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罷免難,難如上青天 #情報操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726台灣大罷免結果掀起多國關注,至今仍未停歇。

寫這篇文章以及下這個標題,並不是要打擊士氣或者說風涼話。

而是從情報操作理論中,人們接收資訊到行動的整個流程的相關知識來討論。

從中可以發現不少問題,也得以獲得問題的解決方向。


人的行動由資訊而起,經過接收、認知解讀、思考、結論,而行動。

欲使他人與我們有相同的行動(例如投下同意罷免),

就需要認真瞭解與思考上述的過程。


假設某個立委有無可辯駁的叛國的國防提案或同意相關法案,

或是有明確的暴力攻擊同事的情況,

這在一般中間選民來講,都是不可接受,值得投下同意罷免的事情。

先就上述背景為基礎來討論:

1. 接收

大千世界資訊量很多,收不收得到相關資訊是第一個關卡。


在這裡先說明一個「資訊濃度」的概念,資訊濃度如果是 100%,表示當天、每個人在各種管道都看得到。

通常是新聞媒體都在報導、各個群組都在討論,每個人都必定會看到這個資訊。


如果資訊濃度每天都是 50%,表示第一天有 50% 的人沒看到,這 50% 沒看到的人在第二天會剩下 25%,到第三天剩下 12.5%。

50% 已經算重大事件,大部份的事件,資訊濃度都偏低,而且越多天越低。

以 10% 來計算,不知情的人數依天數為 90%, 81%, 72.9%, 65.6%, 59%, 53.1%, 47.8%。七天時,仍然有大約 50% 的人不知此事。


raw-image

(Claude 作圖。不知情人數比例越低越好,但不知情人數要下降是個很長的過程)


在路上看著川流不息忙忙碌碌的人,他們到底有多少人接收到某個資訊?10% 都有點樂觀。


很多事情在兩三天之後就沒有再獲報導,只剩群組或口耳相傳,資訊濃度超低。


「接收」的問題,能透過志工勤力的站路口,在有限的資源內用各種方式宣傳。

儘量處理到極限了,但還是有很多人沒有機會接收到資訊。


我們可以發現,有的人到罷免投票前兩週收到投票通知單才知道有罷免,如果沒看公報或信箱裡的 DM,也還不知道需要罷免的理由。


2. 認知解讀

資訊的呈現方式、清晰度、重點強調、前後附加資訊,都會影響人們的認知解讀。


以無可辯駁的情況為例:叛國提案及表決、暴力攻擊。

如果被情報操作者操作,也會使選民在這個步驟走入「不同意罷免」的未來。


例如中共在地協力媒體如果報導時,在資訊後補充說:

民進黨先OOXX

民進黨也OOXX


或者提供了看似正確的理由,

說刪凍潛艦預算要等浮起來再說。

看似正確,但一擋就阻礙潛艦發展兩年,也沒有要一起想出折衷的方式。


也就是說,無可辯駁的應罷免理由,簡單的被能被媒體、政客、網軍化解掉了。


對策是預先想對方的回應,先從上游堵住或馬上堵住可能的操作。

例如:

讓民眾簡單的回到「不該做的事就是不該做,別人做過也不會成為正確。」的常識,維持罷免理由。

預先說明:OOO可能會說XXX,但實質影響就是兩年。

難道沒有折衷的方法,一定要延誤兩年有利敵國入侵?


能夠預先推演的情況很多,在此先不往細討論。

也許很多人聽到立法委員的這些不當作為,卻沒有走向「同意罷免」的決定,可能就是被誤在這個階段。


3. 思考

到了思考階段,人要綜合各種資訊做出同意、不同意;去投票、不去投票的決定。


此時有更多資訊需要一起納入評估。

延續前述無可辯駁的情況,叛國、暴力,都足以使人投下同意罷免。


但人的思想很複雜,如果對於叛國提案、暴力攻擊所賦予的權重不夠,

不成為唯一必要決定時,也有可能走入不同意罷免的決定。


對策是因應各種論點的反擊要足夠使它們無效化,例如常見的:

