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Disney+串流平台,上架了真人重拍版的2025年美國迪士尼電影《白雪公主》(Snow White)(以下簡稱真人版),同時可重溫1937年的動畫版電影《白雪公主與七矮人》(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以下簡稱動畫版)。相隔了88年的這二個版本,均改編自德國格林兄弟於1812年出版的《兒童與家庭童話集》(俗稱《格林童話》)其中的一則童話〈白雪公主〉。
從選角階段以來就爭議不斷的真人版《白雪公主》,公開上映後的評價也是惡評如潮。個人建議可以先將成見與評論拋在一旁,眼見為憑,自己看過再說。相較於動畫版,無論是人物設定或劇情改編,真人版都存在諸多不同,以下就來淺談其中的十二個差異:
第一,「白雪」公主的命名。動畫版是白雪公主的皮膚白嫩如雪;真人版則是因為在暴風雪的夜晚誕生,如此既可合理化飾演白雪公主的女主角瑞秋·曾格勒(Rachel Zegler)的膚色討論,同時亦符合真人版「輕外表而重內在」的訴求。第二,電影的開場。動畫版以繼母皇后與魔鏡的對話作為開始,接著是許願井前的公主與路過的王子倆人的初次邂逅;真人版則增加了父王與母后這二個角色,父王送給公主一條刻有無懼(fearless)、公平(fair)、勇敢(brave)、與真誠(true)四個單字的項鍊,告訴她長大後要好好治理王國,這是身為公主的使命,這開場已經將真人版的主題定調。再者,許願井的功能也有所不同,動畫版的白雪公主是許願心愛的人來找到她;真人版則期許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第三,王子的角色。動畫版的王子出現在開場與終場,也算是有始有終;真人版則刪除了王子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因為飢餓而潛入皇宮來竊取馬鈴薯的盜賊強納森,他與夥伴們宣稱為了國王而戰,其實是因為皇后貪婪的經濟政策而失業的一群演員。
第四,獵人的戲份。在動畫版中,繼母皇后命令獵人帶公主到宮外採野花然後趁機殺害,再將公主的心臟裝入盒子帶回,於心不忍的獵人放了公主且警告她趕緊逃往森林深處,並以豬心假裝是公主的心臟;真人版則是改為獵人帶公主去採蘋果且用蘋果當作她的心臟。另外,真人版的獵人,最後還幫助被關在地牢的盜賊強納森逃跑。
第五,白雪公主與小動物的互動。動畫版的白雪公主從在許願池的天真許願到逃入森林後的驚慌失措,她與白鴿、藍鳥、松鼠、鹿、等等的小動物互動很多。真人版的公主則幾乎不會和小動物對話,在逃跑及落水後,她拿麵包碎片餵食原本在觀望的鹿,其他小動物才慢慢出現圍繞,這場戲還是在暗示所謂「分享」的觀念。
第六,打掃七矮人的小木屋。動畫版的白雪公主帶領小動物們幫忙洗碗、打掃、清壁爐,唱著插曲〈Whistle While You Work〉(吹口哨來做事),同時還熬煮了一鍋熱湯,睏極才倒睡在七矮人的小床上;真人版的白雪公主則在進入小木屋後就直接走上樓睡覺,同首插曲用在她隔天指揮七矮人一起打掃整理小木屋的歌舞場面。
第七,關於七矮人的設定。動畫版並未提到七矮人的年紀,七個小矮人分別是萬事通(Doc)、愛生氣(Grumpy)、害羞鬼(Bashful)、瞌睡蟲(Sleepy)、噴嚏精(Sneezy)、開心鬼(Happy)、與糊塗蛋(Dopey),七矮人的喜劇效果很逗趣;真人版的七矮人使用電腦合成影像(CGI)特效製作,保留了在礦坑與小木屋之間行進時哼唱的插曲〈Heigh-Ho〉(嗨齁),但精確指出七矮人已經在森林住了274年,而最大的差異是在於糊塗蛋(Dopey)的人設,動畫版的糊塗蛋是個從未開口說話、穿著尺寸過大的衣服、總跟不上步伐節奏、且充滿了笑點的小可愛,真人版的糊塗蛋則演到一半忽然變成了受盡委屈的小可憐,他在公主的安慰與鼓勵下而學會吹口哨找到了自信。這算是真人版的白雪公主的造神運動嗎?
