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佳人》影集心得:純真歲月中的秘密語言與摩斯密碼的浪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清秀佳人

清秀佳人


第一部《Anne of Green Gables》(1985)——夢想與現實的交錯

1985年改編的影集《清秀佳人》,雖然與1908年原著小說的開場不同,但它巧妙地從**安妮(Anne)**的視角切入,讓觀眾一開始便沉浸在她豐富的幻想世界中。然而,現實卻並不總是溫柔的,哈蒙先生的離世與她在哈蒙家的辛勞生活,無情地衝擊著她的夢想,凸顯出幻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

Megan Follows 雖然已經16歲,頭髮顏色也不如原著中描述的那般鮮紅,但她嬌小的身形與精湛的演技,使她詮釋起11歲的安妮時毫無違和感。與她對戲的Colleen Dewhurst(飾演瑪莉拉)則完美展現了這位外表嚴厲、內心柔軟的女性形象。而Richard Farnsworth(飾演馬修)那種內斂而溫暖的父愛,更是讓觀眾感動不已。

影集上半段帶來了一個又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安妮抵達Green Gables、染壞頭髮、結識黛安娜(Diana),甚至經典的「紅蘿蔔事件」——當吉爾伯特(Gilbert)在學校拉著安妮的辮子並叫她「紅蘿蔔」,結果換來安妮毫不猶豫地拿石板敲他,這一幕高度還原了小說中的名場面。

摩斯密碼的秘密聯繫

在這部影集中,安妮與黛安娜的友情是純真且深厚的,而其中最特別的一點,便是她們在夜晚透過窗戶互相傳遞訊息的方式。她們將紙板放在蠟燭前晃動,透過閃爍的燭光來進行交流,這種方式類似於摩斯密碼中以「光信號」來傳遞信息的概念。儘管她們的訊息並不是真的摩斯密碼,但這樣的燈光交流,與戰爭時期間諜或水手們透過燈光信號溝通的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個細節不僅讓她們的友誼更顯珍貴,也展現了童年時期獨有的創意與樂趣。


而上半段的故事在一場誤會中達到高潮——安妮盛情邀請黛安娜來家裡喝茶,卻錯把酒當成果汁,導致黛安娜醉倒,被母親巴利夫人(Mrs. Barry)禁止再與安妮來往,這場友誼的裂痕讓觀眾心碎不已。

成長與競爭中的情愫

下半段則圍繞著兩個重要事件:

  1. 安妮與黛安娜的友情修復——當蜜霓梅(Minnie May)因病命懸一線時,安妮憑藉急救知識救了她,終於讓巴利夫人改變對她的看法,兩人得以重修舊好。
  2. 學業上的奮鬥與競爭——在史黛西老師的鼓勵下,安妮成功考上皇后學院,並以優異成績畢業,成為教師。

值得一提的是,影集在改編時強調了「競爭與愛情」的主題。例如,在原作中告知安妮放榜消息的人是黛安娜,但影集中則改由吉爾伯特來傳遞這個好消息,這不僅讓兩人之間的關係更進一步,也強調了他們從競爭對手到惺惺相惜的轉變。

而當馬修在影集中改為倒在田野裡、死於安妮懷中時,他說出:「我以我的小女兒為榮」,這一改動雖然較為戲劇化,但卻將安妮與馬修的親情展現得更加深刻,也讓觀眾無法忍住淚水。

整體來說,第一部影集的改編十分成功,不僅忠於原作的精神,還透過巧妙的劇情安排,讓角色的情感更加立體,使這部作品成為許多影迷心目中的經典。


第二部《Anne of Green Gables: The Sequel》(1987)——夢想與現實的抉擇

由於第一部影集大受好評,製作團隊於1987年推出了續集,並在篇幅上比第一部更長。

故事前段改編自《Anne of Avonlea》,講述了安妮成為艾凡利(Avonlea)的教師後,如何適應這個新身份。她仍然時常出糗,例如賣錯鄰居的牛,或者黛安娜為她投稿,卻意外將她的作品刊登在商業雜誌上,讓她陷入兩難。

