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Thinking '25-1 FastCompany, again

Chaz543-avatar-img
發佈於慢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Design Thinking(DT)—設計思維在 Fast Company 上又有一篇新文章:https://www.fastcompany.com/91362308/design-thinking-is-on-its-deathbed-corporate-america-adobe-dropbox-mattel-google-meta-sharkninja-visa

在 LinkedIn 跟 IDEO 校友群也有一些討論,我想通過幾篇文章分享一些自身經驗、反思與建議。

Design Thinking 中很多的工作環節需要「創新者」,注意:非傳統的「平面設計工作者」有更好的主持、對話、組織技巧,而不是比傳統設計師更會在 post-it 上畫插畫,本質上有很大的差異。

Design Thinking 中很多的工作環節需要「創新者」,注意:非傳統的「平面設計工作者」有更好的主持、對話、組織技巧,而不是比傳統設計師更會在 post-it 上畫插畫,本質上有很大的差異。

先從這篇文章開始,它的結論基本上是 Design Thinking 逐漸從不同公司(主要是美國)中的工作崗位描述(Job Description)中消失了,這可以解讀為一種衰退,但設計的價值原本就超越任何意識型態或方法論,所以不管你對這個主題的看法如何,也不論要叫什麼,設計的價值都沒有消失。

這篇文章對於這個「衰退」的拆解或推導,不但有逐年對超過 17 萬的設計相關工作作定量分析,也有和幾個大公司作過交流,比方說 Adobe, Dropbox, Google, Mattel, Meta, Visa 等,作者也用 “echoed” (呼應?)前 IDEO 的合夥人的觀點,說自己的第一個 critique (評論)是其實 Design Thinking 沒有什麼特別。

對於 Design Thinking 作者的第二個問題是很容易跟更廣義的設計混淆,所以批評(或客觀地評論) DT 不是件容易的事,也因為這些不確定性,讓這個詞不再受歡迎,在其他兩篇 Fast Company 前續文章中也能看到一些原因、批評跟反思。

其他來自作者的訪談中,主要分為三種不同的聲音,包括了 DT 已經進化或深入公司內部,不再需要「強調」或應該把重點放在更具體的要求上(就 JD 層面來說),另外,DT 提倡的步驟,比方說定義使用者的問題到原型製作,也不太符合不同公司創新的節奏。更重要的是,其他類似的能力,比方說系統性思考、產品策略也逐步取代了 DT。

文章的後續就沒有太多其他內容,如果你沒有整篇文章的權限,上述摘要應該是完整覆蓋了內容的核心觀點。

下篇文章,我會針對 LinkedIN 上、IDEO 校友群中的一些評論作些整理,估計兩三天內上線。

階段性的個人小結論:當潮流逐漸退去,也是我們回顧的好時機。不偏不倚、不捧不黑,我們看能從中間學到些什麼比較實際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esign Compass 設計指北
3會員
18內容數
關於創新、設計與 AI 的快思慢想與成長筆記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AI是否能取代平面設計,強調了學習AI運用需要用心學習,並提供了相關的技術與運用範例。文章透過實際例子與觀點,澄清了AI在設計領域的應用與限制,並強調了學習基礎設計知識的重要性。讀者藉由本文能更具深度地瞭解AI與設計領域之間的關係,以及AI對設計師職業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AI是否能取代平面設計,強調了學習AI運用需要用心學習,並提供了相關的技術與運用範例。文章透過實際例子與觀點,澄清了AI在設計領域的應用與限制,並強調了學習基礎設計知識的重要性。讀者藉由本文能更具深度地瞭解AI與設計領域之間的關係,以及AI對設計師職業的影響。
Thumbnail
進入科技教育產業已滿一年。因為團隊精簡,每堂課替換時間又快又急。在編寫課程介紹頁面時,對受眾和痛點的描述不夠精準。本文提供了市場中自己喜歡且訴求精準的課程分析作為研究素材,希望未來能更精準地規劃課程介紹頁面內容。
Thumbnail
進入科技教育產業已滿一年。因為團隊精簡,每堂課替換時間又快又急。在編寫課程介紹頁面時,對受眾和痛點的描述不夠精準。本文提供了市場中自己喜歡且訴求精準的課程分析作為研究素材,希望未來能更精準地規劃課程介紹頁面內容。
Thumbnail
引言: 相信各位有興趣於設計的朋友,也會經常苦惱於毫無靈感的時候。但只要運用以下幾種方法,相信會令大家茅塞頓開,靈感湧現。 1. 研究和理解目標受眾: 研究和理解目標受眾是設計師成功的關鍵之一。透過深入了解目標受眾的偏好、需求、價值觀和使用習慣,設計師能夠創建出更具吸引力和有效的設計方案。
Thumbnail
引言: 相信各位有興趣於設計的朋友,也會經常苦惱於毫無靈感的時候。但只要運用以下幾種方法,相信會令大家茅塞頓開,靈感湧現。 1. 研究和理解目標受眾: 研究和理解目標受眾是設計師成功的關鍵之一。透過深入了解目標受眾的偏好、需求、價值觀和使用習慣,設計師能夠創建出更具吸引力和有效的設計方案。
Thumbnail
觀察者模式透過主題訂閱/訊息通知的機制,極度增強系統的可擴展性、靈活性以及降低組件間的耦合度。概念直觀簡單,是非常實用的設計模式。
Thumbnail
觀察者模式透過主題訂閱/訊息通知的機制,極度增強系統的可擴展性、靈活性以及降低組件間的耦合度。概念直觀簡單,是非常實用的設計模式。
Thumbnail
1.設計系統不用從頭開始 在設計產品時,有一個觀念可能會顛覆我們對於產品設計的傳統想法。這是初期在 AlleyPin 擔任一人設計師,負責各種產品或視覺設計工作時才逐漸領悟到的一點。 當時,我在購買UI Kits這件事情上猶豫不決,擔心使用現成的設計資源會使我的設計變得無聊或是缺乏創造。後來面臨
Thumbnail
1.設計系統不用從頭開始 在設計產品時,有一個觀念可能會顛覆我們對於產品設計的傳統想法。這是初期在 AlleyPin 擔任一人設計師,負責各種產品或視覺設計工作時才逐漸領悟到的一點。 當時,我在購買UI Kits這件事情上猶豫不決,擔心使用現成的設計資源會使我的設計變得無聊或是缺乏創造。後來面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