型的書刊,筆者從政治類開始。
我一直都不太能專心讀完一本課本, 總是喜歡收集各種在講同一個主題的書, 然後去分析這些書之間哪邊一致,哪邊不一致。 教科書作為老師上課時候的主要引用來源, 我想只要那本中文教科書的品質夠好,那麼用中文教科書也很適合。 然而,我想大家都有經驗,理工科的中文教科書,
Thumbnail
剛看到《我們為什麼要閱讀》時,以為又是一本市面上常見的「閱讀法」工具書,沒想到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覺得它更像是從「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個問題為核心的思考隨筆集。讀的時候,除了會不時點頭覺得「說得真對」外,也常會有「咦,原來可以這樣思考啊,真有意思」的感受。相當驚喜的一本書!
每次我的臉書或Threads推薦給我很多抄書仔的內容, 我都會為自己難過,是不是自己的閱讀習慣, 讓演算法誤以為, 我想吃這些第三第四第五手的資訊排遺。 有一類的帳號,專門把書籍課程等已經有結構的資訊, 做簡化,弄成精華版, 誇誇而談那些自己沒有的經驗。 而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Huang Jyun-Lin 發問: 󠀠 "" 󠀠 每次有人分享看書的訣竅,都說:「不要看完整本書」、「挑選有興趣的部分看」。但只要我嘗試這樣做,都會很不舒服: 󠀠 擔心會不會有什麼更深刻的知識我沒吸收、 可能漏掉作者想傳達的地方? 以及,沒看完整本書
Thumbnail
沒有閱讀習慣,一直是許多人最困擾的事情。 你今年又在制定要養成閱讀習慣、要讀幾本書的年度目標嗎?這可能是許多人每年給自己的期許,但等到年末回顧時,才發現今年就這樣莫名其妙地過了。如果想來點不一樣,可以看看這本閱讀變現!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為什麼以及如何培養品味,從認識何謂普通到預測未來,從預測未來到提高行銷精準度。最後也評論了日本品牌失敗的原因。
Thumbnail
逛書店時不經意看到一本書,拿起來看卻發現看不下去,默默地把書放回去。這時候的你在想什麼呢?是覺得自己知識濃度不夠?還是覺得作者深度不夠? 我們或許都有吃高檔料理,但覺得不怎麼好吃的時候吧!價位高不等於保證好吃,因為口味是「因人而異」的。這正如書籍一樣,頻率不對,食之無味;口味不合,難以契合。書
Thumbnail
一開始,我都是看勵志書,因為勵志書通常讀起來輕鬆,比一些科學類的書籍更容易理解。那些科學書籍常常充滿專業用語和生活中不常見的用詞,讓人讀起來相當吃力。相較之下,勵志書的文字通俗易懂,所以在剛開始培養閱讀習慣的時候,我都是看勵志書。
Thumbnail
這篇要具體的推薦一些導讀型書籍,並提出相關理由,一樣是個人多年經驗,沒有什麼學理根據。以下是不同類型的書刊,筆者從政治類開始。
我一直都不太能專心讀完一本課本, 總是喜歡收集各種在講同一個主題的書, 然後去分析這些書之間哪邊一致,哪邊不一致。 教科書作為老師上課時候的主要引用來源, 我想只要那本中文教科書的品質夠好,那麼用中文教科書也很適合。 然而,我想大家都有經驗,理工科的中文教科書,
Thumbnail
剛看到《我們為什麼要閱讀》時,以為又是一本市面上常見的「閱讀法」工具書,沒想到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覺得它更像是從「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個問題為核心的思考隨筆集。讀的時候,除了會不時點頭覺得「說得真對」外,也常會有「咦,原來可以這樣思考啊,真有意思」的感受。相當驚喜的一本書!
每次我的臉書或Threads推薦給我很多抄書仔的內容, 我都會為自己難過,是不是自己的閱讀習慣, 讓演算法誤以為, 我想吃這些第三第四第五手的資訊排遺。 有一類的帳號,專門把書籍課程等已經有結構的資訊, 做簡化,弄成精華版, 誇誇而談那些自己沒有的經驗。 而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Huang Jyun-Lin 發問: 󠀠 "" 󠀠 每次有人分享看書的訣竅,都說:「不要看完整本書」、「挑選有興趣的部分看」。但只要我嘗試這樣做,都會很不舒服: 󠀠 擔心會不會有什麼更深刻的知識我沒吸收、 可能漏掉作者想傳達的地方? 以及,沒看完整本書
Thumbnail
沒有閱讀習慣,一直是許多人最困擾的事情。 你今年又在制定要養成閱讀習慣、要讀幾本書的年度目標嗎?這可能是許多人每年給自己的期許,但等到年末回顧時,才發現今年就這樣莫名其妙地過了。如果想來點不一樣,可以看看這本閱讀變現!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