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夥損益如何分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這裡是小新讀book,我會不定期分享會計知識、閱讀心得和投資理財相關的文章。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一個「起點」,引領你進一步思考和閱讀,豐富你的思維和知識。歡迎大家按下「追蹤」按鈕,這樣就不會錯過我最新的文章啦!此外,如果你也喜歡看影片,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小新讀book」,讓我們可以一起在學習的路上成長。
另外,因為持續創作不易,方格子也推出了為創作者設計的廣告分潤計畫。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希望你能點擊一下廣告,這小小的舉動將成為支持我繼續創作的動力。當然,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也歡迎訂閱贊助,這會讓我更有動力創作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感謝你的支持!

raw-image

哈囉,本文我們主要來介紹合夥損益該如何分配,以及分配的分錄要怎麼作,還有在一開始成立合夥企業時,開業分錄的作法。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後,可以讓你對合夥的損益分配有更深的認識喔。下面我們就直接開始吧。

開業記錄

首先,在合夥企業一開始設立時,必須要記錄各個合夥人投入到合夥企業的資本,這個分錄便是「開業記錄」。而要作好這個記錄,我們必須關注兩項重點,分別是「出資的種類」與「評價基礎」。

在種類部分,合夥人不見得只能用現金出資,他也可以用非現金資產、提供勞務,甚至把自己獨資企業的資產與負債一起帶過來。換句話說,合夥企業就像開一間共享辦公室,每個人都帶點東西進來,有人帶錢、有人帶貨、有人帶設備……當然,也有可能有人偷偷夾帶了一些債務。

所以我們要先知道各個合夥人出資的種類是什麼。知道出資的種類後,我們才能對於各個種類套用適合的評價基礎來決定入帳的金額。

如果是以現金出資,沒有太大問題,看帳面上的金額多少就是多少。但如果是以非現金資產與負債出資,就要用當時的「公允價值」來入帳。這裡的公允價值其實就是市場價格,不一定會等於你原本的買入價,例如,你原本買的運輸設備現在只值一半的價錢,那麼對不起,入帳就只能用這個價值計算,畢竟會計講求現實,不談感情。那如果合夥人是用提供勞務的方式出資呢?這就比較特別,因為勞務不像資產一樣有明確的市場價格,因此最後還是得靠大家協調評估。

好的,有了以上的概念後,我們馬上來看一個題目,讓大家練習一下開業記錄的作法。

raw-image

小新與風間準備在X5年1月1日成立春日模型店,兩人各自用他們獨資公司的資產與負債投入到合夥企業中,公允價值如下。請作X5年1月1日的開業分錄。

這個題目的入帳方式其實很簡單,現金就用帳上的名目價值入帳,現金的名目價值自然會等於公允價值,至於其餘資產與負債科目則用公允價值入帳。接著,我們要分別來決定小新與風間投入到合夥企業的資本金額。

raw-image

小新的投入資本其實就是原本自己獨資企業中,資產扣除負債的公允價值。也就是將小新欄位各個資產金額相加,再扣除應付帳款的公允價值後,即可得出352,000元。

風間的投入資本也是一樣,將原本獨資企業中資產扣除負債的公允價值。也就是將風間欄位各個資產金額相加,再扣除應付帳款的公允價值後,即可得出440,000元。

好,計算完這些資訊後,便可以開始來作開業分錄了。

我們會先借記獨資企業相關資產科目,接著貸記獨資企業的負債科目,最後才是貸記各合夥人的投入資本。
開業分錄。

開業分錄。

  • 以現金科目為例,入帳的金額會是小新與風間各自獨資企業的現金加總,也就是72,000+68,000=140,000。
  • 接著,應收帳款科目只有小新的企業有,所以直接借記:應收帳款90,000。
  • 再來,存貨科目金額同樣是將兩者加總,也就是200,000+48,000=248,000。
  • 剩下的運輸設備、土地與房屋等資產科目金額都是同樣的加總方式。
  • 至於應付帳款則須貸記,金額也是兩者加總,也就是60,000+120,000=180,000。
  • 最後則是貸記:小新資本352,000;貸記:風間資本440,000。

如此一來,便完成了開業的分錄。


⚠️ 以下為聯盟行銷連結,透過這些連結購買,我會獲得少量佣金,但不會影響您的價格,感謝支持!

👍如果你有考慮語言課程,可以參考:https://tinyurl.com/2addcwok

👍如果你需要英語學習資源,可以參考:https://tinyurl.com/24o8efm5

👍如果你想要找書,可以參考:https://tinyurl.com/2ad9v9tn


合夥損益如何分配?

