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掉牙的一句話:“錢不是萬能,但是,沒錢萬萬不能”,但也是一句現實生活種的真理;因此,錢和財富“似乎”就畫成了等號。然而,世間本就沒有“絕對”的現象;關鍵在於“情境的背景時空”,當需要用錢才能作用時,那就要有錢,但是當不是用錢來衡量的情境時,那財富就與金錢畫不上等號了!
一種不是用金錢來評定的”財富”;在宗教範疇內比較常見的,那就是“施比受者更有福!“; 邏輯來看”也正是如此“:能施予就表示你擁有、能施予當然表示有多餘、有多餘者當然就比較富裕、富裕者當然就擁有較多的財富。。。但是,“多與少”、“貧與富”等問題,除了用物質數量來衡量(那是財),當然也還缺乏非物質層面的評斷方式:那是由個人的“心識”與“靈性”的自我主觀價值尺度(那是富)!
“財”是物質,當然可以用數量多寡來計算;財多不一定能有富裕感。而相反的,“富”就不能完全用數量來評斷了;富裕感充實的人就不一定要用財多才能實現!
最後,關鍵在“人生到底要追求什麼?”一般最好的方式就是:為何不把自己拉到“生命即將終結的那一刻”來評斷自己到底要什麼?是“財“或是“富,”到底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