A. 做一半罷掉不具正當性(陳柏惟就曾做一半被行使罷免權而下台)

B. 一萬會不見(應評估立法委員的適任性,而不是被他們從我們口袋拿出的錢吸引)

C. 五天假不見(假放得多,收入同樣會被老闆依成本暫緩調薪、本來也有特休假,加加減減沒差太多)

D. 一黨獨大(拿出預藏的里長、議員、議長、市長的黨籍統計)

E. 罷團都在抹紅(停用標籤化,用反標籤起頭,加上證據應對。可採取「談及民進黨」來使對方回復正常思考能力:我沒有要抹紅他啦,但是你看看他做的OOXX,是不是對入侵者有利。如果是民進黨做這樣的事,你覺得對嗎?)


4. 結論

同意罷免的結論形成之後,仍然需要持續鞏固,以免受到情勢更新、外界資訊或回擊的論述所影響。


例如:

選舉公報出來之後,有立委對此進行回應。

此時需要針對回覆內容,再發出一輪傳單反擊。


最後階段出現普發現金的威脅,可能使人在財務壓力之下容易變心。

該如何反擊呢?

反對罷免的一波一波說做一半就罷免而不具正當性,那也要一波一波的回應實行罷免權的正當理由。

若未能維持同意罷免的結論,則每個選民仍有可能改變。


5. 行動

結論到行動間,有時仍然有一點距離。

下雨可能影響投票率

懶惰可能不想出門

覺得必勝或必敗可能放棄投票

投票日的新聞可能影響投票(例如趙少康亮票可能帶動一些人出來投票)


綜合各種情況,人們需要有的概念或提醒

可能如下:

A. 在投票日前一天提醒親朋好友投票

B. 民主概念的深化(實踐、表態、主動)

C. 展現出門投票的意願

D. 投票日展現自己投完票的手章

E. 如果有重要新聞不違反不得宣傳但可以促進投票的,可以轉發。


瞭解上述原理,將

資訊到行動之間的關卡一一打通,

如此一來,青鳥便可上青天。


原稿:建立於20250805

#情報操作 角度討論 罷免難,難如上青天

什麼是情報操作?

本系列文章發表所探究的情報操作,是指帶有惡意的個人或組織,用各種方式將想法、觀念、思考流程植入人們的大腦,影響接收訊息的人的思考,進行影響行為,達到想要的目的。將人的思維過程放慢來看,接收到資訊之後,會融合記憶、情感、分析方式、跳躍思考,達到一個暫時的想法。情報操作者有多種不同的手法,從資訊的篩選、解讀就開始加工:調閱需要的經驗、扭曲轉化記憶、召喚不同的情緒、引用想要的分析方式,為思維過程開路,到達他想要的結果。

