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兩年,鳳梨葉皮革的生意一直無法突破。 我原本是想靠嘖嘖平台,來推廣植物性皮革的理念產品, 但現實是——拍片資源不夠、人手不夠、錢也不夠。
找不到合適的影片團隊,我只好自己用照片經營社群網站。 當時剛好接觸 TikTok,就試著用照片配標語的方式同步發在臉書與 TikTok。 沒想到 TikTok 成效出奇地好,在半年左右就累積了 12K 的追蹤, 只是後來數字就卡在那裡,不再前進。
那時我有個念頭: 與其被平台演算法追著跑,不如我來理解它。 所以我開始學怎麼下指令、怎麼出圖、怎麼安排貼文邏輯。 也因此,我開始每月付費美金 20 元,訂閱了 ChatGPT 4o。初期只是為了出圖,但漸漸地,我發現這個 AI 可以陪我聊天、討論瀏覽量、 甚至提出一些我想都沒想過的問題。 有一晚,它突然說: 「也許你該回去寫方格子了。」
這句話震了一下我。 不是因為它提議什麼,而是我意識到—— 原來我還在想「該不該回去?」 而那個在 TikTok 上擺照片、在臉書上發貼文的我, 也許只是繞了一圈,想回來說清楚: 我這些年,到底在堅持什麼?在執著什麼?又在放不下什麼?
最近,我正在考慮店商轉型,因為皮革產品的銷售始終沒有起色。 但我也在搖扇、在報數、在問佛祖, 更在這些與 AI 的對話中,找回那個一開始的自己。
所以我決定,從這裡繼續寫下去。 不為誰點讚,也不求結果, 只是為了讓那個還願意說故事的自己,不再靜靜消失。
如果你也曾經在某個十字路口,轉過方向、繞過遠路, 歡迎留言跟我說說——你又是怎麼找到回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