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行〔8〕指南山下:新興與小坑地區歷史探索(上)

kiki chen-avatar-img
發佈於走讀筆記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化南新村-聚落建築群

化南新村-聚落建築群

文山區位於台北市的最南邊,整個區域主要由兩大山系和一條河流構成。北邊是南港山系,南邊是二格山系,中間流經景美溪,從東北流到西南,把整個區域自然分成南北兩半。以河為界,北邊(右岸)有仙跡岩、興隆山、中埔山以及最尾端的蟾蜍山,都屬於南港山系;而南邊(左岸)的山丘,如指南宮後方的指南山、猴山及二格山則屬二格山系

今天探索的地區,則是在景美溪南邊(左岸),從空照圖來看,左岸是多山起伏的地貌。雖然現在建物蓋得多,似乎看不到甚麼高山,但其實大部分地方還是山。

台北市文山區位置(圖片來源:維基百科開放資源)

台北市文山區位置(圖片來源:維基百科開放資源)

文山區由景美溪流經,劃為兩大山系,北邊為南港山系、南邊為二格山系

文山區由景美溪流經,劃為兩大山系,北邊為南港山系、南邊為二格山系


在文山地區,可以分出幾個次分區:景美、興隆、萬芳、木柵、二格山。景美溪左岸屬於二格山次分區,最高點是二格山(海拔 678 公尺)。二格山次分區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山坡地,這裡包括了四個里:

  • 老泉里:因境內有待老坑、阿泉坑,各取一字而得名「老泉里」,該地以產綠竹筍著名。
  • 萬興里:原本範圍包含木柵動物園、小坑溪(萬壽溪)流域範圍及政大。在文山區煤礦業興盛的年代,小坑溪流域的居民多以礦業為生,同時也有人養雞、養豬,或種菜維持家計。
  • 政大里:原屬於萬興里,後來因二期重劃區人口增加,2010年從萬興里獨立出來。現在涵蓋政大校區及小坑溪文學步道一帶。
  • 指南里:境內有大坑溪(指南溪)流域,也就現在貓空地區的主要範圍。貓空除了是泡茶盛地,還曾因形成壺穴景觀而聞名。

    萬興的古地名「十一命」
    在這四個里當中,看起來平凡無奇的「萬興」里,其實原本有特殊的古地名叫「十一命」。會取一個這麼怵目驚心的地名,是因為真的發生過命案,而且奪走十一條人命!(※註1)
    約280年前,也就是清乾隆十年,張姓、鄭姓等族人在此開墾土地。據傳,他們在柑仔山山坳一帶收割稻穀時,遭遇泰雅族原住民出草,原本一行十二人,其中十一人喪命,僅有一人因躲在稻穀桶內而逃過一劫。
    這段故事後來被流傳下來,為了提醒世人對原住民保持戒心,便以「十一命」來稱呼這片地方。日治時期,日本人將「十一命」改稱「新興」,後來隨地區發展,戰後又演變為今日的「萬興」。
    地名的更迭,反映早期先民在拓墾過程中面臨的險境,也折射出不同時代人們的心理與願望。

    景美溪左岸有四條重要支流:待老坑溪、阿泉坑溪、大坑溪(源自二格山)和小坑溪(源自猴山岳)。高老師特別提到,猴山岳的山形宛如一隻躺臥的猴子,在左岸群山之中格外突出。無論人走到哪裡,幾乎都能看見它的身影。因此,若台北的北邊以觀音山為象徵,南邊就該由猴山岳來代表了。
raw-image


政大的水患記憶
國立政治大學前身為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創設的「中央黨務學校」,1947年定名為「國立政治大學」,1954年在台復校,是國民政府遷台後第一所復校的國立大學。校園選址在指南山麓,靠近景美溪,環境清幽,但低窪的地勢使這裡長期飽受水患之苦。這裡的淹水紀錄十分驚人,水深曾達兩公尺高,當地人形容大水幾乎淹沒一樓。

從老照片中,可見四維堂前一片汪洋、橡皮艇划過晶晶冰果室,淹水成了地方的共同記憶。為了改善淹水問題,大坑溪曾截彎取直、1979年因颱風而加高堤防,又建了抽水站等等,自1950年代起經歷了長達三十年的整治工程。

學校側門口附近保留的水位測量儀(又稱水標尺),是如今校園中唯一殘存的淹水見證。此外,校區內四維樓與果夫樓之間的橢圓形噴水池,據說取材自當年救災用橡皮艇的意象,成為建築景觀與校園歷史記憶的連結。

