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獨資與合夥企業的必知基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這裡是小新讀book,我會不定期分享會計知識、閱讀心得和投資理財相關的文章。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一個「起點」,引領你進一步思考和閱讀,豐富你的思維和知識。歡迎大家按下「追蹤」按鈕,這樣就不會錯過我最新的文章啦!此外,如果你也喜歡看影片,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小新讀book」,讓我們可以一起在學習的路上成長。
另外,因為持續創作不易,方格子也推出了為創作者設計的廣告分潤計畫。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希望你能點擊一下廣告,這小小的舉動將成為支持我繼續創作的動力。當然,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也歡迎訂閱贊助,這會讓我更有動力創作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感謝你的支持!

raw-image

哈囉,獨資和合夥是兩種企業經營的型態,但它們的差異在哪裡呢?誰需要承擔責任?損益要怎麼分?資本帳戶又是怎麼運作的?別擔心,這篇文章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快速掌握獨資與合夥的核心概念。

什麼是獨資?

首先,什麼是獨資?獨資具有以下特點:

  • 首先,它不是一個法律個體;
  • 其次,它具有無限清償責任;
  • 再者,業主可以獨享利益;
  • 最後,獨資可以說是最簡單的企業組織。

我們來看看「獨資」這個詞,獨是指單獨,資則是出資的意思。因此,獨資是指由一個人所出資經營的企業。既然是一人出資經營,基本上就是老闆一人說了算,所以它對外的事務都是以業主(也就是老闆)的名義來執行。相關享受權利、負擔義務的能力是歸屬於老闆自己,而不是獨資公司,所以獨資公司本身沒有享受權利或負擔義務的能力,它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個體。但在會計上,我們仍然會將獨資企業視為獨立的「經濟」個體。這個意思是說,在整理相關帳冊、製作相關分錄與編製財務報表時,還是會以整個獨資企業為對象主體來進行。譬如我們會說,這是某某獨資企業的財務報表,而不會說這是某某老闆的財務報表。

接著,業主對獨資公司的債務負無限清償責任不以出資額為限。這是說即便業主的出資額只有10萬元,但如果在經營公司業務的過程中,對外積欠了30萬元的債務,老闆還是需要對這30萬元的債務負責,不是說把10萬元的出資額還給債權人就結束了。對外積欠多少債務都必須得清償,這就是無限清償責任。

再來,由於獨資企業的成員就只有業主一人,相關經營的風險與債務也都是由老闆來承擔,所以透過營運所賺得的利益或產生的損失也理應由老闆來獨享。因為我們可以理解這些經營成果都是來自於他的運籌帷幄與付出,所以經營損益自然也是屬於他的。

最後,透過上面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獨資企業的架構很單純,只有業主一個人,會產生的交易事項也會相對單純,隨之而來的會計處理作業其實也會相對簡單。因此,獨資可以說是最簡單的企業組織了。

什麼是合夥?

好,接著來談談什麼是合夥。合夥企業具有的特質與獨資企業類似,但不完全一樣。關鍵就在於它的成員並非只有業主一個人,而是有許多的合夥人。但你知道,只要人一多,就會產生分配的問題了。下面我們同樣來看看合夥具有哪些特質。

  • 首先,合夥企業同樣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個體;
  • 其次,合夥人同樣會負有無限清償責任;
  • 再者,合夥的財產屬於公同共有;
  • 最後,合夥人可以共享利益。

在法律個體部分,合夥企業的合夥人本質上都是公司的老闆,所以對外的事務可以由各個合夥人單獨來執行,合夥人的決定與行為只要涉及這個公司,便會產生相關的權利與義務關係。但如果僅以合夥企業的名義,卻沒有任何合夥人同意的意思,那便不會產生相關的法律效力。所以合夥企業與獨資一樣都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個體

接著,剛剛提到,對外的事務可以由各個合夥人單獨來執行,依照民法的規定,這些被執行的事務會被視為是合夥人全體的行為。既然被視為是全體的行為,那麼該行為所衍生出的相關責任,其他合夥人也必須連帶負責。這其實也就是「互為代理」的概念。而且債權人可以要求任何一個合夥人用他個人財產來清償債務。以上就是無限清償責任的概念。

再來,公同共有的意思是,各個合夥人投入組織的現金或其他資產屬於全體合夥人所共有。也就是說,投入這些合夥組織的錢就不是完全屬於你的了,而是屬於大家的。之後如果合夥組織結束要分配時,必須依照合夥契約及法律規定來進行清算與分配。