安妮與黛安娜在這一部中成長為成熟的年輕女性,她們的個性與價值觀開始產生不同。黛安娜選擇了務實的生活,與弗雷德訂婚,而安妮則仍夢想著更廣闊的世界,不願輕易停留在小鎮中。

到了下半段,影集跳過了《Anne of the Island》的大學篇章,直接取材自《Anne of Windy Poplars》。安妮進入都市,成為一名時髦的職場女性,並與上司、學生和貴族家庭產生了各種互動。

這一部對吉爾伯特的戲份有所壓縮,甚至出現了一位**成熟魅力型的男性角色摩根(Morgan)**來追求安妮,使觀眾一度擔心吉爾伯特的地位不保。然而,最終,安妮經歷了一場意外,讓她終於明白自己真正的心意,接受了吉爾伯特的求婚,迎來幸福的結局。

雖然這一部影集刪除了許多原作中的情節,但透過精湛的敘事手法,仍然成功呈現了安妮從少女到獨立女性的轉變,也讓觀眾感受到她在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掙扎與抉擇。


結語:童年的秘密語言,純真的永恆象徵

無論是安妮與黛安娜透過窗戶燭光閃爍的秘密交流,還是她與吉爾伯特從競爭到愛情的轉變,這部影集都成功地捕捉了成長過程中的友誼、夢想與愛。燈光閃爍的訊息,如同 Morse Code 般,是童年時期的秘密語言,也是最純真的情感象徵。