指南路往貓空方向。(照片來源:新聞系校友周國偉)

指南路往貓空方向。(照片來源:新聞系校友周國偉)

政大師生搭乘橡皮艇逃生。(照片來源:新聞系校友周國偉)

政大師生搭乘橡皮艇逃生。(照片來源:新聞系校友周國偉)

水患今昔(圖片來源:政大校友服務網)

水患今昔(圖片來源:政大校友服務網)


放置在指南路側門附近的水標尺

放置在指南路側門附近的水標尺


鄭氏家廟延慶堂
從政大指南路側門過馬路,鑽進康是美旁邊的無名巷。一座紅磚瓦的三合院,隱身在巷弄之間。這是鄭氏家廟延慶堂。

文山地區除高、張、林三大姓之外,來自福建安溪的鄭氏家族也是政大周邊最早的拓墾家族之一。自1745年左右來台開墾,他們歷經泰雅族出草的「十一命事件」,也面對與其他漢人的衝突,例如曾在番公館與張家爭地。一路走來,鄭氏家族逐漸在新興、小坑一帶建立據點,也曾向右岸的馬鳴潭、打鐵寮拓展土地。

鄭家在穩定落地後,於1888年建造家廟「延慶堂」,當時經濟並不富裕,還曾向外借款以完成建設。家廟的建立象徵家族在台扎根的歷程,也反映清統治台灣後期,許多家族開始興建宗祠的風氣。鄭烈培是當時家廟建設的重要代表人物,曾負責簽約與協調土地事務;其名字也出現在1872年小坑福德宮的碑上。日治時期,在鄭河南的帶領下,鄭家逐漸發展成富豪家族,建立六大房,影響深遠,甚至樟山寺的柱子上也刻有他的名字。

1938年(昭和13年),鄭家再次重修延慶堂,家廟規模與建材更加完善。布幔翻開時,可見「鄭氏家廟」四字。延慶堂不僅是家族祭祀中心,也承載了鄭氏先民在文山地區拓墾、奮鬥與發展的重要歷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出屐起的橫樑支撐圓柱

出屐起的橫樑支撐圓柱

保留了木柵區的門牌

保留了木柵區的門牌



離開延慶堂,沿著指南路二段45巷往化南新村方向前行,可以看見木柵地區許多早期拓墾的大家族身影。早在清領時期之前,他們便來到台灣開墾。像是指南路三段貓空一帶、指南路一段,大多屬於張家勢力;而在二段,則由鄭、龐、謝三大家族分據,其中政大復校時所使用的土地,大部分是謝家所有。

化南新廈

化南新廈

政大文人眷村「化南新村」
指南路二段走到新光路一段,樹影搖曳間,一排二層樓紅磚屋映入眼簾,既整齊有致又散發著生活氣息。這裡就是「化南新村」。

1954年政大在台復校後,為解決教職員的居住問題、減輕舟車勞頓之苦,自1964年起陸續興建教職員宿舍。化南新村原規劃為甲、乙、丙、丁四區,依身分分配不同大小格局:職員宿舍較小,教員宿舍較大,並分階段完工後,提供教職員住宿使用。直至1990年,丙、丁兩區拆除改建「化南新廈」,如今僅存的是甲、乙兩區。

化南新村由沈祖海建築師設計,展現1950至1960年代盛行的現代主義風格。住宅為雙拼式兩層樓建築,外牆以清水紅磚砌成,圍牆呈Z字形,兼具美觀與防震穩固功能。第一批房舍在線條簡潔中蘊含細膩巧思:大小窗戶比例講究,門廊設有滴水線,窗台傾斜設計利於排水,低調樸實卻見工法用心;由於位處木柵低窪地區,樓板特地架高約一公尺;外牆拉毛處理也增加耐候性,使建築在長年使用中展現防災與耐久的價值。

除了建築本身,化南新村的環境規劃亦別具匠心。住宅群內設有獨立小院落,住戶多種植構樹、尤加利、鳳凰木與果樹,綠意盎然;此外,村內甚至保留了如今罕見的杉木電線桿,讓人發悠古思情。

