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之所以让很多人反感,就是因为保险经纪选择性告诉你一些事。如果我们无从得知事情的全貌,那么显然的 we dont know what we dont know。
投资这件事,对我这个从小到大数学都不好的人来说,真的是有看没懂。就算解释给我听,我也不一定会明白。我相信的是转介绍给我的那个朋友。
信任错付了,不是因为这个朋友信誉有问题。而是那个经纪到底是真的有良心的没有?(这里也能看得出来朋友的分享是多么的重要,以后这位朋友分享的东西,我都要审视一轮。当然,我也告诉自己以后不碰这一块了,除非遇到超级专业又有良心的。)是的,我很想要知道整个保险界,到底有多少个人是真的打从心里说实话?那些张口说 “为你好” 的保险经纪真的是为了顾客的利益着想吗?还是其实保险经纪本身也是一知半解?前者,恶劣;后者,不专业。啊,遵循长痛不如短痛的我,想着每个月投资的数额,虽然数目不大,但都是我的血汗钱。我不想要去追究谁是谁非,因为无论说的是什么,信任一旦破坏了,就是破坏了。我是那种一次不忠,百次不容的人。我只能提醒自己:投资的东西还是不要再碰了。
只能这样安慰自己,这些钱都是拿去做慈善的——给这些人去看病。
再告诉自己:反正这世界都是游戏一场,钱会从其他地方来,不需要担心。我这个游戏人物值得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不会死的。
这件事也让我想起我当初选择通过 world vision 在刚果助养了一个孩子。大家说这个是骗人的,钱都是被中间方统统吃掉。我也是因为朋友的推荐,所以才决定去做我小时候就很想要做的事情。目前只有一个助养童,等我财务自由后,我要深入组织其中,去了解整件事——为什么探望助养童是那么艰难的一件事?目前助养一个孩子就好。因为正如投资那样,我不知道创办人/幕后主使人是谁,无从亲眼见过他(所以我可以感应他的 vibe)更加不知道他的愿景——由此窥探他的格局。投资和助养都一样,中间隔着层层关卡,我不知道到底钱会经过多少层人的手里。我能看到的效果或结果,都是以“年”计算。尤其是投资,50、60岁才能享用果实?seriously?我能不能第二天早上开眼睛都是一个未知数呢!当然,如果能活到60岁的话,这笔钱就很好用 but,我不会期望自己要依靠这笔钱过生活,我的收入来源是倍增,do i really care about such amount of money?
信任错付的感觉,挺糟糕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我 19 岁认真探讨营养免疫学的时候,我一度不敢相信这个创办人怎么那么好心肠?做教育、做apps、做研发、做包装、全球自资四间工厂、法律客服accounting、law and regulation、logistics 等等由他全包,经销商只需要分享营养免疫学、卖产品。可是粉红可以去到 50%。这是骗子来的吧?
事实是我从19岁到32岁,过了13年了,看着作为国际丞燕机构的创办人,依然继续分享营养免疫学、明明可以不用工作的他还在2016年打掉重练,和他的三个孩子们一起创办子公司——伊环球,同时母公司——丞燕依然继续run,所有的原料、研发等等都是同一个科研团队。工作量之大,我觉得他这种地位的一般人早就在游艇上喝酒开派对了。
因为我们团队系统的邀约,在香港和昭妃的对谈,更让我能过近距离看他。他虽然看起来斯文优雅,但是磁场是坚定、稳定,是一个很有远见、抱负和行动力十足的女人。这么多年来,他都以身作则,说到做到,表里如一,我真的看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个领导和他一样优秀,从内到外的优秀。如果他要做戏给所有经销商看的话,每个月的昭妃有约,还真的是让很多人学到科学新知。任何的q&a,他都能即席反应。我曾经在q&a这个环节问过他问题,所以我确信问q&a的人不是演员。
是的,我不是没有怀疑过,我甚至去“试探”。
营养免疫学也是以“年”来计算,因为保养这件事,不是马上看到效果的。而是,五年后,你的模样和五年前是完全不一样。有保养的人一定看起来比较活力好看。可是,如果这个人的健康很有问题,那么营养免疫学是可以立刻(最快都要几个星期,一个月)看到效果。因为除了均衡营养,也需要配合稳定情绪、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人才会健康。
从这里,我可以知道的是营养免疫学和投资、和助养童是不一样的。我每个月200美金吃进肚子里的东西,一定会有效果,我可以感受到。同时,我可以启动我的事业。一举两得。你说营养免疫学是骗人的吗?我说,你老板天天给你画大饼,他算是骗你吗?
那些无法给到绝对信心的承诺,在我的世界里,都必须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