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EP592 —— 學習筆記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大家好,我是 Gordon。

「股人筆記」是希望透過學習厲害投資人的經驗與筆記,來增進自己的投資能力。我並非完全的投資新手,基本的知識都還算了解,但對於主動選股的技巧與系統性實踐,這正是我想透過這次學習重新建立的重點。

股癌EP557 36:24有云:非常感謝各位聽眾會幫我做筆記,現在要強調一下,作筆記的這個讓我非常感恩,只是有滿多筆記都會幫我自己去亂節錄重點,再來這要稍微注意一下,不是說不能寫筆記,只是覺得有些東西還是要儘量去找原形食物啦,那有人幫你總結快速的做複習我覺得很好

所以我會盡量分清楚哪些是我自己的發想,第一大段會是我個人的心得描述、不懂的知識之研究主題簡述,而第二大段則為節目的回顧、第三段為研究主題。

一、心得

學習點:

  • NIVIDA 產品
  • GDDR
  • HBM
  • GDDR vs HBM

本來想說要一週將週三週六一次做完學習,但發現因為剛開始目前的產業知識量實在太不足了,所以需要查很多資料讓自己了解,以前是比較聽氣氛,沒有完全深入了解,很多名詞就是,歐歐聽過但是現在要去深入了解才發現好多東西,但我相信過了一段時間做這個回顧的速度應該會越來越快,接下來就可以往其他方向去了解,例如其他厲害的投資人 or 自行尋找資料等。

這次查詢的資料主要是 NIVIDA 的產品,還有使用的記憶體。

其實還有說到其他的名詞不了解的,但研究下去可能會太久和篇幅太長,反正之後也會回顧到這些東西,例如 PMIC、CoWas 封裝、NAND、DRAM 等等。有稍微研究,但是還不夠完整,之後再補上。

二、節目回顧

股癌 EP592|2025/09 節目回顧

節目回顧:

  • 市場激情
  • Nvidia Rubin CPX 觀念澄清
  • 記憶體
  • 國巨宣布收購茂達

自我學習整理:

|市場激情

電動作,上週提到電動車再降息的環境下,非必須消費品可能會變好,特斯拉剛好射出去,只能說是賽到,可以判斷市場的方向,但無法這麼準確剛好上週講這週就上去了。

記憶體,就比較好預估,因為有看到報價的變化、報價的預估,所以就在這週正式的啟動。

但是現在的行情本來就是全面起漲的樣子,所以不用太特別歸因這些漲幅會是什麼事件,就是產業資金輪動還算健康。

不確定天罰何時到來,但就在到來的時候就要做調整,按照過往操作回檔出現把槓桿去掉、把弱的東西汰除掉轉到強的東西。

|Nvidia Rubin CPX 觀念澄清

部分新聞提到 CPX 會導致 HBM 用量減少,這是錯誤的,CPX 是額外在伺服器裡面增加的,是外加的東西,並非把 HBM setting 去改掉。CPX GPU 使用的是 GDDR,它是在伺服器中「額外增加」的組件,並不是用來取代現有的 HBM 方案。這是一個新增的需求,而非取代。

|記憶體風潮

美光接下來暫停報價一週。

從去年講到現在,並非再講多厲害,而是說你要佈局後馬上上漲是困難的,所以可能每次聞到一點氣息就上去試一下,但最後沒有上去就會砍掉,做交易常常就這樣,儘管你的猜想是正確的最後還是要跟市場對答案,如果沒人去動它就是不會長,除非你很要耐心或錢多,就可以在上面一直等,但是為了資金效率可能就是有感覺實在上去,又或是東方來了市場開始動了再上去佈局,而這也是很多人為什麼做不好的原因,因為行情來了馬上噴個20%,但就會不敢上去,所以敢去追高也是把交易做好的關鍵。

但 MK 也表示並非所有股票都是這樣做,有些可以追高有些不能,例如漲報價的題材這種一定是得需要追高。有些股票反而會接低,所以要去判斷這些東西並沒有這麼簡單。

要注意缺貨、漲價題材股價通常會提早反應,等到缺口真的出現(2026一二季)時,行情可能已經走完了。

|國巨宣布收購茂達

國巨宣布以每股約 230 元的價格,公開收購茂達 5% 至 20% 的股份。 國巨的策略猜想,而是國巨在電源管理晶片 (PMIC) 領域的持續橫向整合佈局。國巨可能希望將自家的被動元件與茂達的主動晶片(PMIC)整合成「模組」來銷售,模組價格可能就可以賣高一些,提升整個集團的價值。元件升級成模組。

