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觀點』DeepSeek的崛起引發AI基礎建設投入的變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科技議題

隨著 DeepSeek 和 OpenAI 的推理模型(Reasoning AI)崛起,市場對人工智慧(AI)投資的重點正從基礎建設(如資料中心與晶片)轉向推理運算(Inference),並推動 AI 整體支出增長。根據 Bloomberg Intelligence 的最新預測,亞馬遜、Meta 和微軟等超大規模科技公司在 AI 方面的投資增長速度將超過先前預期,主要資金將用於運行 AI 模型(推理),而非傳統的模型訓練。預計 2025 年這些科技巨頭將在數據中心與運算資源上投資 3,710 億美元,較 2024 年增長 44%,並在 2032 年進一步增至 5,250 億美元。到 2032 年,AI 支出的近 50% 將用於推理運算,而 AI 訓練的資金占比則將從 40% 降至 14%。

這一變化主要受到 DeepSeek 模型的影響,該模型於 2025 年 1 月推出,在效能上可匹敵 OpenAI 和 Google 所提供的頂級模型,但成本僅為其一小部分,且使用更少的 Nvidia GPU硬體算力,因而顛覆了市場對 AI 基礎設施投資的需求。其中Meta 的執行長馬克·祖克柏在財報電話會議上也提到,美國 AI 產業正逐步轉向 AI 處理(推理),顯示市場對這類技術的高度關注。另一方面,OpenAI 也加快步伐,於 2025 年 2 月推出「最具成本效益」的推理 AI 模型 o3-mini,該模型在數學、科學和程式設計等領域表現優異,並提供低、中、高三種推理層級,以應對不同複雜程度的任務。這些發展顯示,推理運算比起模型訓練更能直接為企業帶來價值,無論是在智能客服、推薦系統或商業決策等應用上,都將使 AI 成為更強大的商業工具。由於推理運算的成本正在下降,企業將更積極導入 AI 技術,以提升競爭力並開發新的商業模式。

科技觀點

這些觀點與目前在國內所看到的趨勢基本一致,DeepSeek的出現不僅只是所謂的人工智慧所需的算力成本急速降低,同時衍生的問題是透過某程度的資料串接或資料蒸餾,很有可能可以用很低的算力建置去取得一個客製化的自有專家模型,從而降低了每個組織或企業有自有語言模型的可能性。

