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成人內容即將進入的頁面,可能含暴力、血腥、色情等敏感內容

《好個哲學一家親》第一章(第一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第二節 往事如煙

註明:本作品為試閱版本,僅公開部分章節。

沐雍熙自五歲被共養前,一直和相差三歲的姊姊(原名穆重華)、兩個女管家和一群訓練有素的保母,一起住在西南大城的郊外別墅裡,對不住在一處的親生父母及祖父母的一切,均「一無所知」。在見到三姨跟三姨丈之前,都是從別墅客廳的全家福(僅有父母和祖父母),來認識家人的,一切都是冰冷而疏離的。

在聽到三姨跟三姨父的自我介紹後,才知道除了姊姊,和彷彿不存在的父母與祖父母外,還有其他家人。至於,那些如煙的往事與「其他的家人」在共養前,一無所知,在共養後,亦所知極少!

從共養人之一的三姨那裡,得知生母在娘家排行第九,是最小的孩子,在女孩中排行第四;又從共養母親那裏,得知生母有八個兄姊,前三個是一掛,中間三個是一掛,後面兩個又是一掛,生母是單獨一掛。除此之外,生母與兄姊們相差了很多歲,跟八舅的年齡差距最小,只差了九歲。

當時年紀尚小,一聽生母與八舅只差九歲,便追問:「那與最大的差多少?母親又比她大幾歲?」只見母親面容鎮靜地解釋,大舅與生母差了二十九歲,而她和生母差了二十一歲。這是因為外婆在十五歲和十九歲的外公結婚,十六歲也就是一九四二年,生了第一個小孩的緣故。

當下對母親的解釋,雖然能理解,但是對這樣的年齡差距,還是感到很不可思議,最大與最小的孩子足足相差近三十歲!年紀稍長後,才曉得在四五零年的時代,手足年齡的懸殊,是很正常的事!三姨父曾說五個舅舅都是尚未成家,年紀輕輕,甚至很年少就去世了。所以,娘家的手足雖然很多,但都沒有後代,一路活到現在的,只剩下三位阿姨了。

每逢舅舅們和小姨的忌日或是重陽節,會和大姨母一家、母親、三姨母及三姨父、表舅跟表舅媽一家,去北州山區的沐家墓園掃墓、拜拜;一到逢年過節,大家又在群芳飯店、群芳酒店齊聚一堂,吃飯過中秋,或是吃年夜飯,彼此閒聊,相互祝賀。那些歡聚的時刻,總會見到四位「阿姨」,但她們的親屬關係,對年幼的我來說,卻一點也不瞭解。

母親只是一貫的解釋:「等妳二十歲,就會知道了。」

對於舅舅和小姨的許多事,一概不知。第一次去沐家墓園掃墓、拜拜時,是生母故去的隔年。那時,手上拿著香,在同樣拿香的母親說:「待會你跟著我做,我怎麼做,你就怎麼做」,抬頭望去,並問:「這些人是誰?」母親平靜地介紹:「是你的五個舅舅與小姨,有三位是大舅,兩位是小舅,小姨排在小舅與小九之上。」隨後,跟著母親站在一個個很氣派、很大的墓碑前,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那一座座接著一排排的墓,外面是四方形,好像還有屋頂,裡邊是很大的墓碑與一張大供桌,桌上擺著不大也不小的香爐。

那是第一次知道,在母親的上面,除了大姨母,還有三位舅舅;而在三姨之下,又有小姨與兩個小舅。站在稍遠的外邊,看著裡邊墓碑上的生卒年與各自的位置並排幾乎相連,十分氣派!

只有小姨不跟舅舅們排在一起,而是在一塊風景很好,景觀十分開闊的地方;遠遠望去,整個墓地比較小,在規格上卻一點也不輸給很氣派、很豪華,可以讓四五人躲雨的祖先墓地。小姨的墓,旁邊還有一個墓地,跟祖先的墓地一樣大,當時年紀尚小,只匆匆一瞥,沒看清那是誰的墓。在小姨的墓碑前,那一張大供桌上,擺滿了鮮花和供品;不單有水蜜桃、奇異果、棗子、葡萄、蘋果等水果,還有三碗茶水、巧克力、巧克力蛋糕、擺滿草莓的生乳蛋糕等甜點零食。至於鮮花,有鳶尾花、茶花、木槿花、桃花等;另外,還擺了一盤脆皮烤鴨、一碗海帶鹹粥和一份鹹酥雞。