最後,既然財產是共有的,那透過這些資產的投入經營所產生的相關損益也會由各個合夥人所共享。因為大家都是老闆,大家都可以分享這些損益。但是要怎麼分,總要有一個依據,不然會吵架。原則上會依據「合夥契約內約定的損益分配比例」來進行分配。如果合夥契約內沒有規範這些損益分配比例,才會退而求其次,用各個合夥人「出資額的比例」來分配。

好,看完上面關於獨資和合夥的介紹後,我們便可以很直接地發現這兩者的區別。就是這些企業的經營損益是由誰所享有的。

如果是獨資,那就很單純,由業主一個人獨享。如果是合夥,因為合夥人都是老闆,所以就要依據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比例來分享這些經營損益。

業主(合夥人)資本帳戶

下面我們緊接著來說說業主與合夥人資本帳戶的內容。先前我們學過會計恆等式,也就是,資產=負債+權益。權益在等號右邊,在會計上稱之為「貸方」。這是說如果權益增加,會記在貸方,這裡我們也可以說,權益的正常餘額會在貸方

而不管是獨資的業主資本或是合夥的合夥人資本都是在表彰業主與合夥人對於這個企業的所有權,就如同一般公司股東對於公司權益的概念一樣。因此,獨資與合夥的資本帳戶的正常餘額也是在貸方。但要注意的是,對於獨資與合夥組織來說,它們本期損益結轉到資本帳戶的方式略有不同

如果是獨資企業,因為只有老闆一個人,所以本期損益會直接結轉到業主的資本帳戶。如果是損失會使得資本減少,所以會結轉到資本帳戶的借方;如果是利益會使得資本增加,所以會結轉到資本帳戶的貸方

至於對合夥企業來說,因為老闆有許多人,所以本期損益要先依照合夥契約規定的比例進行分配,再結轉到「各個」合夥人的資本帳戶中。所以合夥企業的資本帳戶會有許多個,裡面清楚地記錄著屬於各個合夥人現有的資本數額,合夥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對企業的所有權到底有多少,他們才不會吵架。

業主(合夥人)資本帳戶增減的原因。

業主(合夥人)資本帳戶增減的原因。

最後我們來歸納一下,會影響業主或合夥人資本帳戶的增減原因有哪些。我們可以先試著想想,某個行為或結果會不會讓自身的資本(也就是權益)增加,如果會,那麼就會增加資本帳戶的貸方金額

  • 首先,不管是原始投入了資本或是後續投入資本,都表示自己在企業的權益增加了。
  • 接著,透過企業的經營運作產生了利益,將本期利益結轉分配到各自的資本帳戶後,自然也會使得資本增加。
  • 最後,往來帳戶是記載業主或合夥人與公司間往來事項的帳戶。它基本上是一個臨時性帳戶,最後還是會滾到資本帳戶中,所以可以先這樣記著,往來帳戶的借貸方向會與資本帳戶一致。如果往來帳戶是貸餘,自然結轉後會放到資本帳戶的貸方,同樣會使得資本帳戶的餘額增加。
  • 相對地,如果往來帳戶是借餘,自然結轉後會放到資本帳戶的借方,而使得資本帳戶的餘額減少。
  • 至於永久性資本的減少,譬如某個合夥人退夥了,提取屬於他的資本後,也會使得資本帳戶的餘額減少。
  • 再來,如果企業經營過程中產生了虧損,也必須把這些虧損由業主或分配給各個合夥人共同承擔,進而使得資本帳戶的餘額減少。

業主(合夥人)往來帳戶

下面,我們來更仔細介紹剛剛提過的往來帳戶。往來帳戶是指業主與獨資公司間、合夥人與合夥公司間記載「往來事項」的帳戶。至於為什麼業主或合夥人會跟公司間產生往來事項呢?或許可以這麼理解,由於公司本質上是屬於單一業主或是合夥人們的,基於周轉的方便或是資金運用的彈性,所以會產生一方幫另一方代墊或代收的情形。但是由於私人款項與公司款項畢竟屬於兩個不同的個體,所以相關收支的歸屬還是得要記錄清楚。因此,便設置了一個往來帳戶當作臨時性的帳戶,裡面記錄兩個個體間的往來事項,如果是會提高業主或合夥人對公司的所有權的交易,則會記錄在貸方。相對地,如果會減少業主或合夥人對公司所有權的事項,則會記錄在借方。這部分的邏輯跟資本帳戶的增減是一樣的。

