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棕熊之夜》到《熊蓋毒》:細數電影裡的殺人熊一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熱衷戶外活動的人,多少聽過這句老話「碰見棕熊躺下裝死,遇見黑熊反擊免死,撞見白熊準備赴死。」雖然動物學家對此嗤之以鼻,不過它倒是反映三種熊在人們心中的恐懼感。與鯊魚等動物相比,熊與人類的生活空間有更多交集,擦槍走火的衝突或傷亡事件也層出不窮。對人類來說,牠們既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環,或是笨拙可愛的卡通形象,有時卻是快如閃電、力大無窮的殘暴殺手。

因此,影視作品的熊往往相當兩極化,2023年的恐怖喜劇《熊蓋毒》(Cocaine Bear)甚至將上述的三種面貌融為一體,製造令人哭笑不得的荒謬趣味。從1966年的西部冒險電影《棕熊之夜》(The Night of the Grizzly)開始,熊每隔幾年就會成為災難片的常客。除了少數將熊變成嗜血怪物的電影外,大部分的故事都把熊視為天災與大自然的考驗,且人禍往往才是浩劫的主因。正當恐怖片幾乎用完所有跟熊相關的點子時,《熊蓋毒》成了從天而降的驚喜之作。它就像同為環球出品的《獸》,在追求創新的同時,也令我們想起半世紀前動物災難片的輝煌歷史。

raw-image

《棕熊之夜》是目前已知首次以人熊衝突為主題的作品。不過主角一家最大的威脅其實是尋仇的匪徒,棕熊則是他們齊心克服的生活難關。1969出版的報導文學《灰熊夜》(Night of the Grizzlies)徹底地顛覆這個人定勝天的公式。書中描寫兩位年輕女性在蒙大拿州遭棕熊殺害的細節,不但引發大眾對森林動物的恐懼,更間接催生《大灰熊》(Grizzly, 1976)這部《大白鯊》的跟風作品。片中的巨熊狡猾殘酷,見人就殺,甚至必須用火箭筒才將牠徹底消滅。誇張的劇情已讓牠脫離動物的範疇,變成連環殺人魔的非人類翻版。

raw-image


無獨有偶,1979年的科幻片《怪兆》(Prophecy)也出現了怪物般的巨熊,不過牠這次成為工業污染的受害者,在心智錯亂下不分青紅皂白地攻擊人類。隨著環保意識抬頭,人對大自然的恐懼變成愧疚,人為的影響及迫害逐漸成為片中動物失控的主因。《大灰熊》預定在1983年推出的續集也受到此類思潮的影響,讓棕熊為死在盜獵者槍下的幼熊復仇而襲擊城鎮。

raw-image


《大灰熊2:復仇》原本打算延續前集的亮麗票房,最後卻因為資金而中斷計畫,直到2020年才讓拷貝重見天日,在片中擔任配角的喬治克隆尼、蘿拉鄧及查理辛等人,其青澀的演出在今日看來別有一番趣味。除了《大灰熊2》,1977年的獨立製片恐怖作品《利爪》(Claws)也將棕熊的攻擊動機歸咎於盜獵者。本片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敘述主角與情敵為追蹤殺人熊展開的競爭,直到最後才讓棕熊從暗處現身。導演異想天開地用慢動作呈現人熊大戰,反而讓毫無魄力的特寫鏡頭多了些許氣勢,可說是誤打誤撞的奇妙結果。

1983年的動作驚悚片《群獸》(Beasts)是美國在九零年代前推出的最後一部殺人熊電影。有趣的是,本片的棕熊反而間接保護主角夫妻免於歹徒追殺。為了贓款不惜殺人滅口的惡徒也並非喪命熊口,而是被棕熊驚嚇而墜落山谷。這個安排多少預示了九零年代後災難電影的轉型,與生態恐怖題材被外星人或科技怪獸取代的變化。

九零年代的熊類災難片以日本與美國為主。武打巨星千葉真一在1990年首次執導的冒險片《大雪山傳奇》雖然取材自真實的慘案「三毛別棕熊襲擊事件」,但片中嗜食婦孺,迫使獵人集結起來圍攻的巨熊,反而頗接近《大灰熊》或《怪兆》的怪獸模樣。本片的實體特效相當精彩,主角真田廣之與棕熊的小屋決戰拍的更是極具張力,可說是不常拍攝動物災難片的日本,在技術上邁進的一大步。

