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嗨! 我是AKU 🙌🏻
今年在人生規畫上做出了很大的改變,在職場上工作一段時間,累積一些專業能力後,選擇了一個方向,決定再回到學校讀書。也從家裡搬出來,到台南讀書生活。
趁著轉換的空檔,規劃了一個多月的旅行。去了大阪世博、瀨戶內海藝術季、尼泊爾、新加坡、馬來西亞吉隆坡,四個國家四種風情,回頭看覺得非常有趣,所以記錄下這段時間的心得。
最深刻的體驗是每個國家正經歷不同的發展階段。當我跟家人分享尼泊爾的所見所聞時,例如: 沒有紅綠燈、道路不是柏油路坐車很顛簸、價格沒有定價要跟老闆殺價。爸爸說那就像是他小時候的台灣。我忽然發現了軌跡,並不是第一次知道,但卻是第一次實在地感受到。每個國家擁有各自的條件及資源,雖然在不同的階段中努力發展,卻是相似的軌跡。有些國家走得前面,有些國家比較慢,相似的過程會發生。
這趟旅程,也讓我對於「金錢」有不一樣的思考。旅行中買東西,在幣值之間換算,讓我更在意東西的價值,而不僅是表面上的價格。學習看懂事物本質。同樣一件貨物,在不同國家因為製造、成本、關稅等關係,販賣的價格不一樣,有些地方甚至要跟老闆殺價談價格。這個概念對於生長在台灣,已經習慣標價多少就付多少錢的我,有不一樣的思維。
不只是商品價格不一樣,對於人力薪資也有非常大的差異。在尼泊爾爬山的路途中,遇見一個英國女生,她說她高中畢業後,打工一年存了一筆錢,於是她趁大學開學前的時間環遊世界。而我們,大學畢業後,工作了幾年存下一些錢,才開始旅遊。再到尼泊爾的居民,可能工作到中年才有機會可以出國。讓我感觸很深。
另外,從原本有固定收入到突然沒有收入,要用以前存下的錢來生活,才真確感受到投資理財的重要性。因為以前有做好理財,現在才有選擇,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自己享受到努力的成果,反而更有動力賺錢,形成正向的循環。並不是財富自由,而是累積出餘裕來規劃自己的人生以及金錢,對於人生更有掌控感。也很感謝我的父母的支持,因為出生在這個幸福的家庭,才能有這樣的選擇權。
對「生命」的感覺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其實要搭尼泊爾小飛機帶給我一些壓力,訂機票的那晚焦慮到失眠,因為看了很多小飛機失事的新聞。有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覺得萬一發生了意外怎麼辦。因為這個焦慮,回程也不敢訂飛機票,後來跟朋友討論決定搭搭看旅遊巴士。旅行回來後,一切都非常順利,得到兩個體悟。體悟一,想像的恐懼很大,我們能做的只是做好準備,相信我們的選擇,然後接受結果。體悟二,是要開心地度過每一天,讓最後一天到來時不會後悔。
一路上,我們很幸運的都遇到良善的人,行程也都很順利,沒有遭遇大麻煩或是意外。
以上可能都是老生常談的道理,當真的深入其境的感受,才真正化為一種養分,形塑自己的價值觀及世界觀。最後,分享一段我在訪談節目上聽到一位建築師的話。
他說: 「你要看見這個社會的好跟不好。或許你現在還看不出哪裡好或不好,那你一定要走遍世界,每個城市裡一定都有好的地方跟不好的地方。
當你認知,當你可以清楚的看見,你才可以去批評、批判。但你不能只是批評,你要在你全世界的經驗值中,把最好的東西呈現出來。只有批評,社會不會往前走。」
聽到這段覺得有點感動,這或許也是我想探索世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