到了年底,則會將往來帳戶的餘額結轉到資本帳戶中,這個部分的結轉是屬於教科書中的做法。至於在實務上,由於是採取「登記資本額制」,如果要變動資本就必須得申請核准。所以一般而言,資本帳戶除非經申請核准,否則不會變動。此時的往來帳戶就不會有結轉的動作,而是會將它視為一個實帳戶,並列於權益或負債項下。所以教科書中將往來帳戶視為虛帳戶,而實務上將往來帳戶視為實帳戶,這兩者的差異,可以稍微留意一下。

業主(合夥人)往來帳戶增減的原因。

業主(合夥人)往來帳戶增減的原因。

好,再來,我們來看看有哪些事項會使得往來帳戶產生增減。先來看會使得權益提高、也就是會記錄在貸方的事項。

  • 第一個,私人暫存或借給公司的款項。這等同於自己額外投入資本到公司中,會使得權益提高,因此,會記錄在往來帳戶的貸方。
  • 第二個,私人先幫公司支付費用或還債。這其實也變相地等同於自己投入資本到公司中,去支付這些費用或債務的概念。所以也會使得自己的權益提高,要記錄在貸方。
  • 第三個,公司代收屬於你的私人款項。這同樣也是屬於自己的資本投入到公司中的概念,所以也是權益提高,記錄在貸方。

上面這幾個事項其實都是公司從業主或合夥人這邊得到了什麼,換句話說,也就是私人多付出了什麼給公司的概念,多付出的就是象徵著自己在公司的權益增加的部分。相對地,如果是記錄在往來帳戶的借方事項,就代表私人從公司這邊多獲得了一些東西。

  • 像是私人從公司裡提取現金或其他資產、
  • 公司代為支付個人費用或償還個人債務
  • 或私人收取公司的應收款自用等等。

都屬於公司的資源給了業主或合夥人這邊,既然給了,就象徵著自己在公司的權益減少了,這是相對的概念。

結帳程序:以合夥公司為例

好,接著我們繼續來說說結帳的程序。這裡以合夥公司為例,並假設本期是產生淨利的情況。結帳的流程為:

結帳的流程。

結帳的流程。

  • 先將收入與費用等虛帳戶結清到本期損益、
  • 接著將本期損益餘額結轉到合夥人資本帳戶、
  • 最後是將往來帳戶餘額結轉到合夥人資本帳戶。
收入科目的結轉過程。

收入科目的結轉過程。

首先,來看看收入科目的結轉過程。由於收入的正常餘額在貸方,因此,要使其結清歸零,就必須借記同樣的金額。並將此金額移轉到本期損益的貸方。分錄會是:

借記:OO收入;貸記:本期損益。
費用科目的結轉過程。

費用科目的結轉過程。

接著,費用的正常餘額在借方,要使其結清歸零,就必須貸記同樣的金額。並將此金額移轉到本期損益的借方。分錄會是:

借記:本期損益;貸記:OO費用。
將本期損益結轉到合夥人資本帳戶。

將本期損益結轉到合夥人資本帳戶。

本期損益的貸方代表收入,借方代表費用。我們假設收入結轉過來的金額是X、費用結轉過來的金額是Y。由於剛剛提到這個例子是假設產生淨利的狀態,也就是收入X會大於Y,所以淨利其實就是X-Y。接著就會依據合夥契約內約定的損益分配比例分給各個合夥人了。金額便是(X-Y)乘以各自的比例後,得出轉入各個合夥人資本帳戶的金額。

將往來帳戶結轉到合夥人資本帳戶。

將往來帳戶結轉到合夥人資本帳戶。

最後是把往來帳戶的餘額轉入資本帳戶中。如果往來帳戶是借方餘額,那麼結清後也會轉到資本帳戶的借方;如果往來帳戶是貸方餘額,結清後便會轉到資本帳戶的貸方。借方代表減少資本、貸方表示增加資本。最後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些增減事項來計算資本帳戶的餘額了。

不同組織帳戶上的差異

如同今天所提到的,獨資與合夥組織會幫每位所有人設置資本帳戶與往來帳戶,記錄各自資本的增減與臨時往來事項。但對於股份公司來說,由於股東人數實在太多了,每個人的股權比例與對公司的控制能力也都不同,所以不太可能為每位股東個別設置資本帳戶。因此,股份公司會統一用「股本」、「資本公積」與「保留盈餘」等帳戶來記錄股東權益的交易情形。這是不同組織間關於權益處理的差異。

例題演練

最後,我們來看兩個例題,複習一下今天學到的觀念。

例題1。

例題1。

第一題,關於獨資的敘述,哪個正確?

