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3.0]NVIDIA、 Google及日本企業的布局:量子計算產業競爭白熱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量子電腦具備高速處理傳統電腦難以計算的能力,然而,實用化預計仍需 10 至 20 年,且面臨諸多技術挑戰。特別是硬體穩定性、量子演算法開發及量子錯誤更正技術的進步至關重要。近年來,由於量子錯誤更正技術的進展,實用化的速度正在加快。


量子錯誤更正的進展

2023 年 12 月,哈佛大學利用中性原子技術,在量子錯誤更正領域取得重大突破。Google 和 IBM 也將量子錯誤更正技術整合至新一代量子晶片,以推動未來量子電腦的發展。目前,超導、中性原子、離子阱和光學技術等多種方式競爭發展。

其中,中性原子技術極具創新性,顛覆了傳統固定晶片架構,透過移動計算元件來提升錯誤更正的準確性。然而,哪種技術最終將成為主流仍不確定,各國及企業間的競爭仍在持續。


量子電腦的市場趨勢

當前,量子電腦產業正從混合型計算(與傳統電腦並用)向容錯型量子電腦(FTQC)過渡。雖然 FTQC 的實用化尚需時日,但隨著技術進步,實現時間可能提前。

NVIDIA 正加速進軍量子電腦市場,運用 GPU 技術支援量子計算。IBM 和 Google 則分別提供量子運算平台,加速量子計算的普及。

在日本,富士通與理化學研究所開發出超導量子電腦與量子模擬器結合的混合系統。此外,預計 2025 年,三層圈將啟用 NVIDIA GPU 驅動的超級電腦「ABCIQ」,並與外部企業合作推進量子計算的研發。


Google 與 NVIDIA 的合作

2024 年,Google 與 NVIDIA 宣布合作,共同解決量子電腦設計挑戰。Google 利用 NVIDIA 的超級電腦模擬量子技術運行,進一步加速量子電腦的發展。

量子電腦存在「雜訊」問題,計算過程中需定期停止以降低誤差。Google 利用 NVIDIA GPU 進行雜訊降低研究,致力於實現更穩定的量子計算。

2019 年,Google 宣布實現「量子霸權」,成功在 3 分鐘內解決超級電腦需 1 萬年才能計算的問題。然而,真正的實用化仍需進一步技術突破。


冷卻原子技術的崛起

冷卻原子技術在容錯型量子電腦(FTQC)領域備受關注。此技術透過雷射冷卻原子,使其成為量子位元。日本的分子科學研究所(分子研)正與富士通、日立製作所合作推動商業化。

冷卻原子技術的優勢包括較長的相干時間及量子位元間的靈活耦合。超導技術的相干時間為毫秒級,而冷卻原子技術則可達 1 秒以上。此外,原子具有高度一致性,能夠提供更精確的計算結果。

分子研已成功配置並初始化 800 顆原子,正朝 1 萬顆規模擴展。然而,此技術仍需提高量子閘操作精度,以克服處理速度的挑戰。QuEra Computing 已達成 99.5% 的計算忠實度,分子研亦在持續改進技術。


量子錯誤更正技術的創新

2024 年,Google 改良了量子錯誤更正技術,顯著提升計算性能。該成果刊登於英國《自然》科學期刊,被視為邁向實用化的重要進展。

傳統電腦以「0」與「1」的二進位計算,而量子電腦利用「0 和 1 共存」的量子力學特性,使其可在極短時間內解決超級電腦需數十年才能完成的計算。

然而,量子錯誤仍然是主要挑戰,量子位元的不穩定性可能導致累積誤差。Google 透過超導量子電腦進行錯誤更正實驗,對比 72 顆與 105 顆量子位元的表現,結果顯示增加量子位元有助於降低錯誤率。

IBM 也積極開發量子電腦,計劃於 2029 年推出具備錯誤更正功能的實用量子電腦。在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與富士通正開發量子電腦,目標在 2026 年後推出 1000 顆以上量子位元的系統。


