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追逐熱門基金就像是吃大餐,往往等主菜上完、宴席快結束才聞香而來的,筷子才剛拿起、就叫你買單了。
一年快翻了一倍的基金,為何持有者虧損比例、竟然比漲的少的基金高?
夏洛克進一步解釋,基金之所以吸引投資人追逐,通常是因為前期的績效很好,但問題就是絕大多數人都是看到亮麗績效數字後才衝進去的。此時往往是基金的相對高點,而風險與報酬是相對的,會漲的往往也會跌,在隨後的拉回修正中,這些剛衝進去的投資人就套牢了。
這可從基金每季的申購、贖回單位數量看出端倪。
例如虧損比例最高的藍籌精選基金,2020第1季的申購單位數略高於贖回,隨著基金績效表現亮眼,投資人申購踴躍(參見下圖藍色柱狀),第2季申購單位數為首季的1.5倍、第3季增至近3倍,第4季申購更為瘋狂而來到全年最大量、達4倍;而贖回則在第3、4季開始微幅增加(表示早進場的持有者開始獲利了結)。在高檔大量湧進的資金在回跌後都套牢。
相反的,獲利比例最高的優勢行業基金,申購和贖回的單位數每季的差額都維持相當平衡的狀態,它的申購量最大是首季(相對低點),藍籌精選基金瘋狂的第4季、反而是它申購量最低的時候。(市場資金都去追星了)。
以上數據取自天天基金網;申購、贖回和期末總額為基金單位數,億。
在資金的瘋湧下,藍籌精選基金第四季曾公告暫停新資金銷售或限制銷售,而暫停或限制銷售猶如精品的「限量款」,反而加速投資人急迫買進、深怕買不到。這可從個人持有比例由第二季末的55.27%到第四季末激增至76.92%、看出散戶蜂湧而至。(對比優勢行業基金僅從95.64%微增到98.79%)
對基金經理人而言,資金不斷流入,經理人被迫必須在高檔加碼,也易影響績效。
夏洛克解密
*熱門基金之所以「熱門」,主要就是「歷史」績效很漂亮。
*龜兔賽跑,誰先到終點是很難說的。
*無招勝有招。與其追逐熱門基金、不如長期持有穩健成長的基金。
若再進一步看基金持股,前十大持股2020年一直佔整體資產比重達70~80%,等於是重押少數股票的積極操作,所以自高點下跌的幅度也較高,近一年最大回撤回為-22.5%。對比優勢行業基金前十大持股佔總資產40~50%、較為分散,近一年最大回撤回為-11.5%。
仔細再分析多空市場時期的基金表現,藍籌精選基金2018年9月才成立、歷史績效參考不到三年;而優勢行業基金成立於2009年1月,歷經2017和2015的空頭市場考驗,當年大盤分別跌了25%和11%、基金當年度表現都是正報酬。
如果將基金經理人比喻為駕駛,這二檔基金就像是有的車速普通、一路上穩穩的走;有的像是F1賽車,不斷踩油門加速、一路驚險刺激。
從各種衡量指標審視兩檔都是好基金,但投資理財的最終目的是要獲利,如以「獲利」的角度來看,兩者如同龜兔賽跑,誰先到終點(獲利)是很難說的。
投資優勢行業基金可能「感覺」上沒藍籌精選基金那麼猛,但投資人相對心態也較不會受到波動的影響,沒有加速也沒有急煞、一路慢慢漲,反而更能穩坐到終點(獲利)。
搜集這個明星基金損益比例數據的作者,在文中有個吃大餐的比喻相當傳神:追熱門基金就像是吃大餐,等主菜上完了、宴席快結束才聞香而來,筷子才剛拿起來、就叫你買單了。
夏洛克笑著說,就像是麻辣鍋對嗜辣的人是人間美味,但不敢吃辣的人勉強下肚、隔天可能就拉肚子了。
所以投資基金雖然選擇市場和基金很重要,但最後能否獲利的關鍵還是在於投資心態和行為,否則就算買到績效再棒的基金、也可能出現「基金好、我賠錢」的情況。
就像是這二檔基金都是好基金,但是每個人的風險胃口不同、面對市場波動的反應也不一樣,最終的結果也大不相同。
“對啊,就像店裡偶爾會遇到的一種客人,明明不敢喝黑咖啡、還硬要裝懂點Expresso…皺著眉頭喝下去。”Maria笑著點頭,“我明白了,我愛拿鐵,我會找一檔口味適合我的基金作長期投資。”
嗯,孺子可教也。Case closed.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