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嫌疑者的真相〉影評YT版
【點我看YT影評】
《正體》的敘事手法很讓人喜歡,好幾個橋段都營造的很成功,我拿著平板的手都因為緊張而微微顫抖(應該不是因為手痠)。
電影一開始就很吸人眼球,一個死刑犯越獄逃亡,立刻會反射出來的疑問便是,「他為什麼要越獄」?還有「他會被抓到嗎」?我當下的猜測是,「因為是冤獄」,然後「他最後會被抓到」,而劇情也確實如此發展。
但,這並不會讓我感到劇情沒有吸引力,因為導演用鏡頭講好了這個故事(當然,原作 #染井為人 的小說,是最重要的基石),由於是小說改編,電影版的故事可以用「章節」的概念來談,分界就在於每一次的「職業與身分更換」。
「第一章」的工地,給出一個典型剝削底層的背景,這裡的關鍵角色是「小跳」野野村和也,一個陷入賭債惡性循環的底層青年,因為經濟壓力而對工地主管的剝削不敢吭聲,即使因工作受傷也沒有勇氣去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
這時,化名成「勉三」的男主角鏑木慶一,為小跳挺身而出,我們除了知道他具備一定的法學基礎,還會驚訝逃亡的他竟然為了「利他」而冒險,從這裡我們開始建立對這個角色的認識。然而,靈魂拷問隨即跟了上來,非常缺錢的小跳留意到了報導鏑木慶一逃亡、協助警方抓捕將獲得高額獎金的新聞,並且發現眼前相挺自己的人「很可能就是鏑木慶一」。
小跳,他會怎麼做?
他從跟鏑木喝酒的房間裡尿遁,然後拿出手機、撥出報警電話,但他並沒有對電話說任何一句話…多麼真實的一幕。後來懸賞獎金的金額攀升時,電影都還有給小跳畫面。
「第二章」則有兩條線,在新聞雜誌社擔任編輯的安藤沙耶香,以及她被冤枉成痴漢的律師父親安藤淳二(我看報導才知道,這個設定是演員吉岡里帆讀完劇本後建議改動的,原作裡的是與沙耶香無關的律師渡邊淳二)。
從陪安藤淳二開庭、聽著父親訴說冤屈,到經歷父親含冤敗訴、失去對社會的信任,沙耶香的角色曲線骨架,是「有些人,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會盡力為他人撐傘」。
她一開始跟旗下網路寫手「那須」合作,那須自由撰稿、供稿(欸我說這產業生態…我還挺不陌生啊),沙耶香負責審稿;後來下班的她瞥見那須在網咖門口徘徊,隔幾天的雨夜又見到相同場景,而且那須顯然有些阮囊羞澀,她上前伸出了援手…
兩人一起吃了第一頓飯,然後小酌、開始相識,到那須不勝酒力,而後在沙耶香家醒來,接著住下、共同生活,為她下廚,也在工作上從網路寫手轉為專職作家…這裡都是很「日常」的部分,也都是「都會愛情劇」的常見元素,除了一點,就是那須他其實就是持續逃亡的鏑木。
隨著安藤淳二敗訴,嗜血的狗仔嗅到「律師在性騷官司敗訴」的流量氣息,開始纏上安藤父女,隱患在其後成真,狗仔發現了「那須就是鏑木」;而同步進行的劇情則是觀察敏銳的沙耶香,其實也隱約意識到真相,不僅是那須的真實身份,還有關於鏑木涉入的東村山命案有冤錯可能。
吉岡里帆在這段關鍵劇情中的演技,為沙耶香這個角色注入靈魂,我們能理解沙耶香選擇相信鏑木不僅是出於兩人變得曖昧不明的關係,還有她對「反抗冤枉」的驅力,這二者發揮加乘的綜效,而讓這個角色更合理、更立體。
所以,當看到警察用計攻堅、持槍恫喝的那一刻,沙耶香奮不顧身撲向警察持槍的手、為鏑木創造逃走的機會,而在要從陽台上對外縱身一躍前鏑木回頭致謝,這一段真的被詮釋的很美、很飽和。
