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在地人這樣吃!緬甸街紙上大冒險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地文化實踐糸列
新北市中和的華新街被大家稱為「緬甸街」。短短一條街上,不只有各種美食,還有著大爹阿孃們飄洋過海的生命故事。地方誌《緬甸街》的編輯團隊,透過在地人的眼光,結合新潮引人的刊物設計,邀請大家一起來緬甸街挖掘文化的珍寶。
撰文.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緬甸街》前三期封面走可愛插畫風,目前已出版六期。
華新街,平常大家又叫它「緬甸街」,是一條位於中和南勢角、聚集緬甸移民的街道。1960 年代,緬甸發生大規模排華事件,許多緬甸人移居台灣。當時因為中和工廠多、工作機會多,久而久之大家口耳相傳,便在華新街落腳,形成獨特的移民聚落。短短一條街上的餐飲、語言與氣息,對於緬甸移民來說,都是無可取代的家鄉記憶。
過去來到華新街,不外乎就是吃、吃,還是吃。不過許多人常在第一站就卡關。站在小吃店牆上像極視力檢查表的緬甸文菜單前,面對從未聽過的菜名,像是魚湯麵、稀豆粉粑粑絲、金山麵、印度香飯,這些菜到底吃起來是什麼味道?該從何點起?要怎麼吃?一切都使人感到陌生與困惑。
華新街街景。
以美食為誘餌,展開紙上吃貨大冒險
「鳴個喇叭!緬甸街」就是在這樣的困惑中誕生,加上我們團隊愛吃的個性,如果想要讓更多人認識緬甸街,直接談大歷史太生硬,不如以台灣人最愛的美食作為「誘餌」,先一步步擄獲大家的舌頭,再慢慢誘惑大家深入探索美食以外的華新街。於是,在緬甸奶茶、烤餅與咖哩香的圍繞下,展開了《緬甸街》雜誌接下來的吃貨大冒險。
每次下課最喜歡跟奶奶一起來吃煉乳烤餅。
最初的《緬甸街》跟現在的樣子非常不一樣。製作前三期《緬甸街》時,比起現在的飲食文化誌路線,更像是一份社區報紙。我們在裡頭記錄華新街的大小事,策劃不同短篇專題介紹緬甸文化,訪問街上移民飄洋過海來台的故事,收集居民的老照片,以及書寫我們睽違二十多年再次返鄉的心得。期待從不同面向切入華新街的生活,重塑大家對這裡的刻板印象。此外,為了服務居民,我們也撰寫法律專題、台北旅遊景點,希望這些實用資訊能解決居民的需求。
光從前段敘述來看,你會發現刊物內容很雜,報導面向廣但不深,加上中緬雙語排版,讓整體的閱讀體驗下降許多。所以做了三期之後,我們決定大幅度改版,調整刊物風格與架構,謹記佛祖的話:「放下貪念」,專心致志於挖掘一道菜餚,看見這些微小中凝結的「巨大」 。
聚焦單一主題,將小凝聚成大
改版後的《緬甸街》。
改版後的第一期《緬甸街NO.4:緬甸奶茶》,我們從華新街上最熟悉的風景出發,向大家介紹緬甸的茶飲文化。這期主題決定得很快,因為對於華新街的大爹阿孃們來說,每天來杯緬甸奶茶,坐在騎樓下與朋友話家常、聊生意、更新八卦,是烙印在身體裡的家鄉記憶,也是數十年如一日的日常。
我們常在導覽或市集碰到讀者問:「華新街的緬甸奶茶道地嗎?跟在緬甸喝到的一樣嗎?」每次聽到都覺得好氣又好笑,如同泰國人認為在打拋豬裡加入番茄就是「死罪」,大家總是擔憂異國料理在地化後,會失去原本的美味。
不過,各位大可放心,在華新街喝到的奶茶,跟在緬甸當地的茶館喝,味道幾乎沒有不一樣。緬甸奶茶裡濃厚的紅茶香與微澀感,搭配煉乳與奶水,並不會因為換了地點就失去原始的香氣。反倒是街上長輩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再也無法像年輕時負荷奶茶的高糖分,自己索性帶著代糖請店家換掉煉乳。什麼困難都無法阻止大爹每天來杯奶茶的執念。
做完緬甸奶茶專題後,第五、六期接著以「魚湯麵」與「稀豆粉粑粑絲」登場。這兩期有點像姊妹,搭配閱讀可以更完整理解緬甸南、北方的料理特色,也可以更知道來到華新街時要怎麼吃。
其中,魚湯麵作為緬甸的國民經典早餐,其獨特的湯頭與香氣,幾乎蘊含了緬甸南方料理的精髓,常見的薑黃、魚露、蝦醬、香茅等香料,都可以在這碗魚湯麵裡嚐到。而這股辛香料交雜的氣味,也是每位初次造訪華新街的人心中最深刻的印象。
稀豆粉粑粑絲則是反映華新街緬北移民的背景特色。來到華新街,除了緬甸菜外,更常見的是雲南菜,大量使用草果、花椒、花生、芝麻、辣椒等香料入菜。在多山繚繞的緬北,稀豆粉就像是在平凡生活中長出來的樂趣,而稀豆粉多變的樣貌——豌豆粉、炸豆粉、甘藍片,也隨著緬甸華人移民的步履,一起降落在台灣。
從一道菜、一條街,看見一個文化的故事
販賣魚湯麵的阿薇,是華新街上很受歡迎的店家。
每次在思考當期《緬甸街》的內容時,我們總是想著要如何把這些街上居民再熟悉不過的料理,介紹給更廣大的台灣讀者。作為一本地方刊物,如何運用不同的編輯視角,切入我們對緬甸街的觀察,呈現每道菜背後的文化脈絡,以及屬於這條街的人物故事。這可說是一場推動台灣社會理解這塊土地豐富多元文化的小實驗。
