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已成新職場主流:HR如何看待多重身份的你?

斜槓已成新職場主流:HR如何看待多重身份的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人才招募與培育的第一線,我越來越常遇見這樣的履歷與自我介紹:

「我目前在A公司擔任行銷企劃,同時經營一個個人設計品牌,有接案也有經營社群;此外,我也開設線上課程,教導職場新鮮人個人品牌經營。」

這樣的自我介紹在五年前,可能會讓HR皺起眉頭,心裡想著:「他會不會心不在焉?專注力夠嗎?」但現在,這樣的履歷與自我介紹,反而讓我們眼睛一亮。

因為,「斜槓」,已不再只是趨勢,它正逐漸成為一種主流的職涯選擇。


斜槓的職涯轉變:從副業到主體

過去的我們習慣於線性職涯,一條路走到底:在一家公司待十年、專注在一個職能、慢慢累積年資與資歷。這樣的穩定性曾經是許多HR與主管評估候選人時的重要參考指標。

但現在的年輕工作者,對職涯的看法截然不同。對他們來說,斜槓不是為了「多一筆收入」,而是為了「探索更多的自我可能性」。

有人因為下班後經營Podcast,而找到了自己的聲音表達能力;有人因為假日教畫畫,而更能在正職中與設計團隊共感;有人接案寫作,也培養了組織思維與敘事力。這些經驗,反過來也讓他們在本業上更有創意、更能主動提案,甚至能看見更廣的市場脈動。

斜槓,不再只是職涯的「附加選項」,它逐漸成為職涯主體的一部分。


HR的角色轉變:從找「專才」到欣賞「跨域力」

這樣的轉變,也讓我們HR的角色產生了變化。

我們開始學會用更開放的角度,看待那些不按牌理出牌的履歷。過去,我們會偏好在同一產業、同一職位穩定發展的人選。但現在,當我們看到候選人具備跨界能力、自主經營品牌、懂社群、懂市場的觀察力,我們反而會問自己:「他是不是能為團隊帶來新的能量?」

尤其在設計、行銷、教育科技、數位創業等產業,擁有斜槓經驗的人才,不再被認為是「不夠專注」,而是具備「自我管理力」、「內容產製力」、「跨域整合能力」的候選人。

這些能力,是在快速變動與高度協作的工作環境中,越來越被重視的「新能力」。


企業與斜槓人才:欣賞,也設定邊界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斜槓都能無條件被接受。

在招募或面談時,我們會關注幾個關鍵問題:

  1. 你的斜槓是否與本職工作有利益衝突?
    舉例來說,你在A公司擔任產品經理,但斜槓在外承接與公司同類型產品的開發案,這就可能涉及競業與資訊安全的風險。
  2. 你是否能清楚劃分時間與責任?
    你的本職工作表現是否穩定?斜槓是否佔用了應屬於正職工作的專注與精力?這些問題,都會是我們評估的重點。
  3. 你如何讓斜槓經驗轉化為本職價值?
    我們不是只關心你做了什麼,更想知道:這些經歷,如何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團隊夥伴?更有視野的提案者?更有能量的創造者?

如果你能清楚回答這些問題,斜槓經驗對企業來說,不但不是扣分,反而會成為加分項。


在履歷與面試中談斜槓:不只是「我做了什麼」

如果你正在考慮如何在履歷中寫斜槓、在面試中分享斜槓經驗,這裡有一個小建議:

📌 不要只描述「你做了什麼」,更要說明「你從中學到了什麼」。

例如:

  • 「我經營了一個插畫品牌,不只是練習畫圖,也學會如何與不同的業主溝通、報價與處理回饋。」
  • 「我開設了線上簡報課程,讓我學會如何拆解複雜概念、設計教學節奏,這讓我在本職工作中提案更有邏輯,也更能說服客戶。」
  • 「我經營的影音頻道,讓我學會剪輯、流量觀察與觀眾互動,這些能力讓我在數位行銷工作中有更高敏銳度。」


給想斜槓的你:如何讓HR更欣賞你?