從沙耶香家逃出,一直到跳入河中,這整段追逐戲,導演那跟著鏑木的運鏡,讓我感受到看電影時久違的緊張與壓迫,幾乎是屏氣凝神在看。
沙耶香成為後來平反鏑木慶一的行動主力,動機就在這一整章交代的非常清晰。
「第三章」主場景則是水產工廠、長照機構,這裡已是電影的中後段,多線開始匯流。前面就登場的酒井舞在這裡揭示了她的身分,也融入到與化名成「櫻井先生」的鏑木所開展的劇情。
在鏑木案現場患上PTSD的遺族井尾由子(東村山命案受害者夫婦中,丈夫的母親),就在這家長照機構裡,而由子關係最親的妹妹則是在水產工廠工作,鏑木之所以來到這裡,為的就是替自己洗刷冤屈。
我們從電影給出的回憶片段就知道,鏑木確實是被冤枉的,當天的他只是「意外在場」,為的是聽到慘叫後想救人。但要命的是,由松重豐飾演的「警界長官川田」卻對整個調查施加壓力,只想拿鏑木的命來祭旗,希望藉此豎立殺雞儆猴的案例。
在「就是咬死鏑木慶一作為本案凶手的結論」這樣的指導原則下,山田孝之所飾演的又貫佂吾,只能開始對因在場目擊而患有PTSD遺族井尾由子施加壓力,對一段因創傷而模糊的記憶開始「強勢引導」,從而得出可以支持「鏑木慶一是真兇」這個結論的證詞。
鏑木之所以到長照機構當照護員,就是為了接近遺族由子,希望能喚醒對方的記憶,畢竟她的證言是關乎自己的清白與性命的關鍵。而在這裡,對「櫻井先生」鏑木心生好感的酒井舞,鼓起勇氣約「櫻井先生」出遊時拍下了一段短影片,然後發在自己的社群上,正是這個動作,曝光了鏑木的行蹤...
發現鏑木蹤影立刻引來警察圍捕,此時發現「櫻井先生」真實身分的酒井舞幫了對方兩個忙,先充當人質阻止警察攻堅、爭取時間,隨後幫鏑木開直播試圖證明自己的清白,在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的緊張中,鏑木對遺族哭喊著「我拜託了,我沒有時間了,請想起那天發生了什麼事」,真的讓人感受到他的絕望。
「川田長官」在這時強勢下令直接攻堅,迫於上級壓力的警察們只能開始行動,一番對峙後,一名警察開槍擊中鏑木的肩膀...這場長達343天的「鏑木大逃亡」,在這裡落幕,而故事也進入最後的尾聲。
在說結局前,還有一個關鍵角色必須先說,就是刑警又貫佂吾。在當年負責鏑木案的他,自逃獄事件發生開始就負責追捕,但劇情中一步步讓我們看見,他的掙扎與動搖。最一開始面對井尾由子記憶的不確定性,以及鏑木慶一的自證,他也不敢妄下「鏑木是真兇」的結論,但上司川田為了所謂的「警察機構的名譽」執意無視事件真相的強行施壓,又貫展現了「官方暴力機構內化的服從性」,落實了上級的命令。
我們作為觀眾,在這裡既看見了冤案加工製成的起點,也看見了又貫的不安。
這份不安,源自於他本應「堅信鏑木就是個極惡的真兇,從而能支撐追捕不懈的強大執念」,但他始終知道,「鏑木是否就是真兇是有疑慮的」,所以當在安藤沙耶香家中對峙時,舉槍對準鏑木的他遲遲無法扣下扳機;後來在長照機構攻堅戰的時候,再度舉槍對準鏑木的他,依然扣不下扳機。
當看到安藤沙耶香家中桌上的漢堡排,他想起育幼院那裡調查到的證詞,知道鏑木就在裡頭,但同時他也想起了育幼院師長的話,「你們冤枉了鏑木,毀了善良的他的一切」。
他知道整個搜查、審判過程有多粗暴,對於「 #無罪推定」與「 #程序正義」有多麼忽視,公權力的迂腐以及對真相與正義的蔑視,都構成了他的遲疑、迷惘和糾葛。
最後讓他內心雪崩的,是山中崇所飾演的「足利清人」,在東京都西東京市犯下殘忍殺害四人的蒼井達家滅門案,犯案方式非常相似於四年前發生的東村山命案...引爆日本社會議論足利清人究竟是模仿犯?還是正是東村山、蒼井達家兩案的真兇?