  • 首先,不管是獨資或合夥,都是要負無限清償責任,所以選項一的責任有限的敘述是錯的。
  • 接著,由於獨資或合夥的本期損益是直接結轉到業主的資本帳戶裡,其中並沒有設置保留盈餘這個帳戶。保留盈餘是屬於一般公司才會有的帳戶。所以這個敘述也是錯的。
  • 再來,獨資對外的事務都是以業主的名義執行的,所以獨資企業本身並沒有享受權利或負擔義務的能力,因此,它並非獨立的法律個體,所以這個敘述也是錯的。
  • 最後,公司法所約束的是一般型態的公司。獨資與合夥並不受其拘束,這個敘述是對的。
例題2。

例題2。

接著,第二題,對合夥組織的敘述,哪個正確?

  • 首先,由於損益分配的部分對合夥組織來說很重要。而這個分配部分其實是會顯示在「損益表」當中,注意,是損益表裡面。所以選項一與選項二都是錯的。
  • 再來,由於各合夥人都會關注自己的資本餘額有多少,所以資產負債表上不太可能只顯示總額,而是會分別列示各個合夥人期末資本帳戶的餘額,這樣才不會引起爭議。所以選項三的敘述也是錯的。
  • 最後,對於合夥組織來說,權益分配的變動過程很重要,所以自然會在權益變動表中詳細記載各合夥人資本帳戶的增減變動情形,因此,選項四是正確的。
以上就是有關獨資與合夥的概念介紹,希望有讓你聽懂。如果你有其他相關問題,歡迎在留言區一起討論。另外,如果你覺得這些內容不錯,也歡迎點愛心、追蹤和分享喔,我是小新,我們下次見!