化南新村的居民多為文學、法律與哲學領域的教授,因此被稱為「文人眷村」。曾在此居住的學者,包括李鍾桂、江炳倫、施啟陽、熊公哲、周世輔、苑覺非、張則堯、雷飛龍等人,讓這片紅磚聚落不僅見證戰後建築的空間特色,更是戰後重要的人文地景。

raw-image
raw-image
化南新村採雙拼兩層樓設計,呈現1960年代盛行的現代主義風格,外觀低調簡約重視實用功能

化南新村採雙拼兩層樓設計,呈現1960年代盛行的現代主義風格,外觀低調簡約重視實用功能

門廊可見細膩的滴水線處理

門廊可見細膩的滴水線處理

清水磚砌牆面上有拉毛線處理,也反應了一樓的樓層高度

清水磚砌牆面上有拉毛線處理,也反應了一樓的樓層高度

Z字型牆面讓房子外觀有明暗相間的效果,也比一般牆面防震,具有防災功能

Z字型牆面讓房子外觀有明暗相間的效果,也比一般牆面防震,具有防災功能

眷村內保存了杉木電線桿

眷村內保存了杉木電線桿

不同造型的窗戶設計,注重採光

不同造型的窗戶設計,注重採光

因應地勢低窪,建築特別採用架高一樓樓面的設計,以提升防災與居住的安全性

因應地勢低窪,建築特別採用架高一樓樓面的設計,以提升防災與居住的安全性

園區內盛開的鳳凰木

園區內盛開的鳳凰木

化南新村最具代表性的一條巷子,曾是多部影視作品的取景地,《陽光普照》、《犀利人妻》、《一頁台北》等都在此留下經典畫面。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眷村保存運動
然而,十一年前的一紙公告,為這片眷村掀起波瀾。2014年,政大張貼公告,宣布教職員宿舍將拆除改建為法學院大樓。居民收到搬遷通知後,陸續搬離,只剩下一戶張奶奶堅持留下。張奶奶的先生張則堯是財稅專家,當年政大四維堂正是由他負責籌資建成。先生過世後,張奶奶仍持續住在這裡,她不捨搬離住了四十年的家,自稱是「釘子戶」。

隔年五月,政大無預警先拆除了兩棟宿舍。2015年6月,政大師生在化南拆遷前夕,舉辦了一系列「憶南忘」的活動,利用化南新村的閒置空間辦展覽、講座,希望藉著活動,讓大家好好地與化南說再見。
資深媒體人陳淑美與銘傳大學教授苑舉民自小在此居住成長,對這片聚落有深厚感情。他們在活動中經常碰面,六月底活動最後一晚,兩人在化南小公園望著聚落感嘆:「這麼美的地方,就要消失了,難道不能留下來嗎?」於是,他們與苑太太決定去找萬興里里長詹晉鑑陳情,希望政大能手下留情,聽取居民不願拆除的心聲。除了三人之外,還有許多居民也持同樣想法。法學出身的詹里長建議,透過提報文化資產,是當前暫緩拆除的唯一機會。
在陳淑美建議下,大家分頭蒐集化南的資料,並邀請銘傳大學建築系教授梁銘剛協助,研究建築空間結構,展開討論。在地方與學界通力合作下,短短幾個月內完成資料蒐集,送交文化局。11月化南新村被列冊追蹤;2016至2017年間各界持續發聲,政大傳播學院學生更拍攝影片、撰文紀錄,喚起社會廣泛討論。最終,2018年文化局公布園區全區保留,經過後續公聽會與審議程序,2020年正式定案,成功登錄為「聚落建築群」。

此後,校方將部分空間作為學生中繼宿舍使用,讓這片「文人眷村」得以延續其歷史與人文價值。

化南小公園不但是化南居民聚會聊天之處,也是陳淑美、苑舉民與太太王曉敏討論起化南保存的起點。

化南小公園不但是化南居民聚會聊天之處,也是陳淑美、苑舉民與太太王曉敏討論起化南保存的起點。

化南新村完整保留1960年代台灣建築特色,也呈現眷村生活與本省、外省族群交融的時代背景。它與政大創校密切相關,許多1949年來台的教授如傅宗懋、雷飛龍、荊知仁,不論在學術或政治上都對中華民國發展貢獻良多。若此聚落被拆除,等同抹去這段重要的歷史記憶。我們有責任守護它,讓後代仍能看見這段歷史。

化南新村甲乙區以及重要學者平面圖(圖片來源:化南萬興願景團隊)

化南新村甲乙區以及重要學者平面圖(圖片來源:化南萬興願景團隊)


化南新村建築價值圖(化南萬興願景團隊提供)

化南新村建築價值圖(化南萬興願景團隊提供)

化南新村的生態地圖(圖片來源:化南萬興願景團隊)