在日本陷入恐慌的那時,又貫面臨了直入靈魂深處的拷問,「如果鏑木就是被冤枉的、足利清人就是兩案的真兇,那麼...這幾年來所做的一切,都導致了蒼井達一家枉死、鏑木冤案這些可怕的後果」。
調查的過程讓又貫意識到,真相正如靈魂拷問,錯冤鏑木引發了又一悲劇,而這時他該怎麼做呢?上司為了保住機關權威,寧願一錯到底,但他還要繼續「遵守命令」嗎?「官方暴力機構內化的服從性」開始與他心中的正義拉扯,這才最終讓他在記者會上承認警方誤逮的可能。
隨著鏑木的「落網」,在鏑木越獄大逃亡的時光裡,認識他的人都紛紛站了出來,安藤沙耶香與父親開始組織平冤行動,找到了過去曾受鏑木仗義幫助籌錢的小跳、願意擔任人質的酒井舞,就連沙耶香自己都因為牽連而被迫離職...對真相充滿懷疑的又貫,也公開說出警察誤逮的可能,從而讓中槍後被救治的鏑木得到了再審的機會。
這個過程中,有兩段很經典的台詞:
一段來自又貫探監時問鏑木「為何越獄」?鏑木說,「我想要相信,這個世界,只要是對的事,大聲地將它說出來,就會有人願意相信,我逃出去之後,人生第一次找到工作,人生第一次喝了酒,也交了朋友,也開始對人有了好感,覺得活著真是太好了,我也就希望一直活下去」。
另一段則是沙耶香所說,「因為是人審判人,所以會出現失誤,這些失誤亦須備修正,希望能讓他過上屬於他的人生,也讓大家知道他真正的模樣」。
電影最終給出了光明的結局,鏑木讓正義得以伸張、獲得無罪宣判,沉冤得雪,重獲了沙耶香所說的「擁有美好人生的權利」。後來我查了相關報導,才知道原著作者染井為人其實有準備兩種小說結尾,而在書中他選擇的是較為殘酷的,鏑木在最終與警察對峙中被擊斃身亡,而後眾人為其平反。
行筆至此,先放個自己的「延伸閱讀」,2016年3月29日,刊於我在天下雜誌專欄的這篇拙文〈不解決人犯罪的動機,死刑存或廢都沒有意義〉。
沙耶香說,「因為是人審判人,所以會出現失誤」,而我一直堅信,由人組成的機構所犯的失誤,同樣必須由人來修復。我們,沒有那麼完美,我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電影有很多感人之處,現身重審宣判觀眾席的又貫,同樣得到救贖,但現實中有多少願意自我糾錯的又貫,我沒有答案。但有多少的「川田長官」,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數。我們看見電影結局的光明與溫暖、看見人性的真摯與燦爛,但不能忘記現實的幽暗與酷寒、不能假裝沒有聽見絕望的哭喊。
鏑木慶一無疑是人格高尚的善良之人,甚至有被「聖人化」的塑造,他雖然一邊隱姓埋名大逃亡還要為自己洗冤,卻從來沒有墮入黑暗報復社會,反而一再盡其所能去幫助相遇的每一個人,甚至連最一開始他捲入東村山命案都是因為他想幫忙。同時,他很帥,帥到不管換什麼造型,都很有型。
這無疑讓人會認為,理所當然的...怎麼可以冤枉他?他是那麼好的人、那麼善良、那麼帥欸,我完全同意。而我的問題是,那沒那麼完美、沒那麼好看...可能跟你我一樣極度平凡、有些他人不喜歡的缺點的人,是否就可以被冤枉?