量子電腦的未來

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的預測,到 2040 年,量子電腦將創造高達 8500 億美元(約 128 兆日圓)的經濟價值。該技術可應用於高性能電池材料開發、環保催化劑研究等領域。

此外,量子電腦在金融工程等需要複雜模擬的領域亦具備潛力。未來,量子電腦的發展競爭將日益激烈,技術進步若持續加速,將為社會與產業帶來重大變革。


[Reference]

1.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SG067UA0W4A201C2000000/
Googleなど、量子計算の性能向上 エラー訂正効果実証
サイエンス  2024年12月10日 1:00

2.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GN191U00Z11C24A1000000/
NVIDIA、Googleと量子コンピューターの設計課題で連携
量子技術  2024年11月19日 12:43

3.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C316820R30C24A7000000/
「冷却原子方式」量子コンピューター、有望株に急浮上
混戦 量子コンピューター(下)  コラム  2024年8月16日 5:00

4.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CD0911W0Z00C24A8000000/
量子のプラットフォーマーを狙え 日本やイスラエル企業
編集委員 吉川和輝  Nikkei Views  2024年8月13日 5:00


avatar-img
10會員
58內容數
人類發展的歷史上發生了什麼事,現在進行式,未來又會發生什麼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aori的碗豆園 的其他內容
NTT正推動IOWN技術與集團重組以降低對電信業務的依賴。2020年成立IOWN全球論壇,吸引150餘企業參與,並於2023年設立NTT創新裝置公司,進軍光電融合技術。受Docomo低價資費影響,電信收入下降,導致業績與股價低迷。未來焦點在於NTT Data的完全子公司化,以強化成長投資與企業服務。
日本半導體產業面臨人才短缺,九州大學積極與臺積電(TSMC)合作,開設先進半導體製造技術課程,培養專業人才。此舉反應日本半導體產業在過去三十年人才流失嚴重,以及產學合作的重要性。
阿聯酋正積極吸引臺積電與三星電子在當地設立晶片製造工廠,盡管計畫仍在初期階段,該投資潛力可達數千億美元。此舉將推動中東AI產業發展,此地的經濟多元化策略聚焦於半導體製造,減少對石油的依賴。阿聯酋希望透過發展半導體技術,提升其在全球科技與AI領域的地位,然而仍面臨技術資源及人才短缺的挑戰。
阿聯酋正積極吸引臺積電與三星電子在當地設立晶片製造工廠,盡管計畫仍在初期階段,該投資潛力可達數千億美元。此舉將推動中東AI產業發展,此地的經濟多元化策略聚焦於半導體製造,減少對石油的依賴。阿聯酋希望透過發展半導體技術,提升其在全球科技與AI領域的地位,然而仍面臨技術資源及人才短缺的挑戰。
曾經的CPU霸主-英特爾(Intel),近年來因自身技術優勢下滑、導致股價落後競爭對手AMD一截,不但退出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之列,其市值甚至還不到目前當紅的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的零頭。 在如此低迷的陰影中,美國《華爾街日報》上週五(20日)獨家報導,美國手機晶片暨網通大廠高通(Qua
隨著臺積電路進駐熊本,九州地區積極推動建立科學園區,促進當地半導體產業發展。該計畫以臺灣的成功經驗為藍本,吸引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增強臺日產業合作。九州的半導體生產力逐步提升,有望成為新的產業重心。三井不動產及臺灣高等院校的合作也在推進,旨在培養人才並推動研究發展,打造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經濟生態系統。
