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刻畫人物的情感,實現複雜的情緒描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探索用ChatGPT進行文藝寫作

前一篇用AI進行場景描寫的文,意外的獲得了廣泛的迴響。
當然,也受到了一些批判和質疑。
像是「AI終究無法瞭解人類的情感,無法寫出有溫度的文字」。
前半我同意,但後半不同意。
我認為:「或許AI不需要真正瞭解人類的情感,也能寫出有溫度的文字」。
直接來看最終實驗結果,主題為近現代科幻,初代火星移民返鄉的心境描寫。

raw-image

<ChatGPT生成內容如下>

窗外,地球懸浮在黑暗之中,如一顆反射太陽微光的藍色寶石。陳宇昇凝視著這顆久違的星球,雙手不自覺地摩挲著自己,彷彿想尋回一絲熟悉的溫度。那溫潤的藍色既親切又遙遠,勾起他對家鄉的模糊記憶,卻被一層無形的屏障隔開。宇宙無邊,靜謐而冰冷,只有引擎低沉的嗡鳴在艙內迴響,提醒他正處於遠離地球的孤獨旅途。


他靠在座椅上,手指輕敲扶手,眼神飄忽不定,內心被一股壓抑的情緒牽扯。原以為這次返航只是例行任務,卻成為一場自我審視的旅程。他回想起三年前的選擇:作為精挑細選的火星移民之一,懷著自豪與期待離開台灣,奔赴那場點燃全球菁英夢想的「紅色移民潮」。那時,每個人都義無反顧。


然而,火星上冷漠而精確的生活無情地磨損著他的熱情。夜晚,他常站在基地的透明穹頂下,透過高倍率望遠鏡尋找地球的微光,凝視著那顆遙遠的星球。失重的環境讓他感到輕飄飄的,卻無法減輕內心的沉重。他嘴角微微抽動,隨即恢復平靜,強行壓抑湧上的思念,逼迫自己專注於高效的工作模式。在單調的程序中日復一日地運轉,他感到與自我越來越疏離,彷彿成為數據中的一個冰冷單位。


直到那封家信的到來,一切被徹底打破。母親在信中訴說,父親的病情已惡化至無法挽回,醫療系統也束手無策。指尖顫抖著,他的視線定格在空中某處,呼吸急促,心頭被冰冷的悔恨壓得喘不過氣。他明白,這不僅是距離的遙遠,更是被科技割裂的情感聯繫,像斷裂的數位信號,冰冷而無力。他不禁自問,這三年的努力究竟有何意義?自己是否在數據與網絡中迷失了真實的自我?


「你們這些年輕人啊,總覺得地球不夠大,不夠新鮮,非要去那什麼火星,才覺得自己有出息似的。」父親的話語悄然浮現在腦海,帶著不屑。他記得父親當時的神情——固執而堅毅,眼中還有一絲難以掩飾的失望。那時他滿腹牢騷地離開,如今這句話卻深深烙印在心底,無聲地質疑著他的選擇,像一道隱隱作痛的刺,令他無法忽視。


太空船穩定航行,艙內的指示燈閃爍著柔和的光。AI駕駛系統不時報告返航進度,冰冷的聲音彷彿提醒這只是一場精密的數學運算。他環顧四周,金屬牆壁反射出淡淡的光澤,設備儀器井然有序,卻讓人感到疏離。窗外,地球的輪廓越發清晰,海洋的蔚藍和大地的紋理在黑暗中漸漸顯現。他緊抿雙唇,指尖輕敲座椅,試圖讓內心的不安具體化。


他知道,此次歸來不僅是與家人的團聚,更是尋回情感和歸屬的契機。心跳與太空船的節奏共振,夾雜著陌生和忐忑。當返回地球的降落點愈加接近時,他閉上雙眼,深深吸了一口氣,彷彿已聞到地球潮濕的空氣,感受到重力重新拉住他的身體。此刻,他才意識到,自己終究是個有血有肉的人,而非火星上高效數據中的冰冷單位。