「那當然不能」!大家十有八九會是這個答案,畢竟冤枉了人,司法如何能公正、如何能神聖?對吧?但殘酷的現實是,這種冤仍舊不斷被製造,甚至我必須很悲觀的說,這種製造不會消失。因為體制是由人在運作的,而我們沒有那麼完美,但我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鏑木慶一如果沒有選擇逃獄,那麼他的命運便會是在某一天含冤被處死,所以他必須逃、必須奮力一搏。「人被因為自己沒有犯的罪刑冤殺」不是一個可能性,而是現實,大家可以查「江國慶」跟「盧正」,他們被國家以我們每個人之名、為了他們沒有做的事而殺了。
而那個還沒逃獄自救的鏑木慶一,也不只是小說與電影虛構的人,現實中同樣存在,大家可以查「邱和順」跟「王信福」。沒有那麼完美,也沒有更好辦法的我們,能否有「願意自我糾錯的又貫」?
台灣在現實中很難有好好討論「 #死刑存廢」的空間,太多未經透徹思考的情緒發言左右了輿論,連帶的對於冤獄平反協會、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和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都充滿了汙名化的攻擊。
這部電影裡,我們看到小跳沒有為了賞金而出賣掉鏑木,甚至開始積極向學;我們看到,安藤沙耶香為了父親與鏑木,勇敢對抗冤假錯案;我們也看到酒井舞雖然帶著一絲絲的醋意,卻依然選擇與沙耶香一起救援鏑木...甚至連安藤淳二都沒有向黑暗低頭,在自己蒙冤後依然願意為鏑木申冤。
但如果小跳為了賞金而出賣掉鏑木呢?甚至配合「川田長官」繼續加工冤案?這是現實中很可能出現的事,對吧?安藤父女同樣也有可能因為自己淋過雨而盼著所有人都一身濕,對吧?知道自己愛而不得的酒井舞,甚至可以利用這起事件,為自己在這個嗜血的社群時代搏得一夕爆紅的「功與名」,不是嗎?
不是每個含冤的人都能遇見他們的小跳、安藤父女與酒井舞,然而,在現實中,卻有一群人不斷在扮演著小跳、安藤父女與酒井舞,他們正是時不時就被罵得狗血淋頭的冤獄平反協會、廢死聯盟 和司改會,他們在為「沒有那麼完美,也沒有更好辦法」的我們力挽狂瀾,在不用當事人如鏑木越獄、逃亡的情況下,他們卯足全力糾錯。
大家可以查「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徐自強」、「鄭性澤」與「謝志宏」。嫌疑者的真相,不僅是片名,也是對所有觀影者的叩問。
最後,說回電影卡司──我對日本影視圈認識很淺、很淺,這部裡面(對我而言)的熟面孔就是「AV帝王」山田孝之,而在這部看到他更多演技的呈現,真的很欣賞;男主角 #橫濱流星 很有魅力,看完一查才知道,是日本新生代的大咖。
不過在這部裡最喜歡的,則是飾演安藤沙耶香的吉岡里帆(よしおかりほ),也是看完一查才知道她被譽為日本新一代國民老婆,完全可以理解。
好,拉拉雜雜說了這麼多,感謝您看到這裡,容我再說一次結論:Netflix新上架的日本電影《正體》,還沒看的人,非常推薦一定要看,真的、真的非常推!而且建議不要看預告、不要查任何資訊,直接看(我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看的,觀影體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