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滿意我的花圈,所以我把它拆了!

我不滿意我的花圈,所以我把它拆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時候,做花藝真的很像談戀愛——剛開始覺得「嗯?好像不錯!」但越看越覺得不對勁,最後陷入「不行!但拆掉又捨不得!」的死循環。


上次花藝課做的花圈就是這樣。

後來回家怎麼看都覺得不夠滿意

於是我決定來場「改造計畫」,讓他變成不同的風格!

上次課程做的

上次課程做的

raw-image

開始瘋狂拆開花圈😢有捨才有得…安慰自己


💡 改造方案 1:祝連繩風格


「與其硬湊,不如讓它抱團取暖!」

靈感來自日式祝連繩,把花材繞成一圈,讓它們彼此依偎,看起來有種溫暖的儀式感。

感覺像是在說:「來來來,這是一份環繞的祝福喔!」


raw-image



💡 改造方案 2:月亮形狀設計


「既然不夠集中,那就讓它炸開吧!」

嘗試把花材排成彎月形,中心密集,四周用小花漸進式的縮小做月亮尖尖的收尾,打造出一種「我是神秘的藍色月亮」感!


raw-image



💡 改造方案 3:畫框風格


「不追求對稱,反而更有藝術感!」

這個靈感:

來自自然界的花叢、裝飾畫框的裝飾藝術。

主花群聚在某個區域,然後葉材跟小花自然地向外延伸。

raw-image

看起來就像是一叢叢的花一樣,也像裝飾藤圈的裝飾畫,用花朵勾勒出獨特的氛圍!這樣是不是有互相呼應的感覺呢?



結論:不滿意就大膽地拆吧!換個角度,它可能更適合另一種風格!


如果你有做過讓自己「又愛又恨」的作品,會怎麼處理呢?


另外製作了影片版的,有興趣歡迎觀賞

留言告訴我吧~你的意見對我來說超重要!(畢竟,我可能下次又會卡關哈哈哈😂)


avatar-img
Tina . 303 room
2會員
29內容數
嗨👋我是Tina,這裡分享我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紀錄花藝、書籍與花展覽活動紀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ina . 303 room 的其他內容
學習製作20cm花圈和開放式盆花,過程中體會到花藝設計需有步驟,並學習色彩搭配技巧及架構的重要性。
這次是不凋花證照課程的第二週。 從油畫布花藝到三角構成聖誕花禮,不僅考驗了我的色彩運用能力,也讓我體會到結構設計的重要性!(互補色的比例遠比我想像難掌握) 油畫布花藝:互補色的魅力 上午的課程,我嘗試了藍紫 + 橘色的搭配。這組顏色對比強烈,卻意外和諧,因為它們是互補色!互補色的原理來自色
今天是上課第一天,早上第一堂就是 直立的鐘罩桌花。 老師先介紹了花材行的種種,然後直接開工! 這次要做單色系的深淺變化,還要排成 S 型的架構,但我對 S 型的掌握度不太好,一開始花材都剪太短,結果越插越低… 還好最後還是完成了,自己蠻滿意的! https://www.instagram.
手邊剩下的花材,是昨日創作後的碎片。 (手作分享)
本文詳細介紹五種常見的永生花鐵絲纏繞方法:一字纏法、U字纏法、勾針法、中心穿刺法和加固纏繞法,並說明各種方法的適用花材、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以及如何選擇適合的鐵絲粗細,提升永生花作品的穩定性和美觀度。
本文介紹永生花的種類、特性以及各大品牌的差異,包含Vermeille、Amorosa、Verdissimo、Florever、Roseamor、大地農園、MONO和Primavera等品牌,並提供選擇適合自己永生花品牌的建議,以及後續學習鐵絲纏繞技巧的預告。
學習製作20cm花圈和開放式盆花,過程中體會到花藝設計需有步驟,並學習色彩搭配技巧及架構的重要性。
這次是不凋花證照課程的第二週。 從油畫布花藝到三角構成聖誕花禮,不僅考驗了我的色彩運用能力,也讓我體會到結構設計的重要性!(互補色的比例遠比我想像難掌握) 油畫布花藝:互補色的魅力 上午的課程,我嘗試了藍紫 + 橘色的搭配。這組顏色對比強烈,卻意外和諧,因為它們是互補色!互補色的原理來自色
今天是上課第一天,早上第一堂就是 直立的鐘罩桌花。 老師先介紹了花材行的種種,然後直接開工! 這次要做單色系的深淺變化,還要排成 S 型的架構,但我對 S 型的掌握度不太好,一開始花材都剪太短,結果越插越低… 還好最後還是完成了,自己蠻滿意的! https://www.instagram.
手邊剩下的花材,是昨日創作後的碎片。 (手作分享)
本文詳細介紹五種常見的永生花鐵絲纏繞方法:一字纏法、U字纏法、勾針法、中心穿刺法和加固纏繞法,並說明各種方法的適用花材、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以及如何選擇適合的鐵絲粗細,提升永生花作品的穩定性和美觀度。
本文介紹永生花的種類、特性以及各大品牌的差異,包含Vermeille、Amorosa、Verdissimo、Florever、Roseamor、大地農園、MONO和Primavera等品牌,並提供選擇適合自己永生花品牌的建議,以及後續學習鐵絲纏繞技巧的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