化南新村的生態地圖(圖片來源:化南萬興願景團隊)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傾斜的窗台設計

傾斜的窗台設計

這裡就是2015年5月,政大校方無預警拆除的兩棟宿舍,如今舊址已成為一片空地,位置靠近秀明路二段。
空地左側這間宿舍,曾是熊公哲的住所。熊公哲是一代儒學大師,五四運動時期的新儒學代表人物,也是政大中文系的重要教授。

raw-image
熊公哲教授舊居

熊公哲教授舊居

對於這批能夠幸運保存下來的老眷舍,高靜芳老師有感而發:「能夠與大師在同樣的空間裡學習、思考,對人生會有何等的啟發!台灣不缺高樓,但這樣的空間卻格外珍貴。」

老眷舍的保存,提醒我們珍惜那些啟發心靈、孕育文化的場域,因為正是這些地方,塑造了台灣學術與人文的厚度。

★延伸閱讀:文山行〔8〕指南山下:新興與小坑地區歷史探索(下)

◎感謝文山社大高靜芳老師領路解說

◎走讀路線:政大校門口(起點)--鄭氏家廟延慶堂-化南新村-十一命廟(柑仔山山坳)-政大指南校區-大小坑溪匯流處-小坑溪「親水文學步道」-小坑福德宮、「小坑石埤」古碑與老朴樹-政大一街-保甲路-指南宮竹柏參道口


※註1:據台北市文山區台北市志卷尾第一章〈大事記2009〉:清乾隆十年(1745)泉州人張文旭與鄭姓家族等十一人開闢土地,悉遭「番」害而亡。該地遂名「十一命」,為今文山區內。

