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藏菩薩本願經》分身集會品第二
前言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陀在忉利天宮為母親摩耶夫人所說的佛法。這部經文的第二品「分身集會品」緊接著第一品,講述了來自無量世界、無量地獄的地藏菩薩分身,因佛陀的威神之力,齊聚於忉利天宮。
故事大綱
這品經文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主要部分:
- 分身齊聚,感念地藏: 來自無數世界、無數地獄的地藏菩薩分身,帶著他們所教化的、已經解脫的眾生,來到忉利天宮供養佛陀。這些眾生都因為地藏菩薩的教化,得以永不退轉,永離生死之苦。他們滿心歡喜,瞻仰著佛陀,心中充滿感激。
- 佛陀的重託與地藏的願力: * 佛陀讚歎並摩頂地藏菩薩,表達了祂在五濁惡世中教化剛強眾生的辛苦,並承認即使如此,仍有眾生難以調伏。
- 佛陀提到祂自己也分身千百億,用各種方便法門度化眾生,但眾生根性不同,難以統一。因此,佛陀將「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這段時間內,所有未被調伏的罪苦眾生,鄭重地託付給地藏菩薩。
- 地藏菩薩的回應: * 地藏菩薩聽完佛陀的付囑,感動地流下眼淚,向佛陀承諾他會盡力度化這些眾生。
- 他詳細說明了自己的弘大願力:「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
- 他承諾即使是眾生所做的一丁點善事,他也會漸漸地幫助他們獲得大利益。他三次向佛陀表示,請佛陀不必擔憂未來世的惡業眾生,因為他會盡力救度。
- 佛陀聽後,讚歎地藏菩薩,並說地藏菩薩「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分身集會品第二
爾時,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俱來集在忉利天宮。以如來神力故,各以方面,與諸得解脫從業道出者,亦各有千萬億那由他數,共持香華,來供養佛。彼諸同來等輩,皆因地藏菩薩教化,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眾等,久遠劫來,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暫無休息。以地藏菩薩廣大慈悲,深誓願故,各獲果證。既至忉利,心懷踊躍,瞻仰如來,目不暫捨。
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彊眾生,令心調伏,捨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輩眾生,各各差別,分身度脫。或現男子身,或現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王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或現官屬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其前。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彊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藏菩薩,共復一形,涕淚哀戀,白其佛言:「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但於佛法中,所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髮許,我漸度脫,使獲大利。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如是三白佛言:「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
爾時,佛讚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重點整理
- 地藏菩薩的廣大願力: 地藏菩薩的分身遍滿無數世界,每一分身都能度化無數眾生。他的願力無遠弗屆,即使是眾生所做的微小善事,他都承諾會逐漸幫助他們解脫,得到大利益。
- 佛陀的殷勤付囑: 佛陀將「從現在到彌勒菩薩出世」這段時間內,娑婆世界所有尚未解脫的剛強眾生,鄭重地託付給地藏菩薩。這是對地藏菩薩的極大信任與讚揚。
- 眾生剛強難化: 經文中描寫了五濁惡世的眾生剛強難化,雖然佛陀與地藏菩薩都分身無數、廣設方便,但眾生根性、業力不同,仍有許多人難以調伏。
- 地藏菩薩的悲心與承擔: 地藏菩薩在接受佛陀重託時,涕淚哀戀,三次向佛陀保證,請佛陀不要擔憂,他會承擔起救度所有罪苦眾生的重任。這展現了他極為深切的慈悲與無私的承擔。
- 解脫的途徑: 經文提到,這些得解脫的眾生都是因為地藏菩薩的教化,讓他們歸依三寶、永離生死。這也說明了「歸敬三寶」是解脫、證得涅槃樂的關鍵。
這品的核心思想是,佛陀與地藏菩薩共同肩負著度化眾生的使命,尤其是地藏菩薩,以其「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大願力,承擔起救度最難化眾生的重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