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案核心內容概覽
2025年7月通過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大美麗法案,總規模達3.3兆美元,以大幅減稅和重新配置政府支出為核心,對美國產業結構產生深遠影響
法案永久化2017年個人所得稅減稅政策,標準扣除額大幅提高、小費和加班費免稅等等實現川普的競選承諾。企業稅收也有利多,包含半導體投資稅收抵免從25%提高到35%,同時大幅削減綠色能源補貼,增加國防支出約1500億美元。
企業稅務:加強製造業回流誘因
企業層面的稅務調整也很激進。法案永久恢復100%設備費用化政策,針對製造業的重大優惠,在2033年前投入使用的合格生產資產可享受100%折舊扣除,包括製造、農業化工生產或煉製相關的非住宅房地產。
允許企業立即扣除機械設備等資本投資的全部成本。同時,國內研發費用也可全額立即扣除,大幅降低了企業在美國進行創新投資的成本。
這些措施對半導體產業利多,法案將晶片製造投資稅收抵免從25%大幅提高到35%,適用於2026年底前開工的工廠。以Intel在俄亥俄州數百億美元的新晶圓廠為例,額外10%的抵免可節省數十億美元稅款,大幅改善投資回報率。
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測,該法案將在未來十年增加3.3兆美元赤字,債務上限提高5兆美元。同時將導致1,180萬人失去醫療保障,顯示其對不同產業的影響呈現明顯的贏家與輸家分化。

綠色能源產業:政策急轉彎下的嚴峻挑戰
稅務優惠全面收縮
綠色能源產業面臨自《通膨削減法案》以來最嚴厲的政策逆風。法案加速終止多項清潔能源稅務優惠:
電動車市場衝擊:聯邦電動車購車稅惠(最高7,500美元)從原定2032年底提前到提前至2025年9月30日終止。這意味著特斯拉、通用汽車將失去優惠。二手電動車購車抵減(最高4,000美元)和商用清潔車輛抵減也同步終止。這將直接提高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實際成本,可能導致電動車銷量下降,並對美國本土電動車產業造成重大打擊,甚至可能導致汽車行業的顯著失業 。
再生能源補貼退場:大型再生能源項目的發電生產稅收抵免(PTC)和投資稅收抵免(ITC)設置逐步退場時程。零碳排放發電設施補貼將在2029年開始每年縮減20%,2031年後新佈建項目將完全失去抵免。住宅清潔能源設備抵免(太陽能板、家用電池等30%抵稅)也改為2025年底到期。
清潔氫能與燃料補貼縮減:新清潔氫氣項目若在2027年底後才動工將無法取得氫能生產稅抵免;清潔燃料生產抵免則在2029年後取消,比原先計畫提早兩年結束。

環保計劃全面撤銷
法案更進一步撤銷了《通膨削減法案》建立的大部分環境和氣候相關計劃:
監測與減排計劃終止:撤銷EPA的溫室氣體減排基金、甲烷排放減少計劃,以及各種空氣污染監測計劃的資金。港口空氣污染減少計劃、學校環境質量改善計劃也被完全取消。
車輛排放標準撤回:撤銷EPA制定的2023年及以後輕型車輛溫室氣體排放標準,以及2027年及以後輕型和中型車輛的多污染物排放標準。同時撤銷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企業平均燃油經濟性(CAFE)標準,包括2024-2026年和2027年以後的燃油效率要求。
「取消了CAFE(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標準下的民事罰金,因而也移除了原本製造商藉由超標節油而賺取、並對外販售的排放信用機制」
產業監管放寬:取消建築材料環境產品聲明計劃、低溫室氣體建築材料標識計劃,以及企業氣候行動承諾的支持資金。這將大幅降低各行業在環境合規方面的監管壓力。
化石燃料擴張政策
法案同時大力支持傳統能源產業。開放聯邦土地和水域進行石油天然氣鑽探,未來15年內在墨西哥灣舉行至少30次租賃拍賣,每年在九個州進行至少30次土地租賃,並允許在阿拉斯加進行能源開發。法案還削減了石油天然氣生產商向政府支付的權利金,鼓勵更高產出。
法案對煤炭業提供強力支持,強制釋出至少400萬英畝額外聯邦土地供煤炭開採。同時削減煤炭企業在聯邦土地開採的權利金,並允許用鋼鐵業冶金煤開採使用先進製造稅收抵免。
中國供應鏈懲罰條款
原本最具殺傷力的是新增「中國組件稅」條款。自2028年起,無法證明未使用中國製零組件的新能源專案將被課以重稅:風力發電專案課稅50%,太陽能發電專案課稅30%。這將迫使開發商在供應鏈轉型與成本激增間做出艱難選擇。
但修訂後的法案取消了對使用一定比例中國零件的風能和太陽能項目徵收的新稅。
重點受影響企業
特斯拉(TSLA):作為全美最大電動車製造商,將承受比預期更早且更嚴重的購車抵減終止衝擊。7,500美元購車稅惠提前至2025年9月終止,將在Q4銷售旺季前生效,可能加速消費者購車決策的提前,但也將更快地影響2026年後的市場需求。
但比特斯拉更慘的會是原本就難以盈利的傳統車企EV部門,他們會有更少的誘因做BEV電動車,以及規模較小的EV新勢力例如Ravian,他們失去補貼後銷量降低獲利會更困難,現金流壓力會更大,但短期在補貼消失前可能會先有一陣敢在補貼終止前買車的boost。
Tesla 先前大約有超過3成淨利來源即來自銷售CAFE排放credit;隨著相關罰金與信用機制一併被終止,Tesla 在美國市場將無法再透過此途徑獲取額外收益,預計對其財務結構產生重大影響。2024年時Tesla淨利是71.5億,credits revenue則是27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