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國到台灣:Ridey為什麼開始共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有沒有在過年過節的時侯在火車上擠得不成人形?或是在臉書共乘社團上找了一整個晚上還是找不到共乘的經驗?其實,Ridey樂抵共乘APP的創辦初衷就是來自於這些痛苦的困境! 在Ridey,推廣共乘不僅是解決問題,更是一種讓生活更便利、更有溫度的使命。今天就來聊聊 Ridey樂抵共乘為什麼會想推動共乘,以及我們如何從台灣和國外的經驗中找到靈感!

全台南北奔波中的一次偶然順風車,激發無限共乘靈感

  樂抵共乘的創辦人Ken工作繁忙常常需要穿梭在各個縣市,不只是消耗的大量的時間和體力,也使他感受到交通費用帶來的沉重壓力,在一次前往台北參加營隊前,Ken瞬間靈機一動,便在臉書社團發布一則尋求否有人可以讓他搭順風車的消息,希望能夠找到同路人一起分攤旅途的費用。在找到共乘夥伴後,Ken出乎意料的在旅途中感到無比快樂,這段共乘經歷讓他深受啟發,決心將這次美好經驗轉化為創業動力,開始推動「樂抵共乘」,推廣共乘並讓每一位通勤者都能享受到更加便捷及友善的交通模式。

 

回顧共乘的歷史,找到前進的方向

  在規劃Ridey的過程中,Ken跟團隊花了很多時間研究過去的共乘品牌,例如「趣達」與「滴滴順風車」。從中看到了市場的潛力與用戶的需求。這些經驗為Ridey提供了寶貴的靈感,讓團隊設計更符合現代需求的共乘平台。

 

  我們Ridey也跟常常跟這些前輩取經,從他們身上學到一個道理:共乘的核心是解決需求,用信任和技術讓旅程安心。

 

參考各社團、:讓資訊更透明

  提到共乘,大部分人會想到臉書社團。沒錯!我們也研究過這些共乘社團的運作模式——貼文找乘客、私訊對接、湊好時間走人。雖然簡單,但問題也很明顯:資訊不夠透明,安全性沒有保障,對駕駛和乘客都不友善。

 

  所以,我們就在想:如果能有一個專門的共乘平台,把資訊統整清楚,不是更方便嗎?

 

用訪談深入了解駕駛和乘客的需求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和駕駛、乘客討論。結果發現:

l   乘客關心安全性:尤其是第一次共乘的人,他們希望旅程能安心有保障。

l   駕駛需要資訊整合:很多駕駛會在不同平台上貼一堆貼文,只為了找到乘客,真的很麻煩!

 

  這些真實的回饋,讓我們更確定:Ridey必須成為一個方便安全的共乘媒合平台,幫助駕駛和乘客真正解決痛點。

 

向國外的成功案例學習:BlaBlaCar 的啟發

為了做出最適合台灣的共乘系統,我們甚至把眼光放到了海外!像 BlaBlaCar 是目前歐洲最大的共乘平台,我們研究了它的成功關鍵,甚至還親自飛到法國實際體驗。

 

樂抵共乘—因為感同身受,所以更值得信賴

  創辦人Ken的共乘夢想,是源自於自身通勤的困境產生之同理及一段意外愉快的共乘經歷所產生的。他始終堅信著「共乘」可以讓不論是跨縣市的移動,或是每日通勤的族群變得更加輕鬆,透過這樣出行方式也可以讓旅程更加有意義。樂抵共乘的故事正是一場從心出發的交通革命。Ken希望透過共乘可以認識更多人,讓每段旅程不單單次從A地前往B地,更是一次次美好的相遇。

 

Ridey官方網站:https://ridey.today/about#features

(IOS)Ridey APP下載:https://apps.apple.com/tw/app/ridey/id6449693673

(Andriod)Ridey APP下載: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today.ridey ( Andriod )

Ridey IG:https://www.instagram.com/ridey_tw/

 

