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乍看電影海報和中英文的片名,原以為2023年發行的英國電影《All of Us Strangers》(台灣譯名:親愛的陌生人)是一部同志浪漫愛情片。是的,這部電影確實是關於同志,也有浪漫也有愛情,但又遠遠不止於此。
這部電影是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山田太一」在1987年出版的《與幽靈共度的夏天》。不同於原著的書名已經破題,直接點出了其中包括的奇幻與驚悚元素,這部電影則以「陌生人」為命題,更著重在描繪當代同志的心理層面。
英國導演安德魯·海格(Andrew Haigh)編導的這部電影,故事背景設定在英國倫敦,男主角亞當(Adam)(由安德魯·史考特(Andrew Scott)飾演)是一個撰寫電影電視劇本的作家,獨居在高樓層的公寓,隔著打不開的窗戶望著城市寂靜的天空,就像是與世隔絕。某個夜晚,大樓的火災警鈴大作,亞當因此走出了大樓,回頭看到較低的樓層有另一個住戶。僅有的這個鄰居哈利(Harry)(由保羅·麥斯卡(Paul Mescal)飾演)主動來敲門搭訕,哈利說他的門口有吸血鬼,亞當關上門拒絕了他。
亞當他敲打著鍵盤,著手一個新的寫作計畫:戶外,郊區房屋,1987。搭上南向列車,他來到童年住過的小鎮,遇到了依然年輕的父親(由傑米·貝爾(Jamie Bell)飾演),跟著父親回家見到了同樣年輕的母親(由克萊兒·芙伊(Claire Foy)飾演),三人閒話家常。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兒時老家,亞當與父母親慢慢化開了他童年在學校被霸凌所累積的心結,父母親也接受了他的同志身分。同時,亞當與鄰居哈利也日漸熟識,試著展開一段新戀情。
這部電影的故事架構說來並不複雜,透過劇本的成功編排,逐步深入了亞當內心的驚恐與寂寞,且見證了亞當自我療癒(或更加沉淪)的過程。在童年老家與現居大樓公寓之間,過場的畫面是車窗外的流逝風景,跨越時空的一趟趟旅程,其實很像寫作的心路歷程,這正好呼應了亞當的職業是個作家。老家窗內的孩童、父子相擁而泣時在鏡中映照的影像、一家三口在耶誕夜的合照,想像或虛構,虛虛實實,增添了幾分的撲朔迷離。
回到這部電影的命題,可從哈利的一段話看出,他說自己像是漂浮到了邊緣、或是直衝到邊緣、過了邊緣,進一步解釋意思是他位居他家的邊緣,而其他家人佔據了中心的位置。他還說總覺得自己像是家裡的陌生人,出櫃是讓原本的歧異有了名目。接著這段話,亞當回應說,現在的情況好多了,但以前那種脆弱無助的感覺很容易就回來。
看到電影中的這個段落,深有同感。在原生家庭、各種社團、或是職場,因為同志的身分常常會有意無意讓自己漂浮到角落或邊緣,藉以逃避自身相關的話題。或許,不只是同志而已,許多人也都曾經有過身為邊緣人的類似感受。不被理解,或是放棄了被理解,最終放逐自己成為陌生人。
最後,特別值得讚賞的是這部電影的歌曲選擇非常切題。首先是英國流行樂團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 (法蘭基到好萊塢)在1984年的名曲〈The Power of Love〉,這首歌幾乎貫穿了整部電影,且歌詞中提到「吸血鬼」的意象也成為電影的情節。另一首歌是英國流行電子音樂二人組合Pet Shop Boys (寵物店男孩)在1987年的英國耶誕冠軍單曲〈Always on My Mind〉,這首翻唱的電子舞曲出現在電影的重要場面,1987年的耶誕夜,主角亞當再度回到兒時老家,父母親正在裝飾耶誕樹,背景音樂就是這首舞曲,父母親跟著唱出歌詞,像是給兒子的一封遲來的道歉信,這是電影中最動人的時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