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含有「IBM」共 6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本季財報已進入重要的關鍵階段,部分大科技財報揭示 AI 投資趨勢正從『普遍追捧』轉向更『精挑細選』,資金流向開始細分,不再是單純地押注 AI 硬體,而是向具有明確業績成長與資本支撐的企業。
Thumbnail
avatar-avatar
請問WM可以長投嗎?
財務分析師聚焦 Rigetti 在量子計算領域的成長潛力與競爭壓力,一探高風險高回報投資的要點與機遇。
2025年AI發展七大趨勢:Agentic AI、推理時間計算、超大模型、超小模型、進階企業應用、近乎無限記憶、人機協作增強。IBM預測AI將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並提出七大關鍵趨勢,協助企業把握AI浪潮。文章詳細說明各趨勢,並提供相關參考連結。
Thumbnail
Rigetti推出全新84量子比特Ankaa-3系統,在計算精度和運算穩定性上取得重大突破。量子計算市場的潛力是否足夠支撐其長期增長?與IBM、Google相比,Rigetti的競爭優勢在哪裡?投資者應如何看待這一技術革新帶來的機遇與風險?
Thumbnail
IBM宣布突破性的共封裝光學技術(CPO),該技術能顯著提高AI模型訓練效率,並大幅減少資料中心能源消耗。此技術有望解決AI需求增長帶來的運算瓶頸,同時推動可持續發展。
超導量子晶片 和 離子阱技術 是目前量子計算的兩大主流硬體實現方式,各自有明顯的優勢和挑戰。以下從技術發展趨勢、商業化潛力和可行性等角度進行比較,以分析哪一種技術更可能在未來大規模占領市場甚至取代對方。 1. 技術特性比較 指標 超導量子晶片 離子阱技術 量子比特數量 已達數百個(如 IB
Thumbnail
IonQ 和 NVIDIA 的合作,就像把兩種超級大腦連接起來,一起解決難題。這些大腦分別是 量子電腦(IonQ 提供)和 圖形處理器(GPU)(NVIDIA 提供)。 他們是怎麼合作的? IonQ 提供量子電腦: 量子電腦很厲害,能處理一些普通電腦無法快速解決的複雜問題,比如模擬藥物和分子的
在量子計算未來的競爭中,IonQ、IBM 和 Google 的勝出機會取決於它們在技術突破、市場戰略、資金投入以及生態系統構建上的表現。以下是對三者在量子未來中稱霸可能性的分析和預測。 --- 1. IonQ:技術理想主義的潛在顛覆者 優勢: 高保真與長相干時間:IonQ 的離子阱技術基於
💡量子計算的未來:你準備好迎接量子時代了嗎? 最近,Google的量子計算新突破再次成為焦點,讓我們見識到這個「未來科技」正快速成為現實,據麥肯錫2024年《量子技術報告》指出,量子計算到2035年將在化工、生命科學、金融和交通等領域創造高達2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市場規模更是預計到2040年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