而且是否有持續的語言資料可以被用於訓練也是一個值得懷疑的問題,可以說某程度上,如果沒有意外,基於語言模型的算力需求與應用在可見的未來應該是持續降低的。考慮到資料量的龐大性,未來生成式AI的算力模型有可能會從語言轉向到其他更有規模化資料需求的領域,例如化學、材料、生醫研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恰好路過的沙龍
1會員
16內容數
分享人工智慧的科技觀點
恰好路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7
科技議題 中國公司宣布推出新型人工智慧產品,或是如何利用這項技術獲利。例如,快手的人工智慧工具Kling自去年夏天推出以來,已經為公司帶來了超過1億人民幣(約1378萬美元)的收入;騰訊則更新了其生成3D視覺的人工智慧模型,並推出了全新的推理模型Hunyuan T1,並將其與聊天機器人應用Yuan
Thumbnail
2025/03/27
科技議題 中國公司宣布推出新型人工智慧產品,或是如何利用這項技術獲利。例如,快手的人工智慧工具Kling自去年夏天推出以來,已經為公司帶來了超過1億人民幣(約1378萬美元)的收入;騰訊則更新了其生成3D視覺的人工智慧模型,並推出了全新的推理模型Hunyuan T1,並將其與聊天機器人應用Yuan
Thumbnail
2025/03/27
科技議題 資料科學及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正在成為太空探索中的關鍵因子與科技,特別是在實現即時決策和資源最佳化的兩大應用層面。 人工智慧工具如機器學習(ML)演算法可以幫助太空載具在任務當中進行資料分析的自動化,辨識特殊的模式並將資料優先發送回地球,有助於探索深空的遠方星體。除此之外,人工智慧也可
Thumbnail
2025/03/27
科技議題 資料科學及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正在成為太空探索中的關鍵因子與科技,特別是在實現即時決策和資源最佳化的兩大應用層面。 人工智慧工具如機器學習(ML)演算法可以幫助太空載具在任務當中進行資料分析的自動化,辨識特殊的模式並將資料優先發送回地球,有助於探索深空的遠方星體。除此之外,人工智慧也可
Thumbnail
2024/10/11
新發布的GlobalData人工智慧執行簡報盤點了最新人工智慧產業的多元進展。 1. AI領域的成長與突破 本週有兩位AI早期研究者因其在機器學習領域的開創性工作,榮獲了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標誌著AI技術在科學界的認可和應用突破。這代表了AI技術的重要性不僅限於科技界
Thumbnail
2024/10/11
新發布的GlobalData人工智慧執行簡報盤點了最新人工智慧產業的多元進展。 1. AI領域的成長與突破 本週有兩位AI早期研究者因其在機器學習領域的開創性工作,榮獲了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標誌著AI技術在科學界的認可和應用突破。這代表了AI技術的重要性不僅限於科技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先前有消息指出,為了將低對外購 AI 晶片的依賴,微軟投資支持的生成式 AI 應用大廠 OpenAI 已經開始自行設計與生產相關晶片的計畫,並且已經接觸了包括博通 (Broadcom) 等多家晶片大廠。
Thumbnail
先前有消息指出,為了將低對外購 AI 晶片的依賴,微軟投資支持的生成式 AI 應用大廠 OpenAI 已經開始自行設計與生產相關晶片的計畫,並且已經接觸了包括博通 (Broadcom) 等多家晶片大廠。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機構投資者對軟體產業的投資考量,包括 AI 和 Cloud 及其與資安的關聯,以及軟體產業前景的分析和短期投資策略。另外提到 Andy Grove 的《十倍速時代》一書,闡述了 IT 技術轉變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並建議 3 個月回顧一次這個主題。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機構投資者對軟體產業的投資考量,包括 AI 和 Cloud 及其與資安的關聯,以及軟體產業前景的分析和短期投資策略。另外提到 Andy Grove 的《十倍速時代》一書,闡述了 IT 技術轉變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並建議 3 個月回顧一次這個主題。
Thumbnail
Business Insider 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 Inc.)全球證券研究部主管 Jim Covello 日前指出,人工智慧(AI)技術非常昂貴,為了證明這些成本的合理性,這項技術必須能夠解決複雜問題,但這並不是它的設計初衷。
Thumbnail
Business Insider 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 Inc.)全球證券研究部主管 Jim Covello 日前指出,人工智慧(AI)技術非常昂貴,為了證明這些成本的合理性,這項技術必須能夠解決複雜問題,但這並不是它的設計初衷。
Thumbnail
隨著全球技術進步,AI已成為推動經濟與社會轉型的重要力量。但究竟什麼是AI?為何近年來其發展速度大幅提升?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AI技術不僅是創新的推手,也成為促進地區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本文章探討AI的定義及發展原因,摩根士丹利對東南亞數據中心未來展望,以及東南亞AI在各產業中的發展狀況和未來趨勢。
Thumbnail
隨著全球技術進步,AI已成為推動經濟與社會轉型的重要力量。但究竟什麼是AI?為何近年來其發展速度大幅提升?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AI技術不僅是創新的推手,也成為促進地區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本文章探討AI的定義及發展原因,摩根士丹利對東南亞數據中心未來展望,以及東南亞AI在各產業中的發展狀況和未來趨勢。
Thumbnail
以 Jean Boivin 為首的貝萊德(BlackRock Inc.)分析師團隊發表報告指出,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建設短期內導致通貨膨脹率走高,6~12 個月內股市漲勢將集中少數 AI 贏家。 貝萊德表示,AI類股漲勢獲得盈餘數據支撐、後續還有許多上漲空間,AI並未泡沫化
Thumbnail
以 Jean Boivin 為首的貝萊德(BlackRock Inc.)分析師團隊發表報告指出,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建設短期內導致通貨膨脹率走高,6~12 個月內股市漲勢將集中少數 AI 贏家。 貝萊德表示,AI類股漲勢獲得盈餘數據支撐、後續還有許多上漲空間,AI並未泡沫化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致力於研發 AI 翻譯的德國新創 DeepL,是 Google 翻譯強勁的競爭對手,2023 年 1 月至今估值已經翻倍成長,上探 20 億美元(約新台幣 643.1 億元)。
Thumbnail
致力於研發 AI 翻譯的德國新創 DeepL,是 Google 翻譯強勁的競爭對手,2023 年 1 月至今估值已經翻倍成長,上探 20 億美元(約新台幣 643.1 億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