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導,儘管美中貿易戰暫時停火,並未改變兩國正走向一場「新冷戰」的事實,雙方在爭取盟友和夥伴方面的競爭依然激烈,正如冷戰時期的美蘇一樣。而美中談判的90天窗口期,反而凸顯了中國為經濟建立「防護欄」的急迫性。(See:2025/05/21,中央社,美媒:美中貿易休戰難擋新冷戰 中國急建經濟護欄)
美債拋售風暴後,日本公債也難逃厄運。當前,日本長期國債市場正遭遇一波猛烈拋售潮。華爾街投行分析指出,日本政府若祭出潛在救市方案,極可能要求國營機構大規模買進日本國債以穩住市場,但為了籌措購買日債的資金,這些機構很有可能會優先出售海外資產,首當其衝便是美債。值得一提的是,日本3月增持美債49億美元,持有規模達1.13兆美元,為美國最大債主。(See:2025/05/24,中時,美債大爆雷 後院也失火!「最大債主」撐不住 外媒揭1真相:太慘了)
美債長天期殖利率破5%、日本長線國債下挫,讓市場相當憂心。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恐出現股匯債三殺局面,這是川普最不願見到的事,並示警槓桿開太大「可能有人會出事!」(See:2025/05/26,三立新聞,恐掀股匯債三殺!謝金河示警「美債危機恐引爆」:有人會出事)有著「蒲亭大腦」之稱的俄羅斯民族主義學者杜金(Aleksandr Dugin),近日公開發聲呼籲北京「儘快武統台灣」,並以俄羅斯和伊朗當作中國的前車之鑑,認為一再拖延只會痛失時機。(See:2025/05/21,NOWnews 今日新聞,台海緊張一觸即發?「蒲亭大腦」杜金公開喊話北京:抓緊時機攻台)
有中共新晉「國師」之稱的復旦大學教授張維為,近日一場演講內容引起熱議。張維為宣稱,「解決台灣問題」的時機越來越成熟,不少台灣年輕人愛用中國社交平台小紅書,他相信統一台灣後「會比治理香港還要容易」。(See:2025/05/26,三立新聞,習近平國師:因為小紅書「統一後治理台灣比香港容易」 稱台沒下次大選)
我們提過,子貢:"憂在外者攻其弱,憂在內者攻其強"。意思是:憂患在內部者,若攻打弱國即使獲勝,內部爭鬥反而會增強而反噬領導人,乃需攻打強國,以化解內部的爭鬥。台灣因此便可能成為中共近期對外軍事動作的首選標的!這是台灣的一項重大危險隱憂!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簽署關於核能發電的行政命令,宣布未來25年內將美國國內核能發電量提升至目前的4倍,並將由能源部取代核管會(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NRC),審批先進核反應爐設計。川普甚至在白宮橢圓辦公室邀請核能公司前來,許多美國核能公司聽聞消息紛紛雀躍不已。(See:2025/05/26,NOWnews 今日新聞,川普簽行政命令力推核電!核能公司高層笑了)
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但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公開建議台灣政府,絕對應該投資核能,更說不該有能源被汙名化。這番言論產業界也相當認同,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就說,台灣要發展高科技產業,卻沒辦法穩定供電,是不公平的。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也認為,全世界都在做核電,為何台灣不做?針對相關能源意見,國民黨也發出聲明。
國民黨指出,美國及各大國此刻積極重啟核電、延役反應爐,就是要提升能源安全韌性。但賴總統選擇逆向而行,不只是對內經濟發展不負責,更是把國家安全置於險境的重大賭注。AI相關電力需求的年增長率在高預估情境下可能達到25%至30%,賴總統拒絕穩定的核能,根本是在掐死台灣的未來發展。