好的,現在,我們來講損益分配,這才是合夥企業的重頭戲!因為這關係到賺的錢要怎麼分!畢竟,做生意不是做慈善,錢該怎麼分一定要先說清楚。不然,到時候不管是賺或賠,大家都會陷入混亂爭吵的困境。

raw-image

會計上分配的目的是將各期損益分配到各個合夥人的帳戶中。如果產生淨利,那麼本期損益的餘額會在貸方,因此,分配後,便需要將本期損益沖銷掉,也就是借記:本期損益。並將金額轉往各合夥人的資本帳戶,也就是貸記:合夥人資本。

方式1:依合夥契約約定比例分配

OK,至於常見的分配方式則有幾種,第一種是依照合夥契約內約定的比例來分配。這算是最和平的方式,大家說好就好。

我們直接來看下面這個例子。

raw-image

小新與風間合夥開設的春日模型店X5年的淨利為120萬元,小新與風間約定的損益分配比例為2:3,那麼他們各自可以分得多少淨利呢?分錄又該怎麼作?計算方式其實很直觀。

  • 首先,小新可分得的淨利是,將整體淨利120萬元乘以他可分得的比例2/5,即可得到金額為48萬元。
  • 而風間可分得的淨利也是同樣的算法,將全部淨利120萬乘以他可分得的比例3/5後,得出金額為72萬元。
  • 這些多分得的淨利會增加他們兩人在合夥企業中的資本,因此,分錄便是,先將本期損益沖銷掉,也就是
借記:本期損益120萬;貸記:小新資本48萬;貸記:風間資本72萬。

方式2:用資本額比例分配

OK,那如果合約中沒有約定分配比例,該怎麼辦?此時,我們就只好依照資本額的比例來分配。這基本上就是比誰的錢多,就分得多的概念。當然,資本額可以用期初或是期末的餘額,但以會計人那麼要求精準與公平的個性來看,用「加權平均資本額比例」來分配,似乎比較可以滿足邏輯上的要求。不過,這種方式雖然看起來公平,但計算起來可是會讓人想敲桌子。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什麼是加權平均比例呢?我們直接透過下面的例子來讓大家理解。

raw-image

好,我們接著直接開始說明。由於各合夥人的資本額或相關往來帳戶在年度進行中可能發生變動,我們將變動前後的資本額乘以一項時間的權數後,加總得出的總額就是加權平均資本額

raw-image

先來看小新的資本額變動情形。他在X5年初的資本額為352,000,到了3/1,小新增加投資了48,000元,所以3/1他的資本額變成了400,000,也就是352,000+48,000。所以小新的平均資本額=352,000x2/12+400,000x10/12=392,000。

其中的2/12是指小新期初的資本額352,000持續到產生變動為止的時間權數,在12個月中持續不變了2個月。至於在3/1變動後的資本額400,000則是維持同樣的金額不變長達10個月,一直到了年底,所以權數是10/12。至於小新在12/31才墊付的水電費,它的時間權數實際上為0,所以就不會影響資本額的計算了。

raw-image

接著,計算風間的加權平均資本也是同樣的邏輯。風間X5年初的資本額為440,000,到了6/30,他提取了40,000,因此,當天的資本額變成了400,000,也就是440,000-40,000。所以風間的平均資本額會是440,000x1/2+400,000x1/2=420,000。

得出兩人的平均資本額後,我們便可以知道兩者的加權平均資本額比例,經過約分後,可知小新相對於風間的比例為14:15。因此:

  • 小新獲得的淨利便是全部淨利1,200,000x14/29=579,310。
  • 而風間獲得的淨利便是1,200,000x15/29=620,690。

變化情境:薪資 + 利息 + 平均分配

OK,打鐵要趁熱,我們再來看稍微複雜點的情境:

raw-image

假如合夥契約內規定的損益分配方式改變了,要先分配薪資480,000給小新、360,000給風間,之後再依平均資本額分配10%的利息,最後的餘額才是由2人平分。X5年淨利同樣是1,200,000。那麼,此時的損益分配分錄該怎麼作呢?

raw-image

這時,我們用表格的形式呈現應該會更有助於理解。

  • 一開始還沒分配的淨利是1,200,000。
  • 接著,薪資480,000分配給小新、360,000分配給風間,等於分配了840,000出去,因此,未分配淨利還剩下360,000,也就是1,200,000-840,000。
  • 再來,先前計算小新與風間的平均資本額各是392,000與420,000,乘以10%後,便得出兩人可分得的利息分別是39,200與42,000。這部分又多分配了81,200出去。因此,未分配的淨利剩下278,800。
  • 最後剩餘的278,800才由2人均分,每人可分得139,400。
  • 到這裡,我們將小新欄位各項目分得的淨利加總,得出金額為658,600。
  • 同樣的,將風間欄位各項目分得的淨利加總,得出金額為541,400。

下面就可以知道損益分配的分錄為:

