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精神 - 打造你想看到的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本書在說什麼?

《創客精神》(Tool’s a Hammer: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的作者亞當・薩維奇(Adam Savage)是知名科學實驗節目《流言終結者》的主持人之一,他稱自己是一位「創客」(Maker)。在這本書中,他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哲學與實踐方法,並試圖回答一個問題:「如何將熱愛的事物轉化為創造力?」

這不只是一本工具指南或 DIY 教程,而是一部關於學習、嘗試、失敗與成長的故事集。書中融合了他的個人經驗,並整理出一套適用於各種創造領域的方法。從如何利用清單來組織複雜的專案、如何面對失敗並不斷優化自己的作品、如何挑選適合的工具,到如何讓創意變成現實——這些都是所有熱愛創造的人需要學習的核心能力。

以下是幾個來自書中的重要概念,以及幾位「自造者」們的實踐經歷。

raw-image

1. 如何使用清單來駕馭創意?

薩維奇曾經認為,「清單」是一種過度規則化的工具,會限制創意的自由流動。然而,當他開始投入複雜的創作專案時,他發現自己錯得離譜。創造的過程如同一場未知的探險,而清單則是一張幫助你掌握全局的地圖。

有位年輕的電影特效師瑞秋(Rachel)曾經試著打造一個極具挑戰性的機械道具——一隻擬真的機械手臂。她一開始興奮地投入製作,但很快發現自己經常被細節困住,進度停滯不前。後來,她決定改變策略,按照薩維奇的方法,把任務拆解成幾個步驟:

  1. 大腦的垃圾坑:把所有的想法寫下來,不考慮順序,讓靈感自由流動。
  2. 切成大塊:將清單分門別類,例如手臂結構、電子元件、外觀設計等。
  3. 分出中塊:進一步拆解步驟,確保每個細項都有具體的執行方案。
  4. 動手做:先從最困難的部分著手,以便後續工作能順利進行。
  5. 列出更多清單:隨著專案進行,不斷調整與細化清單。
  6. 擱置片刻:當卡關時,先暫停,稍後回來檢視清單,繼續前進。

結果,她的專案終於順利完成,還被選入了一場獨立電影的特效團隊。她發現,清單不會限制創造力,反而能讓創意更具可執行性。


2. 如何透過「實驗」來達成目標?

許多人談論「失敗是成功之母」,但薩維奇認為,**真正的失敗並不是一場輕鬆的學習經驗,而是會讓人受挫、迷失,甚至放棄的過程。**然而,如果將「失敗」視為「實驗」,那麼每一次的錯誤和嘗試,都是邁向成功的重要步驟。

這讓人想到 19 世紀的一場「自造者革命」——摩斯電碼(Morse Code Translator)的發明。當時的發明家塞繆爾・摩斯(Samuel Morse)和他的夥伴阿爾佛雷德・維爾(Alfred Vail)面臨一個挑戰:如何用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在長距離內傳遞訊息?在電報尚未普及、無線通訊更是天方夜譚的時代,他們並沒有高科技設備可供運用,只能依靠不斷的試驗、調整,從最基本的原理開始摸索。

最初,他們嘗試過許多不同的訊號系統,結果都因為過於複雜或難以辨識而被放棄。他們在一次次的「失敗」中,發現訊號越簡單,傳遞越快速,最後才精煉出了一套以「點」與「劃」為基礎的編碼方式,這便是今天我們熟知的摩斯電碼。這套系統後來成為全球通訊的標準,甚至在無線電、航海、軍事領域都發揮了關鍵作用。摩斯與維爾的發明,正是「自造者精神」的最佳體現——不斷嘗試、疊代、優化,直到找到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案。

這與書中描述的創客精神如出一轍。Brightworks 木工學校的老師,讓學生們在沒有椅子的情況下,親手打造自己的椅子。第一批椅子通常會在幾天內倒塌,但這些失敗的作品,反而讓學生們透過一次次的試驗,真正理解了結構力學、材料選擇,最終成功製作出真正耐用的椅子。

這也呼應了《原子習慣》的作者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所說:「你不需要知道終點,只需要知道方向,然後做出下一個選擇。」無論是摩斯電碼的發明者,還是今天的創客,只要願意持續實驗,累積經驗,每一次的「錯誤」都能讓你離目標更近一步。

所以,不要刻意選擇「失敗」,而是選擇「持續實驗」,因為創造的本質,就是不斷探索與學習。


3. 如何選擇適合的工具?