1997年的《勢不兩立》則讓棕熊回歸了野生動物的單純形象,甚至連主角擊敗牠的過程都參考了原住民獵熊的手法。片中的富商與妻子的攝影師情夫,在飛機墜毀於野外後被迫攜手合作。而不斷尾隨襲擊他們的棕熊,既隱喻了各懷鬼胎的兩人在旅途中萌生的殺意,也同時成為凝聚兩人意志的野性力量。相較於《大雪山傳奇》的獵奇路線,本片反而回歸《棕熊之夜》、《利爪》與《群獸》裡以「人」為主角的古典風格。這段時期的熊類災難片即使寥寥可數,它們依然可視為過去兩種路線的正統延續。

2000年至2010年間的熊類災難片,大致來說延續了《勢不兩立》的自然生態路線,並進一步地描寫人與熊間的緊密連結。其中最奇特的例子莫過於2008年的《棕熊公園》(Grizzly Park)與2010年的《嗜血熊》(Bear)。前者讓公園巡警訓練棕熊獵殺毫無悔意的少年犯,後者則讓富有靈性的棕熊將一對怨偶困在車中,以生死交關的考驗迫使他們面對關係破裂的真相。此外,2007年的《棕熊之怒》(Grizzly Rage)更出現人類不慎撞死幼熊而被母熊追殺的情節。片中角色不分善惡全數死亡的結局,也創下四十年來的首例,讓這十年堪稱是棕熊在銀幕上最耀武揚威的時期。

或許是觀眾喜新厭舊的關係,2010年後的熊電影又充滿了怪物般的殺人熊。極少在災難電影登場的北極熊與黑熊也找到自己的舞台。2015年的科幻恐怖片《神鬼獵熊》(Unnatural)與《怪兆》同樣以基因突變解釋攻擊動機。故事也配合時代背景,以阻止生物武器的藉口將獵殺北極熊的行為合理化。2014年的低成本驚悚片《黑熊森林》(Backcountry)則以加拿大的真實事件為靈感,用單一的空間與極簡的角色,呈現旅人與黑熊在荒野展開的駭人攻防戰,在氣氛的掌握上充滿令人焦躁的緊繃感。

另一方面,這個時期的作品對人類的描寫也比過去正向許多。 在2015年的《棕熊迷宮》(Into the Grizzly Maze)裡,主角為了拯救保護區的熊群,必須阻止行為超乎常理,甚至獵食同類的殘暴巨熊。他們用盡一切徒勞無功的手段後,才決定殺死牠。某方面來說,《熊蓋毒》也傳達出類似的想法。片中的黑熊早已是當地居民生活的一部份,因此他們遭遇發狂的黑熊時,仍會試圖理解其行為異常的原因,而非視牠為大自然不可理喻的一環。被黑熊追殺的主角,也會顧慮幼熊的安危,甚至最後與熊站在同一陣線。

綜觀熊類災難片的歷史,我們可以將改編自「真實」事件的《熊蓋毒》視為集大成的混搭。黑熊誤食古柯鹼產生暴力行為,讓牠成為備受同情的對象,但牠對無辜者毫不留情的攻擊(如前來救援的醫護人員)又使人驚覺到牠失控與危險的一面。在故事尾聲出現的毒梟,造成了比動物更大的傷害,讓守護孩子的黑熊搖身一變成為制裁者。

動物災難片通常會替動物設計固定的行為模式,相較起來,《熊蓋毒》對黑熊的描繪似乎過於隨興,給人隨處閒晃、漫無目標的印象。但這正是它的獨特趣味。它就像借用動物災難片的外殼,講述誤食毒品的倒楣當地人,被警方與毒梟循線追蹤的黑色喜劇。而黑熊難以捉摸的性格,又為故事增添莫名其妙的變數。在電影的後半部,我們也不知不覺的從黑熊的角度觀察人類在野外的言行,讓一切變得更加荒謬。

