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焦點─美國與兩個中國~大清帝國時期
1900年 美國第25任總統麥金萊(William McKinle,1843~1901)的國務卿海約翰(John Milton Hay,1838~1905),在八國聯軍攻打中國末代王朝大清帝國京城北京前夕,提出列強在中國利益均霑的中國門戶開放政策,表面上以慈悲態度,宣稱是為避免列強在中國強取豪奪,使中國陷於分崩離析局面,實際上和欺凌中國列強一樣,使在列強瓜分中國行動中居於明顯劣勢的美國,得以經由利益重新洗牌,與列強共同平等瓜分中國。
美國在19世紀列強爭奪全球殖民利益起步最晚,1899年2月4日從殖民統治菲律賓的西班牙,取得殖民統治菲律賓的權利,迅速敉平菲律賓的反對勢力,成為美國在亞洲擴張的第1個殖民地,更進一步和列強共同染指國弱民窮,由大清帝國統治的中國,完全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
海約翰自彈自唱強調中國門戶開放政策,獲得決心共同瓜分中國的列強諒解與支持,但卻只是陽奉陰違的緩兵之計,八國聯軍於1900年8月14日攻陷北京,1901年9月7日簽訂辛丑條約時,美國並沒有和列強取得相同的利益,日本、英國和帝制俄羅斯是最大贏家。
海約翰的中國門戶開放政策名存實亡,美國乾脆以退為近,1908年將庚子賠款2,444萬778美元,減少至1,365萬5492.69美元,並將差額1,078萬5286.12美元退還給大清帝國,應用於文化學術事業。
大清帝國自1909年起運用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每年派遣100名留學生到美國留學,並創辦清華大學前身的清華學堂,對20世紀以來中國命運走向產生至為深遠影響,持續至21世紀,美國對隔著台灣海峽分裂的兩個中國,仍具有絕對發言權。(延伸閱讀1:20世紀全球戰火~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大事紀要);(延伸閱讀2:近代中國命運的起伏~大清帝國的落日餘暉Ⅰ~Ⅳ)
◆包括美國在內,西方帝國主義在中國耀武揚威(圖/取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