許多創客在剛開始時,會對工具產生選擇困難症:應該直接買最好的,還是先從便宜的開始?薩維奇的建議是:「先動手,再升級。」

有位設計師艾倫(Alan)剛開始學習木工時,對鉚釘槍一無所知。他沒有直接購買昂貴的專業工具,而是先用便宜的 25 美元鉚釘槍來練習。三個月後,這把工具壞了,但這段時間內,他學會了鉚釘槍的使用技巧,並理解了自己需要哪些功能。當他決定升級時,他買的工具不只是更貴,而是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高品質選擇。

此外,書中還提到了一個簡單但重要的技巧——**不要拿專業剪刀剪紙!**許多人不知道,紙張含有纖維和細微顆粒,會讓刀刃迅速鈍化。所以,想讓剪刀用得更久,剪紙時就用便宜的剪刀,專業剪刀則專門用於布料或金屬。

最重要的是,**不要因為工具不完美就不開始動手。**創造力來自行動,而不是等待最理想的條件。


後記:每個人都可以是創造者

薩維奇在書中提到:「我們拿各自的經驗,用文字或雙手、聲音或身體加以篩選,將過去不存在的東西注入現有文化之中。我們不是把自造物放入文化,我們所做的事就是文化。」

這句話,讓許多創作者心有戚戚焉。有人用木工創作家具,有人用編程打造數位工具,有人用攝影記錄世界,也有人用寫作傳遞思想。每一次創造,都是一次文化的累積。

創投家納瓦爾・拉維坎特(Naval Ravikant)說過:「雕琢你想欣賞的藝術品。彈奏你想聽到的音樂。寫出你想閱讀的書。拍攝你想觀看的影片。創造你想玩的遊戲。」這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人生哲學。