過去的災難片一律將動物視為沒有聲音的局外人,《熊蓋毒》卻賦予黑熊鮮明的個性與戲份,讓牠的存在不僅是為了彰顯自然力量或妨礙主角,而是成為自己故事的主人。《史前巨鱷》等作品也可看到類似的敘事手法,《熊蓋毒》的操作卻更成功。我們可能不會對過去的殺人熊留有太多印象,但這隻飛身躍上救護車的黑熊,或許未來將永存觀眾心中。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狼屋的電影珍奇櫃
0會員
3內容數
歡迎來到人狼屋的電影珍奇櫃,這裡會聊各種電影,台灣的電影老文獻,與各種有趣的收藏。我在「電影神搜」與其他刊物所刊登的文章也會移到這裡。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人會恐懼未知而強大的東西,無論那是什麼。 這是人們生存的本能,這個警覺使我們能夠在自然中生存至今。 面對恐懼,我們可能會想要戰鬥、僵住、或是逃避, 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應。 但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有這個本能, 需要知道自己被本能推動的,遠比我們所知的要多得多。 才不會以正義之名成為霸凌異己的人
Thumbnail
人會恐懼未知而強大的東西,無論那是什麼。 這是人們生存的本能,這個警覺使我們能夠在自然中生存至今。 面對恐懼,我們可能會想要戰鬥、僵住、或是逃避, 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應。 但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有這個本能, 需要知道自己被本能推動的,遠比我們所知的要多得多。 才不會以正義之名成為霸凌異己的人
Thumbnail
《狼與森林的教科書》書名看似嚴肅,其實內容深入淺出,老少咸宜,是一本不錯的生物科普讀物,精美又童趣的繪圖亦增添不少閱讀樂趣。若對動物有興趣,相信會讀的津津有味,順便吸收一點生態知識。 儘管南洋沒有原生狼,但一般人對狼並不陌生,小紅帽、七隻小羊、中山狼等等民間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加上影視動畫的描
Thumbnail
《狼與森林的教科書》書名看似嚴肅,其實內容深入淺出,老少咸宜,是一本不錯的生物科普讀物,精美又童趣的繪圖亦增添不少閱讀樂趣。若對動物有興趣,相信會讀的津津有味,順便吸收一點生態知識。 儘管南洋沒有原生狼,但一般人對狼並不陌生,小紅帽、七隻小羊、中山狼等等民間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加上影視動畫的描
Thumbnail
「如果在森林裡,妳比較想遇到熊還是陌生男人?」 這個熊與男人的問題最近在網路上引起激烈討論。 不過這議題其實在西元前就有案例了,那就是大熊座的神話故事。
Thumbnail
「如果在森林裡,妳比較想遇到熊還是陌生男人?」 這個熊與男人的問題最近在網路上引起激烈討論。 不過這議題其實在西元前就有案例了,那就是大熊座的神話故事。
Thumbnail
西伯利亞虎在冰天雪地上瀕臨滅亡、兇猛的黑熊在園林野地上被重重圍困、在非洲大草園裏稱霸的雄獅,其獅群的稱霸地位已汲汲可危,就連一直自視優等,在地球歷史上最懂戰的人類,如今已淪下到殉亡的境地上,快已無力反撲。
Thumbnail
西伯利亞虎在冰天雪地上瀕臨滅亡、兇猛的黑熊在園林野地上被重重圍困、在非洲大草園裏稱霸的雄獅,其獅群的稱霸地位已汲汲可危,就連一直自視優等,在地球歷史上最懂戰的人類,如今已淪下到殉亡的境地上,快已無力反撲。
Thumbnail
A vicious game from the Middle Ages 中世紀傳下的惡毒活動 一隻小熊被一條只有幾呎長的繩子綁在柱子上,只夠小熊繞個小圈子移動。 接著放出兩隻大狗開始攻擊小熊。 小熊嘗試咬狗來自我防衛,但牠沒有牙齒,因為在賽前牠的牙齒就被拔光了。 小熊想要用爪子,但是牠的
Thumbnail
A vicious game from the Middle Ages 中世紀傳下的惡毒活動 一隻小熊被一條只有幾呎長的繩子綁在柱子上,只夠小熊繞個小圈子移動。 接著放出兩隻大狗開始攻擊小熊。 小熊嘗試咬狗來自我防衛,但牠沒有牙齒,因為在賽前牠的牙齒就被拔光了。 小熊想要用爪子,但是牠的
Thumbnail
仔細聞,每一種風都有不一樣的味道
Thumbnail
仔細聞,每一種風都有不一樣的味道
Thumbnail
當共產和獨裁瓦解,新興又充滿缺陷的自由往往讓人無所適從;令人們咒罵自由的破壞性,民主沒有如期待般即刻創造富足和夢想,於是人們開始懷念曾亟欲擺脫的過去。
Thumbnail
當共產和獨裁瓦解,新興又充滿缺陷的自由往往讓人無所適從;令人們咒罵自由的破壞性,民主沒有如期待般即刻創造富足和夢想,於是人們開始懷念曾亟欲擺脫的過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