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
米小鹹在台北租屋處曾發現一本探討「如何學好英文」的舊書,書名是「我五歲,我的英文比你強」。
作者是一個五歲小男孩的媽媽,爸媽都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英文並沒有特別好,但他們卻能為自己的小孩在除了英文課以外的時間,創造充滿英文的環境。
例如小男孩上完英文課,就要教爸媽今天學到什麼、怎麼用,家人親戚要跟小男生講話就要講英文….。
雖然才五歲,但小男孩的字彙量已經足夠讓他進行全英文對話,甚至去挑戰考全民英檢初級。
儘管這個「創造英文環境」的方法真的有效,但我覺得前提一定是「這個小孩不排斥英文,甚至對英文有興趣」啦。
記得
米小鹹小的時候,米爸米媽曾千方百計想要讓我接觸英文,我也有聽到大家都說英文很重要,但我當時並沒有從身心靈各方面,徹底體悟到英文的重要性,還未卜先知以後一定是「全球學中文」的偉大時代 XD
所以雖然以前我有「做出學英文的動作」,但其實就只是「行屍走肉」,應付考試而已。
總之,我看完這本書得到的重要訊息是:
在想著要「學」英文之前,請先想想要在哪裡「用」英文。
書中的小朋友就是常常使用英文,家裡的人也很配合,所以小男孩常常想這句英文、這個字要怎麼講,不會就去查、問老師,多用幾次多查幾次就熟了。
不過我在協助許多人做「
英文學習規劃」時,發現 90% 的人都只有 Input(吸收+學習),卻完全沒有 Output(創造+使用)。
大家想要增進英文能力,第一件事情就是找老師、找補習班、找教材等等,卻從來沒有想過從現在開始,可以在哪裡使用英文。
完全沒有在「用」 英文,只「學」 英文,卻幻想著以後能隨心所欲地用英文閱讀、說話等等,簡直是「阿婆生子」很拼喔!
在「用」 英文的過程中,我認為英文只是幫我達成某個目的的「工具」。
例如,我很渴望知道世界上各個角落有趣的事,所以我常常上網交各國的朋友、看新聞、讀旅遊文章等等,無形中就大量使用英文,所以英文以較無痛的方式快速進步!
如果你在「用」英文時,目的其實主要是為了「學」英文,那就會覺得比較辛苦一點,而且可能沒辦法持續太久,也不會想大量接觸。
「學」這個字還是比較沉重啊!
當然,並不是說「學」英文不重要。
米小鹹認為
在不同的階段,「學」和「用」的比例應要有適當的調整。
例如,如果是初階英文學習者,「學」英文的時間可以佔 3/4,「用」英文的時間可以佔 1/4。
畢竟腦袋裡若沒有東西,要「用」的時候也「用」不出個什麼鬼。
今天就先分享到這裡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