動手吧,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創造一個新的現實。

avatar-img
5會員
28內容數
這裏是我練習寫文章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onnect the dots 的其他內容
第一部《Anne of Green Gables》(1985)——夢想與現實的交錯 1985年改編的影集《清秀佳人》,雖然與1908年原著小說的開場不同,但它巧妙地從**安妮(Anne)**的視角切入,讓觀眾一開始便沉浸在她豐富的幻想世界中。然而,現實卻並不總是溫柔的,哈蒙先生的離世與她在哈蒙
如果你對歷史、戰爭、數學、密碼學甚至現代電腦的誕生有興趣,那麼《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絕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但即使你對這些東西完全不感冒,這部電影還是有它吸引人的地方——因為它不只是關於數學天才艾倫·圖靈破解納粹密碼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人性、孤獨、壓迫與悲劇的故事。
電影《寄生上流》(Parasite, 2019)不僅是一部關於貧富階級對立的黑色幽默驚悚片,更透過巧妙的視覺與象徵手法,讓故事充滿層次感。其中,一個貫穿全片的重要元素便是「燈光閃爍」,這不僅是單純的燈泡故障,而是一種透過摩斯密碼(Morse Code)傳遞的求救訊號。這個細節既讓電影增添了一絲驚悚感
圖書館的神秘訊息 葉子一直對解謎充滿興趣。她最愛的地方是學校的舊圖書館,那裡總是安靜無比,只有翻書的聲音和偶爾的腳步聲。這天,她像往常一樣,走進圖書館的角落,翻閱一本陳舊的小說。當她翻到一半時,一張泛黃的紙條從書頁間滑落到桌上。 她好奇地撿起來,紙條上沒有署名,只有一串陌生的符號
情人節即將來臨,還在煩惱要帶另一半去哪裡約會嗎?無論是熱戀中的情侶,還是想要製造驚喜的老夫老妻,一場精心策劃的約會,絕對能讓感情更加升溫!今天就來推薦幾個超適合情人節的浪漫景點,從歐風建築到唯美湖泊,讓你們的約會充滿愛意與驚喜✨ 1. 烏橋無菸公園(藏金閣2館) - 童話般的歐風城堡 🏰 �
填字遊戲一直是報紙上的經典娛樂,無論是在早餐桌上,還是在通勤的路上,許多人都喜歡挑戰自己,填滿那一格格的空白。然而,這項誕生於報紙的智力遊戲,已經遠遠超越了紙張的界限,進入了數位時代,並且不斷演變出新的形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填字遊戲的起源、發展、影響,以及它在現代的數位轉型。 填字遊戲的起源
第一部《Anne of Green Gables》(1985)——夢想與現實的交錯 1985年改編的影集《清秀佳人》,雖然與1908年原著小說的開場不同,但它巧妙地從**安妮(Anne)**的視角切入,讓觀眾一開始便沉浸在她豐富的幻想世界中。然而,現實卻並不總是溫柔的,哈蒙先生的離世與她在哈蒙
如果你對歷史、戰爭、數學、密碼學甚至現代電腦的誕生有興趣,那麼《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絕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但即使你對這些東西完全不感冒,這部電影還是有它吸引人的地方——因為它不只是關於數學天才艾倫·圖靈破解納粹密碼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人性、孤獨、壓迫與悲劇的故事。
電影《寄生上流》(Parasite, 2019)不僅是一部關於貧富階級對立的黑色幽默驚悚片,更透過巧妙的視覺與象徵手法,讓故事充滿層次感。其中,一個貫穿全片的重要元素便是「燈光閃爍」,這不僅是單純的燈泡故障,而是一種透過摩斯密碼(Morse Code)傳遞的求救訊號。這個細節既讓電影增添了一絲驚悚感
圖書館的神秘訊息 葉子一直對解謎充滿興趣。她最愛的地方是學校的舊圖書館,那裡總是安靜無比,只有翻書的聲音和偶爾的腳步聲。這天,她像往常一樣,走進圖書館的角落,翻閱一本陳舊的小說。當她翻到一半時,一張泛黃的紙條從書頁間滑落到桌上。 她好奇地撿起來,紙條上沒有署名,只有一串陌生的符號
情人節即將來臨,還在煩惱要帶另一半去哪裡約會嗎?無論是熱戀中的情侶,還是想要製造驚喜的老夫老妻,一場精心策劃的約會,絕對能讓感情更加升溫!今天就來推薦幾個超適合情人節的浪漫景點,從歐風建築到唯美湖泊,讓你們的約會充滿愛意與驚喜✨ 1. 烏橋無菸公園(藏金閣2館) - 童話般的歐風城堡 🏰 �
填字遊戲一直是報紙上的經典娛樂,無論是在早餐桌上,還是在通勤的路上,許多人都喜歡挑戰自己,填滿那一格格的空白。然而,這項誕生於報紙的智力遊戲,已經遠遠超越了紙張的界限,進入了數位時代,並且不斷演變出新的形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填字遊戲的起源、發展、影響,以及它在現代的數位轉型。 填字遊戲的起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充滿智慧與幽默的書,作者史考特·亞當斯分享了他對成功的思考,以及如何透過系統導向獲得成功。書中也提到了如何掃清存活障礙,目標屬於失敗者的概念。
Thumbnail