NTT正推動IOWN技術與集團重組以降低對電信業務的依賴。2020年成立IOWN全球論壇,吸引150餘企業參與,並於2023年設立NTT創新裝置公司,進軍光電融合技術。受Docomo低價資費影響,電信收入下降,導致業績與股價低迷。未來焦點在於NTT Data的完全子公司化,以強化成長投資與企業服務。
日本半導體產業面臨人才短缺,九州大學積極與臺積電(TSMC)合作,開設先進半導體製造技術課程,培養專業人才。此舉反應日本半導體產業在過去三十年人才流失嚴重,以及產學合作的重要性。
阿聯酋正積極吸引臺積電與三星電子在當地設立晶片製造工廠,盡管計畫仍在初期階段,該投資潛力可達數千億美元。此舉將推動中東AI產業發展,此地的經濟多元化策略聚焦於半導體製造,減少對石油的依賴。阿聯酋希望透過發展半導體技術,提升其在全球科技與AI領域的地位,然而仍面臨技術資源及人才短缺的挑戰。
阿聯酋正積極吸引臺積電與三星電子在當地設立晶片製造工廠,盡管計畫仍在初期階段,該投資潛力可達數千億美元。此舉將推動中東AI產業發展,此地的經濟多元化策略聚焦於半導體製造,減少對石油的依賴。阿聯酋希望透過發展半導體技術,提升其在全球科技與AI領域的地位,然而仍面臨技術資源及人才短缺的挑戰。
曾經的CPU霸主-英特爾(Intel),近年來因自身技術優勢下滑、導致股價落後競爭對手AMD一截,不但退出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之列,其市值甚至還不到目前當紅的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的零頭。 在如此低迷的陰影中,美國《華爾街日報》上週五(20日)獨家報導,美國手機晶片暨網通大廠高通(Qua
隨著臺積電路進駐熊本,九州地區積極推動建立科學園區,促進當地半導體產業發展。該計畫以臺灣的成功經驗為藍本,吸引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增強臺日產業合作。九州的半導體生產力逐步提升,有望成為新的產業重心。三井不動產及臺灣高等院校的合作也在推進,旨在培養人才並推動研究發展,打造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經濟生態系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近年來的AI浪潮,讓大家普遍對於AI後續的發展充滿了期待。今年所舉辦的台北電腦展 (Computex),讓這樣的相關的討論更加熱烈。有在投資的讀者們或多或少都會看到相關產業鏈的梳理,像是AI伺服器需要什麼奈米的晶圓製程、需要那些先進封裝測試技術、需要什麼樣的水冷技術、哪些的OEM廠 (O
Thumbnail
量子國家隊成立 自製量子電腦 關鍵技術突破 長期布局 待改進領域:與芬蘭和荷蘭等國相比,台灣在量子科技相關新創公司的生態系發展上仍有進步空間。
Thumbnail
NVIDIA的新目標是成為支援企業開發AI應用程式的「AI晶圓代工」,提供技術、專業知識和基礎設施,幫助實現AI應用。具體而言,NVIDIA將提供GPU、自主CPU「Grace」、超級計算機及其硬體,還有軟體和工具,以滿足客戶需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NVIDIA在推論式AI半導體市場的挑戰,以及介紹了Intel在AI領域的強化舉措。文章中提到了新興企業可能有機會取代現有市場領導者,並討論了RISC-V技術在AI半導體市場的應用和其他相關動向。
Thumbnail
科技巨擘聯手推進生成式AI發展 開創人工智慧新時代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浪潮中,雲端運算龍頭AWS和晶片巨擘NVIDIA攜手合作,推出一系列革命性的基礎設施、軟體和服務。
Thumbnail
根據高盛最近的研究報告,未來的個人電腦和移動設備將搭載更多由AI增強後的應用程式,如AI增強、安全性提升和運算能力強化。 消費性電子股票組合<GSXUPCAI>也顯示出潛力,並列出了成分股以及其權重。
Thumbnail
NVIDIA 黃仁勳 - AI人工智慧時代如何帶動全球新產業革命(個人紀錄用) 🇺🇸Omniverse 就是未來集大成,而加速運算、人工智慧就是兩個最重要的技術核心 🇺🇸CPU效能的擴充速度正在大幅降低,提出「運算通膨」概念
Thumbnail
NVIDIA在人工智慧處理專用GPU領域的地位牢固,但面臨著來自英特爾和超微半導體等競爭對手的反擊。新興企業也加入競爭,使得競爭更加激烈。未來,合作關係將變得至關重要,NVIDIA和其他競爭對手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Thumbnail