借記:本期損益1,200,000;貸記:小新資本658,600;貸記:風間資本541,400。

好的,我知道看到這裡,有些朋友可能有點想睡了,但請再堅持一下,進度條哥快到終點了。OK,如果X5年淨利變成600,000,那損益分配分錄有何不同?

raw-image
  • 同樣的,將薪資480,000與360,000分別分配給小新與風間,這樣就分配了840,000出去。但全部的未分配淨利只有600,000,因此,未分配淨利會變成負的240,000。
  • 接著,同樣將剛剛計算的利息 39,200與42,000分配給兩人,如此,未分配淨利的負數餘額又會擴大,變成負的321,200。
  • 最後呢,再將這負數餘額由兩個人共同吸收,等於每個人要承擔160,600的損失。
  • 到這裡,我們同樣將小新與風間各自欄位分配的淨利加總後,得出小新分得的淨利為358,600,而風間分得的淨利為241,400。

最後,我們便知道損益分配的分錄為:

借記:本期損益600,000;貸記:小新資本358,600;貸記:風間資本241,400。
以上就是有關合夥損益分配的介紹,希望有讓你聽懂。如果你有其他相關問題,歡迎在留言區一起討論。另外,如果你覺得這些內容不錯,也歡迎點愛心、追蹤和分享喔,我是小新,我們下次見!