昨天在短影音平台上看到一個年終論壇的影片(這幾年對岸非常流行做年終演講),每一位講者都是赫赫有名的企業家 其中有一位1993年生的創業者,本來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內容創作者,他專門訪問各種不同行業的創業家,將他們的訪問內容剪輯成影片,短短幾年間累積了數以千萬計的粉絲
Thumbnail
作者身為八個百萬事業的創辦者,他想要證明他是可以教導別人這些方法的。首先他先提出三個核心步驟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人》這本書是丹尼·沃謝教授所寫,通過豐富的經營案例和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創業故事,展示了創業的多種可能性和實踐經驗。這本書強調,解決問題不是什麼神秘天賦,而是一種學得會的技巧,這樣的創業思維,也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裡,就能在創業和生活中做得更好,甚至實現夢想。
Thumbnail
本書說明瞭財富創造的流程、槓桿的種類、以及心靈哲學,著重在創造財富、拿回自主權,成為自己的時間和生命的主人。作者分享如何培養判斷力,改變心智模式以及人生哲學。
Thumbnail
Paul Graham ,電腦科學家,Y combinator 創辦人,人稱矽谷創業之父。 在他的 12000 字部落格長文《How To Do Great Things》中,他整理了許多不同領域中「如何做出偉大成就」的心法。
通常這樣的想法的人都是內心很純樸善良的人,因為他們為了這個世界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案,同時尋找代替品的方案,這麼做究竟為了讓世界更加的幸福感。 當你的心中裝下家族,你只是一個小老闆;當你的內心有了員工跟客戶,你算是一個企業家;當你的心擁有天下,你就成為一個王者,這對話又怎麼說?
Open AI創辦人Sam Altman分享了13項成功原則,上篇文章分享了6個原則,本篇文章接續分享另外7個原則
Thumbnail
歡迎各位回到Life Architect.這次來到探討有關職場和創業的人類圖.玄商系列.在職場中,生產力往往是員工第一要緊的事.然而,生產力,廣泛而言,並不局限於專業技能,它也可以是企業中層的交際能力,也可以是高層的商業決策明智度. 但是,這些能力和創造價值的時刻,都需要一個人有良好的個人狀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充滿智慧與幽默的書,作者史考特·亞當斯分享了他對成功的思考,以及如何透過系統導向獲得成功。書中也提到了如何掃清存活障礙,目標屬於失敗者的概念。
Thumbnail
昨天在短影音平台上看到一個年終論壇的影片(這幾年對岸非常流行做年終演講),每一位講者都是赫赫有名的企業家 其中有一位1993年生的創業者,本來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內容創作者,他專門訪問各種不同行業的創業家,將他們的訪問內容剪輯成影片,短短幾年間累積了數以千萬計的粉絲
Thumbnail
作者身為八個百萬事業的創辦者,他想要證明他是可以教導別人這些方法的。首先他先提出三個核心步驟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人》這本書是丹尼·沃謝教授所寫,通過豐富的經營案例和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創業故事,展示了創業的多種可能性和實踐經驗。這本書強調,解決問題不是什麼神秘天賦,而是一種學得會的技巧,這樣的創業思維,也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裡,就能在創業和生活中做得更好,甚至實現夢想。
Thumbnail
本書說明瞭財富創造的流程、槓桿的種類、以及心靈哲學,著重在創造財富、拿回自主權,成為自己的時間和生命的主人。作者分享如何培養判斷力,改變心智模式以及人生哲學。
Thumbnail
Paul Graham ,電腦科學家,Y combinator 創辦人,人稱矽谷創業之父。 在他的 12000 字部落格長文《How To Do Great Things》中,他整理了許多不同領域中「如何做出偉大成就」的心法。
通常這樣的想法的人都是內心很純樸善良的人,因為他們為了這個世界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案,同時尋找代替品的方案,這麼做究竟為了讓世界更加的幸福感。 當你的心中裝下家族,你只是一個小老闆;當你的內心有了員工跟客戶,你算是一個企業家;當你的心擁有天下,你就成為一個王者,這對話又怎麼說?
Open AI創辦人Sam Altman分享了13項成功原則,上篇文章分享了6個原則,本篇文章接續分享另外7個原則
Thumbnail
歡迎各位回到Life Architect.這次來到探討有關職場和創業的人類圖.玄商系列.在職場中,生產力往往是員工第一要緊的事.然而,生產力,廣泛而言,並不局限於專業技能,它也可以是企業中層的交際能力,也可以是高層的商業決策明智度. 但是,這些能力和創造價值的時刻,都需要一個人有良好的個人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