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皆有雷,建議先進電影院看過劇場版再來看這篇文章--------)
世上的愛有很多種,可能是姊妹之情、親情,可能是友誼、師生情誼,也可能是愛情。
胡蝶忍是因為姊姊被殺,想要為姐姐復仇、保護大家,所以才能與毫無同理心的童磨戰到最後一刻,並在臨死之際還不忘給香奈乎比手勢、打暗號,讓香奈乎得以避開童磨的血鬼術,更能保護自己。主角炭治郎是為了想要保護變成鬼的妹妹禰豆子,也想要為被鬼殺掉的家人復仇,同時也為了承襲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煉獄杏壽郎殺鬼的遺志,所以才有辦法用盡全力與殺死煉獄大哥的猗窩座戰鬥到最後一刻。
這次電影的主角-猗窩座則是為了心愛的女人而變強,只是變成鬼之後,忘了自己當初為了保護父親與愛人而變強的初衷,越來越扭曲心智,空虛地追求戰鬥中的勝利。猗窩座最初戰鬥的「鬥氣」或初衷,是為了保護別人而戰。最終,當他已經被炭治郎砍頭,照理說應該已經無法再戰,但因為他盲目繼續戰鬥的執念,讓他又得以把頭接上,即便後來他被義勇用劍把頭破壞掉後,他的身體還是盲目地繼續戰鬥。幸虧他的愛人戀雪的魂魄出現,提醒他當初變強的理由,並不是為了殺生,也不是為了贏過他人,才讓他終於放下戰鬥到贏的空虛感,得以停止再生、停止再戰,讓戀雪陪著他一起善終,結束他化為鬼之後不斷地盲目戰鬥的悲慘命運。
看了網路上很多影評,最後歸結我自己的觀影心得,我會覺得猗窩座是一個可憐、可悲又可恨的角色。可憐的是他在人生過程中,幾乎從小到大都沒有被保護過,反而還需要竭盡全力活下來,去保護、照顧病弱的父親,為了籌錢買藥,被迫用偷竊的方式誤入歧途;可悲的是,明明他在人生中曾經遇到兩個貴人,包括幫他脫困、給他安身之處、教會他武術的道館師父,還有讓他重新學會怎麼愛人與被愛的戀雪,令人悲傷的是,這兩個貴人卻慘遭下毒身亡,悲傷至極的他,開始變得殘暴冷血,殺盡道館的人,成為失去人性又可悲的殺人兇手;可恨的是,在他變成鬼之後,他太過執著於「我要變強」的表象,忘了自己當初想要變強,其實是出於想要保護他人的決心,以致於被無慘利用,成了愛好戰鬥的鬼,造成無數死傷慘重。雖然有部分網友一面倒地覺得猗窩座的故事很值得同情,但是,我比較覺得「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就算他的術式名稱(流閃群光、飛遊星千輪)是跟戀雪相約看煙火的約定有關,如雪花形狀的「破壞殺. 羅針」象徵著戀雪頭上的髮飾,有網友覺得這些蛛絲馬跡,都可以看得出猗窩座對戀雪的愛有多麼刻骨銘心,甚至有網友覺得他是「純愛戰士」,為了自己所愛之人而戰鬥,但我還是覺得即便他再愛戀雪,但從頭到尾戀雪都沒有希望他傷害或殺死這麼多人,戀雪也不希望他變成無慘底下的鬼去傷害別人,所以他殺人的行為仍舊很可惡,絕不能因為他變成鬼之後、與戀雪的回憶消逝,就合理化他生前或死後殺人的舉動。
我看完這部電影後,除了感佩多位「柱」帶領鬼殺隊一起進入無限城討伐惡鬼的精神與浩然正氣,更感嘆狛治(猗窩座生前的名字)悽慘的人生際遇,也對於他殺死了無數生命感到深惡痛絕。
如果狛治可以強大到不要忘記愛的初衷,或許他就不會被無慘吸收,也不會成為盲目戰鬥、盲目追求強大的上弦之參了!整齣劇,讓我感受到猗窩座(狛治)最強大的時刻,是他終於可以回憶起過往和戀雪的回憶,重拾想要保護他人、愛人的心,才得以鼓起勇氣自己破壞自己已化為鬼的軀體,結束空虛又傷害他人的戰爭。放下屠刀,雖然已來不及立地成佛,但至少,他可以少傷害幾個無辜的人,也可以重新感受戀雪對他的愛,並因為自己想要回應戀雪的愛意,變得更勇敢,毅然決然地放下無謂戰爭的執念,得到心理上的平靜,靈魂才真的得以安息。
*備註:封面照片為筆者進電影院觀影得到的透明角色書籤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