我喜歡閱讀,希望可以透過這個專題,將自己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心得與想法記錄下來,因為確實寫下這些想法,才代表自己已深入理解書中的內容,此外,這些寫下來的內容也可以跟大眾分享、交流,或許也能對讀者產生小小的幫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獨資和合夥是兩種企業經營的型態,但它們的差異在哪裡呢?誰需要承擔責任?損益要怎麼分?資本帳戶又是怎麼運作的?別擔心,這篇文章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快速掌握獨資與合夥的核心概念。
在全球化的時代,企業經常進行跨國交易,但外幣的匯率變動讓會計處理更加複雜!這篇文章將先告訴大家什麼是「貨幣單位假設」。並用小新公司的實例,清楚解析外幣交易的記錄方式、匯率換算,以及如何正確編制會計分錄。簡單易懂,讓你輕鬆掌握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總額法與淨額法,到底哪種進貨處理方式更好呢?」本文將帶你拆解「進貨與現金折扣」的兩種入帳方式,深入比較它們的差異與意義。此外,文中還會揭示現金折扣背後的秘密,告訴你如何用小動作提升資金運用效率!快來一起掌握實用的會計技巧吧!
本文說明會計中的「或有事項」,包含或有負債與或有資產。 詳細解釋兩種事項的分類與財報揭露標準,並以簡單的是非題幫助觀眾理解其差異。 此外,影片中也比較了確定負債、負債準備與或有負債的關鍵差異。相信會讓您收穫滿滿。
本文主要介紹需要估計的流動負債與負債準備,文中輔以例子說明讓觀眾更容易理解相關概念。
本文主要介紹流動負債的會計知識與處理,文中輔以例子說明讓讀者更容易理解相關概念。
獨資和合夥是兩種企業經營的型態,但它們的差異在哪裡呢?誰需要承擔責任?損益要怎麼分?資本帳戶又是怎麼運作的?別擔心,這篇文章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快速掌握獨資與合夥的核心概念。
在全球化的時代,企業經常進行跨國交易,但外幣的匯率變動讓會計處理更加複雜!這篇文章將先告訴大家什麼是「貨幣單位假設」。並用小新公司的實例,清楚解析外幣交易的記錄方式、匯率換算,以及如何正確編制會計分錄。簡單易懂,讓你輕鬆掌握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總額法與淨額法,到底哪種進貨處理方式更好呢?」本文將帶你拆解「進貨與現金折扣」的兩種入帳方式,深入比較它們的差異與意義。此外,文中還會揭示現金折扣背後的秘密,告訴你如何用小動作提升資金運用效率!快來一起掌握實用的會計技巧吧!
本文說明會計中的「或有事項」,包含或有負債與或有資產。 詳細解釋兩種事項的分類與財報揭露標準,並以簡單的是非題幫助觀眾理解其差異。 此外,影片中也比較了確定負債、負債準備與或有負債的關鍵差異。相信會讓您收穫滿滿。
本文主要介紹需要估計的流動負債與負債準備,文中輔以例子說明讓觀眾更容易理解相關概念。
本文主要介紹流動負債的會計知識與處理,文中輔以例子說明讓讀者更容易理解相關概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的書摘,講解了財務報表中的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的基本結構和分析觀念,以及如何透過會計師查核意見和報告類型來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另外也提供了對於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中各個科目的解說和分析觀念,以及相關財報分析的指引。
Thumbnail
本文主要介紹生物資產的會計知識與處理,其中輔以例題演練讓觀眾更容易理解相關概念。
Thumbnail
「公司是我開的,難道公司的錢我不能用嗎?」這是小公司常見的問題。本片簡介了法人的基本概念,以及公私不分產生的財務品質不佳、稅務風險以及股東彼此不信任等問題,值得身為創業者的你抽空了解一下!
Thumbnail
該怎麼處理公司帳上累積多年的股東往來呢?透過三種常見的沖銷方式:現金還款給股東、債權轉增資/以債作股、放棄債權彌補虧損。但在沖銷股東往來的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稅務問題,因此必須仔細思考處理方式。建議盡早處理公司帳上的股東往來,以健全公司的財務狀況,利於長期發展。
Thumbnail
先前在「我是股東,可以查公司帳務資料嗎?」一文,討論了身為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在主事股東或經營團隊不願意提供公司營運資料時,在法律上是否有權利可以查閱公司帳務等資料,這次,要討論的是在台灣也是常見的合作模式,與人「合夥」做生意時,如非執行合夥事務權利之合夥人,是否也有權利查閱合夥事業帳冊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建構一項或多項被動收入以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的重要性,以及具爭議性的被動收入方面的優化策略。
Thumbnail
本文介紹開公司股東人數、出資方式、稅務,及股權規劃。並簡單介紹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及監察人的人數。如果有成立公司的需求,本文提供了實用且重要的相關資訊。
Thumbnail
本集吉白職場從中小企業常見的兩套帳情況,解析股東往來形成原因並分析其潛在的風險。家族事業中股東與經營者通常重疊,公帳私帳分不清、沒有適當的文件便匯出款項,導致股東往來餘額愈來愈高。身為經營者你的一定要來了解當中的風險。
Thumbnail
朋友接手家族事業翻起帳冊,問了「這一大筆股東往來是什麼?」💃你接手了歷史共業。 👉股東往來是什麼?👉形成原因👉潛在風險👉怎麼解決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了公司在申報各類扣繳上最常遇到的項目-薪資所得的相關事項,包括薪資所得的定義、計算、董監酬勞、薪資所得之扣繳申報起扣點以及相關罰則等。此外,也提及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在臺灣的薪資所得課稅相關優惠措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的書摘,講解了財務報表中的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的基本結構和分析觀念,以及如何透過會計師查核意見和報告類型來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另外也提供了對於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中各個科目的解說和分析觀念,以及相關財報分析的指引。
Thumbnail
本文主要介紹生物資產的會計知識與處理,其中輔以例題演練讓觀眾更容易理解相關概念。
Thumbnail
「公司是我開的,難道公司的錢我不能用嗎?」這是小公司常見的問題。本片簡介了法人的基本概念,以及公私不分產生的財務品質不佳、稅務風險以及股東彼此不信任等問題,值得身為創業者的你抽空了解一下!
Thumbnail
該怎麼處理公司帳上累積多年的股東往來呢?透過三種常見的沖銷方式:現金還款給股東、債權轉增資/以債作股、放棄債權彌補虧損。但在沖銷股東往來的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稅務問題,因此必須仔細思考處理方式。建議盡早處理公司帳上的股東往來,以健全公司的財務狀況,利於長期發展。
Thumbnail
先前在「我是股東,可以查公司帳務資料嗎?」一文,討論了身為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在主事股東或經營團隊不願意提供公司營運資料時,在法律上是否有權利可以查閱公司帳務等資料,這次,要討論的是在台灣也是常見的合作模式,與人「合夥」做生意時,如非執行合夥事務權利之合夥人,是否也有權利查閱合夥事業帳冊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建構一項或多項被動收入以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的重要性,以及具爭議性的被動收入方面的優化策略。
Thumbnail
本文介紹開公司股東人數、出資方式、稅務,及股權規劃。並簡單介紹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及監察人的人數。如果有成立公司的需求,本文提供了實用且重要的相關資訊。
Thumbnail
本集吉白職場從中小企業常見的兩套帳情況,解析股東往來形成原因並分析其潛在的風險。家族事業中股東與經營者通常重疊,公帳私帳分不清、沒有適當的文件便匯出款項,導致股東往來餘額愈來愈高。身為經營者你的一定要來了解當中的風險。
Thumbnail
朋友接手家族事業翻起帳冊,問了「這一大筆股東往來是什麼?」💃你接手了歷史共業。 👉股東往來是什麼?👉形成原因👉潛在風險👉怎麼解決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了公司在申報各類扣繳上最常遇到的項目-薪資所得的相關事項,包括薪資所得的定義、計算、董監酬勞、薪資所得之扣繳申報起扣點以及相關罰則等。此外,也提及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在臺灣的薪資所得課稅相關優惠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