這使年幼的我,看得既訝異又疑惑:「其他的祖先,包含舅舅的供桌都是一樣的水果,沒有鮮花、沒有熟食也沒零食,只有這位小姨的供桌擺了不一樣的水果和很多好吃的美食、甜點,還擺了好幾種花——這些也能拜拜?!連供品都這樣特別,讓年幼的我,忍不住想問:「她是誰?」

「去跟小姨打招呼。」在母親的提醒中,走到墓碑前,自我介紹:「小姨好,我叫沐雍熙,字淳熙又字孝熙,今年六歲,第一次來家族墓地,看祖先跟舅舅與小姨。小姨的供桌好豐富,有鮮花、有蛋糕、有熟食也有零食,真好!」

殊不知,一說完,後邊有人傳來暗暗地竊笑聲,接著是敲後腦杓的聲響。

母親神情無奈,俯身輕聲提醒:「應該要說:『小姨,妳的供品如此豐盛,希望妳能享用得很開心』。」一聽這話,又照著重述了一遍。

長大後,有一年再去祭拜小姨,本以為她的供品都是隨便挑幾家買的,結果並非如此。母親會先打電話跟店家或製造的廠商訂貨,等送達時,仔細檢查再分裝,隔一天就可以帶去了。當時仔細看了那些供品,大多是老品牌,而且是不刷網評,連在地人、外國遊客及其他州的人吃過,都會大讚:「真好吃!」的美食。

即便事隔多年,對舅舅與小姨仍一無所知。只知道每年小姨的忌日,她的供桌都是擺滿的,上面的供品很特別又很不一樣,固定會有不同種類的鮮花。至於原因,母親與三姨從沒說過。

花甲之年的沐芳若,神色如常,穿著淺棕T和黑色褲裙,邊吞雲吐霧,邊坐在竹製搖椅上,前後搖曳。她與五姊開始抽菸後,只抽雪茄——煙味濃烈厚重,比菸斗更爽、更有勁!

古稀之年的東方圭璋,看著妻子坐在陽台,悠閒地抽菸,將門開了一半,並在門邊的茶几旁坐下,開始煮水泡茶。一臉悠閒地問:「現在一個勁地『全盤托出』,那丫頭不會聽暈,還能搞清楚以前門當戶對、人文化誠、守而不舊等等,一堆的觀念與事件,也是挺厲害的。」

沐芳若聽罷,看了看那閒情逸致的模樣,煙雲裊裊道:「以前不說,是不想他們在很小的年紀,就得承受入獄的生母被殺害、生父在獄中終身監禁、外祖父母各有私生子女、祖父母只要孫子,不要孫女等等,一大堆的爛帳爛事。」一陣煙雲後,就像盛姨講的:「自私與自利是最大化的人性」——在他們「呱呱墜地」時,就注定是個爹不疼,娘不愛,連夫家也不會要的孩子。穆家只要男生,不要女生,小九剛送到法醫那裏,穆家就讓兩個女管家把屋子裡值錢的東西全寄過去,並把孩子送到育幼院。

東方圭璋邊泡茶邊默默聽著,沉默了一會,才「慢條斯理」道,那屋子裡的東西,本就屬於穆家兩老的,其他人根本沒權力做主,也沒資格爭搶。再說沐家歷代人丁凋零,若要選個適合養育的人,既有愛心也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人很「通情達理」,情緒很平穩,不會動不動就「陰晴不定」也不會大小聲,更不會連吼帶罵或不耐煩的抱怨、碎念連連。這樣的人,堂兄和堂嫂最合適了!

沐芳若邊聽邊思量著,一陣雲霧繚繞道:「當時的我們,其實能將小丫頭抱來,只是顧慮如堂姑所說,能力不足會養得不好。」東方圭璋邊啜飲幾口茶後,說:「那時候的你,想要拚事業,我也不認為那時的情況,適合把小丫頭接過來。」

沐芳若在雲霧之中,說再不適合,總比一直住在那間郊外大別墅,跟一群保母和兩個女管家在一塊好。若不是穆家兩老一直不同意,早應該把她收養過來的。隨即說,東西樓的皇甫三華,當中的大姊瑤華,四十多歲快五十歲結婚,沒生小孩,一直以事業為重。當初,皇甫家的太奶奶因孫子一家的變故,在家族裡挑來挑去,最屬意的皇甫芳若,因孩子太多而作罷;次要的人選,由大姑母令儀養育成人的獨生女瑤華,就希望她把兩個曾孫接過去,當義子扶養成人。那時,皇甫瑤華的考慮與顧慮是,他以工作為重,而且相當繁忙,沒有多少時間兼顧家庭,也沒辦法花時間陪伴孩子,不想孩子長大後,對她心生怨懟、百般埋怨。後來,還是李溯一直不斷去說服他,趕在太奶奶歸西前,答應了這件事。