第八,白雪公主與七矮人的主從關係。動畫版的白雪公主在無處可去的情況下,主動提議為七矮人洗衣、打掃及煮飯來換取在小木屋的住宿,一種「打工換宿」的概念;真人版的公主則是聽到小矮人愛生氣(Grumpy)的疑慮而打算離開,後來因為雷電交加以及其他小矮人的挽留,被動地在小木屋留宿一晚。另外,動畫版的公主在看到小木屋二樓的七張小床後,一一讀出原以為是小孩子的七矮人稱謂,後來見到他們本人時已經能夠直接認出對應到各個稱謂的七矮人;真人版的公主則是要七矮人自我介紹。
第九,其他角色以及群體演員。動畫版的出場角色只有11位,包括繼母皇后、白雪公主、王子、獵人與七矮人;真人版主要刪除了王子而另外增添大量角色,其中包括白雪公主的父王與母后、盜賊強納森和七八個夥伴們、皇后的護衛隊與宮女們、王國的村民們,可惜全都面目模糊,難以留下印象。因為真人版刪除了王子,原本在動畫版由公主所唱出的〈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以及王子所唱出的〈One Song〉這二首經典歌曲也因此被刪除。
第十,吃毒蘋果的動機。在動畫版中,繼母皇后變身偽裝的老婆婆欺騙白雪公主吃下神奇的蘋果可以許願,公主為了許願她和王子幸福快樂而咬下一口毒蘋果;真人版的繼母皇后則在喬裝成老婆婆後,拿著公主送給盜賊強納森的項鍊來到小木屋,公主因為擔心強納森而準備前往搭救,繼母皇后拿出了毒蘋果勸公主吃下以免在路上挨餓,又說送蘋果是回報以前國王的恩德,公主因為想到父王而咬下毒蘋果。至於毒蘋果的咀咒都是睡著死亡,且解藥仍是真愛之吻。
第十一,繼母皇后的死亡方式。動畫版的白雪公主倒地不起後,天氣驟變,收到小動物們通知的七矮人趕回小木屋,看到喬裝成老婆婆的繼母皇后倉皇逃走的身影,七矮人緊追在後,繼母皇后最後逃到懸崖峭壁而墜崖身亡;真人版的繼母皇后則回到皇宮且恢復容貌,最後遭到魔鏡的反噬而灰飛煙滅被封存在魔鏡裡。
第十二,白雪公主的依歸(結局)。動畫版中,王子親吻了躺睡在七矮人打造的玻璃黃金棺材內的白雪公主,破除了黑魔法,公主和王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而真人版則是由盜賊強納森來吻醒白雪公主,公主決定要收復王國,這時小矮人糊塗鬼竟然平生第一次開口說話表達支持。公主與繼母皇后的對決獲勝後,七矮人、獵人、盜賊強納森和夥伴們都來到公主面前鞠躬敬禮,王國的子民就在白雪公主的治理下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在大致比較了1937年動畫版與2025年真人版之間的差異後,接下來聊聊看了真人版電影的個人觀後感。 首先,真人版電影最主要的問題在於過於「政治正確」的改編劇本,在原本童話故事架構裡強行置入了諸如女性自覺(例如:白雪公主對著許願池自問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公平正義(例如:公主在繼母皇后的面前高談「分享」的善舉)、種族融合(例如:村民有著各色人種)、動物保護(例如:將動畫版的森林小動物幫忙打掃小木屋改為公主指揮七矮人來打掃)、反歧視(例如:將七矮人從侏儒(dwarf)改為古老的非人類)、與反霸凌(例如:糊塗蛋的人設大翻轉)等等的主題意識。2025年的今時今日,公主等待王子解救的故事或許早已經不合時宜,但是真人版中的白雪公主因為公主的皇家身分,她的使命就是領導治理,難道村民們生來就注定要受奴役統治?在本片中處處都是看似現代進步的「政治正確」,會不會暗藏有更為陳舊的思想倒退。
其次,真人版電影的另一個問題在於整體呈現就像是拼湊式惡搞電影的大雜燴。舉例來說,男主角強納森的盜賊身分設定讓人聯想到1991年的《俠盜王子羅賓漢》(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強納森與白雪公主在森林裡鬥嘴時的歌舞又像是2016年的《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的名場面;公主找繼母皇后對決時先罩上一件連帽大紅袍以及關於王位(throne)的爭論好像在看HBO《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飾演拿著十字弓的盜賊奎格的演員長相竟然有幾分神似《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飾演小惡魔的演員彼得·汀克萊傑(Peter Dinklage);最誇張的是,七矮人怎麼演成了哈比人,眾人齊向奪回王位的白雪公主鞠躬敬禮的場面,怎麼演成了2003年的《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再者,真人版電影的選角問題。繼母皇后是由蓋兒·加朵(Gal Gadot)所飾演,她的歌舞表現與臉部表情變化都乏善可陳,詮釋不出忌妒、憤怒、邪惡、與瘋狂的多樣面貌。另一方面,白雪公主是由瑞秋·曾格勒(Rachel Zegler)所飾演,雖然她能歌擅舞且演技在線,可說是在真人版電影唯一表現搶眼的演員,但這個智勇雙全、義正辭嚴、復國救民的新時代公主版本實在讓人厭煩。平心而論,飾演繼母皇后的蓋兒·加朵的美貌實在完勝本片飾演白雪公主的瑞秋·曾格勒,難怪魔鏡只能再三強調白雪公主有著從內心綻放的美麗來自圓其說。「誰是這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繼母皇后每天都要對著魔鏡來確認一遍,原來所謂的「容貌焦慮症」早就存在於童話故事裡。
附帶一提,真人版電影的服裝造型問題也不小,白雪公主的服裝真的很像是租借來的廉價道具服,強納森與他的盜賊夥伴們的造型也是醜怪不自然,而遭受到繼母皇后壓榨的窮苦村民卻戴著突兀誇張的頭飾,最後一場歌舞裡的全體演員全都換穿上了「白色」的衣衫,直到電影的尾聲都還要強調「平等」的觀念嗎?
最後,在2025年的真人版電影《白雪公主》的主題遊樂園式體驗後,誠心推薦可以重溫1937年的動畫版電影《白雪公主與七矮人》,看看如何只用11個角色就能夠講好一個童話故事。重新回想起88年前的白雪公主,她的純真(innocent)、善良(kind)、體貼(considerate)、與勤勞(hard-working),這些平易近人的美德,可能無法讓她成為後世傳頌的偉人,或許可以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happily ever a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