或許我們長大後不再用燭光傳遞訊息,但那些屬於童年的閃爍光點,卻永遠不會消失。


Reference

avatar-img
4會員
28內容數
這裏是我練習寫文章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onnect the dots 的其他內容
如果你對歷史、戰爭、數學、密碼學甚至現代電腦的誕生有興趣,那麼《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絕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但即使你對這些東西完全不感冒,這部電影還是有它吸引人的地方——因為它不只是關於數學天才艾倫·圖靈破解納粹密碼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人性、孤獨、壓迫與悲劇的故事。
電影《寄生上流》(Parasite, 2019)不僅是一部關於貧富階級對立的黑色幽默驚悚片,更透過巧妙的視覺與象徵手法,讓故事充滿層次感。其中,一個貫穿全片的重要元素便是「燈光閃爍」,這不僅是單純的燈泡故障,而是一種透過摩斯密碼(Morse Code)傳遞的求救訊號。這個細節既讓電影增添了一絲驚悚感
圖書館的神秘訊息 葉子一直對解謎充滿興趣。她最愛的地方是學校的舊圖書館,那裡總是安靜無比,只有翻書的聲音和偶爾的腳步聲。這天,她像往常一樣,走進圖書館的角落,翻閱一本陳舊的小說。當她翻到一半時,一張泛黃的紙條從書頁間滑落到桌上。 她好奇地撿起來,紙條上沒有署名,只有一串陌生的符號
情人節即將來臨,還在煩惱要帶另一半去哪裡約會嗎?無論是熱戀中的情侶,還是想要製造驚喜的老夫老妻,一場精心策劃的約會,絕對能讓感情更加升溫!今天就來推薦幾個超適合情人節的浪漫景點,從歐風建築到唯美湖泊,讓你們的約會充滿愛意與驚喜✨ 1. 烏橋無菸公園(藏金閣2館) - 童話般的歐風城堡 🏰 �
填字遊戲一直是報紙上的經典娛樂,無論是在早餐桌上,還是在通勤的路上,許多人都喜歡挑戰自己,填滿那一格格的空白。然而,這項誕生於報紙的智力遊戲,已經遠遠超越了紙張的界限,進入了數位時代,並且不斷演變出新的形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填字遊戲的起源、發展、影響,以及它在現代的數位轉型。 填字遊戲的起源
情人節要到了,你準備好迎接這個浪漫的日子了嗎?🌹 無論是甜蜜的戀人還是享受單身生活的人,愛情總是我們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 因為最近在玩一個 Squaredle 的猜字遊戲,他上面有一個可以自己建立題目的功能 跟著方格子的情人節主題,準備 5 個單詞來跟大家玩一下 🎮✨
如果你對歷史、戰爭、數學、密碼學甚至現代電腦的誕生有興趣,那麼《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絕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但即使你對這些東西完全不感冒,這部電影還是有它吸引人的地方——因為它不只是關於數學天才艾倫·圖靈破解納粹密碼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人性、孤獨、壓迫與悲劇的故事。
電影《寄生上流》(Parasite, 2019)不僅是一部關於貧富階級對立的黑色幽默驚悚片,更透過巧妙的視覺與象徵手法,讓故事充滿層次感。其中,一個貫穿全片的重要元素便是「燈光閃爍」,這不僅是單純的燈泡故障,而是一種透過摩斯密碼(Morse Code)傳遞的求救訊號。這個細節既讓電影增添了一絲驚悚感
圖書館的神秘訊息 葉子一直對解謎充滿興趣。她最愛的地方是學校的舊圖書館,那裡總是安靜無比,只有翻書的聲音和偶爾的腳步聲。這天,她像往常一樣,走進圖書館的角落,翻閱一本陳舊的小說。當她翻到一半時,一張泛黃的紙條從書頁間滑落到桌上。 她好奇地撿起來,紙條上沒有署名,只有一串陌生的符號
情人節即將來臨,還在煩惱要帶另一半去哪裡約會嗎?無論是熱戀中的情侶,還是想要製造驚喜的老夫老妻,一場精心策劃的約會,絕對能讓感情更加升溫!今天就來推薦幾個超適合情人節的浪漫景點,從歐風建築到唯美湖泊,讓你們的約會充滿愛意與驚喜✨ 1. 烏橋無菸公園(藏金閣2館) - 童話般的歐風城堡 🏰 �
填字遊戲一直是報紙上的經典娛樂,無論是在早餐桌上,還是在通勤的路上,許多人都喜歡挑戰自己,填滿那一格格的空白。然而,這項誕生於報紙的智力遊戲,已經遠遠超越了紙張的界限,進入了數位時代,並且不斷演變出新的形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填字遊戲的起源、發展、影響,以及它在現代的數位轉型。 填字遊戲的起源
情人節要到了,你準備好迎接這個浪漫的日子了嗎?🌹 無論是甜蜜的戀人還是享受單身生活的人,愛情總是我們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 因為最近在玩一個 Squaredle 的猜字遊戲,他上面有一個可以自己建立題目的功能 跟著方格子的情人節主題,準備 5 個單詞來跟大家玩一下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安離開綠色屋頂之家,終於一圓他上大學的願望。安在雷蒙大學開始了她的住宿生活,因為她直率、爽朗、和善、總是為人著想的個性,交到了許多好友,但同時也多了一些成長的煩惱;參加過好姊妹的婚禮,對於生活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無憂自由感到心煩,開始思考著結婚這件事,還有她理想中的結婚對象。