「那是他倆合適,還有李先生的全面高效率的支持與支援,我倆跟小丫頭那時的情況,是很難達到的。」啜飲幾口茶後,道:「不論怎麼說,還是堂兄與堂嫂最適合。」

沐芳若聽罷,邊嘆氣邊吐出長卷煙雲,一句也沒說。想起當年小妹結婚,一心認為母親給他找了個如意郎君——長得帥,身材高大,家裡又有錢的白馬王子,完全符合現在常說的高富帥,就開心不已,滿心期待婚後的生活。當下,對這態度簡直「無言以對」了!小妹在新婚之夜,卻發現對方是個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既不尊重人也不會考慮到他人感受的人渣;婚後更是發現丈夫在外有不少女人與私生子女,而且丈夫對她毫無感情時,她整個人陷入絕望,甚至「自暴自棄」。丈夫既無情也不關心,公婆只盼望她生男孩,母親對她則是透過聯姻和利益的交換,讓家裡有更高的地位與金錢,至於對方的人品好不好、女兒是否過得幸福,完全不在考慮中。

東方圭璋看著似在霧裡雲外的身影,邊泡茶邊說,那些陳年往事,還是把主要的先說一說,其他相關的,等他放假回來再講也可以。

沐芳若邊抽菸邊嗯了一聲,算是答覆了。煙雲之中,又道:「不論是主要,還是相關的,都能講個一千零一夜。」

「你要不要喝茶?」

她輕吐長煙,答了一聲好——心想,小丫頭應該快到了吧。

在小丫頭前往洛邑大學讀書前,曾和他聊起環瀛國三個最高學府的往事;在這三所學校的創辦人中,最不一樣的,便是馥堂之父夔復南。不單因為他出生於一八七九年,曾是個在朝為官的翰林學士,在思想上,卻比那時代的知識分子、儒學之士更前衛、更超前!他主張女性受教權、廢除三寸金蓮,提出:「巾幗不讓鬚眉」——女性可外出工作,男性應多與子女互動,共同持家。這在當時的舊社會,是非常「驚世駭俗」的觀點,很多人包含曾為同道的儒學之士、許多的親朋好友,都認為他是因為接觸西學,所以腦袋壞了!

小丫頭神情驚訝,卻繼續從容地說,相較於老校長翰林學士的舊身分,在思想上的開明與開放;洛邑之父周洛庭與西京之父蔣西林,在為人處事,甚至在辦學上,既安靜又很低調,沒什麼存在感。前者出於一八九九年生,後者出生於一九一一年,除了年齡比較小之外,兩人接受的多是新式教育,在傳統的私塾,僅上了一兩年就轉到新式學校了。

「『八方之廣,周洛為中,謂之洛邑』。這是創辦洛邑大學的周洛庭校長,取的好名字。若他知曉六零年至七零年的許多事,不知道會不會氣得大鬧閻王,把閻王殿給拆了,並從棺材裡『死而復生』。」

只見小丫頭面露疑惑地說:「應該不可能吧!」對此只是微微一笑,說這三人的生命軌跡、成長經歷十分不同,即便經歷的時代,如此的相似,甚至是相同的;可以豐富的程度而言,卻差異甚大!夔老校長的一生,可謂「波瀾壯闊」——為人「敢做敢當」又敢言,哪怕「驚世駭俗」、哪怕會招來當權者的追殺令,仍敢「正言不諱」!但周洛庭和蔣西林的一生,就失色很多,甚至很單調乏味,沒什麼太多的起伏可言。

那時候有很多「表裡不一」的知識分子,有的人提倡一夫一妻,卻娶了三妻四妾。而夔校長公開支持廢除三寸金蓮時,很多人都嘲笑他:「你有個小腳婆,卻提倡天足女,這是要娶小妾了!」夔老校長「不以為意」,十分嚴正的回應道:「妻為小腳是不可改變的事,但女兒們的天足是可以改變的事。」這麼做的代價,在那個時代,女兒們會找不到婆家。可夔校長仍「不以為意」,他堅信社會上,遲早會廢除這種剝奪女性自由的「陳規陋習」。

當時,不少知識分子的髮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小腳婆,有的因為家庭的允許或支持,不單識字,還「滿腹經綸」,甚至琴棋書畫樣樣通;有的識字不多,無法閱讀;有的是完全不識字,但女紅十分了得。這之中有不少男性,認為太太不識字、沒文化,相處上十分單調乏味,既無法「談天說地」,更沒有共鳴,就會去外面找「紅顏知己」或是有外室,也就是在外面有供養或同居的單身女性。

