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甲骨文中「星星」(star) 的代表符號是「口」或 「〇」或代表「日」的古文符號,而「口」或「〇」的符號也可以代表某個領域或範圍 (又可能寫為較大的「囗」),例如:邑 (maybe just like city or public-court)、埕 (maybe just like zone)、區 (district、-ch)、國 (maybe just like court)、country、county、company、continent、construction area、community、communicational district......。
「或」本指「一顆星星可能移動的範圍」,帶有或然率、機率、opportunity、or 的概念。其中的「戈」在造字之初可能有「顧」或「觀測」、「標記或標定位置」或類似「估計」(calculate) 等多重含意,「口」旁的短線則代表「位移向量」。
「惑」本指「心思圍繞於一顆星星及其可能移動的範圍」。例如古人稱「火星」為「熒惑」、「惑星」,就是因為火星泛著神秘的紅色光茫,還有逆行的特異現象,使古代的天文家感到著迷或迷惑、引起密切的關注、矚目,也有猜測其移動或然率的意思。
也因此,隨著「或」在預測準度的增加、迷惑程度的減少,又發展出「域」、「國」兩個意義相近的字。
加了「土」來象徵「領土」或「封疆」的「域」字表示使人迷惑之星的移動路徑更加確定了,加了「囗」來象徵「更加固定的範圍」的「國」字則表示使人困惑之星的移動範圍已經能更加精確預測了。
因此:
- 心中有或,迷惑已生。
- 心中有緎,迷惑已繫。
- 心中有域,迷惑已形。
- 心中有城,迷惑已成。
- 心中有國,迷惑已固解 (有比較固定的解釋,但若有新的發現,其結論就容易整個崩解,並可能轉爲國際性的發展)。
- 心中有膕,比較彈性。
- 心中有漍,比較流通。
- 心中有幗,比較飄逸。
- 心中有慖,比較豁達。
古代的國,如周代、漢代,也指帝王分封給諸侯的城池或地邑,也就是封國或封地 (建國用地、邦地),現代 English 翻譯為 state (地點;州;國)。其實國的範圍剛始比州還小,只是一個和中央區政府有連鎖關係的地方自治城,後來逐漸擴大發展纔形成疆界較大的地方自治區。(P.S.《周禮》記載「大曰邦。小曰國。」,《說文解字注》記載「......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析言之也。从囗。从或。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國同用。邦封同用。......」)
現今以「國」稱國,很容易和古代混淆,因為現今之國沒有城牆環繞,稱「域」、「或」更恰當。台灣因為四周環海,比較類似「漍」、「淢」的形式。現代的國都以旗幟來識別,也許通稱為「幗」更恰當。或許,巾幗英雄就要出頭天啦!
「台灣」是島嶼,是地理上天然的環海疆域,island 就是以 is 和 land 表達出「島嶼就是天然形成的地域而非人為劃分的地域」的概念 -- island is land。也就是說,island 不是用圍欄、阻攔、界樁、圍牆或其它任何人爲工事纔形成的 land,island 本來就是自然天成的 land、島嶼本來就是ㄧ個 land。
「中華民國」其實本來是基於人為的政治理念形成的國家概念,不是地域或 land 的觀念,實質上應該是「中華民慖」。
「中華民慖」可以到處跑,那麼「台灣」是否只可能是「台灣」呢?...... 這個問題就好像在說:歷史上的「羅馬」是否只能是「羅馬」,不可能變成「羅馬王國」、「羅馬共和國」再演變成統壹歐洲的「羅馬帝國」?...... 這是對歷史的無知,國家的大小其實不是在名稱的層次上玩文字遊戲,而是看它的德政是否能讓更多的地區接受,否則若只是到處陷害侵伐掠奪破壞就和土匪 (terror、terrorist) 没兩樣,也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帝國 (自由人權民主的締約帝國 -- Signatory States of Freedom with Liberty and Human Rights with Democracy )。