參考資料:《會計學新論》 作者:李宗黎.林蕙真 著

我喜歡閱讀,希望可以透過這個專題,將自己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心得與想法記錄下來,因為確實寫下這些想法,才代表自己已深入理解書中的內容,此外,這些寫下來的內容也可以跟大眾分享、交流,或許也能對讀者產生小小的幫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全球化的時代,企業經常進行跨國交易,但外幣的匯率變動讓會計處理更加複雜!這篇文章將先告訴大家什麼是「貨幣單位假設」。並用小新公司的實例,清楚解析外幣交易的記錄方式、匯率換算,以及如何正確編制會計分錄。簡單易懂,讓你輕鬆掌握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總額法與淨額法,到底哪種進貨處理方式更好呢?」本文將帶你拆解「進貨與現金折扣」的兩種入帳方式,深入比較它們的差異與意義。此外,文中還會揭示現金折扣背後的秘密,告訴你如何用小動作提升資金運用效率!快來一起掌握實用的會計技巧吧!
本文說明會計中的「或有事項」,包含或有負債與或有資產。 詳細解釋兩種事項的分類與財報揭露標準,並以簡單的是非題幫助觀眾理解其差異。 此外,影片中也比較了確定負債、負債準備與或有負債的關鍵差異。相信會讓您收穫滿滿。
本文主要介紹需要估計的流動負債與負債準備,文中輔以例子說明讓觀眾更容易理解相關概念。
本文主要介紹流動負債的會計知識與處理,文中輔以例子說明讓讀者更容易理解相關概念。
本文主要介紹無形資產的會計知識與處理,文中輔以例子說明讓觀眾更容易理解相關概念。
在全球化的時代,企業經常進行跨國交易,但外幣的匯率變動讓會計處理更加複雜!這篇文章將先告訴大家什麼是「貨幣單位假設」。並用小新公司的實例,清楚解析外幣交易的記錄方式、匯率換算,以及如何正確編制會計分錄。簡單易懂,讓你輕鬆掌握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總額法與淨額法,到底哪種進貨處理方式更好呢?」本文將帶你拆解「進貨與現金折扣」的兩種入帳方式,深入比較它們的差異與意義。此外,文中還會揭示現金折扣背後的秘密,告訴你如何用小動作提升資金運用效率!快來一起掌握實用的會計技巧吧!
本文說明會計中的「或有事項」,包含或有負債與或有資產。 詳細解釋兩種事項的分類與財報揭露標準,並以簡單的是非題幫助觀眾理解其差異。 此外,影片中也比較了確定負債、負債準備與或有負債的關鍵差異。相信會讓您收穫滿滿。
本文主要介紹需要估計的流動負債與負債準備,文中輔以例子說明讓觀眾更容易理解相關概念。
本文主要介紹流動負債的會計知識與處理,文中輔以例子說明讓讀者更容易理解相關概念。
本文主要介紹無形資產的會計知識與處理,文中輔以例子說明讓觀眾更容易理解相關概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主要介紹生物資產的會計知識與處理,其中輔以例題演練讓觀眾更容易理解相關概念。
Thumbnail
「公司是我開的,難道公司的錢我不能用嗎?」這是小公司常見的問題。本片簡介了法人的基本概念,以及公私不分產生的財務品質不佳、稅務風險以及股東彼此不信任等問題,值得身為創業者的你抽空了解一下!
Thumbnail
先前在「我是股東,可以查公司帳務資料嗎?」一文,討論了身為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在主事股東或經營團隊不願意提供公司營運資料時,在法律上是否有權利可以查閱公司帳務等資料,這次,要討論的是在台灣也是常見的合作模式,與人「合夥」做生意時,如非執行合夥事務權利之合夥人,是否也有權利查閱合夥事業帳冊資
Thumbnail
公司的負責人包括董事、經理人、監察人等,需要特別小心觸犯法律及營運風險。而股東的責任相對較輕,純出資的股東只需在出資範圍內負責。獨資和合夥則需要特別留意無限清償責任。
Thumbnail
企業型態 (以業主權利義務做區分) 1.獨資企業:係由一人投資,一人主持經營的企業,是企業組織中最簡單的組織方式 2.合夥企業:係由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在法律上各合夥人共同負無限責任
Thumbnail
本文介紹開公司股東人數、出資方式、稅務,及股權規劃。並簡單介紹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及監察人的人數。如果有成立公司的需求,本文提供了實用且重要的相關資訊。
Thumbnail
探討公司帳務管理方式,比較一套帳與兩套帳的差異及各自的優缺點,著重在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一套帳的優點,如透明財務、長期發展、銀行融資、外部投資吸引等。文章還介紹了兩套帳的狀況和對於中小企業的適用情況。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介紹固定資產的內涵以及如何決定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入帳金額,相信能讓你對固定資產更加熟悉。
Thumbnail
在創業的十字路口,決定成立個人獨資的行號,還是設立責任有限的有限公司,是一個重大的決策。這個選擇將影響日常業務運營、法律責任、財務管理、投資吸引力以及業務擴展的可能性。本文提供了一個簡化的指南,將理解兩種形式的主要區別和考量因素,從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主要介紹生物資產的會計知識與處理,其中輔以例題演練讓觀眾更容易理解相關概念。
Thumbnail
「公司是我開的,難道公司的錢我不能用嗎?」這是小公司常見的問題。本片簡介了法人的基本概念,以及公私不分產生的財務品質不佳、稅務風險以及股東彼此不信任等問題,值得身為創業者的你抽空了解一下!
Thumbnail
先前在「我是股東,可以查公司帳務資料嗎?」一文,討論了身為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在主事股東或經營團隊不願意提供公司營運資料時,在法律上是否有權利可以查閱公司帳務等資料,這次,要討論的是在台灣也是常見的合作模式,與人「合夥」做生意時,如非執行合夥事務權利之合夥人,是否也有權利查閱合夥事業帳冊資
Thumbnail
公司的負責人包括董事、經理人、監察人等,需要特別小心觸犯法律及營運風險。而股東的責任相對較輕,純出資的股東只需在出資範圍內負責。獨資和合夥則需要特別留意無限清償責任。
Thumbnail
企業型態 (以業主權利義務做區分) 1.獨資企業:係由一人投資,一人主持經營的企業,是企業組織中最簡單的組織方式 2.合夥企業:係由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在法律上各合夥人共同負無限責任
Thumbnail
本文介紹開公司股東人數、出資方式、稅務,及股權規劃。並簡單介紹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及監察人的人數。如果有成立公司的需求,本文提供了實用且重要的相關資訊。
Thumbnail
探討公司帳務管理方式,比較一套帳與兩套帳的差異及各自的優缺點,著重在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一套帳的優點,如透明財務、長期發展、銀行融資、外部投資吸引等。文章還介紹了兩套帳的狀況和對於中小企業的適用情況。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介紹固定資產的內涵以及如何決定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入帳金額,相信能讓你對固定資產更加熟悉。
Thumbnail
在創業的十字路口,決定成立個人獨資的行號,還是設立責任有限的有限公司,是一個重大的決策。這個選擇將影響日常業務運營、法律責任、財務管理、投資吸引力以及業務擴展的可能性。本文提供了一個簡化的指南,將理解兩種形式的主要區別和考量因素,從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