也有一些男性,直接休妻另娶,或休妻後,仍留髮妻在老家供養著。因為這些髮妻,除了小腳,也不識字,更回不了娘家;一旦被休,就會被娘家視為恥辱,或被娘家人唾棄,除了自盡,沒辦法獨立生存。

夔老校長和夫人,雖是舊時代的傳統夫妻,可兩人一生都「鶼鰈情深」,屬於現在常聽到的先婚後愛的類型;既沒有「紅顏知己」、沒有外室,也沒有將髮妻留在老家,即便唯一一次休妻,也是出於「對家人的安全考量」所做的決定。他的夫人是個「滿腹經綸」,能詩善畫的小腳女子,但不是那種脾氣很差又很大,而且很容易不耐煩,或是能罵別人,卻容不得他人指責自己的類型。因此,對於新事物、新思想的接受度很高,學習意願也很高,經常評析哪些地方不好、有疑問、或需要修正的地方;若被他人指出錯誤或做不好的地方,她會虛心認錯並積極改正。總之,她活潑善良,脾氣溫和,十分平易近人,平日十分熱情、好客,是非常活躍的知識婦女。

「你怎麼知道?」看著小丫頭疑惑的神情,回應道,這就要說到夔老校長、周洛庭和蔣西林的壽命了。洛邑、西京和馥堂,這三校的創辦人中,周洛庭走得最早,於一九五五年病逝,享年五十六歲;蔣西林活得久,於一九八三年逝世,享壽七十二歲;只有夔老先生活得最長,於一九八八年逝世,享嵩壽一百零九歲。在一九六九年入學後,經常能看到「深居簡出」的夔老校長偕著虞夫人,在固定的時間到校園裡散步。大概見過三四次後,有一次就走去自我介紹,接著就開起閒聊瞎扯的模式,講起初入哲學的心得,還有對歷史的見解,以及喜歡的中西畫作。

「一回生,兩回熟」,就被邀請到家中做客。第一次去是帶著水果,喫茶閒聊;之後前去,會和一些別系的師生或東西樓的師生聊天,有時是吃午飯,有時是下午去喫茶的,多半是閒聊歷史、文學和時政等話題,或聽老人家閒聊「風花雪月」。

夫妻倆會講很多如煙的往事,或某某人的「風花雪月」,再從「風花雪月」講到《幼學瓊林》,又講到現代的愛情、婚姻觀,東聊西聊一堆,沒有明確或固定的主題,純粹聊天。

看小丫頭邊點頭,邊聽著,隨後悄聲說:「夔夫人雖然學識很好,學養很豐厚,其實是不會煮飯、燒菜的生米婦。」頓了頓說,很久很久以前,不識柴米的婦人,可稱生米婦,一般的意思,是指不會做菜的新婚婦女;多半的意思是有貶抑的,指女方家境優渥,不會燒飯也不願學做菜跟家務,是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嬌滴花。

「那位夫人的姓名是?」

「虞醇雅,字醇明。是虞姬的虞字,和酉字旁的醇字。」

沐雍熙一聽,感覺和第一任行政院院長俞醇溫的名字很像,但姓氏不同。

那時,不知道小丫頭在想甚麼,仍繼續說道,夔老先生和我們說,以前家境好,還能請廚子在家做飯燒菜。後來,為節約支出,請不了廚子了;醇明就試著生火煮飯燒菜,結果把廚房燒給祝融了,差點連房子也一併送給祝融。

當下聽了,大家瞬間「哄堂大笑」!夔老先生繼續跟我們說,那時很多先生會對太太「大發雷霆」,甚至當著左鄰右舍的面,指著太太,毫不留情面的大罵一番。可他反而安慰「驚魂未定」,一臉灰黑色的太太:「沒有受傷就好,不會燒菜做飯也沒關係,往後由我來做就行了。」

小丫頭一臉「不可置信」的神情,說這先生也太好了吧!又問:「夔老先生都以字來稱呼太太嗎?」

「聽老先說從新婚前,便是如此稱呼對方。古時候的讀書人、士大夫直呼對方的本名,是很不禮貌也不尊重的事。而『本名』只有父母與長輩才會稱呼,一般人或朋友乃至平輩,則以『字』稱呼對方。」停了會,繼續說,「表字」有父母、長輩取,也有自己取的;多與本名相關,或與本名有相反的意思,有時則與本名無關。