這趟旅程,使他重新拾起在火星上被壓抑、被疏離的情感。太空船開始進入大氣層,艙體微微震動。他睜開眼,透過窗口望向那片熟悉的藍色,內心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期待。他期待那份來自地球、來自家的真實溫度,期待重新踏上土地,感受親情的牽絆。未來或許充滿未知,但他已準備好迎接一切。


<ChatGPT生成內容結束>

以上每一個字都是由ChatGPT所撰寫,沒有任何人工的編輯。
連主角的名字,父親的話語也都是AI生成。

讓ChatGPT寫出這樣的文章,主要有四道工序:


1.傳達基礎背景設定,取得初稿。

2.(開一個新視窗)詢問ChatGPT情緒描寫的方法與技巧。

3.讓ChatGPT依據上述方法與技巧對初稿改寫。

4.反覆檢查和精修(例如:用o1-preview檢查一下邏輯,4o似乎對於寫出「銀河彼端的地球」不以為意,但o1會吐槽說火星跟地球都在太陽系,銀河彼端是...?)


分享前三道工序的提示詞如下:

工序1-1:初始提示詞

請依照指定的主題描寫一段人物的心境與情緒。

#主題

"""

近未來的科幻背景(2070年)。

火星上已建設了人類最先進的城市。

主角在地球上出身,為了要在事業上有一番成就,24歲就離家到火星上工作。

他投身在工作中,三年多來不曾回到地球。

上個月他收到信件,說爸爸病倒了所以他才要回家。

再過一個小時太空船就要降落地球了,主角看著窗外的越來越近的地球。

一邊回想著這幾年在火星上發生過的種種,各種思緒與情緒交雜。

"""

工序1-2: 要求補充細節

有兩段提示詞,依序使用。

提示詞1:為了增加這段故事的真實感與帶入感,請幫主角想一個台灣人的名字,並且在回憶中增加具體的故事和細節。

提示詞2:這是一段科幻背景的故事,請盡可能使用相關的元素。


工序2: 取得描寫的技巧重點

【注意】這裡需要開一個新的對話窗

同樣有兩段提示詞,依序使用。

1.請介紹關於人物情緒描寫的四個關鍵方法論

(這裡數量3~5個為佳,太多每一項寫的不深入,太少顧慮的可能不夠全面。)

2.請更仔細描述這些方法論的細節和技巧

工序3: 將步驟二和步驟三的輸出當新的提示詞輸入

【注意】一樣開一個新的對話窗

提示詞模板為:


請精準地捕捉故事中主角的情緒,依照以下的情緒描寫方法論改寫。

但盡可能地保留科幻的要素。

#故事

"""

(工序1所得到的輸出)

"""

#情緒描寫方法論

"""

(工序2所得到的輸出)

"""


以上,不曉得大家喜歡ChatGPT寫出來的文字嗎?

雖然只是種老掉牙的親情題材,但讀著讀著也是把我拉進了回憶的漩渦之中。

最後,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強調並非想表達「哇〜人類要被AI取代了」那種論調。比較是希望透過展示新的創作手法,更夠啟發更多人加入寫作。