我們相信,當人們開始去認識每道菜背後的故事,就有更多機會看見一個文化背後交織的複雜網絡。這樣的「複雜」讓我們看見個人與群體之間如何互動,也讓我們那張挑剔的嘴巴,帶領我們一口接一口地理解自己來自何方。
作者介紹:鳴個喇叭!緬甸街
成立於2018 年,出版地方誌《緬甸街》、經營Podcast 節目「鳴個喇叭!緬甸街」、街區走讀與展覽活動,致力於挖掘緬甸街,書寫緬甸街,從在地人的角度帶大家一起探索屬於這條街的生活文化。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 年6 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
加入官方臉書粉絲團「讀新北 Reading Life」好文章與活動訊息不漏接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中和華新街市場裡,有一家緬甸傳統雜貨店「阿美家鄉小吃」,店面擺滿緬甸和東南亞的雜貨。這家已經有23 年歷史的小店,到了2009 年由夫妻阿照與阿美接手經營,除了雜貨外,也賣緬甸糕點。許多在地人常來光顧,因為糕點的滋味十分解鄉愁。 撰文=蔡雅婷 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撰文.攝影=洪愛珠 (本文原收錄在2021 年3 月遠流出版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感謝遠流出版協助,同意轉載於《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得勝街的米苔目不擱肉燥。清湯中浮著白色米苔目,祖母綠韭菜,翠青色芹菜末,一把蓬鬆新鮮的油蔥酥,胃口大者,吃完可拿空碗
    蘆洲中山市場的建築物就要拆除了。圍籬封閉前五天,《新北市文化》季刊(本刊)跟著在地寫作者洪愛珠,探訪店家,留下這一批珍貴的影像紀錄。 撰文=洪愛珠 攝影=陳敏佳(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筆者兒時住在聯勤四四兵工廠附近,記憶中凡外省族群聚集處,周遭必有眷村美食,一看到周芳軍老師的「懷舊小旅行--被遺忘老味道和神祕眷村探索」導覽課,立即眼睛一亮。除了好奇眷村今日風貌,更想知道老字號的庶民麵點館子,老師傅是否將手藝傳了下去,依舊在某個巷口街角生火起灶。 撰文=駱亭伶 攝影=陳敏佳
    作者從前住在台北市信義區,都去百貨地下室超市買菜。十多年前剛搬來三重時,常懷疑這些開在細巷裡的店,真的有人知道。如今的她,已經無法想像沒有傳統市場的日常生活。 撰文=盧怡安 攝影=陳敏佳 (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要觀察一個地區的文化和風土民情,飲食是最好的切入點。本期《新北市文化》季刊,與熟知在地生活、來自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包含生活美食家盧怡安、文史工作者周芳軍等,探索地方美食。透過這些引導,只要你願意走動,就能輕易發現,新北的多樣滋味:如三重傳統市場藏有許多從南部新鮮直送的產物,因為早期三重地區的下港(
    中和華新街市場裡,有一家緬甸傳統雜貨店「阿美家鄉小吃」,店面擺滿緬甸和東南亞的雜貨。這家已經有23 年歷史的小店,到了2009 年由夫妻阿照與阿美接手經營,除了雜貨外,也賣緬甸糕點。許多在地人常來光顧,因為糕點的滋味十分解鄉愁。 撰文=蔡雅婷 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撰文.攝影=洪愛珠 (本文原收錄在2021 年3 月遠流出版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感謝遠流出版協助,同意轉載於《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得勝街的米苔目不擱肉燥。清湯中浮著白色米苔目,祖母綠韭菜,翠青色芹菜末,一把蓬鬆新鮮的油蔥酥,胃口大者,吃完可拿空碗
    蘆洲中山市場的建築物就要拆除了。圍籬封閉前五天,《新北市文化》季刊(本刊)跟著在地寫作者洪愛珠,探訪店家,留下這一批珍貴的影像紀錄。 撰文=洪愛珠 攝影=陳敏佳(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筆者兒時住在聯勤四四兵工廠附近,記憶中凡外省族群聚集處,周遭必有眷村美食,一看到周芳軍老師的「懷舊小旅行--被遺忘老味道和神祕眷村探索」導覽課,立即眼睛一亮。除了好奇眷村今日風貌,更想知道老字號的庶民麵點館子,老師傅是否將手藝傳了下去,依舊在某個巷口街角生火起灶。 撰文=駱亭伶 攝影=陳敏佳