撰寫者:Ridey樂抵共乘 Rila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2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鐵道旅行及記憶的書,無論是出遊的隨筆小記,或是最真摯的攝影紀錄,都能讓您從中窺見台灣鐵道與人民共同交織而成的旅途。 我們邀請您在乍暖還寒的季節裡,閱讀大大小小不同的鐵路旅遊記憶,更重要的是,回憶先前每一次搭著列車出遊的珍貴時光。或許,這次您也能再乘著火車出發。
Thumbnail
說到夜舖火車,依稀記得第一次搭那時候無比的新鮮感!充滿好奇心的上車,和朋友們儼然是整個車廂裡既顯眼又顯格格不入的存在。藏不住的喜悅和興奮與早已見怪不怪、長時間搭乘疲憊不已的俄國人完全是兩個世界。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騎單車通勤的可能性。瞭解哪些人適合單車通勤,以及如何開始,包括裝備準備、路線規劃及好處。
Thumbnail
坐公車比開車、騎機車,更能節能減碳,可是很多人寧可開車、騎機車,卻不願意坐這便利的大眾運輸工具。等我坐了一次公車之後,才知道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人不願意坐公車的原因。 最近,腳還是一直發麻,有人推薦榮總醫師,建議我去榮總檢查。星期五請了假,去榮總看醫生,老婆陪我去。
02/11/2011 回家過年(2011/02/01 10:00) 今天的行程是搭車回家 來之前一直很擔心沒有車會很不方便的媽媽。 也對這樣的旅行方式感到了興趣。 不方便的交通工具所帶來的優閒,去深刻體會旅行的過程,而不是每一個景點。 我知道,自助旅行的魅力是無法抵擋的。 回程時,媽媽
Thumbnail
清晨等公車,遇到一台公車很特別,停靠點不是在站牌前,而是至少十步的距離,所有乘客必須往後走十步以上才上得了車。 第一次碰到時,我猜是不是司機心情不好?上車一看,中年司機看來平和,也沒什麼不佳態度,許是特殊情況吧,我這樣想。 第二次又碰到,特意記了一下車號,也特意看了司機一眼,看看下次還有沒有。
Thumbnail
尖峰時段的部分大眾運輸工具特別擁擠,甚至搭不上車,且常有博愛座讓座爭議,影響乘客搭乘舒適程度;大部分捷運及輕軌路線長期虧損,公車駕駛的工時長而招不到人;台灣中部及南部部分城市居民仍認為,當地的大眾運輸班次少、會脫班而影響搭乘意願,在這情形下,你會以哪些方式提高大眾運輸使用率?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2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鐵道旅行及記憶的書,無論是出遊的隨筆小記,或是最真摯的攝影紀錄,都能讓您從中窺見台灣鐵道與人民共同交織而成的旅途。 我們邀請您在乍暖還寒的季節裡,閱讀大大小小不同的鐵路旅遊記憶,更重要的是,回憶先前每一次搭著列車出遊的珍貴時光。或許,這次您也能再乘著火車出發。
Thumbnail
說到夜舖火車,依稀記得第一次搭那時候無比的新鮮感!充滿好奇心的上車,和朋友們儼然是整個車廂裡既顯眼又顯格格不入的存在。藏不住的喜悅和興奮與早已見怪不怪、長時間搭乘疲憊不已的俄國人完全是兩個世界。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騎單車通勤的可能性。瞭解哪些人適合單車通勤,以及如何開始,包括裝備準備、路線規劃及好處。
Thumbnail
坐公車比開車、騎機車,更能節能減碳,可是很多人寧可開車、騎機車,卻不願意坐這便利的大眾運輸工具。等我坐了一次公車之後,才知道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人不願意坐公車的原因。 最近,腳還是一直發麻,有人推薦榮總醫師,建議我去榮總檢查。星期五請了假,去榮總看醫生,老婆陪我去。
02/11/2011 回家過年(2011/02/01 10:00) 今天的行程是搭車回家 來之前一直很擔心沒有車會很不方便的媽媽。 也對這樣的旅行方式感到了興趣。 不方便的交通工具所帶來的優閒,去深刻體會旅行的過程,而不是每一個景點。 我知道,自助旅行的魅力是無法抵擋的。 回程時,媽媽
Thumbnail
清晨等公車,遇到一台公車很特別,停靠點不是在站牌前,而是至少十步的距離,所有乘客必須往後走十步以上才上得了車。 第一次碰到時,我猜是不是司機心情不好?上車一看,中年司機看來平和,也沒什麼不佳態度,許是特殊情況吧,我這樣想。 第二次又碰到,特意記了一下車號,也特意看了司機一眼,看看下次還有沒有。
Thumbnail
尖峰時段的部分大眾運輸工具特別擁擠,甚至搭不上車,且常有博愛座讓座爭議,影響乘客搭乘舒適程度;大部分捷運及輕軌路線長期虧損,公車駕駛的工時長而招不到人;台灣中部及南部部分城市居民仍認為,當地的大眾運輸班次少、會脫班而影響搭乘意願,在這情形下,你會以哪些方式提高大眾運輸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