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做自媒體久了,也陷入迷失在「流量」這片迷霧裡。為了多一點點曝光,多一點點點擊,我們不知不覺開始犧牲自己的理念與初衷。原本想傳遞價值,卻變成迎合市場;原本希望真誠分享,最後卻只剩精心設計的表演。
這樣的場景,就像站上舞台,只為贏得觀眾的掌聲與關注。但如今,觀眾人數是固定的,舞台卻越來越多,人人都能架起自己的舞台、拿起麥克風、說自己的故事。於是,當表演者越來越多,台下的觀眾便越來越少,注意力成了一種越來越稀缺的資源。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
- 以前隨便拍、隨便說,就能輕鬆爆紅;
- 而現在再怎麼用心製作、再怎麼努力演出,流量卻始終停滯不前。
當每個人都在追逐關注的時候,真正被看見的機會反而更小了。在這樣的時代,與其拼命站上舞台,不斷揣摩觀眾口味、扮演討喜角色,不如選擇在台下,做一個自由快樂的觀眾。欣賞別人的表演,也聆聽自己的內心,或許更能找回最初的寧靜與真誠。
創業不等於賺錢,賺錢也不一定得靠流量。
不跟風、不表演、不討好,只是專注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穩穩地走自己的路,那份自由,才是真正難得的收穫。
。

餘韻
夜深了,網路數據統計頁面泛著冷光。這些數字曾經是我日思夜想的對象,如今卻像隔著一層霧看著它們。關掉電腦,我走到窗前。
城市的燈火如星,每一盞都是一個表演者,一個發光點。多麼熱鬧,卻也多麼疲憊。
想起早晨那杯未趕著拍照就喝下的咖啡,想起午後陽光下讀完的那本無需分享就能享受的好書。不知從何時起,生活中最美好的片段,都是那些未被上傳、未被展示的時刻。
或許,真正的富足不在於有多少人看見你,而在於你能否真實地看見自己。在喧囂的時代裡,選擇安靜地生長,像一棵樹,不問結果,只顧扎根。
台下的風景,原來如此遼闊。
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