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截至2018年12月,國內旅館達到3482家(國際觀光旅館、一般觀光旅館、一般旅館,雖至2020年6月減為3397家,但沒有能耗數據,故仍採2018數據來做說明。),其中又以觀光旅館(128家)能耗最高,根據綠色生產力基金會所編之2018年非生產性質行業能源查核年報顯示,觀光旅館平均年用電為763.6萬度,按平均電價2.72元/度計算,每年平均電費高達2077萬元。若能透過節電方法降低電費成本支出,相對也能提高利潤,尤其在今年受疫情影響下,遊客人數普遍明顯驟降,業者更應加注重節能手段的執行。
旅館主要能耗內容
同樣的,要做節能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旅館內有哪些重大能耗系統或設備,在此便依類別做簡單介紹:
1. 電力系統
一般旅館電力主要採台電所輸送之高壓電(11.4kV or 22.8kV),再經過變壓系統轉換成三相380V/220V或單相220V/110V。通常會分成空調、冷凍冷藏、照明、動力、其他等分電盤來做供電使用。
建議措施:
- 能源可視化平台,監管各系統用電情況,若有能源管理系統更好,除可監看數據,可進一步控制設備,做最優化的管理。
- 契約容量最適化,可按照過往用電數據(通常是一年)來審視目前與台電所簽訂的用電契約容量是否合宜,盡量避免夏天多繳超約費用或冬天用電低於契約量太多。適當的契約量可省下可觀的契約電費。
- 需量控制系統,主要是在夏天時幫助電力系統避免超約使用的情況發生,以避免高額罰款(超約10%的部分罰兩倍,超約10%以上罰三倍)。
- 功率因數改善,目前台電針對功因的獎勵與懲罰是以80%為分界,每高/低1%,則減少/增加0.1%電費,獎勵上限為95%,故業者應盡量提升至95%,除了可獲取電費減免,提升的功率因數亦具有改善設備用電效率的效果。
2. 照明系統
旅館業的照明除了要顧及旅客舒適度之外,應在燈具選擇上盡量選擇具有節能標章的燈具。一般來說,常見燈具的耗電量:白熾燈>螢光燈>LED
建議措施:
- 依照不同區域之需求,選擇適當色溫、演色性與輝度的燈具,並選用壽命長與效率高(lm/W) 的燈具。搭配高性能電子安定器。
- 停車場燈具可考量導入自動感應開關、調光或時間控制等智慧控制功能。
- 多利用自然採光,搭配隔熱玻璃,減少照明用量。
- 照明中央監控系統或是二線式照明控制系統,可進一步作分層、分區域或是房間的照明控制。
3. 空調系統
空調系統我們之前已經著墨很多了,它在旅館業的用電中,同樣佔據非常大的能耗量。而在旅館業中,空調的使用特性具有尖峰與離峰差異(白天、晚上、四季、淡旺季人流差異),因此離峰降載的調整效果是能省多少電力的關鍵。此外,燈具的發熱,或是廚房的熱源,也會造成空調需量的提升,室外新鮮空氣的引入亦會中和掉部分空調量,這些都須加以考量。
建議措施:
- 設置CO2 濃度控制器,自動控制通風換氣量,一般以濃度容許值0.1%為標準,以避免過多換氣造成空調浪費。搭配全熱交換器使用,亦可節省空調損耗。
- 避免冷氣洩漏,對外門口可加裝空氣簾。對外窗則應注意氣密性,同時玻璃可採隔熱玻璃或是黏貼隔熱膜。
- 頂樓或外牆可採隔熱漆塗抹,減少熱值被建築物吸收,頂樓若條件許可也可考慮加裝太陽能板,除了供電之外亦提供遮蔭,可減少空調負荷。
- 選用照明設備時應注意其發熱量。設計上可以採回風經過照明的方式將熱帶走,或是將照明發熱與空調隔離回收。
- 高效能空調設備,依使用狀況搭配適當之冰水主機,例如夏季白天需求量大時使用離心式冰機全載運轉,冬天需求量低時可選用具備變頻效果的主機做調節,或是條件允許下可引入外氣以替代冰水主機。若是有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可交由電腦做多冰機的智慧群控調整,以維持在最小需求量運作。
- 水泵與水塔連鎖與變頻控制,在離峰時段,空調需求量降低,水量需求也會降低,透過連鎖控制維持啟動最小需求台數,加上變頻控制,可進一步控制在最低負載率,將節省可觀費用。
- 注意保溫,冰水管路應完善保溫,避免冷散失。
4. 冷凍冷藏系統
冷凍冷藏系統的耗電佔比在旅館業相對較少,主要供廚房與餐廳使用,主要應注意選用高效率設備,定期清潔與適當除霜設定,減少櫃門開關次數,注意密封性避免洩露。
5. 鍋爐與熱泵系統
熱水是旅館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大量的熱水需求,往往需要使用鍋爐才足夠應付,
- 設法提高燃燒效率,降低鍋爐排氣溫度或減少排氣含氧量,可減少燃料支出。
- 注意保溫,避免熱散失。
- 若原鍋爐系統經常低負載運轉,可視需求部分改為雙效熱泵(水對水系統)供應,除了原本的供熱需求,熱泵所產生的部分冰水也可回到空調系統使用,降低冰機與水塔負載。
6. 其他系統
- 電梯:智慧自動控制。
- 給/排水系統:水位控制、水泵變頻控制。
總結
其實筆者所列的這些只是比較常見的方法,完整的節能評估仍須至現場實地勘察評估,因為沒有一個場域是完全相同的,應視現場實際狀況,提供業主最適切的節能建議。而依筆者過往的經驗來看,至少都能有節能10%以上的空間存在。此外很重要的考量便是回收率,應從耗電(能)最高的項目著手,可在最短期間內獲得最大效益,並保持監測能源流向,持續進行節能改善。讀者可參考能源技術服務網獲得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