另外茂達還持有其 MOSFET 子公司「大中」超過 40% 的股份。國巨收購茂達,等於間接掌握了 MOSFET 的版圖,而且茂達本來的股價就叫牛皮,沒有什麼漲,不認為國巨會買貴。 不過茂達的董監持股比例很低,MK 猜想,茂達的經營層可能會反抗這次收購,例如尋找「白馬騎士」(友好的第三方投資者)來抬高價格或抵制收購,市場可能會上演一場精彩的籌碼戰。 下週就會到達收購的股價,到時候可以看一下市場的張數,股票是否有收齊。

三、研究主題:

NVIDIA Rubin CPX,採用 128 GB 經濟實惠的 GDDR7 記憶體

GPU 有兩種主要的記憶體類型:GDDR (在消費者和專業 GPU 中發現) 和 HBM 或高頻寬記憶體 (在資料中心 GPU 和專用硬體中發現)

|GDDR

GDDR(Graphics Double Data Rate)圖形雙倍數據速率,是一種專門為顯卡使用而設計的記憶體。GDDR 內存類似於大多數計算機中使用的 DDR 內存,但它已針對顯卡的使用進行了優化。GDDR 內存通常比 DDR 內存更快並且具有更高的帶寬,這意味著它可以一次傳輸更多數據。

可以把電腦裡的記憶體想像成是不同類型的道路系統,用來運送資料給處理器 (CPU 或 GPU)。

  • DDR (系統記憶體):這是你電腦主機板上插的那種記憶體條 (RAM)。它就像是城市裡的「快速道路」。它的設計目標是低延遲 (Low Latency),意思是要讓每一輛車(資料封包)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從 A 點到達 B 點,反應要快。這對 CPU 處理各種零碎、需要快速回應的任務很重要。
  • GDDR (圖形記憶體):這是焊在顯示卡上的記憶體顆粒。它就像是「有 16 條線道的超級高速公路」。它的設計目標是高頻寬 (High Bandwidth),意思是我不在乎單一輛車開多快,但我要求在同一秒內,要有成千上萬輛車能夠同時通過。

|HBM

HBM (High Bandwidth Memory) 代表高頻寬記憶體。HBM 旨在提供比 GDDR 記憶體更大的記憶體匯流排寬度,從而一次傳輸更大的資料包。單一 HBM 記憶體晶片比單一 GDDR6 晶片慢,但 HBM 晶片更寬的匯流排寬度、更小的容量以及可堆疊性/可擴展性使其比 GDDR 記憶體更強大、更有效率、更快。HBM 位於 GPU 晶片內部並堆疊,使用 CoWas 封裝技術。

可以把傳統的電腦記憶體 (RAM) 想像成是一棟大樓的普通電梯。當大樓(也就是晶片)需要資料時,就搭電梯去拿。如果大樓越來越高、需要處理的事情越來越多(例如 AI 運算),一台小電梯肯定不夠用,會變得很慢。 HBM 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生的「超高速電梯系統」。它不是把電梯蓋在旁邊,而是直接把好幾部電梯「堆疊」起來,垂直整合進大樓的結構裡。 HBM 是透過一種叫做「3D 堆疊」的技術,把很多層記憶體晶片(DRAM)垂直疊在一起,然後透過非常短、非常寬的通道直接連接到主要的處理器(例如 GPU)。

|GDDR vs. HBM

GDDR:可以看作是把平房蓋得更寬、馬路鋪得更廣的「2D 擴張」。它的成本相對較低,技術成熟,廣泛應用於從中階到高階的消費級顯示卡。 HBM:是直接蓋摩天大樓的「3D 堆疊」。它把記憶體晶片垂直疊起來,提供了比 GDDR 更高的頻寬和更低的功耗,但成本也極其高昂。

參考資料:

