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武漢肺炎,我家後面的藥特別推出了防疫專區,讓大家從上到下都安全!
在國際與本國國民都對英國政府最新發佈的防疫政策一片譁然之際,我所居住的區裡也迎來了第一例確診病患。可能真的有影響,也可能時值星期六,窗外能見的街景比以往冷清許多,一整個早上不見任何路人。
考量到患者隱私及避免恐慌,英國政府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讓資訊透明,初期很多消息都是靠小報挖掘出來後民眾才能一窺疫情最新進展。但事實上在乎的人也不算多,沒有經歷過SARS、沒有吃過中國的虧,一味相信政府與WHO的呼籲而對武漢肺炎掉以輕心的態度,以為這只是又一場死亡率極低的流感、沒什麼大不了,甚至到現在每天確診人數都是三位數增加時,輕忽感冒症狀或是出現感冒症狀仍被公司要求盡早回去上班的案例仍比比皆是。
但嘴上與行為上都表現出無所謂的這個社會氛圍中,也悄悄起了些不協調感,無聲且迅速蔓延著。一月底當英國本地人普遍還在狀況外時,各地藥局及零售店已經出現口罩搶購潮;我住在一個邊緣新興開發區,是公寓與即將成為公寓的工地混合的區域,居民不多,商業行為也不多,大抵是整個社區共享一間超市、一間藥局與一間星巴克的狀態,在如此封閉,沒有外人而外人也沒什麼理由造訪的社區哩,明明路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戴口罩,很神奇的是,那間隱藏在大樓與大樓間必須要深入社區內部才能看見的藥局裡的口罩竟然銷售一空。那時我媽正結束他的出國躲避農曆年行程,剛趕上了台灣人人開始戴上口罩的時期,等藥局裡的口罩進貨花了一天,新進貨的口罩在一天內又全沒了,我買到了整間店最後一盒基本款醫療等級口罩六個裝,聽到櫃台裡的藥劑師閒聊中驚嘆這銷售速度不可思議,也同時表示自己認為應該要戴上口罩卻買不到口罩戴的擔憂。後來有好一段時間到處都買不到口罩,直到最近我們的社區藥局才再次恢復販售口罩,也很幸運的都能保持穩定供應、存貨也充足。藥局裡停下腳步多看一眼口罩的人增加了,街上大家的臉卻依然暴露在空氣之中。
另一個不協調感是人們對外送的依賴程度大為增加,在周遭一片看輕疫情的聲音中,來自學校、來自公司、來自地方診所與其他不同單位的通知信開始出現在大家信箱中,提醒大家不要驚慌,最重要的是要多洗手與注意清潔,再加上政府宣導,或許真的在這些嘴很硬的人們心底起了作用。近兩週前家裡的英國人進行了一場小手術,身為陪同者要在醫院待上一整天其實說不怕是騙人的,尤其看到醫院裡所有醫護與非醫護人員沒有任何人戴口罩的時候。遵循醫囑家裡的英國人會有兩週時間須在家裡靜養,那時候我們進行了一次超市線上購物,網頁上商品都很齊全、顯示的可配送時段也是任君挑選,兩天後食物送到了,負責送貨的大姊在過程中不斷咳嗽,是非常嚴重且停不下來的咳嗽,到最後她連眼淚都咳出來了。說不怕都是騙人的。那一週裡我只出過一次門,到那間社區裡唯一的超市去,貨架上商品充足,雖然網路上開始出現了超市貨架被搬空的照片,但那就像遙遠的世界另一頭似,周遭人們還是一臉平靜的提著購物籃購物,沒看見囤貨的行為出現。
幾天前在禁不起我每天要提好幾次關於儲備糧食需求的可能性後,我們準備進行另一次超市購物,卻發現可配送時間全滿,最近的時段還得等到一週後幾個最不受歡迎的大清早或入睡前。好不容易我們找到了一間由當地分店直接出貨的連鎖超市,完成購物後卻是另一場混亂,例如刷卡紀錄硬是比購物明細上多了三十英鎊,例如收到的商品還不到全部訂購商品的五分之一。因此我出了這段期間第二次門,還是到那間超市,途中也去藥局買了些退燒止痛藥及喉片備用。超市裡依然貨品充足,人們也還沒有顯露出恐慌的模樣,只是某些商品被標上了個人單次購買數量限制,強調這是為了讓大家都能買到。
聯絡線上購物部門客服後的兩天才收到回覆,客服在信中道歉了三次並承諾會全額退款,也提到近期突然暴增的線上購物需求讓系統產生了問題。
先前英國政府曾就外送一事與零售商們開會,因為居家隔離的人數增加,對外送的需求必定也會增加。英國政府要求增加外送時段與人力,但零售商方面表示最多只能增加20%。外送員接觸居家隔離者後會不會因此染上病毒再傳染給其他人造成疫情擴散,這也是不得輕忽的問題,所以這兩到三天內不約而同收到來自Uber Eat、Justeat與Deliveroo這三大外送平台的信件,強調顧客的健康是他們最在意的事,這段期間會加強司機們的健康管理,同時也強調會對受到隔離的司機們提供協助讓他們不會因為隔離期間沒有工作而出現財務危及,試圖平息先前民眾對於Uber與Amazon將接觸感染者的司機們停業且不給予任何支援所引起的憤怒。對於大家最擔心的接觸問題,三大外送平台都有指出如果使用者有疑慮,可在備註欄中特別說明,讓司機將餐點放置門外後離開,保護自己也保護司機。
但是現在到底要怎麼保護自己都成問題了,沒有人知道到底已經多少人感染而那些人又在哪裡,沒有人知道哪些地方是安全的,生活必定需要接觸人群,不管是在大眾運輸工具上,還是在工作與求學場所,甚至是在自己家裡。我很幸運,可以選擇可以把自己留在屋內防禦性自我隔離,但下個星期家裡英國人開始回到職場工作後,還是有很大機會把病毒帶回家裡。這段時間來我放棄了幾檔很有興趣、內容很棒的展覽,就是要盡量遠離市區裡的繁忙,一週來每天打開信箱就會看到大量劇院票價折扣,想必藝文界也受到了很大影響。英國政府已經宣佈不會停止大型活動也不會關閉學校,讓大多數人感染後自行產生抗體的政策自己講的很有科學依據,但沒有人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被怎麼樣的染感,受到感染後又會發生什麼事,那種未知的恐懼才是最讓人害怕的,尤其看過先前從武漢流出來的各式消息與影片,實在很難想像自己有一天也會離那個情景那麼近。
英國政府預估疫情將會在兩個月後來到高峰,真實情況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