「從『以字行』也能看出夔老先生跟夫人的感情。」接續說,那時有學生露出不大相信的表情,夔老先生立即說:「證人在旁邊」,接續轉頭,問:「我都『據實以告』,對不對,醇明?」沒想夫人溫和的笑著回答:「是『以實相告』。」立即看到夔老先生面露靦腆的神情,沒一會又很精神的答:「是,先生!」

在場的師生看到這般溫馨的互動,都微笑以對!後來,夔老先生跟我們解釋,一九三零年,夫人學習新東西的速度比他快,成效也比他好,之後除了依舊稱太太的字,另外,常稱之為「先生」;並常向太太請益,被太太指出或糾正出錯的地方,也會虛心受教,立即改正或努力改正。

在向他人介紹時,常會先說:「這位是我的『先生』,也是我的太太虞醇雅,字醇明。」

沐芳若想起小丫頭那時的神情,有幾分驚訝,也有幾分意外!如今他應該也到南區了,雖說馥堂和洛邑都是身處「崇山峻嶺」——在連綿群山之中的學府,但以氣候和環境而言,猶如「天壤之別」!洛大位置偏僻,常有暴雪降臨,周圍乃至方圓百里,連一戶人家、一間商店、一間診所也沒有,滿山滿谷的雪白世界;一旦受困,只能求助於手機,還得確保訊號是否通暢,在原地等待救援時,只能「自求多福」。

反觀馥大的地理環境,就像個「條條大路通羅馬」的蜘蛛網,周圍有商店、有住戶、有診所跟醫院、有研究中心、有圖書館、有國高中、有小學,也有幼兒園;再遠一些的地方,還有其他城鎮,相互坐落於不同的地區。一旦出了甚麼事,知道方位,就能去求助了。

「你跟五姊會去北城看看小丫頭嗎?」面對丈夫的詢問,沐芳若回神而來,在一陣陣煙雲中,突然心血來潮,有了一個主意:「我跟五姊去北方找小丫頭吃飯,你就隨意吧!」

東方圭璋聽了,突然一愣,便問:「不請我嘛?」卻被反問:「明天能趕回來上班嗎?」一聽只好作罷,心想又是一晚獨宿。話聲剛落,她已踏步離開,遠遠回一句:「我也沒讓你等。」

相較於沐芳若的「褲裙控」,行五的沐芳宜,則是「京派旗袍控」。年輕工作時,她訂製了七件寬鬆京派旗袍(實際是京派的版型和蘇派的面料與工藝結合而成的傳統旗袍);全為短袖或五分袖,開衩至小腿,用作居家與日常外出服。

她盤起銀白長髮成低髮髻,著一襲裸粉五分袖旗袍,將家裡徹底清潔一遍;做完家務,泡了杯茶,剛坐在藤椅上,就聽見門鈴聲,只好前去開門。

面對突然出現的六妹,有些吃驚道:「你怎麼來了?」

「突然心血來潮,要不要去馥大找小丫頭吃飯?反正你剛退休,還在找兼職,暫時不急著回歸職場。」

沐芳宜對六妹的不請自來,既不生氣,也不會到很意外。只說了句:「等我五分鐘,就可以出發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琴曼潛的沙龍
0會員
5內容數
隨性思考並創作的小說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我母親出生於高雄林園, 那邊同樣是外省眷村。 家中共有六名兄弟姐妹,而她行大。 我曾聽她說過她幼時被外公帶去給林瞎子摸骨, 什麼是摸骨?
Thumbnail
我母親出生於高雄林園, 那邊同樣是外省眷村。 家中共有六名兄弟姐妹,而她行大。 我曾聽她說過她幼時被外公帶去給林瞎子摸骨, 什麼是摸骨?
Thumbnail
母親為了方便找工作便讓兒子暫時與住鄉下的外婆住,樸實無華的祖孫情就此展開!
Thumbnail
母親為了方便找工作便讓兒子暫時與住鄉下的外婆住,樸實無華的祖孫情就此展開!
Thumbnail
小慧意外地遇見榮叔,榮叔談及自己、林小姐與家人的關係。榮叔在經歷了一段離愛、自省後,真正過上退休後的新生活。
Thumbnail
小慧意外地遇見榮叔,榮叔談及自己、林小姐與家人的關係。榮叔在經歷了一段離愛、自省後,真正過上退休後的新生活。
Thumbnail
打從我、姊妹們相繼結婚以後,蒔緣娘家宴請女兒、女婿的日子,都是訂在大年初三。如今父母雖都已歸仙,但,只要兄弟在,娘家就在!
Thumbnail
打從我、姊妹們相繼結婚以後,蒔緣娘家宴請女兒、女婿的日子,都是訂在大年初三。如今父母雖都已歸仙,但,只要兄弟在,娘家就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