作者:冰山小企鵝

長年居住在冰山上,觀察人類進行著各種加速冰山融化的行動,固定發表推文希望某天人類能看懂。自2020年起,經營X帳號:冰山小企鵝(@YaleChen2020) / X平台,以「情報操作」為主題,關注世界和人類腦內隱藏秩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冰山小企鵝的沙龍
4會員
109內容數
情報操作,是指帶有惡意的個人或組織,用各種方式將想法、觀念、思考流程植入人們的大腦,影響接收訊息的人的思考,進行影響行為,達到想要的目的。將人的思維過程放慢來看,接收到資訊之後,會融合記憶、情感、分析方式、跳躍思考,達到一個暫時的想法。情報操作者有多種不同的手法,從資訊的篩選、解讀就開始加工,為思維過程開路,達到目的。
2025/08/04
正常世界裡要決定一個方向,民主社會就以投票定勝負。 有時候獲勝門檻票數會差一些,此時只需要小黨一起投票就可勝利。 但是自我膨脹的小黨就會以為「是我的選票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習慣性的落入被道德綁架、情緒勒索的原支持黨,也可能會不小心卑微了起來。 雙方都忘記「票票等值、共同成就」的道理。
Thumbnail
2025/08/04
正常世界裡要決定一個方向,民主社會就以投票定勝負。 有時候獲勝門檻票數會差一些,此時只需要小黨一起投票就可勝利。 但是自我膨脹的小黨就會以為「是我的選票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習慣性的落入被道德綁架、情緒勒索的原支持黨,也可能會不小心卑微了起來。 雙方都忘記「票票等值、共同成就」的道理。
Thumbnail
2025/08/03
「政治歸政治,XX歸XX」是極權國家長期操作的一個概念,意圖使人不表態。 我們可能以為大家都不表態很公平,但輿論的天平實際上卻傾斜了。 如果傾向民主的聲音真的都不表態了,就只剩傾向極權的聲音了。 一年三年五年,十年長期下來,就只剩聽傾向極權的聲音長大的人。
Thumbnail
2025/08/03
「政治歸政治,XX歸XX」是極權國家長期操作的一個概念,意圖使人不表態。 我們可能以為大家都不表態很公平,但輿論的天平實際上卻傾斜了。 如果傾向民主的聲音真的都不表態了,就只剩傾向極權的聲音了。 一年三年五年,十年長期下來,就只剩聽傾向極權的聲音長大的人。
Thumbnail
2025/07/26
台灣首次規模最大罷免投票,已經結束。 有些懸念雖然看起來像自我安慰,還是可看看有沒有道理,也許其中有些與未來之路有關。 1. 投票率高是民主的勝利 2. 親共、通共、舔共,證據不足 3. 投票結果尚不能代表台灣整體意志傾向中共傾斜 4. 傀儡政權有望 5. 同意罷免方預見的未來關聯不起來 6...
Thumbnail
2025/07/26
台灣首次規模最大罷免投票,已經結束。 有些懸念雖然看起來像自我安慰,還是可看看有沒有道理,也許其中有些與未來之路有關。 1. 投票率高是民主的勝利 2. 親共、通共、舔共,證據不足 3. 投票結果尚不能代表台灣整體意志傾向中共傾斜 4. 傀儡政權有望 5. 同意罷免方預見的未來關聯不起來 6...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風起雲湧,政局變幻, 人心惶惶,世態炎涼。 高官顯貴,權傾朝野, 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談笑風生,染指山河。 卻不知,百姓疾苦, 只為自己,謀權篡位。 高談闊論,口吐狂言, 信誓旦旦,許下諾言。 卻不知,言行不一, 只為自己,沽名釣譽。 歌功頌德,粉飾太平
Thumbnail
風起雲湧,政局變幻, 人心惶惶,世態炎涼。 高官顯貴,權傾朝野, 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談笑風生,染指山河。 卻不知,百姓疾苦, 只為自己,謀權篡位。 高談闊論,口吐狂言, 信誓旦旦,許下諾言。 卻不知,言行不一, 只為自己,沽名釣譽。 歌功頌德,粉飾太平
Thumbnail
哦~~~ 真的很抱歉,各位。 我要講的話就是如標題了。 因為我太忙啦!!!以後補齊。
Thumbnail
哦~~~ 真的很抱歉,各位。 我要講的話就是如標題了。 因為我太忙啦!!!以後補齊。
Thumbnail
這場抗議提醒我們,民主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關注和守護。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審視每一項法案,確保它們符合民主原則,維護權力分立,保障我們的自由和權利。
Thumbnail
這場抗議提醒我們,民主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關注和守護。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審視每一項法案,確保它們符合民主原則,維護權力分立,保障我們的自由和權利。
Thumbnail
我覺得在此刻所討論的内容已經不重要了,對錯都已經不重要了。台灣人不是想建國嗎?請先學會尊重不同意見,尊重對手,尊重人,尊重議會,以至於尊重國家。。。可別說對錯了,都上去抱摔了。。。
Thumbnail
我覺得在此刻所討論的内容已經不重要了,對錯都已經不重要了。台灣人不是想建國嗎?請先學會尊重不同意見,尊重對手,尊重人,尊重議會,以至於尊重國家。。。可別說對錯了,都上去抱摔了。。。
Thumbnail
網路上撿到這張圖,我想這改革哪有這麼厲害於是搜尋了完整條文 有網友提供這份文件 chrome-extension://efaidnbmnnnibpcajpcglclefindmkaj/https://ppg.ly.gov.tw/ppg/download/agenda1/02/pdf/11/01
Thumbnail
網路上撿到這張圖,我想這改革哪有這麼厲害於是搜尋了完整條文 有網友提供這份文件 chrome-extension://efaidnbmnnnibpcajpcglclefindmkaj/https://ppg.ly.gov.tw/ppg/download/agenda1/02/pdf/11/01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