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大阪道頓崛,只要抬頭便能看見那位張開雙臂、昂首向前的經典跑男。這個看板如今已不只是廣告,而是城市地標、文化符號,更是遊客到大阪必拍的儀式性景點。許多人不知道,這面「格力高跑男看板」已擁有超過 90 年的歷史,歷經六次更新,從最初的霓虹燈設計,逐漸成為全球最具辨識度的品牌地標之一。
從品牌策略的角度來看,這不僅是一塊廣告牌,而是一個橫跨世代、深植人心的品牌策略成果。格力高不靠大量廣告、不靠季節性促銷,卻透過一個看板創造了品牌記憶、文化深度與城市連結。本篇將從品牌策略、視覺符號、文化意義與內容傳播四大面向,解析格力高如何靠一面看板成為世界級品牌 IP。
🔷 一、跑男看板並不是「廣告」,而是品牌核心精神的視覺化
格力高創辦人江崎利一在 1922 年創立公司時,就以「提供能量、讓人充滿活力」作為品牌核心精神。第一款產品「固力果牛奶糖」每顆含 15.4 kcal,象徵成年人跑 300 公尺的能量。而跑男姿勢——奮力奔跑後衝線的瞬間——正是這個精神的最佳詮釋。
因此,跑男不只是設計,而是:
✔ 品牌理念的圖像化
✔ 產品精神的故事化
✔ 品牌能量的符號化
這也是為什麼它能夠存活近百年仍然不過時。
🔷 二、六代跑男:從霓虹燈到數位面板的時代演進(品牌活化的象徵)
跑男看板從 1935 年亮相後,已更新六次。每次更新,都是品牌對「時代」的回應:
🟦 第一代(1935)
以霓虹燈呈現跑男意象,是當時最先進的戶外廣告技術。
🟦 第二~三代(1950s–1970s)
加入背景城市意象,如跑過大阪城、跨越大橋等,讓看板更像故事場景。
🟦 第四~五代(1980s–2000s)
科技提升,顏色更飽和、視覺更立體,也更貼近現代運動意象。
🟦 第六代(2014–)LED 數位化版本
可變換背景,如櫻花、煙火、雪景,讓看板不只是靜態,更成為「動態景點」。
每一次更新都保留核心 —— 跑男姿勢
但外觀細節與呈現方式不斷活化,這就是品牌能跨越世代的關鍵策略。
👉 格力高堅守核心,但持續現代化。
🔷 三、道頓崛 × 格力高:品牌與城市互相成就的行銷奇蹟
跑男看板之所以成為世界級地標,是因為它成功掌握了「地標行銷(Landmark Marketing)」的三個條件:
① 與城市連結
道頓崛是大阪最具觀光吸引力的商圈,跑男看板與街道文化融合,形成「地標中的地標」。
② 成為旅遊儀式(Ritual)
全球旅客都知道 ——
「到大阪一定要拍跑男姿勢」
這是一種社群時代的儀式性內容。
③ 成為城市形象的一部分
許多旅遊網站、航空公司、甚至政府觀光局都會使用跑男作為大阪象徵。
這讓跑男超越品牌界線,成為「城市文化資產」。
品牌與城市互相成就,是最強的品牌策略之一。
🔷 四、跑男看板如何成為社群時代的自然流量?(UGC 自來水行銷)
格力高跑男是最早「不靠投放,靠使用者自動擴散」的案例。
原因有三:
① 行為可複製 → 適合拍照
模仿跑男動作 → 讓使用者自然參與 。
② 背後有故事 → 適合分享
「300 公尺能量=1 顆糖果」是一個好講又好理解的品牌故事。
③ 標誌醒目 → 適合社群
強烈視覺+夜景+地標,堪稱完美 IG 景點。
當地標具備「可拍、可學、可模仿、可轉發」四項特質,就會自然成為病毒式內容。
不需要大廣告,遊客本身就是行銷推力。
🔷 五、從糖果到全球零食品牌:跑男如何成為格力高的品牌 DNA?
跑男圖像不只在看板上,也出現在:
✔ 牛奶糖包裝
✔ Pocky 周邊
✔ 官網、社群、品牌素材
✔ 海內外快閃活動
✔ 奧運、運動賽事合作企劃
跑男已不只是廣告角色,而是:
品牌的故事
象徵「能量、活力、前進」。
品牌的識別
成為格力高最重要的視覺資產。
品牌的文化
象徵大阪、象徵日本零食、象徵時代變遷。
能做到「圖像=品牌」是所有企業夢寐以求的境界。
許多品牌行銷研究者都指出,格力高跑男的成功來自三項策略:
(1)符號化成功
跑男不是角色,而是象徵「能量」的符號。
符號比產品更耐久。
(2)城市共榮
品牌借助城市的觀光流量,城市因品牌而更具辨識度。
(3)文化記憶深度化
跑男被不斷拍攝、不斷分享、不斷模仿,成為跨國文化語言。
有學者甚至認為跑男是一種「現代神社」般的象徵信仰 ——
每位遊客都會在這裡完成一種儀式,並把象徵能量的跑男姿勢帶回自己的生活。
格力高跑男看板的成功從來不是偶然,而是近百年來品牌策略、文化深耕、視覺記憶與城市行銷共同累積的結果。一面看板從廣告變成地標、從地標變成儀式、從儀式變成文化,最終成為全球都能辨識的品牌符號。
對於任何品牌來說,跑男案例帶來三個重要啟示:
- 品牌核心精神越清晰,越能持續百年。
- 符號越簡單、越強烈,越能跨越世代。
- 與城市或環境共生,是品牌擴散最強方式。
跑男看板不只是大阪的象徵,也是品牌策略的完美示範:
當品牌成功塑造一個視覺符號,它就能活在世界的記憶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