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Prologue-
《不能相愛的兩個人》是一部讓無光譜圈朋友們熱烈討論與期待的NHK強檔日劇,也讓萊特在日本當時完播之後,隨即訂購friDay影音一口氣追完!在這裡強烈呼籲大家支持正版平台,無論畫質流暢度或是日、中雙字幕的選擇,都將帶你享受更優質的觀劇體驗!這也是作為閱聽者的我們,鼓勵影音製作方與代理商最實際的方式!
這部作品除了本身內容精彩,其實還有很大的社會意義——無浪漫傾向/無性戀這兩個原本不在大眾視野裡的議題,透過這部日劇而被以用心、高規格、而且主流的方式帶到檯面上來分享探討了。
在動筆的當下,萊特正展開第二輪的觀影,希望能挖掘更多細節,並且把感受好好記錄下來。
田野調查的真摯態度 -Field Survey-
欣賞這部日劇讓我深刻感受到,全體劇組無論是幕前或幕後人員,都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吸收消化「無浪漫傾向」與「無性戀」的相關知識。畢竟自從認知到自己也身為無光譜圈的一員後,我其實一直都能想像,這些狀態若不是當事者,一般人肯定很難以想像甚至同理所謂「不會對他人產生戀愛的情感」、「無法從他人身上感受到性的吸引」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況?
筆者以無光譜當事者的觀眾角度來看,本劇的最大看點首先在於兩位主角的入魂演出。高橋一生與岸井雪乃透過實力派的精湛表演,化身為無浪漫/無性戀傾向的圈內人——高橋羽和兒玉咲子,完整而全面地「成為」角色,令人感動其背後付出的心力與誠意。
製作單位為避免在劇情出現偏頗、謬誤,甚至出現傷害到當事者的各種爭議,早在前期階段就邀請多位無光譜當事者組成顧問小組,實際參與劇本創作與拍攝現場的工作,協助劇組鉅細靡遺地針對每句台詞進行揣摩與推想,齊力打造立體的角色性格,讓本劇成為日劇史上前所未有的獨特作品,打開了早已存在於現實、但對一般人而言卻嶄新未聞的視野,讓大眾能有機會「一窺」無光譜性少數者的某些日常樣貌。
全劇矚目焦點 -My Thoughts-
接下來,萊特將從全劇當中,節選一些我自己從角色身上觀察到的細膩互動,整理成幾個看點,也同時分享我從這些內容中所獲得的感觸,即使還沒有看過本劇的朋友,也能擁有一些新鮮的想法。
一、就是有凡事都可以跟戀愛扯上關係的人
在連鎖超市總公司擔任企劃的女主角「咲子」,為了確認企劃案的成果而前往門市,首度與在門市工作的男主角「羽」相遇。咲子對羽在蔬果陳列上的巧妙安排讚嘆不已,滿懷好奇的她主動和羽攀談,直率且毫不掩飾地大大讚美了對方的工作成果。而這樣的互動表現看在一旁的前輩眼裡,卻被說成是「對人家有意思」……
萊特在這裡真的要為女主角喊個冤啊!!!(水袖拋出去)
因為自己跟咲子在這方面恰好是同一種人,不怕生,面對才剛認識的人也能自然且友善地攀談,而且不吝於把自己接收到的一切美好感受表達出來。但這樣的表現看在一般人眼裡,很可能就像是我對對方「有意思」、「有好感」,殊不知對無浪漫傾向者來說,這種想要互動跟交流的熱情,再怎麼升溫也不會是朝著「戀愛」的方向發展。眼看著咲子被前輩同事這麼糗完之後,還要莫名其妙地否認並且急忙解釋自己的行為,真是有點心疼啊!
二、別誤會,我不是戀愛白癡
蛋糕是無性戀的象徵標誌之一,意味著「與其做愛,不如吃蛋糕」
©日本NHK電視台
咲子與高中死黨「千鶴」聚餐。倆人憶起學生時代,每當姐妹之間大聊同學的戀愛八卦時,咲子雖然聽在耳裡,卻總是與話題格格不入,只好專心大啖甜點美食。
在這個橋段當中,岸井雪乃的表演在鏡頭的捕捉下,有個讓萊特十分印象深刻的瞬間:她把一個人在社交場合中「對於話題無感卻仍試圖迎合」時的自然反應,藉由細膩的臉部表情變化嶄露無遺。
這個既視感立刻打中了我。
也許是因為共感人特質的關係,萊特一直以來對於各種情感可以輕易地感同身受,面對朋友之間的感情話題,也因為同理的程度較高,常能給予不同角度的分析或意見,是好友間的戀愛軍師。
但自從認識了「無浪漫傾向」的定義之後,回顧過去這類場面,每次當話題觸及誰又愛上誰這類閃光勃發的情境時,其實自己的內心總會同步隱隱浮現出「圈外感」,反射性地冒出「嗯,是喔?」、「竟然這樣啊?」這種一連串近似絕緣又疑惑的感受。而咲子的高中回憶,恰好把我內心經歷過的那種難以言喻的感受,如實搬演了出來。
三、沒有和人交往並不代表喜歡獨處
羽在自己的無浪漫傾向&無性戀主題部落格《羽色高麗菜日記》中提到,有朋友對他說:「你喜歡獨來獨往吧?」他回答:「這問題真傷腦筋,因為我並不是喜歡獨處的人。」
無浪漫傾向者不會對他人產生戀愛的情感,因此不會經歷一般世俗的愛情,也不會擁有戀人之間的關係,但這並非是因為個人偏好,或自己選擇要當「江湖一匹狼」。我們依然和常人一樣渴望與他人交流連結、也可能會與合適的對象進入比朋友更親密和長久穩固的「類家人」關係。
