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油與陽光的危險交會:你必須知道的光敏性風險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簡單解釋光敏性原理

這不是簡單的曬黑,而是一種化學反應造成的光毒性反應

1. 關鍵分子:呋喃香豆素 (Furanocoumarins)

某些精油中含有一類稱為呋喃香豆素的化學分子(例如佛手柑中的佛手柑素)。這些分子本身通常是無害的。

2. 啟動反應:紫外線 (UV)

當皮膚塗抹了含有這些分子的精油後,如果暴露在**紫外線(UV)**之下(無論是太陽光還是人工曬黑燈):

  • 紫外線會向這些呋喃香豆素分子提供額外的能量
  • 這些被「啟動」的分子會變得極不穩定且具高反應性

3. 結果:皮膚損傷

不穩定的分子會與皮膚細胞、DNA 或其他細胞結構發生反應,導致:

  • 發炎反應:皮膚發紅、腫脹。
  • 色素沉澱:皮膚會變黑,有時呈現像化學灼傷一樣的深色斑塊。
  • 嚴重灼傷:在極端情況下,會產生水泡和二度灼傷的症狀。
raw-image


哪些精油最需要注意?

光敏性主要發生在壓榨法萃取的柑橘類精油中,例如:

  • 佛手柑(特別是未經去呋喃香豆素處理的品種)-市面上已經有出無光敏性的產品。
  • 檸檬
  • 萊姆
  • 葡萄柚
raw-image

安全建議: 在皮膚上使用這些精油後,應避開陽光或紫外線 12 到 18 小時。如果需要使用,建議用在衣物遮蓋的地方或改為晚上使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聞覺本心的沙龍
41會員
194內容數
這裡會分享在生活中不論是情緒,病痛的出現,都可以藉由芬香療法的各種植物分子得到在生理與心理上的輔助。生理與心理的不平衡,帶給我們的其實是不同程度的痛苦,這是一個芳療師多年的案例與實務面分享,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朋友們。內容會提供更多臨床與專業資料,也可以直接使用配方去參考。
聞覺本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23
在植物的香氣分子裡,單萜酮是一種帶有清明能量的成分。它能幫助呼吸更順暢、讓氣流與思緒都重新流動。當我們吸入含有單萜酮的精油,如迷迭香、薄荷或尤加利,這些分子正溫柔地支持著肝臟代謝與循環系統,協助身體完成每日的淨化與重整。它既能喚醒精神,也能引導能量回到中心,如同森林裡的清晨氣息,讓人恢復純淨與覺察。
Thumbnail
2025/10/23
在植物的香氣分子裡,單萜酮是一種帶有清明能量的成分。它能幫助呼吸更順暢、讓氣流與思緒都重新流動。當我們吸入含有單萜酮的精油,如迷迭香、薄荷或尤加利,這些分子正溫柔地支持著肝臟代謝與循環系統,協助身體完成每日的淨化與重整。它既能喚醒精神,也能引導能量回到中心,如同森林裡的清晨氣息,讓人恢復純淨與覺察。
Thumbnail
2025/10/22
你是否曾在聞到一抹檸檬香時,感覺思緒瞬間變得清晰?或在薰衣草的氣息中,心情悄悄安定下來? 這些並非錯覺——它們的背後,是一群名為 「單萜烯(Monoterpenes)」 的小分子,在默默與我們的大腦對話。 一、什麼是單萜烯?單萜烯是精油中最常見、也是分子量最小的天然香氣化合物。
Thumbnail
2025/10/22
你是否曾在聞到一抹檸檬香時,感覺思緒瞬間變得清晰?或在薰衣草的氣息中,心情悄悄安定下來? 這些並非錯覺——它們的背後,是一群名為 「單萜烯(Monoterpenes)」 的小分子,在默默與我們的大腦對話。 一、什麼是單萜烯?單萜烯是精油中最常見、也是分子量最小的天然香氣化合物。
Thumbnail
2025/10/18
在了解樹脂類精油的提取過程時,常被一種矛盾的情感包圍。為了釋放那份療癒人心的香氣,樹木必承受無數次切割與創傷,卻又以驚人的力量自我修復。以乳香、沒藥為代表的樹脂類精油,則是強大的心靈癒合膏。它們能有效緩解焦慮、穩定情緒,並在面對悲傷與失落時提供內在的修復與庇護。 致,每一個獨自修復傷口,持續前行的你
Thumbnail
2025/10/18
在了解樹脂類精油的提取過程時,常被一種矛盾的情感包圍。為了釋放那份療癒人心的香氣,樹木必承受無數次切割與創傷,卻又以驚人的力量自我修復。以乳香、沒藥為代表的樹脂類精油,則是強大的心靈癒合膏。它們能有效緩解焦慮、穩定情緒,並在面對悲傷與失落時提供內在的修復與庇護。 致,每一個獨自修復傷口,持續前行的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卸妝油是卸妝效果最佳的產品之一,但卸妝油常與「粉刺」有關聯,讓許多人卻步,本篇將介紹卸妝油的原理及正確用法,讓你不必擔心長粉刺!
Thumbnail
卸妝油是卸妝效果最佳的產品之一,但卸妝油常與「粉刺」有關聯,讓許多人卻步,本篇將介紹卸妝油的原理及正確用法,讓你不必擔心長粉刺!