Thumbnail
這本以Graphic Novel呈現的《安妮的日記》,是為安妮原著中那些片段重新賦予對白以及插畫。起初作者Ari Folman並不想改篇這部作品,但他父母是大屠殺倖存者這回事,最終成為他跟基金會合作推出這部作品的動力。
Thumbnail
有幸從南法趕到巴黎,為了看這場安妮艾諾作品-《正發生》(L'événement) ,改編成的戲劇演出。 好像再次於劇場,見到安妮艾諾本人,一個像是獨行俠的老太太,氣場大到沒人膽敢靠近她,個性同時又平和近人,安自坐著喝可口可樂。 這場戲劇演出為獨腳戲,只有一個女演員...
Thumbnail
一頭紅髮、綁著兩條辮子的12歲女孩安,原本是住在孤兒院的孩子。一個陰錯陽差的情況下,讓本來想收養男孩來幫忙農場事務的馬修和瑪麗兄妹,決定讓安留下,一起住在他們綠色屋頂的家中!安和其他的年輕女孩一樣,有著許多古靈精怪的想法,喜歡流行的膨袖蕾絲洋裝,偶爾也會因為調皮搗蛋惹出一些麻煩。
Thumbnail
作為個人第十篇安妮·艾諾之文章,期待於中文世界,提供第一時間之即時探討,作為洪席耶提出「感性分享」(partage du sensible)之一種實踐-以民間自發話語,對抗菁英語言結構。
Thumbnail
法國小說家安妮·艾諾(Annie Ernaux),於2022年獲得諾貝爾獎之前,小說即被改編成戲劇作品,展現一種社會階級的處境。
Thumbnail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爾斯泰的經典,雖然設定在19世紀,但故事裡的愛情、婚姻和家庭問題仍然觸動著現代讀者的心弦。 故事一開始,有一句經典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就像是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見每個家庭獨特的不幸,也讓我們思考著現代社會中家庭的多樣性。 主
Thumbnail
紅頭髮的女孩和紅色土壤,應該是愛德華王子島最著名的特徵。加拿大作家 Lucy Maud Montgomery 的兒童小說,Anne of Green Gables (清秀佳人)裡的主角,孤女安妮的故事,令這個全加拿大面積最小的省份名氣大升,每年都有不少安妮迷慕名而來,來到這美麗小島探訪綠色屋頂的小屋
Thumbnail
安離開綠色屋頂之家,終於一圓他上大學的願望。安在雷蒙大學開始了她的住宿生活,因為她直率、爽朗、和善、總是為人著想的個性,交到了許多好友,但同時也多了一些成長的煩惱;參加過好姊妹的婚禮,對於生活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無憂自由感到心煩,開始思考著結婚這件事,還有她理想中的結婚對象。
Thumbnail
這本以Graphic Novel呈現的《安妮的日記》,是為安妮原著中那些片段重新賦予對白以及插畫。起初作者Ari Folman並不想改篇這部作品,但他父母是大屠殺倖存者這回事,最終成為他跟基金會合作推出這部作品的動力。
Thumbnail
有幸從南法趕到巴黎,為了看這場安妮艾諾作品-《正發生》(L'événement) ,改編成的戲劇演出。 好像再次於劇場,見到安妮艾諾本人,一個像是獨行俠的老太太,氣場大到沒人膽敢靠近她,個性同時又平和近人,安自坐著喝可口可樂。 這場戲劇演出為獨腳戲,只有一個女演員...
Thumbnail
一頭紅髮、綁著兩條辮子的12歲女孩安,原本是住在孤兒院的孩子。一個陰錯陽差的情況下,讓本來想收養男孩來幫忙農場事務的馬修和瑪麗兄妹,決定讓安留下,一起住在他們綠色屋頂的家中!安和其他的年輕女孩一樣,有著許多古靈精怪的想法,喜歡流行的膨袖蕾絲洋裝,偶爾也會因為調皮搗蛋惹出一些麻煩。
Thumbnail
作為個人第十篇安妮·艾諾之文章,期待於中文世界,提供第一時間之即時探討,作為洪席耶提出「感性分享」(partage du sensible)之一種實踐-以民間自發話語,對抗菁英語言結構。
Thumbnail
法國小說家安妮·艾諾(Annie Ernaux),於2022年獲得諾貝爾獎之前,小說即被改編成戲劇作品,展現一種社會階級的處境。
Thumbnail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爾斯泰的經典,雖然設定在19世紀,但故事裡的愛情、婚姻和家庭問題仍然觸動著現代讀者的心弦。 故事一開始,有一句經典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就像是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見每個家庭獨特的不幸,也讓我們思考著現代社會中家庭的多樣性。 主
Thumbnail
紅頭髮的女孩和紅色土壤,應該是愛德華王子島最著名的特徵。加拿大作家 Lucy Maud Montgomery 的兒童小說,Anne of Green Gables (清秀佳人)裡的主角,孤女安妮的故事,令這個全加拿大面積最小的省份名氣大升,每年都有不少安妮迷慕名而來,來到這美麗小島探訪綠色屋頂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