現代中文總是喜歡把 Roma 音譯為「羅馬」,但是它也可能有「人民地」的意思,也就是 Empire Roma 或 Roman Empire 也可能有「人民帝國」的意思,更正確的意思可能應該是「人民帝之辱邑」,其中「辱」字和 English 的 rule 意思相通,表示履律、禮律、律禮、禮法、律法、法規、尺規之類,本意是「農辰寸法」即「農耕時序的尺規寸法」,但後世中文卻搞錯了意思。
(P.S. 參考《橋接文字 -- Bridge Words》之〈rule 與「辱」的轉換密碼〉ㄧ文)
國家類的政治結社組織若不致力於人民幸福,只知得寸進尺地去剝削人民和土地,必然不能長久。
是故:
以惑星立國者,惑解則國亡。
以藩土立國者,藩毀則國亡。
以城牆立國者,牆倒則國亡。
以旗幟立國者,幟破則國亡。
以渠水立國者,渠枯則國亡。
以忠心立國者,忠失則國亡。
總結上述,「或」和「域」的封閉程度比「國」還小,本來都是建立在一種或然率或機率的概念上造出的字,「國」通常是指更精準、更確定、更固定的範圍。
從「國」和 English 的 court 來比較,似乎可以看出 「國」和 court 之間的微妙關聯:co -- closure surround area,即「口」或「囗」;o + r = or,代表 opportunity,即「或」;t 近似「戈」字的象形,也代表地點、土地、地理位置; our,我們的;c + u + t = cut,意指地理上或概念上與它國有分隔的。此外,English 中另有一字 country 則是「國家」之意,也就是包含一個城國和周邊鄉村家園的原始概念,又類似古代的「京畿」即包含京城和其周圍區域這樣的概念。
古代的「合院屋舍」(court house) 其實可能就是 court 或「國」的基本單位,大國正是小國的聯合或聯結,而自古以來國家組織實質上幾乎都是聯合國、聯邦國或合眾國的概念。
「國」與 court 的關係及 court 與「法院」的關係,透露出「國」的穩固和擴展其實也建立在其法律制度的通行與完善。
走筆至此,突然覺得簡體中文把「國」寫成「国」,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國」和「玉」好像有什麼特殊關係似的。不過,個人覺得造字的人可能不會沒有原因的隨便造字,此處的符號「玉」可能是通過華語「玉」形聲華語「域」的發音而來,也就是表示一個區域或疆域的意思,而且「玉」在台閩語中的起音也和「國」相近,不過似乎更接近台閩語「局」的起音。
另一個可能是,漢字「國」的簡式字體「国」是逆向從拼音文字 court 一類的單字轉換來的,即通過「court = co.u.r.t = 口王連點 = 囗王連丶= 囗玉 = 国」(其中 u 約略形聲漢語「王」的起音) 的轉換。但是,漢字文化有所謂「小家碧玉」的講法,也許最初這個簡體「国」字只是表達較小型的小國,或是「國」之中的一個單位點的小國,亦即可能類似古漢字文化之單一個「州」的行政區劃之範圍即可能來自「一州之囗 = 丶卅之囗 = 丶王之囗 = 玉之囗 = 国」的一種概念轉換造出的字,或也意通 state (地點、州,但 English 有時又將古漢字文化戰國時代的「國」譯為 state) 甚至是 county (郡、縣邑、國域內單元) 之意。換句話說,「国」和「國」兩字是否能夠對等互譯,可能也是問題重重的一個問題。
據說唐朝家大業大,武則天把「國」改成「圀」,意思似乎是「國家向八方發展」,後來不了了之。清帝國時期也有把「國」寫成「囯」的,意思看起來好像是「王國」,那麼爲何沒有用「囗 + 帝」來表示帝國呢?可能是怕讓人聯想到「啼」吧!清朝被推翻後,又出現一種「囻」的寫法,表示「民國」,後來也不了了之。
個人覺得,惟有古代就出現的「或」、「域」、「國」等纔是和世界文化接軌最深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