Thumbnail
《「謝銘峻 醫師 2024.01.08」》 「菸鹼醯胺(維他命B3)」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功效呢?而它要怎麼使用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們666將深入探討這個神奇成分如何幫助肌膚調整色素、紓解泛紅、調節油脂平衡,進而減少毛孔問題。更令人驚豔的是,它還能夠預防皮膚癌、淡化黑斑、減少皺紋和細紋。
Thumbnail
《「謝銘峻 醫師 2024.01.08」》 「菸鹼醯胺(維他命B3)」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功效呢?而它要怎麼使用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們666將深入探討這個神奇成分如何幫助肌膚調整色素、紓解泛紅、調節油脂平衡,進而減少毛孔問題。更令人驚豔的是,它還能夠預防皮膚癌、淡化黑斑、減少皺紋和細紋。
Thumbnail
應該了解極性油與非極性油之間的原因是,您使用的油會對化妝的最終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油極性指數會對產品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從黏度、質地和外觀到膚感、保存期限和價格。
Thumbnail
應該了解極性油與非極性油之間的原因是,您使用的油會對化妝的最終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油極性指數會對產品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從黏度、質地和外觀到膚感、保存期限和價格。
Thumbnail
以下是黑色素生成的簡要描述: 酪氨酸合成: 首先,酪氨酸(tyrosine)是黑色素生成的起始物質 酪氨酸轉化成多巴: 在細胞內,酪氨酸被酪氨酸酶(tyrosinase)催化,轉化成多巴(DOPA)。 多巴轉化成多巴醌: 多巴進一步被酪氨酸酶催化,轉化成多巴醌(DOPAquinone)
Thumbnail
以下是黑色素生成的簡要描述: 酪氨酸合成: 首先,酪氨酸(tyrosine)是黑色素生成的起始物質 酪氨酸轉化成多巴: 在細胞內,酪氨酸被酪氨酸酶(tyrosinase)催化,轉化成多巴(DOPA)。 多巴轉化成多巴醌: 多巴進一步被酪氨酸酶催化,轉化成多巴醌(DOPAquinone)
Thumbnail
112年11月份 台北市衛生局所整理出的化妝品違規廣告用詞 警語與使用說明 此為整理政府公告資訊,適用與否仍應以中央主管機關與地方主管機關為主 內容歸類為依個人經驗進行分類,並非絕對,僅供參考 大標題下如無項目,則為當月並無該分類之違規詞語 此篇為單月份整理,如需總整理請看👉112年總整理
Thumbnail
112年11月份 台北市衛生局所整理出的化妝品違規廣告用詞 警語與使用說明 此為整理政府公告資訊,適用與否仍應以中央主管機關與地方主管機關為主 內容歸類為依個人經驗進行分類,並非絕對,僅供參考 大標題下如無項目,則為當月並無該分類之違規詞語 此篇為單月份整理,如需總整理請看👉112年總整理
Thumbnail
警語與使用說明 1. 此為整理政府公告資訊,適用與否仍應以中央主管機關與地方主管機關為主 2. 內容歸類為依個人經驗進行分類,並非絕對,僅供參考 3. 請善用「搜尋」與左側「章節目錄」 4. 大標題下如無項目,則為當月並無該分類之違規詞語 5. 此篇為單月份整理,如需總整理請看👉112年總整理 6
Thumbnail
警語與使用說明 1. 此為整理政府公告資訊,適用與否仍應以中央主管機關與地方主管機關為主 2. 內容歸類為依個人經驗進行分類,並非絕對,僅供參考 3. 請善用「搜尋」與左側「章節目錄」 4. 大標題下如無項目,則為當月並無該分類之違規詞語 5. 此篇為單月份整理,如需總整理請看👉112年總整理 6
Thumbnail
112年6月份 台北市衛生局所整理出的化妝品違規廣告用詞 1. 此為整理政府公告資訊,適用與否仍應以中央主管機關與地方主管機關為主 2. 內容歸類為依個人經驗進行分類,並非絕對,僅供參考 3. 請善用「搜尋」與左側「章節目錄」 4. 大標題下如無項目,則為當月並無該分類之違規詞語 5. 此篇為單
Thumbnail
112年6月份 台北市衛生局所整理出的化妝品違規廣告用詞 1. 此為整理政府公告資訊,適用與否仍應以中央主管機關與地方主管機關為主 2. 內容歸類為依個人經驗進行分類,並非絕對,僅供參考 3. 請善用「搜尋」與左側「章節目錄」 4. 大標題下如無項目,則為當月並無該分類之違規詞語 5. 此篇為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