avatar-img
1會員
34內容數
探索ChatGPT等生成式AI 的各領域應用 1.分享 AI 工具的實測結果&提示詞技巧 2.分享 AI 創作內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幻詠 Gen Ai Studio 的其他內容
AI支持讓台灣的高中課程更加強化多元性別教育嗎? 把上面的議題,丟給ChatGPT並要求選擇立場,幾乎100%他會選「支持」。 但很合理的懷疑,原因是在AI模型的訓練資料中,支持立場相關的論述比較多。 因此,這只是基於機率與資料科學的統計結果,無法說服你我改觀,更不用說凝聚共識。 但...
這是一篇生成式AI應用的失敗紀錄 ChatGPT真的不太會寫笑話,大部分時候看不懂。 偶爾看得懂,但是沒有觸發我笑的情緒。 以下是我用上各種提示詞技巧,試了幾十次後,挑出的幾篇相對完成度較高的 <ChatGPT o1-preview寫的笑話> =No.1= 有一天,小明問老師:
要求AI重寫10幾次後你可以焠鍊出一段文字工藝品 要求描寫:熱鬧的星際酒吧的場景 大約600字 <最後生成內容如下> 在銀河邊界的無垠黑暗中,隱藏著間神秘的星際酒吧,靜謐得彷彿與永恆的寂靜融為一體。推開那扇門,仿佛墜入星海夢境。光線輕盈地在空氣中流動,似乎撩動了空間的波紋。天頂上,碎星般的燈飾
ChatGPT 4o with canvas使用心得- AI時代的作家會越來越像編輯 在AI時代,寫作方式正迅速演變。想像一下,你在洗澡時靈光乍現,冒出了一個有趣的想法,隨即用ChatGPT迅速將這個點子轉化為文章。ChatGPT等工具縮短了從點子到文章的距離,讓創意得以瞬間成形,創作變得更高效靈
AI自我汰選技巧-生成候補列表後,再進行單淘汰賽選出優勝。 Medium上看到了有趣的提示詞寫法。 也用中文實測看看後分享給大家。 寫法分成兩個步驟: 步驟(1) 先請ChatGPT生成針對一個問題的答案候補(建議8、16、32個) 步驟(2) 請ChatGPT依據候補清單進行單淘汰賽,選
最新模型 ChatGPT-o1-preview 使用心得2 「提示詞工程已死,但又活了?」 在使用 ChatGPT-o1-preview 時,如果提示詞不夠具體,模型可能會產生過度發散或失控的創意表現。因此,我開始思考,能否利用提示詞來控制模型內建的「思維鏈 (CoT, Chain of Tho
AI支持讓台灣的高中課程更加強化多元性別教育嗎? 把上面的議題,丟給ChatGPT並要求選擇立場,幾乎100%他會選「支持」。 但很合理的懷疑,原因是在AI模型的訓練資料中,支持立場相關的論述比較多。 因此,這只是基於機率與資料科學的統計結果,無法說服你我改觀,更不用說凝聚共識。 但...
這是一篇生成式AI應用的失敗紀錄 ChatGPT真的不太會寫笑話,大部分時候看不懂。 偶爾看得懂,但是沒有觸發我笑的情緒。 以下是我用上各種提示詞技巧,試了幾十次後,挑出的幾篇相對完成度較高的 <ChatGPT o1-preview寫的笑話> =No.1= 有一天,小明問老師:
要求AI重寫10幾次後你可以焠鍊出一段文字工藝品 要求描寫:熱鬧的星際酒吧的場景 大約600字 <最後生成內容如下> 在銀河邊界的無垠黑暗中,隱藏著間神秘的星際酒吧,靜謐得彷彿與永恆的寂靜融為一體。推開那扇門,仿佛墜入星海夢境。光線輕盈地在空氣中流動,似乎撩動了空間的波紋。天頂上,碎星般的燈飾
ChatGPT 4o with canvas使用心得- AI時代的作家會越來越像編輯 在AI時代,寫作方式正迅速演變。想像一下,你在洗澡時靈光乍現,冒出了一個有趣的想法,隨即用ChatGPT迅速將這個點子轉化為文章。ChatGPT等工具縮短了從點子到文章的距離,讓創意得以瞬間成形,創作變得更高效靈
AI自我汰選技巧-生成候補列表後,再進行單淘汰賽選出優勝。 Medium上看到了有趣的提示詞寫法。 也用中文實測看看後分享給大家。 寫法分成兩個步驟: 步驟(1) 先請ChatGPT生成針對一個問題的答案候補(建議8、16、32個) 步驟(2) 請ChatGPT依據候補清單進行單淘汰賽,選