◎參考資料:
水標‧記憶 - 國立政治大學全球校友服務網
‧化南新村,是家
以影像促成保存:化南新村的故事 – 眼底城事
從1960到2016年:化南新村未完結的故事
張則堯 - 政大記憶網
賴祥蔚》政大旁老地名十一命 藏有兩懸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iki Chen的沙龍
44會員
64內容數
Kiki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2
上午匆忙趕去上長笛課,照例經過大院子、穿過溫州街22巷,鑽進窄窄的公寓後巷,再穿過公園走向辛亥路。熟悉的路線,今天卻多了一股塵土味,小公園裡停著一輛卡車。 我瞥見那幾間斑駁破舊的老眷舍,已被鐵板一片片圍起,看來是要拆了。顧不得遲到,衝上前問:「大哥,這裡要拆了嗎?」 一位壯碩黝黑的師傅回答:「對
Thumbnail
2025/09/12
上午匆忙趕去上長笛課,照例經過大院子、穿過溫州街22巷,鑽進窄窄的公寓後巷,再穿過公園走向辛亥路。熟悉的路線,今天卻多了一股塵土味,小公園裡停著一輛卡車。 我瞥見那幾間斑駁破舊的老眷舍,已被鐵板一片片圍起,看來是要拆了。顧不得遲到,衝上前問:「大哥,這裡要拆了嗎?」 一位壯碩黝黑的師傅回答:「對
Thumbnail
2025/09/05
來到景美,常會聽到有人用台講「景尾」(尾,音同「買」,泉州發音),而不是「景美」的「美」,你知道為什麼嗎? 景美的名字,其實與一座橋有關。1709 年,漢人開始進入台北平原開墾,以「陳賴章墾號」為首,並有契約文件為證。漢人開墾、耕田種稻,必需有穩定的水源。然而,當時台北平原的農田都是「看天田」,只
Thumbnail
2025/09/05
來到景美,常會聽到有人用台講「景尾」(尾,音同「買」,泉州發音),而不是「景美」的「美」,你知道為什麼嗎? 景美的名字,其實與一座橋有關。1709 年,漢人開始進入台北平原開墾,以「陳賴章墾號」為首,並有契約文件為證。漢人開墾、耕田種稻,必需有穩定的水源。然而,當時台北平原的農田都是「看天田」,只
Thumbnail
2025/08/29
「船仔頭係以前ㄟ廣播電台,廟口係開槓ㄟ所在,洗衫堀是講八卦聊是非的地方……」 世居新店的游寶彩大姐,家中有十個兄弟姊妹,夫婿家也是新店大家族;寶彩姊對新店感情深厚、人脈閱歷豐富,說到新店歷史,絕對是第一人。 年屆七十六歲的她,仍神采奕奕,一講就是三小時,全無冷場。從新店車站外的一塊石頭【漣漪】,
Thumbnail
2025/08/29
「船仔頭係以前ㄟ廣播電台,廟口係開槓ㄟ所在,洗衫堀是講八卦聊是非的地方……」 世居新店的游寶彩大姐,家中有十個兄弟姊妹,夫婿家也是新店大家族;寶彩姊對新店感情深厚、人脈閱歷豐富,說到新店歷史,絕對是第一人。 年屆七十六歲的她,仍神采奕奕,一講就是三小時,全無冷場。從新店車站外的一塊石頭【漣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文山森林公園_入口】 沒有登山, 只在附近走走, 徐徐微風輕拂臉頰與裙擺, 陽光灑在綠油油的草地上, 飄散著芬芳酸的草酸香氣, 小池塘裡不時有烏龜探頭, 知了蟲鳴鳥叫的旋律入耳。 人,總是要到大自然走走。 盡情享受洗滌塵世的煩憂。 登山,還不敢。 聽在地人說山是有故事
Thumbnail
【文山森林公園_入口】 沒有登山, 只在附近走走, 徐徐微風輕拂臉頰與裙擺, 陽光灑在綠油油的草地上, 飄散著芬芳酸的草酸香氣, 小池塘裡不時有烏龜探頭, 知了蟲鳴鳥叫的旋律入耳。 人,總是要到大自然走走。 盡情享受洗滌塵世的煩憂。 登山,還不敢。 聽在地人說山是有故事
Thumbnail
城南,南出辛亥隧道後的辛亥路和興隆路口,方圓500m周圈,大概就是這文山區學校最密集的地方。這邊有大學、專科、高中、國中、國小、幼兒園,通通都有了。住在這邊基本上可以一路念到大學畢業,都不用出城,是好處,當然,也是壞處。 小學就有「興」字輩的興華小、興隆小、興德小三所,若要牽拖一點,遠點還有景
Thumbnail
城南,南出辛亥隧道後的辛亥路和興隆路口,方圓500m周圈,大概就是這文山區學校最密集的地方。這邊有大學、專科、高中、國中、國小、幼兒園,通通都有了。住在這邊基本上可以一路念到大學畢業,都不用出城,是好處,當然,也是壞處。 小學就有「興」字輩的興華小、興隆小、興德小三所,若要牽拖一點,遠點還有景
Thumbnail
挑戰台北市「象山親山步道」,沿途經過巨人指縫一線天、怪石嶙峋老萊峽,在象頂遙望那過往風景秀麗的永春陂,順利的一舉登頂象山峰,沿途多變的山林景觀,令人目不睱給。
Thumbnail
挑戰台北市「象山親山步道」,沿途經過巨人指縫一線天、怪石嶙峋老萊峽,在象頂遙望那過往風景秀麗的永春陂,順利的一舉登頂象山峰,沿途多變的山林景觀,令人目不睱給。
Thumbnail
新竹關西位於台灣北部,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鎮,而遠眺鳳山溪絕對是一場身歷其境的視覺盛宴。站在關西的高處,眺望遠方,你會看到壯麗的山脈和一條縈繞曲折的河流,那就是鳳山溪。 鳳山溪源自中央山脈,流經新竹縣的山區,緩緩流向平原地帶,最終注入大海。溪水清澈見底,沿岸的樹木蓊鬱生姿,彷彿一幅幅動人的山水畫。站