和常人一樣,在我們之中有些人喜歡熱鬧、也有些人喜歡獨處。
會有想要和誰在一起的時候,也會有因為一個人而感到寂寞的時刻。
四、無法接受?不能理解?其實你只要「知道」就很棒了
咲子媽媽對於女兒和羽明明不是在交往卻已經同居的特殊情況喊道:「兩個沒有戀愛基礎的人要共組家庭?我這個做媽媽的完全無法接受啊!!」
這時候,身為金句資料庫的羽冷靜地表示:「那就不要接受、也不要理解就好了吧?為什麼講到這種事情的時候,不能讓話題結束在知道『有這樣的人』、『有這樣的事』就好了呢?」
其實,不管是無浪漫傾向也好、無性戀也好,其他所有關於同志、雙性戀、跨性別等等的性少數議題也好,大家為什麼不能像羽所說的一樣,單純地去「知道」就好了呢?前幾年在社會上討論婚姻平權正熱的時候,我們常常聽到所謂的「反同方」大聲說道:「我認為這樣不對吧?」、「實在沒辦法想像耶,怎麼會有這種人?」他們的論調也許基於教育、文化、宗教,或家庭背景的影響,但是卻都忘了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然的造物,性少數族群「本來就存在」,這些多元的狀態只待我們敞開胸懷去「看見」而已。
藉由目前已知的標籤或定義,我們已廣泛觀察到人類的多樣性,也理解到人類樣貌之多彩是「本然如此」,而且無法用標籤簡單「框架」。我們也看到,相較於人類深不可測的多元性,目前揭露的知識其實一直都還追趕在後。
五、好奇心不該是失禮的動機
劇中有一幕,阿一因為不能理解為何羽與咲子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卻能不產生衝動,而小聲問羽是否因為生理機能出問題,所以才會對異性「沒性趣」。羽聽了之後,一臉認真地提醒阿一:「想要瞭解對方,並不等於可以提出冒犯的問題。」
這讓萊特想到,經常有非同志的圈外朋友,尤其是較年長的長輩,一看到或者聽到同性戀的情侶,立刻會冒出來的問題之一就是:「啊你們誰是當男的,誰當女的啊?」
如果身為男同志,很可能還被問道:「你是一號還是零號?」。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的內心都覺得很驚訝。因為這不就像是在問別人:「你平常在床上都喜歡什麼體位啊?」這種感覺嗎?
可以理解一般人對同志抱持許多既定印象,並且還存在各種好奇,但可別因為太過好奇而忘記了人與人之間基本互動的禮貌。
六、認識真正的自己永遠不嫌晚
千鶴與咲子在海岸交心的這一幕,是本劇帶給萊特印象最深的部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後,身為彼此閨密的他們,選擇說出了深藏的心底話。鏡頭在無邊的光線與開闊的場景下,毫無遺漏地捕捉了她們臉上細膩的表情變化,同時映照著她們緩緩傾訴的姐妹心事,讓我在螢幕前內心吶喊著「這場戲實在太好看了啊!!」
「真正的自己」經常是先被家庭、教育環境、或後天觀念所層層掩蓋,以至於長大之後,漸漸連自己都忘了我們內心本來的模樣。直到某一天,和某個人產生了一些關鍵互動,無意間撬開了某扇塵封已久的門扉,才會驚覺到,要讓生命更趨於完整,也許單憑一己之力不一定能做到,有時還需要歸因於某種緣分。
然而若還要進一步往前走入門後未知的世界,則肯定必須仰賴個體面對自我的勇氣。自我探索永不嫌晚,願我們都能忠於自己內心深處流淌的聲音,成為無懼向內在挖掘探索的人。畢竟真正地成為自己,也許就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事。
寫在後面 -Ending-
《不能相愛的兩個人》有許多小細節,讓我感受到羽和咲子在無性戀光譜上表現不同之處——羽是完全無法接受跟他人的任何身體接觸,會排斥對話中關於性的描述,泡溫泉必須裸身的場景也不行;咲子則曾經跟交往對象有過親密經驗,但始終不了解那樣的互動到底「好」在哪裡,對性沒有感覺。
事實上,即使同樣屬於「無光譜」一族,個體還是有各種不一樣的細膩差異。例如萊特就覺得性是非常美好的活動、也能投入在感官方面的例如擁抱、撫觸等親密行為,然而,日常生活卻感受不到來自他人的性吸引力,並且在親密互動的過程中,偶爾也會出現和咲子類似的感受,不能理解某些性的互動到底「好」在哪裡(笑),甚至會因為還有過多理性未退去,而出現類似用第三者的視角觀看一切的奇妙感受。
最後,萊特想用咲子媽媽對她說的這段話作結:「就算你選擇不談戀愛,也沒關係。但是相對的,我希望你要好好把握,那個我所不了解的、不牽扯愛情的幸福。」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愛心給我鼓勵吧!
有任何想與我討論的,歡迎你們留言跟我互動 ;- D