NVIDIA 推出 Rubin CPX,專為大規模情境推論而打造的新一代 GPU

GDDR6 vs HBM - Defining GPU Memory Typ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股人筆記
0會員
8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 Gordon。 「股人筆記」是希望透過學習厲害投資人的經驗與筆記,來增進自己的投資能力。我並非完全的投資新手,基本的知識都還算了解,但對於主動選股的技巧與系統性實踐,這正是我想透過這次學習重新建立的重點。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這個筆記整理並摘錄自 Gooaye 股癌 EP479 | 🍦,時間是 08 分 46 秒到 26 分 47 秒。文字產自 AI 與我本人的少量編修,內容相關的權利完全為癌大所有,如果癌大有提出下架的需求就會立刻下架。
Thumbnail
這個筆記整理並摘錄自 Gooaye 股癌 EP479 | 🍦,時間是 08 分 46 秒到 26 分 47 秒。文字產自 AI 與我本人的少量編修,內容相關的權利完全為癌大所有,如果癌大有提出下架的需求就會立刻下架。
Thumbnail
最新的市場趨勢與投資策略,深入解析AI應用、特斯拉和車用半導體等領域。掌握槓桿使用技巧,洞察大盤動態,確保投資風險管理,並提供冷靜的投資心態指導。
Thumbnail
最新的市場趨勢與投資策略,深入解析AI應用、特斯拉和車用半導體等領域。掌握槓桿使用技巧,洞察大盤動態,確保投資風險管理,並提供冷靜的投資心態指導。
Thumbnail
這是每週定期的筆記,記錄投資事項及股市狀況。文章主要介紹了購買公仔和模型的經歷以及與股市投資的關聯,分析股市表現、公司事件和投資策略。重點整理跨連事件報導、微軟機會和臺積電前景等。
Thumbnail
這是每週定期的筆記,記錄投資事項及股市狀況。文章主要介紹了購買公仔和模型的經歷以及與股市投資的關聯,分析股市表現、公司事件和投資策略。重點整理跨連事件報導、微軟機會和臺積電前景等。
Thumbnail
最新市場分析與投資策略,探討持股和借券的收益,聚焦輝達與蘋果等投資標的。
Thumbnail
最新市場分析與投資策略,探討持股和借券的收益,聚焦輝達與蘋果等投資標的。
Thumbnail
輝達股價突破1000美元,多樣化投資策略、股票拆股、風險管理、財報分析、市場觀察。分享2018操作策略和未來展望,包括新產品預期和電腦展市場機會。
Thumbnail
輝達股價突破1000美元,多樣化投資策略、股票拆股、風險管理、財報分析、市場觀察。分享2018操作策略和未來展望,包括新產品預期和電腦展市場機會。
Thumbnail
這是股癌筆記包含一個QA的文章,內容包括市場時機與操作策略、股票投資心得與策略、市場多空情緒分析、技術分析與市場趨勢探討、投資心態與策略調整經歷等多個方面。文章中還分享了對AI伺服器和相關技術、產業趨勢、供應鏈動態、以及市場傳言與現實情況對比的分析。
Thumbnail
這是股癌筆記包含一個QA的文章,內容包括市場時機與操作策略、股票投資心得與策略、市場多空情緒分析、技術分析與市場趨勢探討、投資心態與策略調整經歷等多個方面。文章中還分享了對AI伺服器和相關技術、產業趨勢、供應鏈動態、以及市場傳言與現實情況對比的分析。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投資心得的筆記,包含了對市場觀察與案例分析、投資策略的思考以及對市場現狀的觀察與反思,分享了櫃買指數的觀察、投資策略的調整和投資心態的進一步思考,再向讀者提供了投資策略與未來展望和投資策略的實踐與挑戰,非常全面。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投資心得的筆記,包含了對市場觀察與案例分析、投資策略的思考以及對市場現狀的觀察與反思,分享了櫃買指數的觀察、投資策略的調整和投資心態的進一步思考,再向讀者提供了投資策略與未來展望和投資策略的實踐與挑戰,非常全面。
Thumbnail
探索市場波動、槓桿投資風險、ASIC與GPU的市場競爭、企業多元供應鏈策略、以及新創公司投資機會。深入分析如何管理投資風險、預測技術發展趨勢,並提供對新興科技企業投資的實用建議,幫助投資者在變化莫測的市場中做出明智決策。
Thumbnail
探索市場波動、槓桿投資風險、ASIC與GPU的市場競爭、企業多元供應鏈策略、以及新創公司投資機會。深入分析如何管理投資風險、預測技術發展趨勢,並提供對新興科技企業投資的實用建議,幫助投資者在變化莫測的市場中做出明智決策。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美股和台股的最新表現。從投資策略到個人經驗,特別強調在市場波動時期保持冷靜的重要性,以及選擇潛力股的策略。此外,文章還討論了AI技術股的投資機會,提供了實用的風險管理建議,並探討了ASIC市場的競爭與合作。無論是長期投資者還是短線操作者,都能從中獲得寶貴的見解。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美股和台股的最新表現。從投資策略到個人經驗,特別強調在市場波動時期保持冷靜的重要性,以及選擇潛力股的策略。此外,文章還討論了AI技術股的投資機會,提供了實用的風險管理建議,並探討了ASIC市場的競爭與合作。無論是長期投資者還是短線操作者,都能從中獲得寶貴的見解。
Thumbnail
本週筆記內容包括許多投資相關訊息,以及旅遊和飲食相關內容。其中包含投資策略、市場觀察等重要內容,以及與消費電子產品市場相關的內容。另提及市場修正期的觀察與策略,以及比特幣作為風險指標的所見所得。筆記中同樣提到了兩個最新的專題連結。
Thumbnail
本週筆記內容包括許多投資相關訊息,以及旅遊和飲食相關內容。其中包含投資策略、市場觀察等重要內容,以及與消費電子產品市場相關的內容。另提及市場修正期的觀察與策略,以及比特幣作為風險指標的所見所得。筆記中同樣提到了兩個最新的專題連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