NVIDIA的Blackwell計算平台代表著實時生成式AI應用的重大進步,旨在滿足跨行業挑戰。此平台提升了計算效能,促進了AI在實體世界的應用,並對從自動駕駛到醫療診斷等多個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NVIDIA 黃仁勳的願景是將AI技術從虛擬世界帶入現實,為創新開闢新道路,一個更加智慧和互聯的未來。
那些關於「量子電腦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量子電腦不會取代傳統電腦,而是作為一個強大的輔助工具─類似AI加速器的形式存在;初期應用開發會透過雲服務的形式提供,像是 Azure Quantum 跟 Amazon Braket . 由於量子電腦在特定類型的計算問題上展現出顯著的潛在優勢,會被專門用於處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近年來的AI浪潮,讓大家普遍對於AI後續的發展充滿了期待。今年所舉辦的台北電腦展 (Computex),讓這樣的相關的討論更加熱烈。有在投資的讀者們或多或少都會看到相關產業鏈的梳理,像是AI伺服器需要什麼奈米的晶圓製程、需要那些先進封裝測試技術、需要什麼樣的水冷技術、哪些的OEM廠 (O
Thumbnail
量子國家隊成立 自製量子電腦 關鍵技術突破 長期布局 待改進領域:與芬蘭和荷蘭等國相比,台灣在量子科技相關新創公司的生態系發展上仍有進步空間。
Thumbnail
NVIDIA的新目標是成為支援企業開發AI應用程式的「AI晶圓代工」,提供技術、專業知識和基礎設施,幫助實現AI應用。具體而言,NVIDIA將提供GPU、自主CPU「Grace」、超級計算機及其硬體,還有軟體和工具,以滿足客戶需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NVIDIA在推論式AI半導體市場的挑戰,以及介紹了Intel在AI領域的強化舉措。文章中提到了新興企業可能有機會取代現有市場領導者,並討論了RISC-V技術在AI半導體市場的應用和其他相關動向。
Thumbnail
科技巨擘聯手推進生成式AI發展 開創人工智慧新時代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浪潮中,雲端運算龍頭AWS和晶片巨擘NVIDIA攜手合作,推出一系列革命性的基礎設施、軟體和服務。
Thumbnail
根據高盛最近的研究報告,未來的個人電腦和移動設備將搭載更多由AI增強後的應用程式,如AI增強、安全性提升和運算能力強化。 消費性電子股票組合<GSXUPCAI>也顯示出潛力,並列出了成分股以及其權重。
Thumbnail
NVIDIA 黃仁勳 - AI人工智慧時代如何帶動全球新產業革命(個人紀錄用) 🇺🇸Omniverse 就是未來集大成,而加速運算、人工智慧就是兩個最重要的技術核心 🇺🇸CPU效能的擴充速度正在大幅降低,提出「運算通膨」概念
Thumbnail
NVIDIA在人工智慧處理專用GPU領域的地位牢固,但面臨著來自英特爾和超微半導體等競爭對手的反擊。新興企業也加入競爭,使得競爭更加激烈。未來,合作關係將變得至關重要,NVIDIA和其他競爭對手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Thumbnail
NVIDIA的Blackwell計算平台代表著實時生成式AI應用的重大進步,旨在滿足跨行業挑戰。此平台提升了計算效能,促進了AI在實體世界的應用,並對從自動駕駛到醫療診斷等多個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NVIDIA 黃仁勳的願景是將AI技術從虛擬世界帶入現實,為創新開闢新道路,一個更加智慧和互聯的未來。
那些關於「量子電腦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量子電腦不會取代傳統電腦,而是作為一個強大的輔助工具─類似AI加速器的形式存在;初期應用開發會透過雲服務的形式提供,像是 Azure Quantum 跟 Amazon Braket . 由於量子電腦在特定類型的計算問題上展現出顯著的潛在優勢,會被專門用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