最後,想給正在經營斜槓或考慮開始的你一些實用建議——如何在履歷與面試中,讓你的斜槓成為「亮點」而不是「疑點」?

1. 不只是「做什麼」,而是「學到什麼」

與其列出你有哪些接案或副業經驗,更重要的是說明:

  • 它讓你學會了哪些新技能?
  • 它培養了哪些軟實力?(如溝通、協調、自律)
  • 如何幫助你在本業工作表現得更好?

2. 展現你的責任感與時間管理能力

讓我們看到你如何兼顧多重角色,並持續穩定地在正職工作中交付成果。這會讓HR安心,也展現出你高效能的一面。

3. 傳遞你對未來的職涯規劃

讓我們了解,你的斜槓並非漫無目的地嘗試,而是有策略地在探索未來職涯方向。例如:「我未來希望往教育訓練發展,因此開始經營線上課程。」

這樣的斜槓,不只是加分,更是職涯洞察力的體現。

記住,斜槓的價值,不在於你有多忙、有多少身分,而在於你如何統整這些經驗,讓自己成為更立體、更多元、也更有能量的人。


最後,給HR與企業的提醒

斜槓的浪潮已經來了,這不是偶然,而是結構性的改變。

我們正在從一個「標準化職涯」的時代,進入「個體化職涯」的時代。人們不再只是追求穩定的升遷,而是尋找屬於自己的價值實現與多元角色。

在這樣的變動中,HR與企業的角色,也要更有彈性與包容。我們需要重新定義「好人才」的樣貌,也要建立新的制度與溝通方式,讓人才的多元發展不會與公司利益對撞,而是能彼此成就。


斜槓,不是逃避,是探索

對於每一位想嘗試斜槓的你,我想說:

不要因為社會的眼光,而藏起你的多重身份。也不要因為害怕不被理解,而放棄成長的可能。

重點不是「斜槓」這個詞本身,而是你有沒有勇氣走出框架,探索更多的自己;你是否願意將每一段經歷,內化成讓自己更完整的力量。

願你在多重身份中,活出統一的自己。


願企業與職場,也能與你一起,迎接這樣的職涯新時代。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職涯觀察與HR洞察,歡迎訂閱我的方格子專欄,一起聊聊更多關於人才、組織與未來工作的可能性。

也歡迎分享你的斜槓故事,讓更多人知道,原來「不只是專一」也是一種精彩的選擇。

 

avatar-img
佐洢的沙龍
22會員
44內容數
20幾年人資主管經驗。分享我在職場中的觀察、想法與心得,希望透過相互交流,讓大家能有所收穫。分享主題包括書籍、職涯發展、成功習慣、人際關係、人力資源、領導管理......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佐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為一位人資,我參與過無數場離職面談。你會發現員工離開的理由五花八門,而絕大多數不會坦白說出來。 分享給大家,我真實觀察到的五件事!
獲1111人力銀行新設立的1111職點新站邀請為專欄作家。 很開心跟大家分享這個消息。
再次獲1111人力銀行測評中心邀稿授權文章:《只要掌握履歷三大訣竅,履歷投遞無往不利!》 文章刊登網址如下: https://career.1111.com.tw/tipDetail.aspx?no=3615 歡迎大家閱讀。
作為一位人資,我參與過無數場離職面談。你會發現員工離開的理由五花八門,而絕大多數不會坦白說出來。 分享給大家,我真實觀察到的五件事!
獲1111人力銀行新設立的1111職點新站邀請為專欄作家。 很開心跟大家分享這個消息。
再次獲1111人力銀行測評中心邀稿授權文章:《只要掌握履歷三大訣竅,履歷投遞無往不利!》 文章刊登網址如下: https://career.1111.com.tw/tipDetail.aspx?no=3615 歡迎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