Thumbnail
新竹關西位於台灣北部,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鎮,而遠眺鳳山溪絕對是一場身歷其境的視覺盛宴。站在關西的高處,眺望遠方,你會看到壯麗的山脈和一條縈繞曲折的河流,那就是鳳山溪。 鳳山溪源自中央山脈,流經新竹縣的山區,緩緩流向平原地帶,最終注入大海。溪水清澈見底,沿岸的樹木蓊鬱生姿,彷彿一幅幅動人的山水畫。站
Thumbnail
新北市金山區獅頭山山巒綿延的一個海濱自然公園,擁有園區貫穿步道、石窟、周邊更有佛教和道教寺廟,可欣賞一望無際的東海海濱美景。每個點都超好拍,很適合網美來拍照。適合慢步放鬆的地點,園區貫穿步道一路走到盡頭、其實這個步道全長是四點五公里長度,步道盡頭可以來到神秘海灘近距離欣賞天然奇景燭台雙嶼。 獅
Thumbnail
新北市金山區獅頭山山巒綿延的一個海濱自然公園,擁有園區貫穿步道、石窟、周邊更有佛教和道教寺廟,可欣賞一望無際的東海海濱美景。每個點都超好拍,很適合網美來拍照。適合慢步放鬆的地點,園區貫穿步道一路走到盡頭、其實這個步道全長是四點五公里長度,步道盡頭可以來到神秘海灘近距離欣賞天然奇景燭台雙嶼。 獅
Thumbnail
南起庫哈諾辛、北至卑南主山的中央山脈南一段,因水源與植被的關係而被山友視為一段難纏的路線,這次我們從南橫的進涇橋登山口起登,至小關山後直接下切神池,中途離場,走了南半段的南一段,也因此把路線定名為小南一段。此為較詳實的文字行程紀錄,供需要的山友取用。
Thumbnail
南起庫哈諾辛、北至卑南主山的中央山脈南一段,因水源與植被的關係而被山友視為一段難纏的路線,這次我們從南橫的進涇橋登山口起登,至小關山後直接下切神池,中途離場,走了南半段的南一段,也因此把路線定名為小南一段。此為較詳實的文字行程紀錄,供需要的山友取用。
Thumbnail
這裡是北投溪的木棧道,溪水從地獄谷那邊出來,在這裡形成小溪,一路往下到新北投公園。捷運站,然後往外流去。這裡的景觀很美。除了有木棧道以外,還有許多涼亭可以供遊客休息。 北投溪是位於台灣北部的一條河流,屬於淡水河水系,為磺溪的支流。流域分佈於台北市北投區。北投溪發源於大屯山火山群,上游為陽明山國家公
Thumbnail
這裡是北投溪的木棧道,溪水從地獄谷那邊出來,在這裡形成小溪,一路往下到新北投公園。捷運站,然後往外流去。這裡的景觀很美。除了有木棧道以外,還有許多涼亭可以供遊客休息。 北投溪是位於台灣北部的一條河流,屬於淡水河水系,為磺溪的支流。流域分佈於台北市北投區。北投溪發源於大屯山火山群,上游為陽明山國家公
Thumbnail
台北的九五峰也是一座蠻親名的郊山 我們搭捷運到後山埤捷運站然後在走路到松山慈惠堂當作此次健行的起點 因為路徑比較多,如果想要走個0型建議可以載個GPX路徑 以避免走錯路或是找不到想走的路 此路段主要的景色可以拍到壯闊的101大樓跟信義風景 然後身在信義區卻可以享受著森林
Thumbnail
台北的九五峰也是一座蠻親名的郊山 我們搭捷運到後山埤捷運站然後在走路到松山慈惠堂當作此次健行的起點 因為路徑比較多,如果想要走個0型建議可以載個GPX路徑 以避免走錯路或是找不到想走的路 此路段主要的景色可以拍到壯闊的101大樓跟信義風景 然後身在信義區卻可以享受著森林
Thumbnail
在台北市的信義區,矗立著一座獨特的山脈,名為象山。 與其鄰近的虎、豹、獅山組成了著名的四獸山系,得名於其外觀形似一隻威武的象頭,這是一段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之旅。 儘管象山的海拔只有183公尺,相對於高聳的山巔而言,但它提供的視野卻絕對不容小覷。當你站在這裡,整個台北盆地的美景盡收眼底。
Thumbnail
在台北市的信義區,矗立著一座獨特的山脈,名為象山。 與其鄰近的虎、豹、獅山組成了著名的四獸山系,得名於其外觀形似一隻威武的象頭,這是一段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之旅。 儘管象山的海拔只有183公尺,相對於高聳的山巔而言,但它提供的視野卻絕對不容小覷。當你站在這裡,整個台北盆地的美景盡收眼底。
Thumbnail
​ 仙跡岩名列台北市列管親山步道之一。仙跡岩有著二等三角點、一等衛星控制點,山岳重要性由此可知,可看出這裡的山岳值得你來半日遊。 仙跡岩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文山區景華街241號 ​電話: 02 2936 5522 ​備註: 山岳 仙跡岩由來傳說 ​ 仙跡岩又名景美山,
Thumbnail
​ 仙跡岩名列台北市列管親山步道之一。仙跡岩有著二等三角點、一等衛星控制點,山岳重要性由此可知,可看出這裡的山岳值得你來半日遊。 仙跡岩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文山區景華街241號 ​電話: 02 2936 5522 ​備註: 山岳 仙跡岩由來傳說 ​ 仙跡岩又名景美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