    作者從前住在台北市信義區,都去百貨地下室超市買菜。十多年前剛搬來三重時,常懷疑這些開在細巷裡的店,真的有人知道。如今的她,已經無法想像沒有傳統市場的日常生活。 撰文=盧怡安 攝影=陳敏佳 (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要觀察一個地區的文化和風土民情,飲食是最好的切入點。本期《新北市文化》季刊,與熟知在地生活、來自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包含生活美食家盧怡安、文史工作者周芳軍等,探索地方美食。透過這些引導,只要你願意走動,就能輕易發現,新北的多樣滋味:如三重傳統市場藏有許多從南部新鮮直送的產物,因為早期三重地區的下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作品屬於Jyväskylä City of Light點亮城市計畫中的一部份,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一百多個已裝設永久性照明的地方,該計畫旨在透過光照為當地居民和旅行者提供安全感和舒適感。 神奇吧,當全球的大城市們都在探討城市光害對於大自然、生物的影響時,芬蘭只怕自己的都市還不夠亮,拼命的安裝照明
    Thumbnail
    「早起三朝當一工,早起三年當一冬。」這句客家諺語指的是連續三天早起,可抵一天光陰;連續三年早起,就能多出一年時間可用。在北埔,就有一間「柑仔店」如實體現這樣的精神。
    Thumbnail
    你也曾因國片《KANO》話題熱潮玩進嘉義「檜意森活村」嗎?每次再訪,總有新花樣等著被發現,值得一玩再玩!其實,熱血棒球故事的身影早在抵達嘉義火車站就能看見,是我們第一個拍照景點,再來是親子同遊「愛木村」認識木材知識和林業發展歷史。火雞肉飯、美酒蛤蜊鍋、抹茶雪花冰,嘉義還有哪些夯吃法,我們慢慢找出來!
    一如往常地感到寂寞,再次下載了多年的網路交友app..... 上傳了幾張沒什麼修圖的照片,意外地引來了上百人的讚數,也許就是因為有被驚喜到,所以不自覺地每日上來瞧瞧。回想這幾年,聊過天的不計其數,但卻發現即使見過面,卻因對方無特色、也沒有想法,而沒留下任何印象。  其實不是「見面三分熟」,卻是「不見
    Thumbnail
    <p>頑皮豹說:「蔡英文跟以前的人不一樣,所以我覺得她比較容易接受跟傳統不一樣的人。有人批評蔡英文是空心菜,沒有主見,但我倒覺得,正是因為她『空』,所以她會去『聽』,聽見別人需要什麼東西。如果你已經有很多主見,像馬英九那樣,你的心就沒有空間再聽新的東西了。」</p>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作品屬於Jyväskylä City of Light點亮城市計畫中的一部份,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一百多個已裝設永久性照明的地方,該計畫旨在透過光照為當地居民和旅行者提供安全感和舒適感。 神奇吧,當全球的大城市們都在探討城市光害對於大自然、生物的影響時,芬蘭只怕自己的都市還不夠亮,拼命的安裝照明
    Thumbnail
    「早起三朝當一工,早起三年當一冬。」這句客家諺語指的是連續三天早起,可抵一天光陰;連續三年早起,就能多出一年時間可用。在北埔,就有一間「柑仔店」如實體現這樣的精神。
    Thumbnail
    你也曾因國片《KANO》話題熱潮玩進嘉義「檜意森活村」嗎?每次再訪,總有新花樣等著被發現,值得一玩再玩!其實,熱血棒球故事的身影早在抵達嘉義火車站就能看見,是我們第一個拍照景點,再來是親子同遊「愛木村」認識木材知識和林業發展歷史。火雞肉飯、美酒蛤蜊鍋、抹茶雪花冰,嘉義還有哪些夯吃法,我們慢慢找出來!
    一如往常地感到寂寞,再次下載了多年的網路交友app..... 上傳了幾張沒什麼修圖的照片,意外地引來了上百人的讚數,也許就是因為有被驚喜到,所以不自覺地每日上來瞧瞧。回想這幾年,聊過天的不計其數,但卻發現即使見過面,卻因對方無特色、也沒有想法,而沒留下任何印象。  其實不是「見面三分熟」,卻是「不見
    Thumbnail
    <p>頑皮豹說:「蔡英文跟以前的人不一樣,所以我覺得她比較容易接受跟傳統不一樣的人。有人批評蔡英文是空心菜,沒有主見,但我倒覺得,正是因為她『空』,所以她會去『聽』,聽見別人需要什麼東西。如果你已經有很多主見,像馬英九那樣,你的心就沒有空間再聽新的東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