最新模型 ChatGPT-o1-preview 使用心得2 「提示詞工程已死,但又活了?」 在使用 ChatGPT-o1-preview 時,如果提示詞不夠具體,模型可能會產生過度發散或失控的創意表現。因此,我開始思考,能否利用提示詞來控制模型內建的「思維鏈 (CoT, Chain of Tho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AI生成圖片是一個挑戰性的任務,雖然AI能理解文字需求,但仍無法完全想像心中的理想畫面。使用中文描述AI的生成效果約為5成到6成,而加入擬人化的描述可以讓AI更好地理解需求。無論如何,AI生成圖片仍面臨許多挑戰,需要更多的研究與嘗試。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之前擔任了某個分析AI文創挑的評審,活動順利完結,看到了許多人分析該文章是否為AI文、AI文的不合理之處的看法與理由,今天就來以幾個較常看到的、關於AI文的爭議作為出發點,聊聊我個人對於AI文的一點淺見。   由於AI生成的產物種類眾多,因此這裡的「AI文」,只討論故事、小說這類產物。
Thumbnail
AI 繪圖的浪潮席捲而來,如何在沒有靈感時使用聊天機器人找到靈感?此篇分享如何透過ChatGPT來尋求AI幫助生成創意點子,並分享了實例、圖像生成和創作過程。
Thumbnail
透過學習與AI對話,讓它產出我們想要的圖像,將會是一個引人入勝的過程。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如何使用AI創作出簡潔明亮風格的心靈富足、光明、溫暖圖像,並加入付出與給予的元素。
Thumbnail
AI生成真的很厲害,看多了AI文,真的會對自己沒信心!🫠🙃😭
Thumbnail
最近AI圖和文章盛行,並沒有說這樣不好,現在也有AI圖和AI文比賽,聽人說有個攝影師用他拍的照片去參加AI圖比賽,結果被發現後退賽,我感到悲哀的是用AI去生成的作品還說是自己寫或畫的,尤其是免費的,設定收費的可能是想賺錢,那免費的又說是自己寫和畫是為什麼呢?滿足自己虛榮心嗎? 最近網路上也看到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邊塗鴉時思考的一些事情,僅限個人想法。 一直在思索是什麼讓文字與人變得平面、變得冰冷,又是什麼讓創作的意義變得單一而扭曲。最近在盯著「AI建議」這個按鈕看時稍微理出一些頭緒。 文章發布前頁面頂端有個「AI建議」的SEO優化按鈕,按下之後會出現AI自動生成的標題、分類、摘要等內容,我覺得很有趣。
Thumbnail
AI生成圖片是一個挑戰性的任務,雖然AI能理解文字需求,但仍無法完全想像心中的理想畫面。使用中文描述AI的生成效果約為5成到6成,而加入擬人化的描述可以讓AI更好地理解需求。無論如何,AI生成圖片仍面臨許多挑戰,需要更多的研究與嘗試。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之前擔任了某個分析AI文創挑的評審,活動順利完結,看到了許多人分析該文章是否為AI文、AI文的不合理之處的看法與理由,今天就來以幾個較常看到的、關於AI文的爭議作為出發點,聊聊我個人對於AI文的一點淺見。   由於AI生成的產物種類眾多,因此這裡的「AI文」,只討論故事、小說這類產物。
Thumbnail
AI 繪圖的浪潮席捲而來,如何在沒有靈感時使用聊天機器人找到靈感?此篇分享如何透過ChatGPT來尋求AI幫助生成創意點子,並分享了實例、圖像生成和創作過程。
Thumbnail
透過學習與AI對話,讓它產出我們想要的圖像,將會是一個引人入勝的過程。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如何使用AI創作出簡潔明亮風格的心靈富足、光明、溫暖圖像,並加入付出與給予的元素。
Thumbnail
AI生成真的很厲害,看多了AI文,真的會對自己沒信心!🫠🙃😭
Thumbnail
最近AI圖和文章盛行,並沒有說這樣不好,現在也有AI圖和AI文比賽,聽人說有個攝影師用他拍的照片去參加AI圖比賽,結果被發現後退賽,我感到悲哀的是用AI去生成的作品還說是自己寫或畫的,尤其是免費的,設定收費的可能是想賺錢,那免費的又說是自己寫和畫是為什麼呢?滿足自己虛榮心嗎? 最近網路上也看到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邊塗鴉時思考的一些事情,僅限個人想法。 一直在思索是什麼讓文字與人變得平面、變得冰冷,又是什麼讓創作的意義變得單一而扭曲。最近在盯著「AI建議」這個按鈕看時稍微理出一些頭緒。 文章發布前頁面頂端有個「AI建議」的SEO優化按鈕,按下之後會出現AI自動生成的標題、分類、摘要等內容,我覺得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