(See:2025/05/25,東森新聞,AI教父公開挺核! 黃仁勳:台灣政府絕對應該「投資核能」、太報,AI最大挑戰!黃仁勳喊話:台灣政府應投資核能 國民黨說話了)
核廢料儲存技術雖在技術上持續進步,有初步可行性,但成本極高、時間極長、風險仍在,且尚未形成全面性、永久性的解決方案。而根據「低機率但高衝擊災難(如車諾比、福島)」的風險模型評估來看,核能發電的風險仍算高,且其危害非常重大。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期來台,但AI概念股未如過往強勢,反而「士林三寶」等資產股成為資金焦點。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點出AI產業的隱憂,透露「輝達可能到了轉折點」,並坦言:「輝達的未來令人擔心,這不但影響輝達股東,也影響台積電,更影響台灣。」黃仁勳掀起的「AI革命」正在減弱,並警示輝達可能面臨轉折點,尤其對中國市場的過度依賴,不僅會影響輝達、台積電,更會影響到台灣。
謝金河指出,AI一直是一場技術競賽,輝達市值曾一度來到3.716兆美元,原因在於其不可替代性與領先對手的巨大差距。然而,如今黃仁勳卻稱中國市場龐大,表示要全力滿足該市場需求。謝金河認為,這是個警訊:「這個現象在1990年代曾出現,當時許多台灣企業主也說中國市場很大,結果今天都遭遇了重大困難。如今黃仁勳也這樣說,令人擔憂。」;他補充指出,黃仁勳反對川普時代對中國的晶片管制,認為拜登政府初期輝達在中國市占率達95%,如今因管制降到50%,而他認為這反讓中國有機會崛起。但謝金河認為,美中角力未來將在AI與量子科學上展開,中國勢必傾全國之力推進;若中國成功自製AI晶片,輝達在中國的市占率可能降到零,「到那時輝達還值多少錢?」
謝金河回憶道,今年元月27日Deepseek問世之日,他曾說:Deepseek如果輕鬆成功,輝達將走下神壇!那天輝達股價重挫16.89%,從這一天開始,輝達再也沒有回到過去的高價,台積電也受到影響。過去輝達照亮台積電,也照亮台灣,如果黃仁勳沒有看清楚未來地緣政治中的輝達角色及定位,輝達的未來令人擔心,這不但影響輝達股東,也影響台積電,更影響台灣!
(See:2025/05/25,民視新聞,黃仁勳來台AI供應鏈熄火!謝金河揭「中國市場選擇題」關鍵:輝達到轉折點、太報,黃仁勳狂潮減弱? 謝金河:輝達盛世可能到了轉折點、新聞網,輝達盛世迎來轉折點?謝金河曝「1原因」示警:恐波及台灣!)
固然,也有認為,從戰略角度看,讓中國依賴美國晶片,更能滲透其科技實力。(See:2025/05/17,三立新聞網,新聞幕後/搶灘中國市場 黃仁勳為何才是真的「愛國者」)不過,根據過往經驗來研判未來發展,此種滲透論顯然並不可行。
首先,從技術可行性看,中國正加速自製替代,未來「不再需要輝達」的風險是真實的。謝金河的警示有現實根據。其次,從市場發展性來看,中國市場已經不具絕對吸引力,滲透論的槓桿早已不復當年,供給晶片反而可能成為幫助對手成長的「糖衣毒藥」。再者,從地緣政治來看,美中科技戰邊界日益明確,參與中國市場的政治與經濟風險日益上升,退出論有其戰略正當性。這表示,繼續依賴中國市場,不但風險高,戰略上劣勢也與日俱增,若不能擁有關鍵技術的壟斷力或迭代速度,深耕中國市場反而是幫助中國壯大。
馬克·吐溫(Mark Twain):「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馬克‧吐溫(Mark Twain):「歷史不會重演,但就像文章的押韻一樣,類似的事件還是會再度發生。」"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Often Rhymes." – Mark Twain
根據過往台商在1990年代的誤判,結果遭遇中國政策風險與產業空洞化,足證如今可能再度重演,謝金河的警示,應該足以讓我們反思與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